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日本敦煌学史.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cjc****537
  • 文档编号:48033321
  • 上传时间:2018-07-0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6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日 本 敦 煌 学 史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敦煌莫高窟网 点击数:301 更新时间:2008-4-2 日 本 敦 煌 学 史1868 年,日本明治维新,废除封建制度的措施和殖产兴业、文明开化、富国强兵三大政 策的实施,使日本迅速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十九世纪末期,日本 作为军事、封建 性质的帝国主义国家,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但是在与老牌帝国主义如英俄等国激烈的角 逐中,经济实力雄厚的日本强烈感受到文化方面的不足,于 是逐渐把发展的目光转到文化 方面敦煌学的发展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例诚然,敦煌学在日本之所以如此繁荣,一方面 是由于日本和中国同属东方国家,在历史文化 方面有很深的渊源,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是日 本与英俄法等欧洲国家争夺中国文化遗产的结果 1900 年,在中国敦煌,一个叫王圆箓的道士于偶然的机会 发现了藏经洞(现编为第 17 窟) 更由于当时请政府的无能和地方官府的保护不力,世界各国所谓的学者,探险家纷至沓 来,藏经洞的秘密就这样被泄露了英国 的斯坦因,法国的伯希和,日本的橘瑞超等人先 后来到敦煌,取走大量的文物、经卷从此,一门国际性学科——敦煌学诞生了。

      敦煌学, 狭义上是指对藏经洞出土文献的研究;广义上,即中亚学关于敦煌学在日本的发展历程 可着重于以下几点:一,考古与探险促成了日本敦煌学的兴起;二,探险所得文物的收藏 与整理;三,敦煌学的研究状况;通过这几个问题的解决可以看出敦煌学在日本发展的大 致脉络 一 考古与探险 从一定意义上说,日本敦煌学发端于中亚考古探险,说起探险,这与大谷光瑞这个名字是 分不开的大谷光瑞(1876 年——1948 年) ,是日本最大的佛教 宗派之一——净土真宗西 本愿寺派的精神领袖,为西本愿寺第二十二代法主,号镜如上人1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期, 浩瀚的沙漠,古老的民族,神秘的中亚,如 一块磁石般吸引着世界各国探险家的目光,中 亚探险之风盛行1902 年,国际中亚探险协会成立,总部设在圣彼得堡,考古中国西部沙 漠,英国、瑞典等均为其 会员国,在该会支持下,俄国人,瑞典人斯文?赫定,英国人斯 坦因等均来过中亚其中以斯坦因所获最丰,他拿走了敦煌藏经洞经卷的大部分精华日 本的中亚大 谷探险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1900 年,大谷光瑞为考察宗教情况而访问欧洲在伦敦留居期间,他经常造访英国皇家地 理学会 (该会前身是英国皇家亚细亚学会,1823 年由考尔?布鲁克创办) ,从该会得到了 一些在中国新疆和阗、库车等地发现古代遗迹及佛教文书的消息。

      2 可以想 见,作为一介 佛教宗派领袖,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在得到这些消息后,大谷光瑞是非常兴奋的在斯坦 因探险归来后,大谷光瑞马上会见了他,从斯坦因的口中确定 了在中亚确实有佛教遗迹的 存在于是,大谷光瑞立即决定, “用双足走遍佛教传来的地方” ,1 组织探险队,勘察中 亚不过,大谷光瑞既是一位佛教徒,也是一位政治活动家他组织中亚探险,确实有勘 察佛教遗迹的动因,但也不能完全排除刺探军事情报,了解中国西部边防情况,勘测地形 的可能之所以进行这样的猜测,是由大谷光瑞以后的行动表现出来的1904——1905 年, 日俄战争期间,西本愿寺给好 几十万军人带钱袋阿弥陀佛,派遣从军布教使,买国债等, 大谷光瑞本人也不断地对亚洲问题发表谈话,和军人密切接触2 这些都表明大谷光瑞不 仅仅是一位简单 的佛教徒他组织的中亚探险,也应是有军事目的的当然,其探求佛学、 追寻佛教遗迹、收集古代佛教经典是主要目的1902 年 8 月,大谷光瑞与渡边哲信、堀贤雄、本多惠隆、井上弘圆一行五人踏上第一次探 险的旅程他们从伦敦出发,经俄罗斯到巴库,又经撒马尔罕,浩罕,到了奥什,翻越阿 赖山脉,到达喀什,又到塔什库尔,在此地,据说大谷光瑞得知其父大谷光尊去世的消息, 他必须马上回国。

