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考小说阅读2.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lil****ar
  • 文档编号:287234413
  • 上传时间:2022-05-0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5.50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考小说阅读考点梳理小说命题要素:情节、人物、环境、主题 小说考查类题:赏析情节、把握人物、分析环境 、概括主题、品味语言、赏析技巧一、情节1、概括情节:就是将人物的活动过程概括出来①按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的顺序概括②每一环节按“主要人物+主要事件”的模式,分条概括2、文中开头/中间/结尾/多次反复出现XX情节,该情节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解题思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内容上:①塑造人物②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③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④点明人物的身份及某一情况结构上:①推动情节发展或者转折,为后面的情节做铺垫或埋伏笔②照应前文③创造悬念④与某一情节形成对比 ⑤线索,贯穿全文例题:⑴小说开头彭恩打的情节,有哪些作用?( 《报复》)2012江西卷 (内容上: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点明彭恩身份,表现彭恩言辞尖锐的性格 结构上:为下文做铺垫)⑵简析小说结尾的特点和艺术效果 (《报复》) (情节发生逆转,出人意料,呼应前文,丰富人物形象,深化了主旨)⑶文中多次提到医生给妻子下达病危通知,作者这样设置的用意?《爱的延续》 (交代妻子将不久于人世;医生预言的存活时间与下文妻子又活了两年形成对比;设置悬念,引起读者兴趣)3、如何分析小说情节安排上的匠心之处?①线索。

      《项链》②倒叙、插叙、补叙等叙事上技巧《祝福》《爱的延续》运用倒叙③左右摇摆,延迟,曲折多变 《林教头》《牲畜林》④前后铺垫,伏笔照应⑤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前后对比 ⑥欧亨利式结尾(急转,出人意料) 《报复》《多疑症》二、形象:人物形象 和物象(1)人物分析要点:1、人物形象:性格、心态、命运人物形象直接展示(或表现)主题2、性格构成:性格要点+身份 人物性格决定情节发展,情节发展展示性格3、性格要点从以下几方面分析:①人物描写(肖像、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细节等)、其他人物的衬托、景物烘托②情节③典型环境(社会历史背景)⑤作家评价4、人物性格的真实性与合理性如何探究:结合人物的身份、性格、典型环境等探究2)概括小说人物形象答案组织模式:①关键词+文本分析 这种答法最常见,要标序号分条作答②单句下定义型 (2007年宁夏、海南卷《林冲见差拨》)差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刻画这个人物?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1)差拨是个利用职权诈取钱财的势利小人2分)(2)对比法主要表现在对林冲先骂后夸的语言描写上:如先是骂林冲为“贼配军”、“贱骨头”,后来夸林冲为“好男子”、“久后必然发迹”。

      4分)③分点概括型,不要求分析的答案尽量使用概括性短语)如:小说中鲍勃具有什么样的性格?(6分)(2008宁夏、海南,欧•亨利《二十年以后》)答案:①重视友情,信守诺言②乐观开朗,心直口快③企图逃避法律1点2分)三 物象作用(小说中某一事物作用)1、 突出人物性格2、揭示或深化主题3、若反复出现,起线索作用,使结构更加严谨4、制造悬念,埋伏笔,吸引读者如:《喂自己影子吃饭的人》中“影子”对小说艺术表现的作用:营造神秘氛围,激发阅读兴趣;制造悬念,为下文揭示事实真相埋伏笔《神针》中“神针”的作用:线索,揭示或深化主题,塑造人物四 、次要人物作用:⒈衬托主要人物⒉线索 《孔乙己》中“小伙计”是线索人物或见证人物3、就人物关系说,穿针引线作用4、推动情节发展 5、深化主题例题一《未婚妻》卖报纸旅客的作用 2013湖南卷①从情节发展角度,他的“玩笑”引起农民夫妇对“我”的身份的误会,从而推动情节发展②从人物关系角度,他是个穿针引线的人物,把“我”与农民夫妇、“未婚妻”联系起来例题二 17、《神针》中五公子的作用 (考察次要人物形象) (4分)①推动 情节发展以五公子医治红脸大汉母亲的腰疼串起小说后半部分,让我们了解孙飞虎把救济米全部送还给府衙,使故事情节的发展更趋自然。

