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在线教育的大学生碎片化学习方式的研究.docx
8页基于教育的大学生碎片化学习方式的研究 李亭羲 李芳 黄雪婷摘要:本研究在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对大学生的学习时间管理及其自身学习方式的研究,探究出学生的学习意愿,提出大学生要合理地选择教育的方式、学校要严格规定学习任务的完成期限、教育平台要提升教育课程的个性化设计的建议关键词:教育 碎片化时间 大学生:G642.4 :A :1009-5349(2019)12-0171-03互联网与教育相融合的教育,作为新型的教育模式逐步成为当今大学生进行碎片化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教育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跨越了因地域等方面造成的教育资源不平等分配,使得其优势越来越凸显本研究通过调查学生对使用教育产品进行碎片化学习的时间管理情况,分析教育产品对学生学习产生的影响一、大学生碎片化学习现状1.在学习时间与学习计划方面体现性别的差异性别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市场营销学霍奇教授认为,购物行为反映了两性在生活中许多方面的差异女性从人际交往的角度来看待购物,而男性更多地将购物当作一种手段,一件必须完成的工作”体现在教育方面则是,男生在课上没有很认真地在听讲,需要花的大量时间在课下补,往往会选择教育这种便捷的方式,女生一般课堂上都会认真听讲并做好笔记,所以课后她们就减少去“补课”的时间。
在问到“您平均每周花费多少时间在教育中”问题时,男生花费四小时以上在教育上的人数占11.36%,比女生高两个百分点;花费三到四小时男生占11.36%,比女生高两个百分点在问到“您课余时间倾向怎样学习”问题时,男生选择自己上通过听公开课或者查找资料学习的选项占26.52%,比女生高八个百分点男生花费四小时以上在教育上的人数占11.36%,比女生高两个百分点花费三到四小时男生占11.36%,比女生高两个百分点花费两到三小时男生占23.48%,比女生低一个百分点花费两个小时以下男生占53.79%,比女生低四个百分点男生选择自己上通过听公开课或者查找资料学习的选项占26.52%,比女生高八个百分点女生更倾向于定期制定好学习计划以后进行学习,占33.94%,比男生高七个百分点可以分析出男生比女生更倾向学习2.学习意愿与学习方式上体现专业的差异调查研究发现,学习方式与其专业性质有一定的相关性,经济学和医学的学生更倾向于与独自一人进行学习,经济学的学生通过主动学习获取知识的占比更加明显,占比72.97%,法学和艺术类的学生倾向于和同学一起讨论人文社科和理工科的学生会更倾向于定期制定好计划以后进行学习,农学的学生是只有定期做好计划和同学一起讨论两种,但是和同学一起讨论的占比更高,达到62.5%。
军事学则是只有和同学一起讨论与自己通过听公开课的形式进行学习,同样与同学一起讨论的占比更高,达到66.67%经济类、医学类、人文社科类、理工科类的学生更加倾向“独立性”学习,法学类、艺术类、农学类、军事类的学生更加倾向“合作性”学习此外,人文社科专业的学生学习的意愿比较强学生认为所选择的专业符合自己的理想和初衷,影响自己在以后的专业学习中的心态以及对专业的满意度,偏爱独自学习,喜欢利用教育App进行学习,使用的教育的意愿也较强,他們善于接受知识,探究性的知识稍微少一些,所以可以单独学习但是理工科类的学生受专业的影响,其专业所要求的创新、探究、合作较为多样,使用教育的意愿也较小,学习中听老师讲课成为较为直接的方式,使用教育的频率也相对较少3.学习效率与时间管理上体现年级的差异在校大学生半数以上愿意将课余时间花在教育上,这在大三大四的学生身上更为突出大一的学生平均每周教育中三小时以下的人数占总数的70.79%,三小时以上的人数占总数的29.21%大二的学生平均周在教育中三小时以下的人数占总数的80.49%,三小时以上的人数占总数的19.51%大三的学生平均周在教育中三小时以下的人数占总数的89.13%,三小时以上的人数占总数的10.87%。
大四的学生平均用在教育中三小时以下的人数占总数的77.63%,三小时以上的人数占总数的22.37%相对而言大四的学生能够花费更多的时间在教育中从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很容易看出很多同学确实将课余时间花费在教育中,并且将教育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来使用大学生将教育作为一种自学的有效途径,并将其运用在课余时间各个年级中大多数的大学生是因为兴趣自学和考试、考证、考研的需求驱动其进行碎片化学习的主要原因愿意将课余时间用在教育上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是随年级的升高而不断变大的从大一的大约半数到大四的四分之三,从中也可以得出大学四年的不断成长进步与改变[1]4.