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大学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培养方案.pdf
31页2010 级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2010 级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热学、力学、电学、机械、自动控制、系统工程等宽厚理论基础,掌握能源与环境 系统工程专业知识,能从事清洁能源生产、火力发电及其自动化、能源环境保护、新能源开发、 制冷与低温、空调与人工环境等专业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优化运行与生产管理的跨学科复合 型高级人才 培养要求 培养要求 学生主要学习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的基本理论, 学习各种能量转换与有效利用及环境保护的 理论与技术,受到现代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备进行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及设备的设计、优化运 行、研究创新与生产管理的综合能力本专业分能源与环境工程及自动化、制冷与人工环境及自 动化两个专业方向,学生可任选其一修读 毕业生在业务培养方面将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本专业方向所必需的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 2.掌握以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电工电子学、自动控制理论、力学、机械设计 及系统工程等为主要内容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3.掌握以能源转化、涡轮机械原理、热力环境控制、热工信号处理技术、热力系统工程、 能源生产过程自动化、新能源等为主要内容,或者以低温、制冷、暖通、空调、人工环境及自动 化为主要内容的专业知识; 4.具有熟练的外语与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所必需的工程技术能 力; 5.了解本专业科技发展的新趋势。
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 工程热力学 工程流体力学 自动控制理论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概论 传热学 教学特色课程 教学特色课程 双语教学的课程:传热学 制冷原理 低温原理 燃烧基本原理和建模 低温制冷机 研究型课程: 能源与环境技术进展 CFD 软件应用 低温工程材料 讨论型课程: 热能工程试验技术 基于循环经济的能源环境系统 制冷与人工环境英语 专业英语阅读与写作 超导技术及其应用 计划学制计划学制 4 年 最低毕业学分最低毕业学分 160+4+5 授予学位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学科专业类别 学科专业类别 能源动力类 所依托的主干学科所依托的主干学科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 程、制冷与低温工程) 说明 说明 辅修专业:34 学分,在专业必修课程和方向课程中选修 32.5 学分,以及 1.5 学分的 081M0050 热学基础 1 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1.通识课程 47.5+5 学分 1.通识课程 47.5+5 学分 ⑴⑴ 思政类思政类 11.5+2 学分学分 课程号 课程名称 课程学分 建议修读年级 学期 课程号 课程名称 课程学分 建议修读年级 学期 021E001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5 一 秋冬 Thought the Marals Accomplishment and Law Foundation 021E002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5 一 春夏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a 021E004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5 二 秋冬、春夏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rinciple of Marxism 031E003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0 三 秋冬、春夏 Mao Zedong Thought and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troduction 02110081 形势与政策 +2.0 每学期 Situation and Policy ⑵⑵ 军体类军体类 5.5+3 学分学分 体育Ⅰ、Ⅱ、Ⅲ、Ⅳ为必修,每门课程 1 学分,要求在前 2 年内修读;学生每年的体质测试 原则上低年级随课程进行,成绩不另记录;高年级独立进行体质测试,达标者按+0.5 学分记, 三、四年级合计+1 学分。
