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剂包衣技术.ppt
71页LBSATCN,片剂的包衣,吃药片时苦不苦?,回答问题,苦? 不苦? 无味 甜……,答 案,包 衣,原 因,包衣片剂--(素片或片芯)和包衣材料药片的味觉发生了改变 药片的颜色发生了改变,包衣的直接结果,一、为什么要包衣?,让良药不再苦口,掩盖苦味或不良气味,改善外观,易于识别,让病员服药时 不发生差错,从生产工艺方面,隔离作用(配伍禁忌、增加药物稳定性),调节药物的释放(缓释),为什么要包衣?,包糖衣 包薄膜衣 (以种类繁多的高分子材料为基础,) 包肠溶衣,二、包衣方法的种类:,1)片芯应有最小的脆度和较大的硬度 2)衣层均匀、牢固;“衣料”与“片芯”不反应 3)崩解时限符合规定 4)能长期保存,三、片剂包衣的质量要求,四、包衣过程,,,包衣技术重要发展,薄膜衣,糖衣,包糖衣工序,,1.隔离层(3-5层) 目的: 1)避免包糖衣层时,糖浆被酸性药物水解 2)避免糖浆中的水分被片芯吸收 隔离层的材料(胶浆):10%的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CAP)乙醇溶液、 10%的玉米朊乙醇溶液、15~20%的虫胶乙醇溶液以及10~15%的明胶浆操作:片芯﹙包衣锅内﹚→加入胶浆﹙使均匀于片面﹚→热风干燥﹙40~50℃﹚→重复包数层﹙3~5层﹚,2.粉衣层(15-18层),迅速增加衣层厚度,遮盖片剂原有棱角。
主要材料:滑石粉(过100目筛)和糖浆,,操作:片剂﹙包衣锅内﹚→加入糖浆﹙使片面表面均匀润湿﹚→撒粉→热风干燥﹙30~40℃)→重复包数层﹙15~18层﹚,关键是 层层干燥,目的:是片剂表面光滑平整、细腻坚实 包衣料:糖浆(稍稀),3.糖衣层(10-15层),,操作:加入稍稀的糖浆,逐次减少用量,操作时每次加入糖浆后先停止吹风,待片剂表面略干后再加热吹风,一般在40℃左右为了便于识别和美观 在糖浆中添加0.3%食用色素,使片子包上有色的糖衣 加入二氧化钛可起到遮光作用,4.有色糖衣层(8-15层),操作:开始温度控制在37℃左右,再逐渐降至室温,包8~15层为了增加片剂的光泽和表面的疏水性 常用虫蜡,或用川蜡,并掺入2%硅油混匀5.打光,操作 用前需精制,在水浴中加热80-100℃溶解过100目筛除去杂质、冷却后备用,用时粉碎成80目的细粉,可适量加些二甲基硅油作保光剂包糖衣的生产工艺,,,,,目的形成一道不透水的屏障,同时增加片剂的硬度,目的消除片剂的棱角、使片面平整,目的增加衣层牢固性和甜度,使片剂表面光洁平整、细腻美观,目的为了片剂的美观和便于识别,,目的为了增加片剂的光洁美观和表面的疏水性,隔离层,粉衣层,糖衣层,色衣层,打光,,,,,下列包糖衣顺序哪一项是正确的 A. 隔离层→糖衣层→粉衣层→色衣层→打光。
