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设计说明.docx
5页附件一:沥青路面专项设计说明热拌沥青混合料应符合以下要求:1、路床顶面设计标准路基交工验收前,应对路基外观质量和局部缺陷进行整修或处理,路床顶面表层的整修, 应根据质量缺陷的具体情况采用合理的方案、工艺进行补填的土层压实厚度应不小于100mm, 压实后表面应平整,密实,不得松散、起皮路床顶面验收按照《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及《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 范》(JTG F10-2006)的有关要求执行,其施工质量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土质路基施工质量标准项次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1压实度(%)符合规定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附录B 检查2弯沉(0.01mm)不大于设计值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附录I检 查3纵断面咼程(mm)+ 10,-15每200m测4个断面4中线偏位(mm)50每200m测4点,弯道加HY、YH两点5宽度不小于设计值每200m测4处6平整度(mm)153m直尺:每200m测2处X 10尺7横坡(%)±0.3每200m测4个断面石方路基施工质量标准项次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1压实度(%)层厚和碾压边数符合要 求查施工记录2纵断面咼程(mm)+ 10,-20每200m测4个断面3中线偏位(mm)50每200m测4点,弯道加HY、YH两点4宽度符合设计要求每200m测4处5平整度(mm)203m直尺:每200m测2处X 10尺6横坡(%)±0.3每200m测4个断面2、路面结构设计1、 车行道路面结构路面结构各层由上至下依次为:4cmAC-13C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乳化沥青粘层(0.5kg/m2)8cmAC-25C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乳化沥青圭寸层(1.0kg/m2) 18cm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18cm4%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2、 人行道路面结构6cm彩色人行道板2cm 1: 2水泥砂浆卧底12cmC10水泥混凝土3、路用材料设计1、沥青砼面层沥青砼路面应具有平整、密实、抗滑、耐久的品质,并具有高温抗车辙、低温抗开裂、良 好的抗水损害并具有防止雨水渗入基层的功能。
本工程沥青砼面层路用性能应符合下表要求:项目车行道平整度3m直尺或测平仪(mm)最大间隙<3, 6 <1.0抗滑性能横向力系数SFC60254构造深度TD (mm)20.55摆值Fb245项目AC-13C、 AC-20CAC-25C高温稳定性动稳定度(次/mm)1000800水稳性残留稳定度(%)280275劈裂强度比(%)280275抗裂性能极限破坏应变(卩8)22300220002、材料要求(1)、一般要求① 沥青路面使用的各种材料运至现场后必须取样进行质量检验,经评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不得以供应商提供的检测报告或商检报告替代现场检测② 不同料源、品种、规格的集料不得混杂堆放①沥青本工程沥青采用7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符合“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其各项 指标不得低于《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要求;70号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表指标单位AH-70针入度(25°C,5s,100g)0.1mm60〜80针入度指数PI[1],不小于—-1.5 〜+1.0软化点(R&B),不小于C4660C动力粘度,不小于Pa.s18010C延度,不小于cm2015C延度,不小于cm100蜡含量(蒸馏法),不大于%2.0闪点,不小于C260溶解度,不小于%99.5密度(15C)g/cm3实测记录薄膜加热试验TFOT (或RTFOT)后残留物⑵质量变化,不大于%0.6残留针入度比(25C,5s,100g),不小于%65残留延度(10C),不小于cm6PG分级PG 64-22注:[1]试验方法按照现行《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规定的方法执行。
用于仲裁试验求取PI时的5个温度的针入度关系式的相关系数不得小于0.997②粗集料沥青混合料所用粗集料应该采用碎石,粗集料的生产必须由具有生产许可证的采石场生 产;路面面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选用符合要求的玄武岩,若无玄武岩可采用石灰岩 等碱性石料石质应该洁净、干燥、表面粗糙沥青砼上面层其石料磨光值242BPN,磨耗值不大于28%,石料压碎值不大于20%,细长扁 平颗粒含量不大于12%,吸水率不大于2%,软石含量不大于2.5%,石料与沥青的粘附性不小于 5级;沥青砼中、下面层其石料磨耗值不大于30%,石料压碎值不大于24%,细长扁平颗粒含量 不大于15%,吸水率不大于2%,软石含量不大于3.5%,石料与沥青的粘附性不小于5级;其余指标须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表4.8.2、表4.8.5和表 4.8.7的要求粗集料应优先选用符合技术要求的碱性石料,并按《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 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规定的方法检验其与沥青的粘附性,不符合要求时可掺入占矿粉总 量1〜2%的水泥、干燥磨细消石灰做填料,或掺加抗剥离剂③ 细集料、填料细集料包括天然砂、机制砂和石屑。
