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奥地利(历史)完整版.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宝路
  • 文档编号:17848390
  • 上传时间:2017-11-1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2.02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当今的小国奥地利的渊源可以追溯到遥远的过去早在史前时期, 这里已经有人居住奥地利在中欧的中心地理位置使她经历了所有的历史发展过程从一个边陲属国孕育出一个强大帝国,一个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而分崩离析的多民族国家 1918年,小小的奥地利共和国才 艰难地在欧洲环境里寻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第二次世界大战 以及所有与之相连的惨痛事件使一个在自己的生存中感受到安全的国家应运诞生了,并且 坚定地占据了她在欧洲的地位   从史前时期到边陲属国 早在公元前80000到10000年间的旧石器时代,多瑙河地区就已经有人居住克雷姆斯地区出土的“女舞”和“韦伦 多夫的维纳 斯”是早期文化第一手重要的见证1991年,在约茨塔尔阿尔卑斯山冰川地区,发现了一具震惊世界的石器 时代的男子木乃伊在早期铁器时代(公元前800到400年),生活在奥地利这片土地上的是克 尔滕人,他 们已经在欧洲范 围从事盐铁贸易基督诞生前后,罗马帝国占领了当今奥地利 绝大部分作 为边陲属国,拉埃茨恩,诺利库和班诺尼省成立了罗马人建立了许多营地,位于 维也纳以东的班诺尼营地是 罗马人在奥地利这片土地上建造的最大城池公元2世纪,基督教开始传播。

      民族大迁徙导致了罗马帝国的势力走向衰亡随着罗马帝国的终结,拉丁生活方式和文化也从 这个地区消亡从 6世纪起,巴伐利亚人又开始陆续来这里定居,并且与从东方挺进的斯拉夫人和阿瓦 尔人相逢 这 片土地上教会组织的建立可以追溯到公元4世纪法兰克统治者查 理大帝(747-814)在今天的奥地利土地上建立了位于恩斯,拉普和德拉奥河之间的“加洛林东属国”然而,与马扎尔人交战失败后,这个东 属国也于907年解体了直到955年,奥托大帝才战胜了马扎尔人,又夺回了这片土地976年,恩斯和特莱森河之间的地区封 给了出身于巴伐利亚显贵家族的莱尔波德•冯 •巴本贝 格  巴本贝格王族统治   这个边陲伯爵属国的新统治者起先把统治中心建在迈尔克1156年,公爵亨利二世 „Jasomirgott“(天地良心)最终选定维也纳为都城巴本 贝格统治者继续向东和向南扩张他们多瑙河以北的领地在千年转折之前,也就是996年,前阿尔卑斯山地区就已经在一个文献中被称之为奥地利(„Ostarrichi“)     1156年,巴本贝格统治者受到皇帝弗利德里希 •巴尔巴罗萨的恩赐, 边陲伯爵属国升为公爵属国,这意味着相对皇权可以具有更大的独立性。

      1192年,巴本贝格统治者莱奥波德五世通过联姻争得了公爵属国施泰尔马克1246 年,当膝下无后的公爵弗利德里希二世在对匈牙利人的莱塔战役中阵亡后,他的封地成为邻 邦权力政治争夺的对象奥地利贵族最终站到了波希米亚国王奥托卡二世普莱米西尔一边,他与最后一个巴本 贝格统治者的妹妹 联姻,从而确保 继承了这片领地奥托卡二世很快就成功地恢复了国内的秩序,重新夺回了施泰尔马克,又通过继承条约也把凯恩藤置于自己统治之下然而,罗马帝国新当选的国王鲁道夫•冯•哈布斯堡认为波希米亚国王不臣服于帝国法令,因此不愿意承认他的权力于是,战争冲突爆发了1278年,奥托卡在多恩克鲁特战役中阵亡1282年,鲁道夫加封两个儿子为奥地利和施泰 尔马克公爵,以此为哈布斯堡王族势力的扩张奠定了基础  600年哈布斯堡王族统治  从13世纪末到15世纪中叶,哈布斯堡 统治者先后获得了公爵属国 凯恩藤(1335),伯爵属国蒂罗尔和边陲属国温蒂(1365),扩大了他们的领土在瑞士的领地损失,他们依靠购买当今联邦州福拉尔贝格区域的封地得到补偿她的 创始人,即 聪明绝顶的 鲁道夫四世不仅建立了维也纳大学,而且能够通过伪造“特权” (Privilegium maius)文献加强其家族世世代代的地位。

