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县文联工作的调研报告范文.docx
14页市区县文联工作的调研报告范文目录/提纲: 一、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取得较好工作业绩 1、积极履行服务工作职能 2、群众文化开展有声有色 3、围绕中心工作亮点突出 4、精品力作创作成果丰硕 二、领导欠重视,区县文联工作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 1、领导认识不到位,导致文联编制、人员挪用 2、人员配置不科学,安排使用不够到位 3、工作经费不足 4、办公条件简陋 6、文联和协会不按时换届普遍存在 7、各区县文联对协会工作重视不够 8、文艺创作激励机制不健全 三、高度重视文艺工作,逐步解决区县文艺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3、逐步解决文联编制、人员、经费、场地、组织建设等实际问题 4、区县文联要抓住工作重心,推动各项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xxx市区县文联工作的调研报告 市文联党组 6至7月,市文联党组根据省委宣传部湘宣发[2022]5号文件和省文联的相关文件以及市委宣传部张宣[2022]11号文件精神,对两区两县文联履行工作职能、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情况,文联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调研,召开了相关区县委宣传部、区县政府分管领导、区县文联及所属协会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
通过座谈了解到,近几年,区县文联在区县委、政府及区县委宣传部直接领导下,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团结带领区县文艺工作者,坚持“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创造性地组织开展了一系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文艺工作、文艺创作和文艺活动,既丰富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又推动了文艺事业繁荣发展同时在思想认识、人员编制、经费预算、办公条件、组织建设等诸多方面,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现将调研情况汇总如下: 一、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取得较好工作业绩 1、积极履行服务工作职能 一是办好文艺交流展示平台永定区文联积极办好“一刊一网多平台”《天门文艺》杂志和《天门文艺网》作为区文联“姊妹花”文艺平台,着重推介本土文艺人才与作品,实行线上线下文艺交流互动;2022年以来,永定区文联组织永定区作家协会、永定区诗词楹联协会先后在王家坪镇马头溪、石堰坪村,四都坪乡,桥头乡,永定办事处北正社区等创建10余个“兄弟连”式乡村采风基地,每年开展省市文艺家采风活动10余次,王家坪创作基地被评为全省文艺惠民服务示范基地2022年6月,苏木绰文化公众号平台进入测试阶段区文联还特别注重加强与区外知名文艺媒介的交流合作,每年在省市级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站等刊发永定文艺创作有关新闻信息1000余篇。