细集料的生产必须由具有生产许可证的采石场、采砂 场生产,细集料必须具有一定的级配,要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中要求的沥青混合料用细集料的规格细集料应该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质量应符合下表的要求沥青混合料用细集料质量技术要求表指标单位要求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2.50坚固性,不小于%120.075mm含量(水洗法)[】],不大于%3砂当量⑵,不小于%60亚甲蓝值⑵,不大于g/kg25细集料棱角性(流动时间),不小于%30注:[1]对于天然砂砾,采用0.075mm通过率控制细集料的洁净程度;[2]对于石屑和机制砂,采用砂当量(适用于0〜4.75mm)或者亚甲蓝值指标(适用于0〜2.36mm或0〜0.15mm)来控制细集料的洁净程度在通常情况下,热拌沥青混合料中天然砂的用量不宜超过集料总量的20%在可能发生车辙的路段,控制天然砂用量不超过10%天然砂,其规格及质量技术要求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表4.9.3的要求沥青混合料用矿粉质量要求表项目单位指标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2.5含水量,不大于%1级配范围〈0.6mm%100〈0.15mm%90〜100〈0.075mm%75〜100外观—无团料结块亲水系数—<1塑性指数%<4加热安定性—实测记录机制砂的级配应该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S16的要求。
石屑可从沿线采石场购得,其规格及质量技术要求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表 4.9.4 要求石屑应采用石灰岩石屑,采石场破碎石料时通过4.75mm或者2.37mm的筛下部分,生产石 屑时要求采用抽吸措施,表面层和下面层宜将S14和S16规格进行组合使用矿粉填料必须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原石料中 的泥土杂质应除净矿粉应干燥、洁净,始终保持干燥不起团,能从矿粉仓自由流动,拌和机的 回收粉尘不得作为填料使用为改善集料和沥青的粘附性,要求采用干燥的磨细一级消石灰粉作 为填料的一部分,其用量宜为矿料总量的1%〜2%④ 粘层、下封层及桥面防水粘结层粘层及下封层沥青面层之间须浇洒粘层,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第9.2 条的规定,沥青用量建议值0.5kg/m2,粘层采用乳化沥青PC-3型,其中上、下面层之间粘层采 用改性乳化沥青透层和下封层按浙江省交通厅浙交[2006]235号“半刚性基层上的下封层和透层改为一层”的要求执行,具体要求为:a沥青采用SBS改性乳化沥青,洒布量不小于1Kg/m2 (沥青净含量);b集料采用3-5mm石屑(S-14),洒布量6-8ms/1000m2;c施工前,基层必须采用强力清扫车全面清扫后用空压机清理干净;d施工机械必须采用智能型沥青撒布车、碎石洒布车和轮胎式压路机;e碾压完毕后封闭交通2-3天,等水分蒸发后方可低速开放交通;养护7天后方可摊铺沥青路面下面层;集料技术指标要求见下表。
集料指标表规格名称公称粒径(mm)通过下列筛孔(mm)通过率(%)9.54.752.361.18S143-510090-1000-150-3⑤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分两层填筑,7d(25°C条件下湿养6d、浸水1d)无侧限抗压强度为3.0MPa, 上层压实度为不小于98%,下层压实度不小于97%;本工程设计建议水泥稳定碎石水泥剂量为5%,施工水泥剂量应通过配合比试验确定,一般 为4%〜5.5%,当达不到强度要求时应调整级配,最大剂量不超过6%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及浙江省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振动成型法设 计与施工指南,基层、底基层其混合料采用骨架密实型,配合比设计时,采用振动试验方法成 型试件,并以振动成型试件的最大干密度作为标准密度,基层配合比设计按无侧限抗压强度试 验方法确定满足设计要求的配合比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底基层集料级配范围表(振动成型)通过卜夕!筛孔(方孔师,mm)勺质里百分率(%)级配37.531.526.519.09.54.752.360.60.075液限塑指10068〜8638-5822〜3216-288〜150〜3<28<94、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本工程根据公路等级、气候及交通条件,沥青混合料上面层及下面层混合料选择采用密级 配粗型沥青混合料(C型)。
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采用马歇尔试验方法,应遵循《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 — 2004)的有关规定执行,必须进行热拌沥青混合料的目标配合比、生产配合比及生产配合 比验证三个阶段,确定矿料级配及最佳沥青用量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施工时必须根据地区温度情况和实践成功的经验,通过现场配合 比试验及试拌试铺验证后执行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不宜超出《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表5.3.2-1、表5.3.2-2的级配范围AC-13C型密级配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表通过下列方孔筛(mm)的质量百分率(%)16.013.2954 752. 361. 180. 60. 30. 150. 07510090—10070〜046〜5328〜817〜010〜37〜 185—124—7AC-25C型密级配。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