      鲁道夫的继承人,勤勉的公爵阿尔布雷西特五世与皇帝西吉斯蒙德的女儿联姻,成 为波希米亚和匈牙利国王在其岳父去世后,阿 尔布雷西特成了第一个再次被选为罗马德意志国王的哈布斯堡统治者在 1439年对土尔其人的一次征战期间,他英年早逝来自蒂罗尔一系的弗利德里希五世(皇帝弗利德里希三世)接替了在奥地利和帝国的统治权通过左右逢源的结盟政治,他为强大的哈布斯堡帝国奠定了基 础他让儿子马克西米利安与勃艮第的继承人玛丽结亲马克西米利安又通过聪明的 联姻政治确保了孙子费迪南和卡尔在波希米亚和匈牙利以及西班牙的继承权此后,哈布斯堡王朝分成两系,即奥地利-德意志系和西班牙-荷兰系1526年,最后一个亚盖洛统治者路易二世在莫哈奇 战役中死亡,随之,波希米 亚和匈牙利与奥地利联成一体     14世纪以来向欧洲挺进的奥斯曼帝国日益威胁着这个大陆1453年,奥斯曼人占 领了康斯坦丁堡以后,继续向西挺进,并且对哈布斯堡封地形成了持续性危 险奥斯曼的军队曾经两度到了维也纳的大门前才被阻挡住(1529和1683年,土 尔其人两度围 攻维也纳) 经过一次次浴血奋战,奥斯曼人被赶走了匈牙利又被重新夺了回来奥地利之所以能够兴盛和发展成强大帝国,首先应该归功于辅佐三朝皇帝(莱奥波特一世, 约瑟夫一世和查理六世)的天才 统帅欧根•冯• 萨沃因王子。

      他不仅显示出超群的军事天才,而且具有出类拔萃的政治家气度1700年,西班牙的哈布斯堡家系消亡在一场欧洲战争,也就是“西班牙继承权的战 争”中,奥地利王室( Casa d´Austria)虽然无力夺回西班牙的领地,但却保住了在意大利和荷兰的统治权1740年,皇帝查理六世逝世,父系的哈布斯堡统治者灭绝由于 1713年作为 皇室法令颁布的国事诏书要确保领地不可分割,使得女性继承成 为可能,于是 查理六世的女儿 玛利亚•特蕾西亚接掌了封地的统治权这个与罗特林人弗兰茨•斯泰凡联姻的女性统治者面对的是一群敌人虎视眈眈地觊觎着哈布斯堡领地首先是普鲁士国王弗利德里希二世肆无忌惮地谋取占领这片领地 经过两次艰难的战争(1740-48年的西里西亚战 争和1756-63年的七年战争),玛利亚•特蕾西亚有能力保住了领地,只有富饶的西里西亚省割让给了普鲁士 这个具有重要历史地位的女性统治者从根本上开始了对领地的改革她的丈夫于1745年作为弗兰茨一世被选为罗马德意志皇帝,却一 辈子生活在她的阴影之下她的儿子约瑟夫二世继续沿着她的改革之路,取缔了农奴制度,颁布了宽容权以及把修道院和教会 财产移作俗用的法令,决定性地促进了一贯坚持的中央集权制的形成。

      法国革命思想虽说在奥地利畏畏缩缩地传播起来,却使奥地利的专制制度经历 了一次严重的威胁 玛利亚•特蕾西亚的孙子,被处决的法国女王玛丽•安 东奈特的侄子,皇帝弗兰茨二世加入了反对革命法国的联盟, 结果使奥地利不得不吞噬抵抗拿破仑•波拿巴 战役的惨重失败1804年,拿破 仑加冕为法兰西皇帝后,弗兰茨皇帝作为回应确立了奥地利皇帝的称号由于在法兰西的庇护下成立了莱因 联盟, 导致了罗马德意志帝国于1806年解体弗兰茨二世摘下了帝国皇冠拿破 仑后来发动 的一系列战役使奥地利遭受了毁灭性的失败(拿破仑两次占领了维也纳)然而,大公爵卡尔在阿斯佩恩战役中抗击这个伟大的科西嘉人所取得的胜利证明了拿破仑不是不可战胜的由有“欧洲车夫”之称的奥地利总理克莱门斯•闻 采尔• 罗 塔尔•冯•梅特涅侯爵主持的 维也纳会议于 1815年在欧洲又恢复了旧制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从法国蔓延开来,于1848年春也波及到奥地利自由党人要求立宪和新闻自由一个警察国家令人憎恨的梅特涅体制被荡涤然而,同年十月,起义被镇压了,保守主义者取得了全面胜利年轻的皇帝弗 兰茨•约瑟夫一世建立起了一套新的专制体制他在克里姆战争(1854-1856)中所奉行的令人质疑的中立政策使奥地利在欧洲陷入危险的孤立境地。

