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2024版七上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安徽卷)(原卷版+解答版+讲解ppt).docx
10页统编2024版七上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安徽卷)(原卷版+解答版+讲解ppt) 统编2024版七上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 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 时间:150分钟 班级: _ 姓名: _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一) (二) (三) 得分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默写10分) (1)诗人们从来不局限于时间和地点,随心随性而发,便是佳作李白夜发清溪,写出了“ 峨眉山月半轮秋 , 影入平羌江水流 "(《峨眉山月歌》)的宁静之美;马致远面对夕阳,一句“ 夕阳西下 , 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饱含了思乡的泪水;李益夜上受降城,用“ 回乐烽前沙似雪 , 受降城外月如霜 "(《夜上受降城闻笛》)写出了边塞凄凉的环境 (2)千百年来,流水不息,诗行不辍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 潮平两岸阔 , 风正一帆悬 ”写出了水的开阔之美;《<论语>十二章》中的“ 逝者如斯夫 , 不舍昼夜 "写出了水的不息之态 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1)—(3)题12分) 人民之于鬼物,惟独与他最为稔熟,也最为亲密,平时也常常可以遇见他。
譬如城隍庙或东岳庙中,大殿后面就有一间暗室,叫作“阴司间”,在才可辨色的昏暗中,塑着各种鬼:吊死鬼,跌死鬼,虎伤鬼,科场鬼……而一进门口所看见的长而白的东西就是他我虽然也曾zhān仰过一回这“阴司间”,但那时胆子小,没有看明白听说他一手还拿着铁suǒ,因为他是勾摄生魂的使者相传樊江东岳庙的“阴司间”的构造,本来是极其特别的:门口是一块活板,人一进门,踏着活板的这一端,塑在那一端的他便扑过来,铁索正套在你脖子上后来吓死了一个人,钉实了,所以在我幼小的时候,这就已不能动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譬( pì )如 zhān( 瞻 )仰 铁suǒ( 索 ) 勾摄( shè ) (2)文段中的“他"指的是活无常,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人民为什么“与他最为稔熟”4分) 活无常不但活泼而且诙谐,浑身雪白,很容易被认出来;活无常爽直、公正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 (3)鲁迅在《朝花夕拾》中善用对比的手法,请根据示例选择一篇说说对比的作用4分) 示例:《狗·猫·鼠》中对小隐鼠的爱和对猫的憎恨形成强烈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弱小者的同情 示例一:《无常》通过无常这个“鬼"和现实中的“人”的对比,刻画出了现实生活中某些人“人格"不如“鬼格”的丑恶面目。
