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整理】渠县明清时期迁入姓氏探源.pdf

14页
  • 卖家[上传人]:xiang****la438
  • 文档编号:270722597
  • 上传时间:2022-03-26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68.73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渠县明清时期迁入姓氏探源渠县位于四川盆地东部,华蓥山北段西侧,隶属达州市(原达县地区、达川地区)管辖目前,全县总人口135 万人,居住姓氏 380 多个,系四川人口、姓氏资源大县之一渠县人与四川各地一样, 十有八九不是老川人, 绝大数姓氏的先祖几乎都是在明末清初 “ 湖广填四川 ” 时迁入的随着姓氏 “ 寻根热 ” 的不断兴起,笔者利用业务时间就渠县明、清时期迁入姓氏问题,查阅了大量的正史方志、家史族谱、墓志碑文和深入民间查访询问,从而获得了众多姓氏迁徙经过的第一手宝贵资料限于篇幅,这里只能列举部分姓氏、部分房支始迁祖迁出地、 迁入地及目前人口分布、 流传字辈等方面的情况作一简介,仅供有关专家、教授、学者及热心者在研究姓族群落聚居、家族繁衍、迁徙流转、辨析世系、伦理道德、寻根问祖等方面参考不妥之处,敬请方家教正潘姓:渠县报恩乡清河坝潘姓一脉,始迁祖潘荣富于明弘治三年(1490)从湖北麻城县孝感乡 (今红安县城关镇一带) 高阶堰随父从戎人川, 先定居四川绥定府达县垂虹五保一甲白鹤寨(今达县福寿乡),后来潘族十三世裔潘元栋,因与清河坝望族世家闺秀欧氏联姻,再从达县银铁高滩坝徙居渠县清河坝,形成望族。

      排行 40 字:明文丕庆,志学广传,光远永耀,克绍先贤,开道继行,正朝华成,优选育才,讲仁修睦,万盛齐发,世界同乐雷姓:渠县天井乡雷巨坪雷姓一脉,先世李姓, 原籍湖北省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细鼎子高阶堰谢家庄人氏始迁祖李君佑, 元末人川, 移居渠县云合里刘家湾(今天井乡雷巨坪),四传至李端,世乱不能归,当时同来楚黄而居者众,唯雷姓最为枭雄,人莫敢犯,故四世李端,凝聚友邻,几经向、左、李、温、周五姓,共议姓雷,依龄为姓,以避残杀之害,遂始祖李君佑更姓雷氏,是为始祖,四世李端更名为雷李端,故产生雷姓排行40 字:君廷继端伯,春嘉应龙开,一雨司日递, 兆生世德培, 孝友传家本, 忠良辅国林, 光宗在积善,庆必自天来雍姓:渠县雍姓于明洪武年间(1377 年)由湖北省麻城县孝感乡高阶堰迁川人川始祖雍云鹤,系明朝科举文官,住成都、南充六世裔孙雍来仪于明崇祯十三年( 1640 年)携眷来渠,定居渠县城西茶房场(今屏西乡)现本脉雍姓散居县南的屏西、中滩、渠南、有庆、定远、宝城等乡镇排行20 字:国朝尚贤良,尊荣在定邦,先代传诗礼,敬德福禄祥赵姓:渠县土溪乡赵家坪赵姓一脉, 于明末清初从湖北麻城县孝感乡高阶堰迁入。