武陵源区文联着重办好《武陵源文艺》内刊,将其由纯文学性的内刊打造成集文学、摄影、书画、音乐于一体,融艺术属性、历史文化、旅游宣传、区域特色于一炉,具有较高质量的地方性文艺综合内刊,成为本土艺术家成长的良好平台并加强与文艺期刊和媒体的合作与联系,与本省媒体华声达成合作协议,在其网站设立武陵源文艺网络版和版,借助其影响力推介该区文艺家、宣传武陵源 陵源区文联先后组织“2022年罗平端午音乐诗会”、弘扬中华文化进校园活动、“爱我武陵源” 诗歌朗诵会、为社区市民群众写春联送祝福活动、武陵源城区春节文艺活动、老年书画活动等 慈利县参与组织策划了2022年慈利春节文艺晚会、“锦绣潇湘金慈银澧”活动,慈利县“渔浦书院大讲堂”聘请省作家协会主席王跃文来慈以《大清相国》为主题讲了一堂廉政课,并举行现场签名赠书活动,还主办了“无毒青春,唱享健康”原创节目大奖赛、全县“创业故事”征文大赛、“锦绣潇湘金慈银澧”暨岩泊渡二端午龙舟赛采风活动;完成了羊角山公园“碑林长廊”古今诗词收集活动;承办了由xxx市诗歌学会、常德市诗歌协会主办的“沅芷澧兰”暨建军90周年春季诗歌采风活动,组织吴明仁、卓德元、梁华涛、朱葛民、满益鸿5名文艺家为慈利县委党校2022年23期中青班青年干部进行文艺知识讲座,参与编排了“锦绣潇湘金慈银澧”少儿文艺节目,筹划了“锦绣潇湘金慈银澧”艺术家作品进省展工作。
2022年春节期间,在异地搬迁、访贫问苦、农村春节年会活动中把送春联、拍全家福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先后组织活动10场次,送出春联10000余副,组织书法专业人士在零溪镇象鼻嘴村紫桂书法班开展书法义教将近2年,受到当地群众的广泛好评 桑植县文联开展“新春文艺下乡”活动,文艺家协会组织送戏下乡达20余次,义务演出晚会30场,免费书写春联2022余幅,受益群众达8万人次配合县委宣传部举办“欢乐潇湘”大型活动和桑植民歌节活动,举办全省30多名词作家到桑植文艺采风,县文联与县教育局、县新华书店到陈家河、细砂坪、桥自湾等学校赠送图书活动,送去图书9000余册,价值12万元;县文联与县摄协联合推出400多幅反映桑植近5年经济发展成果的摄影作品展、100余幅“官瑞杯”书法摄影作品展 3、围绕中心工作亮点突出 永定区文联围绕区委区政府脱贫攻坚、民生项目和区纪委好家风等中心工作开展文艺创作和组织宣传活动2022年2月,新年上班第一天,《xxx日报》头版头条以《永定区“三台大戏”推动文艺繁荣》为题报道了永定区文艺工作2022年5月,区文联配合永定区委宣传部推出首支苏木绰原创歌曲《来撒哒》,重点宣传以“苏木绰”为龙头的全域旅游,并登陆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幸福账单栏目。
2022年6月,区文联配合区纪委策划出品了全球首部汉语、英语、土家语对照的苏木绰好家风三语MV《哎咯咱的作数》,在苏木绰核心地永定区王家坪镇摄制,并在相关媒体热播此外还组织民间文艺家,如王家坪镇80多岁女农民歌手龚桂梅、农民作家李松涛、市区80多岁史志专家陈自文、古稀老作家覃奋等积极参与“锦绣潇湘”全域旅游建设 武陵源区文联围绕旅游中心开展文艺创作活动,制造宣传亮点,宣传推介武陵源区文联及所属摄影家协会先后开展了“溪布街过赶年长龙宴”拍摄活动、与宝峰湖景区摄影签约等;区作家协会和诗词协会组织“踏青桃花岭,探寻武陵春”采风活动并通过政协提案的方式,向区委、区政府献策,争取区委、区政府领导的重视,推动武陵源文艺事业的发展2022年初,与区政协文化界委员一起,集体提交了《关于繁荣武陵源文艺事业的建议》的政协提案,积极参与武陵源的旅游文化建设区文联与区委史志办联合承办了《武陵源兵站文化与旅游》一书撰写工作 慈利县文联围绕旅游开发、精准扶贫等中心工作积极作为,联系中国文联美术中心、省画院、省书法家协会、省美术家协会、省老干部诗词协会、市摄影家协会及慈利各艺术家协会开展100名艺术家走进山村活动。
