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译规范理论视角下的影视字幕翻译.docx
7页翻译规范理论视角下的影视字幕翻译 徐修鸿 (盐城工学院,江苏 盐城224051)[Reference]本文从翻译规范理论的视角出发,对影片《盗梦空间》的字幕汉译展开描述性研究,探讨影视字幕翻译过程中译者遵循的翻译规范,指出影视字幕是译者在源语规范和目标语规范之间调节和取舍的产物,译者为了让其作品能更好地为目标语观众所接受,会尽可能地遵守目标语系统中的种种规范,在它们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挥译者主体性,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影视字幕的经济文化功能[Keys]翻译规范;影视字幕;《盗梦空间》※■基金项目:本文系盐城工学院校级课题“描述性翻译规范理论的研究和运用”研究成果(项目编号:XKR2010081)随着中国对西方影视节目的大量引进以及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日益加深,影视字幕翻译已成为“影视园地中愈来愈重要的领域”[1]目前针对影视字幕翻译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影视字幕翻译策略和技巧的讨论上,其核心都是追求源语(SL)和目标语(TL)之间某种程度的对等关系然而,影视字幕翻译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语际交流活动,是一种受到规范制约的行为,难免偏离原文,因而需要将其置于大的[来自www.Lw5U.com]社会文化背景下加以研究,而不是只考虑语言文本间的对等。
本文拟运用翻译规范理论,对2010年强档美国影片《盗梦空间》的字幕翻译展开描述性研究,旨在揭示译者在语言层面以外受到的多重规范制约,试图为科学评判影视字幕翻译质量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一、翻译规范与影视字幕翻译以色列学者吉迪恩?图里揭开了从翻译研究角度系统研究翻译规范的序幕,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提出:翻译是受规范制约的行为图里认为,翻译不可避免地涉及至少两种语言和文化传统,即在每一层次都涉及至少两套规范系统[2]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受到来自源语和目标语的两套语言、文化和社会规范的制约如果译者选择遵守来自源语的规范,其译作旨在追求翻译的充分性;相反,如果译者选择遵守来自目标语的规范,其译作的可接受性则大大提高,但偏离原文不可避免当然,没有能够完全为目标语文化所接受的翻译,因为翻译总会给目标语系统带来陌生的信息和形式;也没有对于原作完全充分的翻译,因为来自文化方面的规范会导致译文偏离原文结构[3]图里发现译文对原文普遍不够忠实,其原因并非译者忽视原文的文本关系,而是他们为了使译作能顺利为目标语读者所接受而遵守了目标语文化语境中的相关规范翻译规范运作于各种翻译活动之中,影视字幕翻译作为翻译的一种形式,亦不可避免地受到翻译规范的制约。
影视字幕翻译中的种种改变原文的现象,如增译、减译、变译等正是诸多规范合力制约下的产物这些制约源于语言、历史、文化以及社会,代表着来自政治、经济、法律或者象征意义上的权力关系从这个角度来看,规范意味着一定的心理压力,因为违背它们就可能遭受批评,甚至惩罚因而,在影视字幕翻译的过程中,译者优先考虑的并不是译文与原文语言层面的对等,而是译文在目标语国家的被接受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译者会倾向于遵循目标语系统的相关规范,以获得其译作在目标语文化语境中的接受和认可此外,影视作品不仅具有文学性,而且具有浓烈的商业性,这就决定了影视字幕翻译比一般的文学翻译涉及更多因素,也受到更多规范的制约翻译规范理论正好提供了这样一个广阔的视角,把影视字幕翻译置于大的社会文化语境中加以考察,研究译者遵守的种种规范,从而使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影视字幕翻译二、影视字幕翻译中的多重翻译规范翻译是一种受规范制约的行为,译者在翻译活动中需要综合权衡赞助人的经济利益、目标语国家的意识形态、文[来自wWW.lw5u.coM]化传统及文学观念等因素对其翻译活动的制约作用一)经济利益经济利益可以说是驱动影片引进和字幕翻译的全局决定性因素。
引进影视作品的公司,也可视为翻译活动中的赞助人会支付译者的劳动报酬,同时也要求译者翻译的字幕能够为影视作品尽可能多地赢得潜在观众,以提高其票房成绩因此,为了吸引住更多观众的眼球,译者通常会积极运用变译手段来投合观众的期待视野影片《盗梦空间》的英文片名为Inception,意为“起初、开端”,但倘若字面直译,则导致所有的联想意义消失,译为《盗梦空间》则在预期观众的头脑中产生丰富的联想,使观众对影片的情节充满好奇,诱使他们前往影院欣赏该片的中文字幕借用了中国时下一些流行语来吸引观众,如:I tried not to come,but there?s nothing quite like it.(我不想来的,但别的东西都不给力) very impressive.(有一手啊),I?m on your side.(我顶你)此外,译者还将影片中的一些称呼“中国化”,比如“家父”“他爹”“老头子”等,借此拉近外国影片与中国观众的距离,以实现其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目标二)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对影视字幕翻译的制约主要表现在与政治、宗教、伦理等相关的内容的翻译方面其中,政治规范的约束力最强,使其稳居意识形态权力系统金字塔的顶端。