      因此,奥地利只能单独对付与法国结盟的,支持意大利人搞独立运动的撒丁 岛在 经历了1859年的马真塔和索尔费里诺失败以后,奥地利不得不放弃 伦巴第,而且也不得不以皇帝的十月宣言和二月国事诏书来妥协于国内政治上对组建议会体制的强烈要求奥地利帝国半壁江山( "Cisleithanien")内政治发展的标志是:建立群众性政党(社会民主党和基督教社会党)和要求公民的基本权利1907年,帝国议会首次举行了普遍和直接选举直到 第一次世界大 战爆发前,一个复 杂的欧洲同盟体系维系着一段长久的和平时期,其 间,奥 -匈帝国与德意志帝国和意大利结为三国同盟然而,在这个多民族国家里日益膨胀的民族主义引起了许多严重的冲突工人 阶级对人道的工作条件和提高工 资的合理要求也急待得到解决奥地利王位继承人大公爵弗兰茨•费迪南德1914年6月28日在萨拉热窝的遇害只是构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索在一 场长达四年的,毫无意 义的战 争中,欧洲列强相互角逐随着美国的参战,战争才出现了转机中欧列强(奥-匈帝国,德意志帝国和与之结 盟的土耳其)的失败使欧洲迄今的秩序分崩离析二元王朝也分解成了许多民族国家,从剩余的 这片土地上产生了奥地利共和国。

       奥地利共和国 — 两战期间不受欢迎的民主     国家的建立   1918年,在战争的最后几天里,当失败的命运不可挽回时,美国总统伍德罗夫•威尔逊关于民族自决权的声明被视为救命稻草卡 尔皇帝的民族宣言虽说 是出于好意,但是来得太晚了二元王朝的各民族宁愿选择走民族独立的道路 1918年10月21日,帝国议会232 名讲德语的议员(其中德意志民族党 102名,基督教社会党 72名,社会民主党42名,其他党派16 名)会聚在下奥地利的乡村别 墅里,共同商 讨德语奥地利未来的命运10月30日,这个临时国民议会选举出了一个由22人组成的国家 议会被委任负责国家议会办公厅的社会民主党人卡尔•雷 纳提交了一份过度时期的宪法草案关于未来国家的形式,各党派的看法几乎一致,德意志民族党和社会民主党向来就赞成共和制基督教社会党人中对确定共和国发展方向的态度招致了神学家和政治家伊格纳茨•塞佩尔就共和国问题发表了一系列文章11月12日,临时国民议会在位于 维也纳环形大街旁的议会大厦里召开会 议,宣布德 语奥地利为民主共和国这个共和国—按照自我 评价—似乎并没有什么生命力因此,同时也声明与民主的魏玛共和国结为一体。

      新选出的国家议会面临着一大堆几乎难以胜任的工作:确立一套民主宪法, 调整与 邻邦的关系,准 备参加世界和平大会,重新调整社会结构,而最紧迫的是要让全民度过这第一个冬天国内政治局势动荡不安,源源不断地从前线返归的士兵们找不到工作 为了保证安定的局面,乡村建立了家乡卫队,工厂出现了工人委员会,军营里选出了士兵委 员会 这个新国家的 边界地区不稳定,南边有SHS-国家(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 亚人的国家)要求收复 凯恩藤地区,北 边要确保波西米亚和梅伦德语区的领土安全,没有武装力量是无望的1919年2月16日,举行了制宪国民议会选举, 妇女第一次获得了选举权 社会民主党以 40.76%的选票和72个议席成为第一大党,基督教社会党获得了35.93%的选票和 69个议席,德意志中产者联盟获得了26个议席,其他党派占3个议席      解决民众饥荒是新政府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昔日王朝的农业区都集中在帝国分裂后建立的国家里它们开始都对新成立的奥地利 实行封锁只有依靠接受高额贷款,奥地利才得以勉强度过开始的几年饥荒而高 额贷款又成了国家预算一个可怕的 负担重要的 进步是在社会领域取得的临时和制宪国民会 议决定实行8小时最高工作日,企业委员会法,失业资助,雇员带薪度假和改革医疗服务。

      1919 年巴黎和平会议的结果使奥地利大失所望奥地利失去了南蒂罗尔 凯恩藤只是多亏民意表决才保住了 绝大部分地区 讲德 语的匈牙利西部,除了约登堡以外,后来都划归了奥地利国家的名称必 须由德语奥地利改为 奥地利,随之而来的是禁止 1918年通过的与魏玛共和国的结盟年 轻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