分期分批到xxx大峡谷、玻璃桥、五雷山、四十八寨、红岩岭等地写生、创作;开展文化扶贫,助推全域旅游示范点创建 桑植县文联围绕民俗文化和红色文化旅游开展文艺活动,如开展了百名文艺家八大公山行、武陵山片区百名艺术家南滩草场行、百名艺术家盛夏相聚柳杨溪、百名女作家座谈研讨会、百名词作家文艺爱好者走进五道水、全市诗词活动进校园、百鸟摄影作品展、中国作协与省作协联合组织的“重走长征路--《马桑树儿搭灯台》”全国性研讨会、四百名文艺工作者聆听著名诗人匡国泰讲诗歌、“湖南八大公山国家级森林自然保护区”建区30周年书画摄影展、30多名摄影会员走进“蹇家坡桃花寨”、配合县委宣传部拍摄《七十二层楼》中的《板凳村》电视剧等活动 4、精品力作创作成果丰硕 永定区文联通过与“宣传文化系统、广播电视媒体、非物质文化遗产企业”联合策划、摄制、出品的“多方联姻”方式,打造了大批本土文艺节目2022年,区文联打造“新土家风”系列歌曲,目前已有《逮哈子》、《幺姑嫁》等多次登上中央电视台或省级卫视2022年,永定区文联与xxx绣云土家刺绣有限公司、xxx广播电视台都市生活频道联合摄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土家刺绣的中英双语MV《绣云土家》,赴美国展播。
目前,区文联及所属8个文艺家协会年出版小说、散文集、诗词集、报告文学、电影电视、网络小说等超过20部,荣获省市级业内奖项超过50项2022年3月,永定区作家协会组织的诗作《xxx,这口口相传的归属》、《为啥,在xxx最后回眸》荣获“走遍全世界,还是xxx”全国诗歌大赛二等奖,这也是唯一进入“前四”的湖南省参赛作品2022年6月,区音乐家协会推出的《嗬嗬也》入选湖南省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武陵源区文联发挥旅游区位优势,这些年在文艺创作演出中取得了可喜成绩一是演出类文艺形式,助推了旅游事业的新发展,如烟雨xxx、魅力湘西等演出平台,在市内、省内、乃至国内产生影响;二是王明亚、邓道理、胡少丛、李伊忠、杨攻玉、宋佰胜等人,出版了一批作品集,其作品亦在国内报刊陆续发表;三是精品力作从无到有,王明亚的作品先后获丁玲文学奖、《作品》征文一等奖 慈利县一批文艺家深入生活、扎根基层,创作了许多反映时代呼声,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优秀作品经过两年多时间挖掘整理,王春新、吴明仁、李修自等人编辑完成了40多万字的《慈利民俗文化记忆》,海南人民出版社正在出版老作家吴明仁编著的《散文创作谈》由现代出版社出版发行。
退休教师彭金柏编著的《魅力溪口》由团结出版社出版发行杨年耀、丁为校编著的《兵道丽影》由团结出版社出版发行卓德元编著的《慈利古今诗词选》由海南出版社出版发行在市音乐家协会慈利龙潭河镇词曲创作采风活动中,有八首词曲在《音乐教育与创作》杂志发表,其中《瑶池传说》、《元宵玩起了板板儿灯》的词曲作者是慈利本土音乐人曹勇、胡明军、郭辉湖南省文联组织的湖南省第六届京剧票友艺术节,慈利县京剧票友协会在xxx代表队中表演了4个节目,受到好评2022年有“见面礼”、“蝉”、“耍”等文艺作品在省级以上获奖或巡演,有5名慈利籍文艺家取得国家级荣誉 桑植县先后有300余名文艺工作者的作品在《xxx日报》、《湖南日报》、《人民日报》、《人民文学》、《中国作家》、《散文海外版》、《民族文学》、《湖南文学》、《海外文摘》、《诗刊》、《星星》、《创作与评论》、《散文百家》等报刊发表,《散文百家》在“省作品联展栏目”两次隆重推出桑植中青年作家和女作家的作品,县委宣传部原副部长、文联原主席余晓华撰写的电视连续剧《两把菜刀》在中央一套、二套和部分省台播出,撰写的《红旗的传说》、《星星的歌谣》、《楷模》获湖南省五个一工程奖、全国原创歌曲一等奖、感动中国奖;谢德才的散文在《人民日报》、《中国作家》、《散文海外版》、《散文选刊》等杂志发表,散文连续四年入选《中国散文排行榜》,入选省市语文考卷,作品获首届《红豆》杂志文学奖等奖励;向延波获“湖南省三百文艺工程人才”称号, 14。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