      于是,他们作了短暂停留后,分为两支小分队,第一队 由大谷率本多惠 隆和井上弘圆翻过西喀喇昆仑的明铁盖达坂,到达今巴基斯坦的吉尔吉特,然后到达印度 的斯利那加;第二队即渡边哲信和堀贤雄两人,在塔什库尔 干与大谷一行分手后,沿古丝 路南道进入和田,然后沿着和田河北上,用 22 天,纵向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到达阿克苏 从那时开始,这两名僧人用 4 个月时间, 调查了天山南路各处的佛教遗迹,这是他们的工 作重点其中对库车周围克孜尔千佛洞的发掘收获很大随后他们又到达乌鲁木齐,逗留 一个月后踏上归途3 由于 当时日本考古学还没有诞生,讲授考古学的方法是从 1919 年 开始的,渡边哲信和堀贤雄两人都没有考古经验,没有作考古记录,并且堀贤雄所画的实 测图,后来 又不幸遗失从这次探险的路线可以看出,大谷等人没有去过敦煌所以这次 探险虽也搜集了不少文物,但相对于后两次来说,收获甚微,它只是为后两次探险积累 了 经验1904 年 2 月,大谷组织的探险队第一次探险结束 1905 年,日俄战争以日方胜利而告终战争刚刚结束,大谷光瑞就着手组织第二次探险, 这次探险的范围还是中亚 1908 年,大谷光瑞派遣野村荣三郎和橘瑞超开始了第二次探险。

      橘瑞超(1890——1968 年) ,时年仅 18 岁,这次中国之行为橘氏第二次中国西部探险提供了契机6 月,他俩从北京 出发,经张家口,穿越外蒙古茫茫戈壁,到达今乌兰巴托然后继续向西,横穿外蒙古,经 乌里雅苏台、科布多,进入准噶尔盆 地,10 月 26 日到达乌鲁木齐,后离开乌鲁木齐到吐 鲁番,调查吐鲁番周围的遗迹1909 年 2 月,两人在库尔勒分手,橘瑞超进入南边的罗布 沙漠,根据大谷 光瑞发来的信息,在东经 90 度 ,北纬 41 度 的位置,他探察了由斯文 ω 赫定发现的楼兰王国,在这里他发现了李柏文书(公元 4 世纪人所写,是在西域发现的 唯一一件名著正史的名人的手迹)4 又从南道的 若羌朝西,经和田、莎车,到达喀什 而野村荣三郎在对库车周围进行发掘后,经阿克苏到达喀什在这里等候橘氏五个月后, 两人见面然后两人翻越喀拉昆仑 山口(海拔 5670 米) ,又越过萨塞尔山口,进入印度河 边的列城11909 年 8 月,第二次探险结束 1910 年,野村荣三郎打算再 次进入中亚,但没能得到英国和英属印度政府的允许,只好 回国橘瑞超听说此事后,遂要求亲自去西域他在伦敦会见了斯坦因,又去瑞典的斯德 哥尔摩会见了斯 文 ω 赫定,听取了他们的建议。

      1910 年 8 月,橘瑞超开始了对他个人来 说是第二次中亚探险,对大谷探险队来说是第三次探险的旅程随同助手是一个年仅 18 岁、名叫霍布斯的英国少年他们首先经俄罗斯到乌鲁木齐,又到达吐鲁番,在吐鲁番周 围发掘古代遗迹然后,橘瑞超让霍布斯带行李到库车等他,自己再次进入 罗布沙漠这 次旅行中,他又调查了楼兰遗址,在那里发现了一个和以前不同的楼兰旧址,并进行发掘, 然后到且末1911 年 2 月,橘氏从且末北上,花 22 天,纵向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到达库 车,闻霍布斯染天花病故,又急赶喀什,处理后事其后,他从喀什到和田,又到于田, 从于田进入西藏北部从西藏返回 后,橘氏取道且末、若羌,一路直指敦煌此时日本方 面因长时间得不到橘瑞超的消息,就把吉川小一郎派到中国,找寻橘氏吉川小一郎 (1885——1978 年) ,他本是西本愿寺大谷光明的侍从,后成为探险队的队员,擅长拍照 技术吉川从西安经河西走廊到达敦煌,在敦煌等了 4 个多月,1912 年 1 月末终于等来 了橘氏两人又一同到了敦煌藏经洞,得到敦煌写本 400 多件然后橘氏经鄂木斯克,从 西伯利亚铁道乘火车回国而吉川留下来继续进行探险,他先是发掘了吐 鲁番周围的古址, 又在喀什、和田调查了佛教遗迹,然后纵向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沿和田河北上,到达阿 克苏,又翻越天山到伊宁。