      始迁祖赵时万偕赵谷保、 赵金保、赵银保三子人渠, 插占为业,立册定居赵谷保居老鹤嘴,落业土溪;赵金保居观音嘴,落业贵福;赵银保居上堡嘴,落业土溪该脉赵姓现散居于土溪、流溪、临巴、贵福、岩峰、涌兴、青丝、清溪场、建国、龙凤、拱市等乡镇土溪赵家坪赵姓一脉排行32 字:文应国明,学师其正,大德长泽,宗光显荣,洪开继树,道邦方兴,体力有绪,万事化成傅姓:渠县土溪乡城坝村傅姓一脉,始迁祖傅四保、傅川保、傅留保三弟兄一行,于明初( 1368 年)从湖广省麻城县孝感乡扒凿岭黄泥嘴,迁入四川省顺庆府渠县长岩坪坝下云鹤里蔫家塝(今土溪乡城坝村) 此支傅姓现主要集中分布在土溪、青龙、李渡、天星等乡镇这支傅姓流传字辈8 种,其中青龙乡七一村上坝傅姓字辈20 字:大学之道永, 光华先龙绪, 山高水流长,自荣万年春渠县宝城乡万福村傅姓一脉,先祖于清康熙三十六年(1679 年)从湖广省永州府零陵县永政乡南阜里长书马扶大王祠下车头牌坊(今湖南省双牌县泷泊镇磥埠村)徙蜀,入川始祖第五世裔孙傅一明在渠县宝城场新买产业落户定居,现已传 14 代字辈 28 字:万应明朝,奇一洪元(光),世代荣昌,良相忠显,国秉文贤,永建维翰,仁德承天。

      渠县龙潭乡老龙村和东安乡七燕村傅姓一脉,始迁祖八宗房弟兄昆幼一行28 人,于清康熙五十八年 (1719 年)分别从广东省乐昌、乳源县和湖南省酃县(今炎陵县)徙川定居除始迁祖傅良伯等8 人定居今重庆市梁平县虎城、碧山镇和傅良松等14 人定居今大竹县牌坊、中华、庙坝等乡镇外,其余傅良贵等6 人迁居渠县龙潭、东安乡此支傅姓字辈30 字:宣震文玉启,有大上良士,诗礼传(培)家策,经纶华国才,公侯伯宰相,世德永蕃开目前,这一字辈在广东省的乐昌、乳源,湖南省的资兴、耒阳、炎陵、宜章、蓝山、桂东,重庆市的梁平,四川省的渠县、大竹、仪陇、营山、万源、陕西省的洋县、凤县,台湾省的高雄等6 个省市 20 多个县市同脉傅姓人群中广泛使用,估计这支同脉傅姓人口在5 万人以上渠县渠江镇傅姓一脉, 入川始祖傅明然于清代从江西抚州府临川县蕉沙街四十五都虎皮铁叶门中堡太堡府十八甲十五里,先移居四川岳池县余家场(今普安镇),四世裔孙傅英坤、傅英泰、傅英序三弟兄,迁居渠城风洞子传承排行16 字:正大光明,克世奇英,振繁宗祖,必寿永昌肖姓: 渠县汇西乡深井村肖家寨肖姓一脉, 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 年) ,从湖北省麻城县孝感乡高阶堰迁人,始迁祖肖元公, 生有六子一女。

      六子先后沿渠江南迁,散居在渠江西岸的沿渡坝、草街坝,锡溪场肖家沟,三汇邱家渡、鹞子寨,渠北乡的红岩寺、滥井坝等地肖元公其四子肖运兴之孙肖如章、肖如意弟兄二人为分立排行,其中老大肖如章分支排行8 字:国万开成、善道登继;老二肖如意分支排行8 字:德贤忠正,业成仕茂唐姓:渠县临巴镇唐家坝唐姓一脉,于明洪武二十五至三十年(13921397 年)从湖北麻城县孝感乡迁入人川始祖唐仕贤其后代现散居临巴镇唐家岩,流溪乡唐家扁,大石乡的马象背,锡溪乡唐家沟、苟渡坝等地入川始祖唐仕贤次子唐玉林已迁今营山县七杆桥临巴唐家坝唐姓一脉的排行48 字:存仁立道,敦本正明,世以德永,福自天成;国安宇平,宋茂吉欣,贤良庶士,博文丰征,秉权尚廉,勤敏谱慎,福禄锦华,云月丹青渠县南面唐姓一脉,先祖于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 年)由湖广省迁入: A 始迁祖唐仕玉、唐仕汉、唐仕诱三位堂兄弟分别落业于宝城乡衙院山(今新光村境内) 和莫家湾(今石人村境内) 后来,他们的四位孙辈又再次外迁其中,唐一圣、唐一桂、唐一兰迁往陕西,唐一乾迁往四川岳池县陶家沟;B 始迁祖唐荣长、唐荣松、唐荣视三位堂兄弟由湖广省陵零县丰乐乡潭塘里迁川其中:唐荣长先落业于渠县罗汉寺(今元宝乡桂坝村境内);唐荣松落业于涂家坝倒石桥(今观龙乡石桌村境内);唐荣视入川时,先至蘷州府(今属重庆市),居三年后,又于清康熙四十一年( 1702 年)移居渠县蟒洞沟(今定远乡四村)。