B. 粉衣层→糖衣层→隔离层→色衣层→打光 C. 粉衣层→隔离层→糖衣层→色衣层→打光 D. 粉衣层→隔离层→色衣层→糖衣层→打光 E. 隔离层→粉衣层→糖衣层→色衣层→打光包肠溶衣工艺,,,,,,,片芯,隔离层,粉衣层,糖衣层,有色糖衣层,打光,,肠溶衣层,聚丙烯酸树脂Ⅱ、Ⅲ号, 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液,,包薄膜衣工艺,片芯,成品,喷包衣液,缓慢干燥,固化,,,缓慢干燥,,,,,包薄膜衣两种方向,有机溶媒包衣,水溶型薄膜包衣,薄膜包衣较糖衣,优势,包糖衣: 10小时以上,包薄膜衣: 2-3个小时,最长的不超过5小时,薄膜包衣较糖衣,粉层厚、增重明显 一般为片重的50% 以上,增重少 一般为片重的0.5-3%,优势,,薄膜包衣较糖衣的其它优势,①不需要底衣层; ②坚固,耐破碎和开裂; ③不影响片芯刻字; ④对崩解时间无不利影响; ⑤过程和物料可以标准化五、包衣常用材料,(一)糖衣物料 1)浓糖浆 浓度一般为65% ~75%(g/g),用于粉衣层和糖衣层 2)有色糖浆 在糖浆中加入食用色素制成(用量0.03% ),常用苋菜红、胭脂红、柠檬黄、靛蓝,氧化铁和带色的原料 包有色衣时应由浅到深,3)胶浆 用作包隔离层,黏合剂。
常用15%明胶、35%阿拉伯胶、玉米朊等 4)滑石粉 用作粉衣料,增量剂,片剂洁白和吸收油 常用不含石棉的滑石粉 5)白蜡(虫蜡) 打光剂,(二)薄膜衣材料,1、成膜材料 2、溶剂 3、增塑剂、着色剂、遮盖剂,,1、成膜材料,①纤维素衍生物类:羟丙甲纤维素HPMC 、HPC 优点是胃中溶解,对药物崩解和溶出影响小,成膜性好,薄膜强度适宜等 ②聚丙烯酸树脂类(聚丙烯酸树脂Ⅳ号):对PH较为灵敏,成膜性能好 ③乙烯聚合物(聚维酮PVP):成膜坚固,引湿性 ④玉米朊:防引湿,,2、溶剂,用来溶解包衣材料和增塑剂 常用乙醇、丙酮,,①增塑剂,增加包衣材料可塑性 水溶性:常用甘油、丙二醇、聚乙二醇 非水溶性:常用柠檬酸三乙酯、甘油三醋酸酯、乙酰单甘油酯、玉米油、液体石蜡,3、附加剂,,②着色剂/固体物料,着色剂作用是遮盖片芯的底色,增高美观强度,增加产品识别能力 固体物料防止物料黏连③释放速度调节剂(致孔剂),在薄膜衣材料中加入蔗糖、氯化钠、表面活性剂、PEG等水溶性物质时,遇到水时,水溶性物质迅速溶解,留下一个多孔膜作为扩散屏障薄膜材料不同,调节剂的选择也不同 乙基纤维素(EC)通常与羟丙甲纤维素(HPMC)或聚乙二醇(PEG)混合使用可产生致孔作用,(三)肠溶衣物料,,1、聚丙烯酸树脂Ⅰ号、Ⅱ号、Ⅲ号 2、羟丙甲纤维素酞酸酯(HPMCP) 3、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CAP) 4、聚乙烯钛酸酯(PVPP),可作为肠溶衣的高分子材料是 A.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 B.聚丙烯酸树脂Ⅱ号 C.聚维酮(PVP) D.羟丙基纤维素(HPC) E.丙烯酸树脂Ⅳ号,?,,薄膜衣的处方介绍,氧化铁红 5.5 kg 蓖麻油 720ml 羟丙甲纤维素 3.3 kg 二乙酯 1500ml III号树脂 0.9 kg 95%乙醇 120 kg 吐温-80 450ml 纯化水 48 kg,增塑剂,增塑剂,着色剂,成膜材料,成膜材料,溶剂,溶剂,表面活性剂,复方乙酰水杨酸片(1000片),乙酰水杨酸 268g 对乙酰氨基酚 136g 咖啡因 33.4g 淀粉 266g 淀粉浆(17%) q.s 