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卷【加答案】.doc
8页七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卷【加答案】(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小明对下列光学现象实例进行分析:①小孔成像;②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③放大镜看到的物体的成像;④投影仪屏幕上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其中( )A.属于实像的是①③ B.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②⑤C.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 D.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④2、下列不属于物质属性的是( )A.密度 B.热量 C.硬度 D.沸点3、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后发现L1发光明显,L2只能微弱发光,下列对于这一现象产生原因的分析中,合理的是( )A.灯泡L2断路B.灯泡L2短路C.灯泡L2的电阻较大,其实际功率较小D.灯泡L2的电阻较小,其实际功率较小4、甲、乙两只盛有100℃水的容器,用细玻璃管相通,如图所示如果不考虑水因蒸发而造成的损失,则当水温冷却到20℃时( )A.甲、乙中水的质量均各自保持不变 B.甲中水的质量将略有增大C.乙中水的质量将略有增大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出现5、小红同学在乘坐校车上学途中,观察到了些现象,并依据所学的物理知识做出了自己的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A.向窗外看时感觉到路边树木向后退,她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B.公交车上的消防锤的尖端,可以通过减小受力面积以增大压强C.刹车时车不能立即停下来,主要是因为车受惯性作用D.刹车时感觉自己身体向前倾,是因为受到推力的作用6、下面是对声速与回声问题的总结,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A.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 m/sB.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C.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快,其次为液体,在空气中传播得最慢D.声音遇到障碍物会发生反射,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做回声.如果回声与原声进入人耳时 间间隔小于0.1s ,则人不能将两者区分开,此时回声加强了原声7、如图所示是透镜对光的作用,其中正确的是( )A. B.C.D.8、如图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为了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关系,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A.沿ON向后折转板F B.沿ON向后折转板EC.改变光线OB与ON的夹角 D.改变光线AO与ON的夹角9、如图所示是物体AB经照相机镜头成像的原理图,当AB沿主光轴远离镜头时,物体上A点的像会( )A.沿图中的移动 B.沿图中的移动C.水平向右移动 D.水平向左移动10、3D电影具有三维立体视觉效果,拍摄时,将两个摄像头按照人两眼间的距离放置,同时拍摄,制成胶片;放映时,两个放映机在银幕上呈现两个略有差异的画面,观看者带上特殊眼镜后,就和直接用双眼看到物体的效果一样.关于3D电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光在银幕上发生的是漫反射B.画面在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拍摄时,两镜头中心间的距离约为7cmD.放映时,胶片到放映机镜头的距离大于2倍的镜头焦距11、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是利用了凹透镜的会聚的作用C.图丙中,太阳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2、全国中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表明:中学生近视发生率急剧上升,且低龄化,甲、乙两眼睛的成像示意图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B.甲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C.乙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D.乙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13、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下列情况中会造成测量结果偏小的是( )A.调节横梁平衡时,指针指向分度盘的右侧就开始测量B.读游码时以其右端的刻度为准C.使用已严重磨损的砝码D.调节天平平衡时,忘记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14、电视机等家用电器的开启、关闭及频道转换,可以通过遥控器实现,遥控电视机的光是( )A.红光 B.红外线 C.紫光 D.紫外线15、规格相同的瓶装了不同的液体,放在横梁已平衡的天平上,如图所示,则( )A.甲瓶液体质量较大 B.乙瓶液体质量较大C.乙瓶液体密度较大 D.两瓶液体密度相等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1、汽车喇叭的声音是由于膜片_________产生的,通过_________传到我们耳朵里中考期间,考点周围禁止鸣喇叭,这种措施属于在_________处减弱噪音.2、在物理学中,质量是指________ .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位航天员乘“神舟七号”遨游太空时,他们的质量与在地球上相比是________ (变大/不变/变小)的.3、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___________m.4、我国供生产、生活用的交流电的电压是________伏,频率为________赫兹.5、晴天,我们常常可以在茂密的树下看到一个个圆形的小亮斑,其实,这些小亮斑是太阳________(正立、倒立)的_____(实、虚)像.这些光来自太阳,以________千米/秒的速度穿越太空,当进入到地球的大气层后,光的传播速度________(减小、增大、不变).三、作图题(每题8分,共16分)1、如图,光线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时,入射角是______。
请你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反射光线,标出入射角和反射角2、如图所示,一块平面镜置于O处,恰能使光线AO被平面镜反射后照亮墙壁上的B点,请用作图的方法确定平面镜的位置.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2分,共24分)1、某同学对温度计的原理进行研究并自制了如图所示的器装置,图中A为一小料瓶,B为一透明细吸管,通过橡皮塞与A连通,管的下端竖直插在大烧杯中,使管内外液面有一高度差,该同学改变装置所处的环境温度,分别测出不同温度下所对应的水柱高度h,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测量次序12345温度t(℃)1719212325水柱高度h(cm)30.225.019.814.69.4(1)装置中的塑料瓶相当于普通液体温度计中的________结构.(2)根据中的数据可知,此温度计的刻度值自上而下变________.(3)若要提高此温度计的精确度,对水柱度该装置有何要求?(写出一点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图所示,测量一块小石蜡的体积.A. B. C. D. E. (1)步骤如下:A.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________毫升;B.用细线拴住一枚铁钉C.将铁钉慢慢地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此时量筒示数为V2=________毫升;D.用细线将铁钉和蜡块拴在一起;E.将铁钉和蜡块慢慢的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量筒读数为V3=________毫升.(2)分析上述步骤,其中不必要读数的步骤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蜡块的体积可表示为V=________(用V1、V2、V3中的某些量表示)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B2、B3、D4、B5、B6、A7、B8、A9、B10、D11、C12、D13、A14、B15、C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1、振动 空气 声源处2、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不变3、4.24、220 505、倒立 实 3×105 减小三、作图题(每题8分,共16分)1、60° 2、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2分,共24分)1、玻璃泡 大 玻璃管内径要细2、24 26 49 A V3- V2 8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