      后来,唐荣视之曾孙唐一琏迁往陕西省两乡县,仍孙(八世)唐祥松、唐祥伯两兄弟迁往陕西眉县上述两大支系共同使用字辈40 字:国凤仕元一,三友洪恩永,钟达多英俊,菲荣芝免敏,能力定换显,成治钰瑞运,壮养函商泽,丕茂仲直本(注:唐荣长支系前 10 个字辈为:维荣仕升太,一迁启珍祥)杨姓:渠县十甲杨姓始迁祖杨继祖,于明洪武二年(1369 年)5 月,从湖北麻城县孝感乡大石板洗马凼杨家村第七层,迁往四川绥定府(今达州)居住杨继祖之长子杨孝迁居渠县金浪坎上杨家坪;次子杨义迁居今渠县报恩乡清河坝;三子杨忠迁居今达县管村 杨孝子长子杨玉成娶妻李氏,次子杨玉先娶妻唐氏,兄弟二人各生五子, 商议依年龄大小排列为十甲,后便称之为渠县杨氏十大分支其中杨玉成之长子杨昉为一甲,落业于流溪乡大石湾、瓜子坝一带;次子杨暄为三甲, 落业于李馥乡杨家垭口一带;三子杨旻为四甲, 落业于广禄乡黑石沟及三板、岩峰一带;四子杨旼为六甲,落业于大竹县团坝乡烂鹅坝一带;五子杨珍为八甲, 落业于青神乡杨家坝, 后又分支于土溪乡蒲涛坝上方杨玉先之长子杨希闵为二甲,落业于河西乡杨家沟一带;次子杨希颜为五甲,落业于大石、板桥及青龙乡杨家湾、 鹰嘴岩一带;三子杨希曾为七甲, 落业于鹤林乡高庙一带;四子杨希恩为九甲, 落业于平安乡九甲沟一带; 五子杨希孟为十甲, 落业于大竹县清河场北面一带。

      八甲杨排行 40 字:起培汝守恒, 有志益然兴,赵先圯为书,章广乃昌恩,同时全本德,希烈尔之伦,永远思祖泽,祥光世代荣此外,还有几支杨姓入渠情况:一是清顺、康之间,由湖北省荆州府杨果赴渠为令时领弟兄三人定居于中滩杨家桥、十字岭及李渡、 宝城一带; 二是清初有一支杨姓由湖北麻城县孝感乡高阶堰迁渠,落业于建国、 望江等地; 三是河东乡杨家坝杨姓一脉, 先世系湖北麻城县人氏, 元末落籍四川新都县后, 于清顺治十四年( 1657 年)再迁入渠县,定居河东白水溪杨家坝排行32 字:平固昌达,宗吉家庆,诗书继世,大启人文,定国安邦,至君泽民,永远兴发,忠信守诚寇姓:渠县静边乡寇姓一脉,约于清顺治七年至十三年(1650-1656 年),从湖北麻城县孝感乡高阶堰迁渠始迁祖弟兄一行三人落点定居 寇以进居寇家坝,寇以尚居柑桔园(今白兔乡五马村),寇琼元居五马石鹰嘴岩下后来,又有一支寇姓,始迁祖寇文秀,于清康熙十五年(1676 年)从湖北麻城孝感乡迁入寇家坝厅房湾,后生三子,分居落业其长子寇瑞奇迁居牛角山下(今青丝乡鼓坪村),寇章奇之子寇怀珍,又移居今静边乡五爱村寇家沟本支寇姓新传字辈 20 字:人兴代开元,顺可文华贤,才高发祯广,业发富恒传。