示例二:《五猖会》通过“我"看会前后心境的对比,表达了对封建教育的反感和批判 3.新华中学准备在下周组织一次“孝亲敬老”活动,请你参与其中13分) (1)请你写出一句有关“孝亲敬老"的名言2分) 示例: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在活动中,老师安排你去邀请学校的李老师于5月27日下午三点到班级作一场关于母亲节的讲座,你准备怎样对李老师说?请写下来4分) 示例:尊敬的李老师,您好,我是七年级(1)班的学生××,我们班准备在5月27日组织一次“孝亲敬老”活动,想请您于5月27日下午三点到班级给同学们作一场关于母亲节的讲座,请问您有时间吗? (3)下面是以学校团委名义撰写的一则通知,请按要求修改4分) 通 知 新华学校全体师生: 【甲】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增加师生“感恩父母,孝亲敬老"的意识,【乙】学校将在5月25日下午两点在报告厅举行《孝亲敬老》活动启动仪式请全校师生按时参加 新华学校团委办公室 5月24日 ①【甲】处画线句存在用词不当问题,请你修改2分) 把“增加”改为“增强"。
②【乙】处画线句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请你修改2分) 把书名号改为双引号 (4)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是母亲节观察下面的漫画,说说其反映的社会现象3分) 母亲节 母亲节第二天 漫画反映了母亲节成为炫耀孝心的节日,母亲并没有得到儿女们真心的、长久的陪伴 二、阅读(5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阜阳模拟)【一】(23分) 萍水相逢 肖复兴 ①1968年的冬天,我到北大荒不久,第一次去富锦县城那是离我们生产队最近的县城,大约有一百多里地县城,不像我们生产队那样荒僻,也不像北京那样繁华,它很嘈杂,寒冬的风雪,并没有阻挡人来人往的脚步中午时分,我走进一家小饭馆,准备吃点东西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饭馆,刚掀开棉门帘,一股热气扑面而来,浓雾一样包裹着我,眼前只是一片模糊的影子,人声鼎沸,热浪一样滚来,把我吞没 ②点了碗面,坐在饭桌前等候,等了许久,面也未上来我想喝点儿开水,暖和暖和,看见屋中央立着一个汽油桶改造的大火炉,炉里烧着松木柈子,炉上坐着一个“呲呲”冒着热气的水壶,便走到柜台前,向服务员讨要个碗好去倒水。
服务员指指前面的水池,我走过去,看见水池里放着好多大白瓷碗,便顺手拿起一个,看见里面有水,把水倒净,转身刚要走,一个反穿着羊皮袄的壮汉走到我的身旁,厉声问我:你怎么把我的酒倒了?我有些莫名其妙,怎么会是酒?壮汉不容分说,毫不留情地非要我赔他的酒我和他争辩起来,壮汉不依不饶,一时闹得声响很大,众人的目光落在我们的身上 ③这时候,另一个壮汉走了过来,拉开了这个壮汉,说道:你没听这娃子说话,一口京片子,肯定是刚来的知青生牤子,不懂行!说着,他从水池里拿起一个空碗,走到柜台前,买了一碗酒,送到那个壮汉的面前然后,他走到我的身边,对我说:你刚来不懂咱们这疙瘩喝酒,都是泡在这水池里温酒,你摸摸,这水是热的你肯定是把他碗里的酒当成水泼了!我谢了他,他摆摆手,转身回到座位,接着喝他的酒去了 ④1992年的夏天,我在巴黎的戴高乐机场转机去巴塞罗那,采访那一届的奥运会戴高乐机场非常大,转机的候机大厅很远,时间紧张,穿过拥挤的人群,我拼命地往前赶路,走出了一身汗 ⑤忽然一眼看见坐在椅子上的一位中年女人手里拿着邮票,是一枚小连张,好多张邮票连在一起那时候,我集邮,知道好多国家都在出这届奥运会的纪念邮票。
尽管时间紧张,还是忍不住地停下来,用拙劣的英语问她:您这是奥运会的纪念邮票吗?她点点头我又问她:在哪儿能买到这邮票?她向前指指,然后摇摇头,摆了摆手势,我猜大概意思是离着有些远,或者是这里地形复杂,你难找到 ⑥一定看到了我脸上露出有些失望又有些渴望的表情,她微微一笑,从手里小连张撕下两张邮票,递给了我我赶忙掏钱要给她,她连连摆手我谢过她,她又冲我摆手,让我赶紧赶路 ⑦去年秋天,我和老伴去潭柘寺,看那里的千年银杏古树我们已经好多年没去那里了银杏树一片金黄,每片叶子都被阳光镀上了一层碎金子似的,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也闪动着千年沧桑岁月的回忆两株银杏树周围都是人,都在兴致勃勃和银杏树合影留念在北京,有银杏古树的地方很多,但这里大概奏响北京秋天最盛大的华彩乐章 ⑧我和老伴相互拍照不知什么时候,一个陌生的年轻姑娘走到我的身边,微微笑着,对我说:我光看见您二老互相照了,我给您二位照张合影吧! ⑨我望了望姑娘,个子高高的,面容清秀,忽然心里很有些感动我和老伴外出游玩,相互照的都只是单人照片,从来没有一个陌生人走过来,好心地问我们要不要照一张合影只有这位姑娘,第一次为我们照了张合影。