      ②映衬主要人物通过 对五公子的描写映衬许三楼,许三楼有医术精湛、淡泊名利、关心民众疾苦的性格,使其形象更加鲜明、更加生动,从而使其在读者的脑中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③ 深化作品主题作为许三楼幼子的五公子不但继承了父亲的精湛医术,而且传承了父亲的高尚人品,既增添了小说的思想深度,又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回答两点 即可)18.许三楼的形象?(考察主要人物形象)(4分)②淡泊名利:医治好钱家当铺少爷,钱家送来 白银百两,许三楼不为利益所诱惑,只收十文钱;七天后,知府腿好了当白一品从怀中掏出七十文钱,许三楼也不拒绝,许三楼没有因为白一品知府的身份,去巴 结和讨好,而是伸手接下③关心民众疾苦当知府找许三楼劝说孙飞虎归还救济粮,许三楼并没有推辞,设法让孙飞虎把救济米归还府衙回答两点即可)三、小说环境: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环境描写的作用:《林教头》中“风雪”的作用①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② 暗示社会环境,也就是交代背景③ 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刻画人物)④ 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⑤ 推动情节的发展⑥象征暗示作用⑦对比烘托 ⑧揭示或者深化小说主题⑨给读者带来一定的审美愉悦读者感受)常见题型: 赏析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

      《第九车厢》) 四周是一片大草原,光秃秃的,一轮圆月冷冷地照在停着第9车厢的备用道上 答案:①“光秃秃”的大草原、“冷冷”的圆月渲染了凄清、空旷、荒芜的氛围②烘托了人物的无助感③以月之“圆”显人物心情、事情结局之“残”,与结尾点明的已成泡影的旅游构成了对照四、作品主题把握小说的主题的要点:①从标题的暗示上 《药》《神针》②小说的情节,尤其注意高潮和结局③从主要人物的性格思想,人生遭遇,结局④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④从小说的巧妙结构(如设置悬念;摇摆和延迟;伏笔与照应;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线索;抑扬;以小见大、倒叙等)中把握作品的主题⑤注意从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角度给小说定性,是悲剧性的、喜剧性的还是悲喜交加的五、小说标题的作用通常有以下几种:1.设置了悬念《喂自己影子吃饭的人》2.小说的线索《提琴》中“提琴”的作用3.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神针》中“神针”的作用4.突出主题,一语双关,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雷雨》5、概括主要内容《爱的延续》6、引起读者思考《活着》《提琴》《爱的延续》7.以小见大《提琴》如《神针》:以“神针”为题的好处:(8分)①标题含意:表层含义,许三楼、五公子的精湛医术能救死扶伤;深层含义,能解孙飞虎等人的心结,关心民众疾苦,救民于水火之中。

      ②人物形象:小说中所有人物之间的关系都是以神针为纽带连结合起来的(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都是借助神针来表现的),神针使许三楼、五公子等人物形象鲜活,跃然纸上③情节结构:整个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都是围绕神针进行的以神针为线索,使故事情节发展一波三折④小说主题:借“神针”来赞美许三楼、五公子妙手回春的医术,也表达对他们关心民众疾苦的高尚品德的褒扬六、标题的含义1、如用双关,则先强调双关2、指出标题表层含义,深层含义(如比喻义,象征义),深层含义如有多重,则逐一分析七、品味语言1、用词: 叠词 拟声词 动词 形容词 副词2、句式调配: 长短句 整散句3、辞格运用4、语言风格 平实 /华丽 幽默辛辣 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 口语化 生动形象 有地方色彩 富有情趣 符合人物身份八、赏析技巧1、从以下几方面考虑:①表现手法:象征、对比、衬托、先抑后扬、托物言志、铺垫、照应悬念、巧合等②表达方式:记叙(从叙述人称、叙述顺序考虑)、描写(小说中主要是人物、细节、场面、环境等)、议论、抒情③结构安排:看是否开头结尾各有特色;是否结构严谨,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等。

      ④语言运用:用词、句式、风格、修辞2、答题模式:技巧+分析+表达效果九、小说开头作用(1)设疑法或悬念法(提出疑问,然后在行文过程中或结尾才回答疑问)答题角度为:①引起读者的思考②引出下文的情节③突出人物形象 ④揭示小说的主题⑤造成悬念(2)写景法答题角度为: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奠定感情基调3)倒叙法十、小说结尾作用(1)出人意料或者急转(欧亨利式结尾)答题角度为:①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②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③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④能表现人物形象《多疑症》《报复》(2)令人伤感的悲剧,答题角度为:①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②从表现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③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3)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答题角度为:①从表达效果上看,小说喜剧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②从阅读者的情感体验看,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③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凸显出的美好人性超越了战争,反映出人类向往和平美好生活的愿望。

      4)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答题角度为:留下了 “空白”给读者想象,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能更好地深化主题十一、小说中插叙的作用;1、情节上使主要情节更完整,是小说情节的必要补充2、情节叙述上使故事叙述开合有致,避免平铺直叙3、形象刻画上可以丰富主要人物形象4 主旨表达上,深化主旨十二、如何分析小说叙述故事的方式及好处?《古渡头》1、看是否采用倒叙,插叙,补叙等叙事技巧2、看是否采用第一人称3、看是否采用人物对话的方式叙述故事,这种方式的好处:使叙事更集中,使人物思想性格更鲜明4、看是否运用线索,其好处是叙述有条理有时复杂的故事采用双线结构,如《药》十三、如何分析小说叙述人称方式?。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