      范姓:渠县和乐乡范家山范姓一脉,入川始祖范文兰, 于清朝年间从湖北麻城县孝感乡高阶堰迁徙人渠,定居渠县和垭口大毛边(今属和乐乡)范文兰生三子,分别定居清溪场、建国和射洪乡三地排行20 字:文志尚忠孝,礼义道德兴,光明正大小,悠久万年享周姓:渠县河东周姓一脉, 于清朝年间从湖北省麻城县孝感乡高阶堰迁渠县河东先世周天球生八子:长子周绍达、次子周绍适教学在外;三子周绍富、五子周绍夜定居蔡家沟;四子周绍忽、六子周绍夏定居郭家沟;七子周绍随、八子周绍涡定居周家湾 (今渠南乡明光村周家楼幅院)本脉周姓现散居于大峡乡双龙桥周家坝、天星镇周家溪、屏西乡周家坝,以及清溪场、汇南、岩峰等乡镇排行 16 字:宗兆万代,德茂延长,恩荣景佩,家永世光蒋姓:渠县琅琊乡蒋姓一脉,于清康熙中叶( 1961 年)由湖南省永州府零陵县永政乡西家里活复村太平田移居渠县,同行9 人,俗称入川始祖九大房其中:蒋增辉居斜井庵(今属望溪乡),蒋增禄居水井沟(今属奉家乡)上二人为叔辈;蒋正端居石河溪(今属奉家乡),蒋正珂居庙坝(今属奉家乡),蒋正瑚居杉树堂(今属奉家乡高荣村),蒋正碧居河边(今属琅琊乡,现已全部分迁),蒋正瑶居火烧桥(今属双土乡),蒋正琮居火烧梁子(今属琅琊乡),蒋正瑗居住独脚山(今属琅琊乡)。

      排行100 字:正春芝国文,大元立世德,清更发其祥,学成名自显,道达美秀扬,周代启先祚,乐安树宏根,善良传家本,忠孝丕华英, 仁爱兆吉庆, 礼义育俊生, 笃敬友贤哲, 康洁克超群,敦厚裕泽惠,勤慎必超群,宏才建伟业,瑞运希太平,传宗定谱帝,汉仪永隆兴渠县望溪乡蒋姓一脉,派衍乐安(相当今山东博兴、高青、桓台、广饶、寿光等县地)先祖原籍湖广省永州府零陵县 (今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 永政乡常定里一甲鸟鸦上房头,于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 年)二月初九,一行8 人奉命移川落业于渠县南路七十里先祖蒋三台之继配郑氏携夫之原配王氏之次子蒋登轴迁居库楼弯(今望溪乡石坝村);蒋三聘之配偶王氏携长子蒋登辚、次子蒋登轩、三子蒋登轵、四子蒋登軵迁居活水沟(今望溪乡活水村);蒋二耀之子蒋三英迁居石门沟(今琅琊乡马岭村)本支蒋姓目前主要集中分布在望溪、琅琊、保塔等乡,总人口约 3000 人左右承传字辈48 字:一二三登生尚昌,天朝道启任忠良,文人学子光先德,定有盛名永世芳;本自由明后,清初乃立家,和平修礼义,克守必荣华许姓:渠县鹤林乡双溪村许家坝许姓一脉,始迁祖许天恩约于清朝康熙年间(1662-1722 年)从湖广省麻城县孝感乡迁人, 繁衍数代后, 其后裔先后分支迁移至渠县境内的花龙、清溪场、和乐、龙凤、建国、青龙、鲜渡、锡溪、涌兴等乡镇和广安市悦来镇及营山县界兴场全家店等一些地方。

      支脉繁多,字辈复杂,现仅列举本支许姓两种字辈: 一是鹤林乡许家坝许姓一支字辈24 字:天元惠思,其登尔嘉,克成文明,永。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