课程号 课程名称 课程学分 建议修读年级 学期课程号 课程名称 课程学分 建议修读年级 学期 031E0010 军事理论 1.5 二 秋冬、春夏 Military Theory 03110021 军训 +2.0 短学期 Military Training 031E0020 体育Ⅰ 1.0 一 秋冬 Physical Education 1 031E0030 体育Ⅱ 1.0 一 春夏 Physical Education 2 031E0040 体育Ⅲ 1.0 二 秋冬 Physical Education 3 031E0050 体育Ⅳ 1.0 二 春夏 Physical Education 4 03110080 体质测试 I +0.5 三 Physical-fitness Test 1 03110090 体质测试 II +0.5 四 Physical-fitness Test 2 ⑶⑶ 外语类外语类 9 学分学分 课程号 课程名称 课程学分 建议修读年级 学期课程号 课程名称 课程学分 建议修读年级 学期 051F0010 大学英语Ⅱ 3.0 一 秋冬 College English Band Ⅱ 051F0020 大学英语Ⅲ 3.0 一 春夏 College English Band Ⅲ 051F0030 大学英语Ⅳ 3.0 二 秋冬 College English Band Ⅳ 详见 2010 级学生手册中的“大学英语”修读管理办法。
2 ⑷⑷ 计算机类计算机类 5 学分学分 分为 A、B 二组,由学生选一组修读(允许以考代修) A 组: 1) 在以下课程中选修一门 3 学分 课程号 课程名称 课程学分 建议修读年级 学期课程号 课程名称 课程学分 建议修读年级 学期 211G0010 C++程序设计基础与实验 3.0 一 春夏 Fundamental of 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 211G0020 C 程序设计基础与实验 3.0 一 春夏 Fundamental of Programming in C 211G0030 Java 程序设计基础与实验 3.0 一 春夏 Fundamental of Programming in Java and Experimentation 2) 在以下课程中选修一门 2 学分 课程号 课程名称 课程学分 建议修读年级 学期课程号 课程名称 课程学分 建议修读年级 学期 211G0060 大学计算机基础 2.0 一 秋冬 Fundamentals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11G0090 计算机技术创新与社会文明 2.0 一 秋冬 Creation of Computer and Civilization of Society 以及其他课程号带“G”的课程(不含程序设计基础与实验课程) 。
B 组: 课程号 课程名称 课程学分 建议修读年级 学期课程号 课程名称 课程学分 建议修读年级 学期 21186020 程序设计基础与实验 4 .0 一 秋冬 Fundamentals of Programming 21120420 程序设计综合实验 1.0 一 春夏 Comprehensive Laboratory Course of Programming ⑸ 通识选修课程⑸ 通识选修课程 16.5 学分学分 通识选修课程包括历史与文化类(课程号带“H”的课程) 、文学与艺术类(课程号带“I” 的课程) 、沟通与领导类(课程号带“J”的课程) 、经济与社会类(课程号带“L”的课程) 、科 学与研究类(课程号带“K”的课程) 、技术与设计类(课程号带“M”的课程) ,以及通识核心 课程、新生研讨课和学科导论 工学类学生的通识选修要求: 1)在“通识核心课程”中至少修读一门; 2)在“人文社科组”中至少修读 6 学分,该组包括历史与文化类(课程号带“H”的课程) 、 文学与艺术类(课程号带“I”的课程) 、沟通与领导类(课程号带“J”的课程) 、经济与社会类 (课程号带“L”的课程)通识课程; 3)在通识选修课程中自行选择修读其他学分。
2.大类课程 47 学分 2.大类课程 47 学分 ((1)) 大类必修课程大类必修课程 25 学分学分 1)以下“微积分”与“数学分析”课程组二选一)以下“微积分”与“数学分析”课程组二选一 8 学分学分 课程号 课程名称 课程学分 建议修读年级 学期课程号 课程名称 课程学分 建议修读年级 学期 061B0170 微积分 I 4.5 一 秋冬 CalculusⅠ 061B0180 微积分 II 2.0 一 春 Calculus II 061B0190 微积分 III 1.5 一 夏 3 CalculusIII 061Z0010 数学分析Ⅰ 4.5 一 秋冬 Mathematical Analysis I 061Z0020 数学分析Ⅱ 4.5 一 春夏 Mathematical Analysis II 2)以下“线性代数”与“线性代数)以下“线性代数”与“线性代数 I”课程组二选一”课程组二选一 2.5 学分学分 课程号 课程名称 课程学分 建议修读年级 学期课程号 课程名称 课程学分 建议修读年级 学期 061B0200 线性代数 2.5 一 秋冬 Linear Algebra 061Z0040 线性代数 I 3.5 一 秋冬 Linear Algebra I 3)以下“大学物理(甲) ”课程组)以下“大学物理(甲) ”课程组 8 学分学分 课程号 课程名称 课程学分 建议修读年级 学期 课程号 课程名称 课程学分 建议修读年级 学期 061B0211 大学物理(甲)I 4.0 一 春夏 Physics(A) I 061B0221 大学物理(甲)II 4.0 二 秋冬 Physics(A) II 4)以下“工程图学”课程组)以下“工程图学”课程组 2.5 学分学分 课程号 课程名称 课程学分 建议修读年级 学期 课程号 课程名称 课程学分 建议修读年级 学期 081C0130 工程图学 2.5 一 秋冬 Engineering Drafting 5)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