我们身后的银杏树那样金黄,面前她的身影那样漂亮,那样亲切 ⑩无论55年前替我赔了一碗酒的壮汉,还是31年前送我两枚奥运会纪念邮票的巴黎妇女,或是去年那位善解人意为我和老伴照相的年轻姑娘,其实,和我都只是萍水相逢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接触更多的是亲人、熟人和有种种关系往来的人萍水相逢的人,不过是擦肩而过,你甚至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以后再也见不到他们比起前者,萍水相逢,显得更细微,更琐碎,更微不足道,如同轻风吹过水面,只荡漾起一丝丝涟漪,然后消逝得无影无踪但就是这样细微琐碎而微不足道的萍水相逢,让我久久难忘,感动的恰恰是这样细微琐碎和微不足道他们让我感受到已经越发凉薄的人世间的良善和美好,还是那样顽固地蕴含在人心深处,常会在萍水相逢中不经意流淌,湿润我们业已干涸的心房 (选自《新民晚报》,有删改) 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 A.文章叙事部分是按照时间顺序组材,采取了片段组合式的构思方式 B.文中所写的三个人,作者最欣赏年轻姑娘,而对壮汉的粗鲁是厌憎的 C.作者写“萍水相逢”,是感动于人世间的良善和美好,觉得应倍加珍惜。
D.最后一段在前文叙事的基础上抒情和议论,点明了写作意图,深化了文章主旨 【解析】B.壮汉、巴黎妇女和年轻姑娘这三个人在作者心中的地位是一样的,都是作者久久难忘的,并没有表现出对壮汉的厌憎 5.请梳理文中的相关情节,补全下面表格4分) 时间 地点 情节 人物特点 1968年的冬天 富锦县城一家小饭店 ① 壮汉替“我”赔酒 豪爽、直率 1992年的夏天 巴黎的戴高乐机场候机大厅 巴黎妇女送“我"两枚奥运会纪念邮票 ② 热情、慷慨 去年秋天 潭柘寺的两株银杏树旁 ③ 年轻姑娘帮“我”和老伴照合影 ④ 漂亮、亲切 6.作者选择“壮汉"巴黎妇女”“年轻姑娘"来写他的“萍水相逢”,突出了选材上的什么特点?(6分) ①三个人物的选材立足于作者的真实经历,富有生活气息,让作品更加亲切感人②作者“萍水相逢"的这三个人时代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身份不同,除了中国人还有外国人,足以代表文末所说的“人世间”③作者选材覆盖面广,有代表性、概括性,有普遍意义,所选事例新颖典型意对即可) 7.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4分) 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饭馆,刚掀开棉门帘,一股热气扑面而来,浓雾一样包裹着我,眼前只是一片模糊的影子,人声鼎沸,热浪一样滚来,把我吞没 运用环境描写,通过“热气"人声鼎沸”营造了一种热闹喧嚣的氛围,也为下文“我"看不清楚情况而误倒了壮汉的酒埋下了伏笔 8.阅读文章最后一段,说说它寄寓了作者哪些方面的情感6分) ①对人世间这琐碎的美好和善良的珍视②对“萍水相逢”给予自己温暖记忆的人的怀念和感恩③对生活的热爱,对温情社会的期待④提醒大家要珍惜陪伴在自己身边的人答出3点,意对即可) 【二】(16分) 材料一 材料二 网络给了汉语自我更新与繁殖的机会,如新版《新华字典》就收录了“点赞"粉丝”“刷屏"等网络词语但网络语言流行导致了表达方式单一、情感表达能力下降和思维惰性的产生,致使我们不再追求优美的字句古人表达喜悦会用“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而当代网民只会“哈哈哈哈"好耶”依稀记得桃园三兄弟结义,关羽热血沸腾地说:“正所谓择木之禽,得栖良木;择主之臣,得遇明主,关某平生之愿足矣从今往后,但凭驱使,绝无二心"张飞听完只会“俺也一样”,大家笑张飞没文化。
可魔幻的是,如今大家和张飞一样凭借一句“俺也一样"表达所思所想那些惊艳了时光与岁月的诗词曲戏逐渐被人们遗忘,转而上演的却是一场“文化闹剧” 材料三 近些年,许多网络流行语从线上蔓延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