滑石粉 15g 轻质液状石蜡 0.25g,主药 主药 主药 稀释、崩解 粘合剂 润滑剂,粉衣料 润滑剂,增塑剂,感冒通片薄膜衣液处方: 聚丙烯酸树脂Ⅳ 0.47g 羟丙甲纤维素 0.94 邻苯二甲酸二乙酯 0.26ml 蓖麻油 0.26g 滑石粉 0.82g 二氧化钛 0.68g 乙醇 32.7g 纯化水 10.5g 亮蓝 0.026g,成膜材料,成膜材料,增塑剂,增塑剂,溶剂,溶剂,着色剂,润滑剂,蔽光剂,六、包衣机设备与方法,包衣的方法与设备,(一)包衣方法,滚转包衣法 流化床包衣法 压制包衣法,1.滚转包衣法(应用最广) 片芯+包衣液 加热干燥 组成:包衣锅、动力部分、加热器、鼓风、吸尘设备 转速:一般20~40r/min,,高效包衣机,2. 流化床包衣法,片芯流化,包衣液喷雾;原理与流化喷雾制粒相似,,3)压制包衣法,总结:片剂包糖衣的操作原则 是“少量多次、层层干燥”,,包衣过程中关键控制点,一般薄膜包衣发生问题时,通常是与以下三个因素有关 片芯质量不好 包衣处方不佳 包衣过程有误,包衣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色泽不均,桥接,粘连,片面磨损,桔皮样粗糙,开裂,剥离,外观 应片型一致、表面完整光洁,边缘整齐、色泽均匀,字迹清晰 硬度与脆碎度 脆碎度1.0% 含量均匀度 指小剂量片剂中每片含量偏离标示量的程度。
取10片进行测定,六、片剂的质量检查,片重差异 取药20片,测定,超出重量差异限度的药片不得多于2片,并不得有一片超出限度1倍对规定检查含量均匀度的片剂,可不进行重量差异的检查 平均重量 重量差异限度 0.30g以下 ±7.5% 0.30g或0.30g以上 ±5%,崩解度(崩解时限):吊篮法检查 其中压制片(素片)为15min糖衣片为60min (素片的4倍)薄膜衣片、含片为30min 而肠溶衣片在人工胃液中2小时内不得有裂缝、 崩解或软化等,在人工肠液中1小时内需全部 溶散或崩解并通过筛网 溶出度 释放度,按崩解时限检查法检查,普通片剂应在多长时间内崩解 A 15分钟 B 30分钟 C 60分钟 D 20分钟 E 10分钟,片剂的质量检查项目是 A.装量差异 B.硬度和脆碎度 C.崩解度 D.溶出度 E.含量,七、片剂的包装与贮藏,包装 多剂量包装材料及方法 玻璃瓶(管):化学惰性,价廉易得;防水、防空气 塑料瓶(管):不易破碎、质量轻 塑料袋、塑料膜:价廉,便于识别和应用,密封性差,单剂量包装材料及方法 泡罩式包装 窄条式包装,贮藏 片剂应密封贮藏,防止受潮,发霉,变质 一般应放在阴凉(20℃以下)、通风、干燥处贮藏,包薄膜衣常用的薄膜衣料,胃溶型 肠溶型 水不溶型 合成包衣材料,纤维素衍生物类:HPMC、HPC等丙烯酸树脂类: 丙烯酸树脂IV 乙烯聚合物:PVP、AEA、PEG6000等 其他天然高分子材料:如玉米朊等,纤维素衍生物类:CAP、HPMCP 丙烯酸树脂类:丙烯酸树脂Ⅰ、Ⅱ、Ⅲ号 聚乙烯肽聚酯:PVAP 苯乙烯马来酸共聚物,乙基纤维素(EC) 醋酸纤维素(CA),OY (欧巴代):英国卡乐康公司 LE:天津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