      从那向东,过天山回到乌鲁木 齐从乌鲁木齐经吐鲁番、哈密,到安西,通过河西走廊,经包头到北京2 在大谷探险队带到日本的文物中,吉川收集品 最多仅在敦煌、吐鲁番一带,他就收得 文书数千件,敦煌写本 400 多件,汉文文书 4830 件,回鹘文书 978 件,蒙藏文等文书 425 件,胡汉文书 530 件,共计 7000 余件,包 装成 86 件行 李,运到日本1914 年 5 月,第三次大谷探险结束1937 年,日本有光社出 版《新西域记》 ,全面详细介绍了这支探险队 从 1902 至 1914 年,大谷探险队的探险活动历时 12 年,这些装备齐全的东瀛僧侣们,怀揣 充裕的资财,每到一处都要拜访当地官员,为他们在西域的活动提供 了政治上的保证和便 利,他们与当地居民也相处甚好,这成为他们在西域得以顺利探险的重要条件他们不仅 详细考察了佛教东渐的路线,寻访了古代中国取经僧赴 印度取经留下的遗迹,并考察了伊 斯兰教传来之后佛教残存的状况对佛学表现出来的异乎寻常的痴情,使这些年轻的和尚 们克服了千难万险,在中亚的穷乡僻壤和 荒芜人迹的沙漠荒原进行发掘考古,收集到了大 量的文物,有佛典、经籍、史料、西域文书、绘画、雕塑、刺绣、古钱币等等。

      这些都是 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它们 被运到日本后,经历曲折,最终都落到不同的公私收藏者手中二 文物收藏和整理 1914 年 5 月,由于西本原寺内部财政问题的疑狱事件,以及别墅二乐庄的建筑、武库中学 的经营被指为浪费,出现了反对大谷光瑞的骚乱事件,他被迫辞去门 主职务,归还伯爵爵 位,决意外游他先后到上海、旅顺、大连、台湾、南洋等地,从事讲演和著述活动由 他赞助支持大谷探险队收集到的文书也随之陆续分散到 中日韩三国的公私收藏者手中 1915 年 6 月,香川默识将大谷探险队三次所获文物、文书,选出一些有代表性者,编为 《西域考古图谱》 一书,刊布了敦煌吐鲁番文书 147 号,首次公布了大谷探险队所获的社 会历史文献21916 年 1 月,随着二乐庄的住宅出售给政商久原房之助,一部分考古资 料 归久原氏所有,久原氏随即将这批收集品赠予同乡、时任朝鲜总督的寺内正毅,移存京城 的朝鲜总督府博物馆,即今韩国汉城的国立中央博物馆 1986 年,三和出版社出版了朝文版的《中央亚西亚美术》 ,介绍了该馆所藏大谷收集品中 的美术珍品但大谷收集品的主体,特别是文献资料部分,由于大谷 光瑞在旅顺的私邸完 工,他本人长住于此。

      因此,1916 年 5 月,他命令向旅顺运送西域出土品1916 年,由 “满铁”将这批资料交给了将于 1917 年 4 月 开馆的关东都督府“满蒙”物产馆保存 1918 年 4 月, “满蒙”物产馆更名为关东都督府博物馆; 1919 年 4 月,又改称关东厅博物馆1934 年 12 月,又改称旅顺博物馆1937 年 4 月出版 的《新西域记》下卷附录收录的《关东厅博物馆大谷家出品目录》 ,著录了敦煌汉藏文写经 639 件以及部分新疆出土的文物文献1945 年日本战败,前苏联红军接管该馆之前,有相 当一部分所藏的敦煌西域文物被运回日本1951 年 2 月,前苏联将旅顺 博物馆交中国政 府接管,更名为旅顺历史文化博物馆1954 年 1 月,文化部将该馆所藏敦煌汉藏文写经 620 件上调,入藏北京图书馆善本部,只留下 9 件敦煌写经供展览之用,而西域文献和文物 资料,仍由旅顺博物馆保管 不过,流散于中国和韩国的大谷收集品仅是一小部分,大部分收集品仍被收 藏在日本西本 愿寺办的龙谷大学图书馆,该馆也是日本收藏敦煌吐鲁番文书数量最多者1966 年,龙谷 大学图书馆建成了专门收藏珍贵图书的书库——“龙谷 藏” 。

      “龙谷藏”室内有三大柜,每 柜由上到下有若干小抽屉,按顺序每个屉内放有文书,它们都是按一件或数件装入玻璃纸 袋后,再装入牛皮纸,藏室安全干燥 龙谷藏收藏的文书有橘文书、 “流沙残阙”和大谷 文书橘文书是指橘瑞超本人曾把部分存放在旅顺的收集品带在自己身边,即佛经 23 件、 汉文文书 13 件、西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