学习习惯上体现地域与家庭经济状况的差异学习习惯的差异还体现在大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的差异上面,其中最为明显的差异便是定期制定好学习计划以后学习,其次是和同学一起讨论很明显,高收入家庭的大学生更倾向于制定学习计划,也许是因为受到父母的影响,更倾向于有计划地去完成一件事情,具有条理性;高收入以下的家庭的大学生,很多喜欢独自去图书馆学习,也会定学习计划,他们则是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以及学习能力选择合适自己的方法由此可见,大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个人的学习习惯。
来自不同地域的大学生,大多数人都愿意将时间用在教育上但城市郊区的学生花的时间最多调查结果显示,城市郊区的学生平均每周花费四小时以上时间学习的比例高达24.24%在对于教育对学习有多大帮助时,城市郊区的学生也是比例最高,这说明城市郊区的学生通过学习结合自身的学习方式和时间安排达到了令人满意的学习效果偏远农村地区的学生选择一个人去图书馆学习的比例最高,这体现出该地域的学生独立意识强,自主学习能力优势突出学习习惯与家庭地域间体现出较为明显的相关关系二、完善大学生学习方式的策略教育产品作为时代发展的产物,可以被所有的学生充分利用,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为传统的学校教育提供了有利补充,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式当代大学生在大学中应该有自主学习的意识,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度过充实的大学生活1.大学生要合理地选择教育方式当代教育的方式五花八门,大学生在教育的选择上也应该充分考虑,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具体方式和途径学习时间的分配是一个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学习方式的选择也是学习的关键要素研究发现,通过学习实践总结出的快速掌握知识的方法与学习掌握知识的效率有关,好的学习方式帮助学习者更加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从而更好地獲取和更新知识。
2.学校要严格规定学习任务的完成期限学校作为知识传递的殿堂,立德树人,培养人才是学校的首要任务,帮助学生学习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虽然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但是严格的规定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学习,把教育引进课堂,不仅仅是更新现代教育的技术,也是促进学习者学习方式的多样化的体现严格规定学生在每次利用碎片化时间,在进行教育学习时,提前定下学习者的任务量并规定完成时间,根据专业的多样化、个体的差异性合理地定下学习者能完成的学习任务巴金森在《巴金森法则》一书中写下这段话,“你有多少时间完成工作,工作就会自动变成需要那么多时间”,如果你有一整天的时间可以做某项工作,你就会花一天的时间去做它,如果你只有一小时的时间可以做这项工作,你就会更迅速有效地在一小时做完它教会学生对时间的管理,是学会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体现3.教育平台要提升教育课程设计的个性化当前教育对学生的帮助情况相对还是比较乐观的,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认为教育对自己的碎片化学习时间起到了管理,对学习产生了帮助,许多学生因为认为其资源丰富而被吸引目前我国教育的模式十分单一,一般只是提供现有的资料查询、学生向老师寻求指导和问题解答,教育的发展可以考虑将老师的课堂教学与线上学习结合起来,在课前利用教育进行课前的预习,减少教师的工作量的同时也启发了学生。
因为每一名使用者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独立思考的意识,教育专家可根据不同学习者的学习方式、学习状况打造个性化的学习方案,促进使用者的学习成绩,增进使用者对教育的兴趣参考文献:[1]姜强,赵蔚,王朋娇.碎片化学习视域下基于智能的大学生移动学习认知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4(1).[2]王承博,李小平,赵丰年,张琳.大数据时代碎片化学习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5(10).责任编辑:杨国栋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