就该影片而言,其商业影片的性质决定了其主要功能是娱乐观众,而不是进行政治宣传,因而政治方面的因素在该片中是缺失的这恰恰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与政治有关的话题往往是跨文化交流中的雷区,即便是最轻微的政治影射都可能导致影视作品在目标语国家遭受抵制,无法完成其商业使命宗教规范对字幕翻译的干涉同样在该片中得以体现,尽管影片中宗教因素出现的频率很低,但笔者发现译者每次都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对相关因素进行了改写比如:For God?s sake.(看在老天的分上He?s dying,Jesus Christ.(他要死了,老天爷笔者认为以上改写并非由于相关宗教因素可能受到目标语观众抵制,而是因为英语中的相关宗教概念历经无数次翻译,其归化后的表达在目标语读者心中早已根深蒂固,约定俗成,获得了类似语言规范的力量,在目标语语言文化系统中沉积了下来西方影视作品中最常见的涉及伦理规范的内容是性和粗俗语言该影片中并没有出现与“性”有关的场面,因而字幕中不涉及与之相关的语言;然而,笔者发现“粗俗语言”却在影片对白中大行其道,其中有些经过委婉化处理,如: “Asshole,how do you mess up the carpet?” 被译为 “混蛋,地毯怎么弄脏了?”“What the hell was all that?”中的 “the hell”被省略,全句译为“这都是怎么回事?”与此同时,笔者也发现原文中一些并不粗俗的语言却经过译者的加工变得“粗俗”。
如:“Math was never my strong subject.”(我数学一直烂如屎啊 “This should be very simple.Shut up! It won?t be.”(这应该很简单闭嘴!简单个屁显然,译者对以上译文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操控,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假若按字面直译,语言则显得平淡无奇,感染力也会因此大打折扣;再者,上述表达在汉语口语中也有一定的市场,恰当使用可以使影片人物形象变得具体生动,满足观众“雅俗共赏”的心理需求由此可见,道德伦理规范并非完全不可违背,目标语观众有时甚至会期待看到某些违背此类规范的异质因子,因而必要时译者可以适当变通以投合观众的期待视野三)文化传统影视字幕翻译中经常会涉及一些不为目标语观众所熟悉的异域文化因素,而观众欣赏影视作品主要出于娱乐的目的,对这些文化方面的因素并不打算做过多的了解此时,译者作为文化交流的中介,其主要目的是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减少文化差距[4]因而,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会将源语中的文化因素作归化处理,以提高字幕语言的可接受性例如,在影片中有这样一句话:No space to think in that broom cupboard.(在那个耗子洞里没有办法思考。
broom cupboard”的表层意义是“放扫帚的壁橱”,深层意义则为“狭小的空间”如果译者将此句直译为“在那个放扫帚的壁橱里没办法思考”则让人不知所云因而,译者大胆地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进行处理,使用“耗子洞”这样一个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文化意象去取代原文中陌生的文化意象,加深了观众的理解,获得了很强的语言表现力又如:Hmm,Arthur,you still working with that stick in the mud?(亚瑟,你还跟那个浑小子一起干?) “stick in the mud” 在原文中指“毫无进取精神的人”,译者采用归化策略将其翻译为目标语观众熟悉的“浑小子”,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译文与观众的亲和度四)文学观念目标语国家占统治地位的文学观念也始终影响着译者的翻译策略选择中国文学界向来重视语言的“文采”,视其为文学的生命,正所谓“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在影视字幕翻译中,译者会充分考虑目标语观众的文学审美趣味和能力,以满足他们对影视字幕“语言美”的期待影片《盗梦空间》的中文字幕大量运用中国人喜闻乐见的四字格结构,它们构型短小、言简意赅、生动有力四字格的大量使用一方面使得字幕语言如行云流水般顺畅自然,另一方面也帮助字幕语言克服了时空限制,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有效地实现了信息的传递。
举例如下:So do you want to take a leap of faith…or become an old man,filled with regret,waiting to die alone?(那你究竟是想放手一搏呢?还是迟暮之时,满心悔恨,孤独等死?)Well,he was a very inspiring figure.I?m sorry for your loss.May he rest in peace,huh? (他的一生鼓舞人心,节哀顺变,愿他安息在上例中,“四字格”的接连使用让字幕语言显得气势磅礴,朗读起来抑扬顿挫,跌宕起伏,充满语音上的和谐美感,大大增强了字幕语言的渲染力由此可见,目标语国家盛行的文学观念也对译者起着很强的制约作用,时刻提醒译者投合预期观众的审美情趣和阅读习惯,也最终导致字幕原文和译文语言风格上的差异三、结语影视字幕翻译的过程受到多重规范的合力作用,一方面,这些来源、性质都不尽相同的规范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译者的行为,另一方面,它们也为译者提供了可遵循的模板,具有一定的指导性作为影视文化交流和传播的中间人,译者应正视翻译规范的角色和影响,在它们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挥译者主体性,投合观众的期待视野,充分实现影视字幕的经济文化功能。
[Reference][1] 钱绍昌.影视翻译——翻译园地中愈来愈重要的领域[J].中国翻译,2000(01).[2] Toury Gideon.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M].Amsterdam and Philadelphia: Benjamins,1995: 56.[3] Gentzler Edwin.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126.[4] 杨洋.电影字幕翻译述评[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6(08).[作者简介] 徐修鸿(1979—),男,江苏南通人,英语硕士,盐城工学院大学外语部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