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浙江省制造业发展水平的比较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

24页
  • 卖家[上传人]:hh****pk
  • 文档编号:281916078
  • 上传时间:2022-04-2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79KB
  • / 2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国际经济与贸易浙江省制造业发展水平的比较研究一、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凭借其良好的区位条件和区域良好的工商传统、丰裕的 企业家资源,在中国经济中异军突起,经济成长迅速,浙江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从资源小省发展成为经济大省制造业的发展功不可没,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主耍 作用省内已经形成以块状经济为主要特色的制造业发展模式,成为全国经济增 长最快和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制造业作为浙江工业的主体,H前己形 成了一批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产业,一批市场影响力大的块状经济,-•批 机制灵活,创新能力较强的骨干企业与此同时,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浙江省制造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些深 层次问题口益凸显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产业层次和产业技 术水平低,这些都对我省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阻碍因此,基于浙江省制造业发展水平的研究,将有助于提升明确我省制造业发展 的现状和问题,有利于调整战略结构对谋划未来浙江省制造业转型升级Z方向 与政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二、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本课题主要是基于浙江省制造业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浙江省制造业 从经济创造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环境资源保护能力三个方面的指标进行具体量 化和分析。

      并与主要制造业发达国家美国与H本进行横向比较,直观的显示出我 省在制造业增加值,科技创新等方而存在的不足与差距进血针对具体问题,提 出对策建议文章第一部分主要是对浙江省制造业发展的现状进行论述,从制造业的总产 值,总产值占浙江省GDP的比重,制造业的结构层次,对就业的吸纳能力等方 而来具体论述第二部分介绍了对牛产水平进行评价的理论,首先对这一理论的 具体内容进行描述,其次论述了具体的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第三部分对浙江 省制造业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分别从分析对象的选择,范围的界定,具体分 析过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同吋这一部分还通过具体的对比数据,得出了结论, 指出了浙江省制造业与主要制造业国家的差距第四部分针对浙江省制造业发展 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给出对策建议最后一部分为文章的结语1引言2制造业发展水平的评价理论2.1对制造业发展水平评价理论的描述2.2制造业发展水平评价体系的构建3浙江省制造业发展水平的实证分析3.1评价对象的选择3.2范围的界定3.3制造业国际比较思路3.4结论4浙江省制造业升级的对策建议4.1加大科技投入,优化加工贸易产业结构4.2政府改革财政税收政策,优化政策坏境4.3引导企业向中西部转型,优化发展格局5总结与结语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方法:文章写作中主要应把理论思辨法和比较分析法,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 相结合来进行研究分析。

      首先从理论上分析浙江省制造业的现状,并利用比较分 析和思辨法来得出两者在我国贸易发展中的关系然后对制造业发展水平理论进 行描述,并进行指标体系的构建,第三部分利用制造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将浙江省制造业的发展情况与美国日木进行比较,同吋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的理 论知识,查看大量文献,运用经验总结法,比较分析法和文献资料法,指出浙江 省制造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同时利用数据的定量分析指 出我省同发达制造业国家的差距,进而提出转型升级的必要性最后在前文提出 的具体存在问题基础上结合专家学者的看法和观点,利用总结归纳法提出浙江省 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策略性建议技术路线:文献检索与资料搜集一理论资料的论证一对浙江省制造业发展现 状的论述f提出制造业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f利用数据定量研究f指出存 在问题及制造业升级的必要性一归纳总结f得出结论提出建议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2010年11月24日前:初步搜集相关资料,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JL,缩小论 文题H范围,确定具体论文题FL2010年11月30 □前:整理文献资料,通过阅读学习别人的写作手法和技巧, 吸取经验,初步构思自己的论文框架,完成开题报告。

      2010年12月12日前:在广泛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完善课题研究方案,完成 外文翻译、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等工作,完成开题论证2011年3月1日前:在阅读相关文献资料和听取指导老师意见建议后,结合 自己的思考分析完成毕业论文初稿,准备论文答辩主要参考文献:⑴顾薇薇J11美日制造业分行业比较研究•价值工程[JJ.2008,116-120.[2]陈抗,郁明华,.中国与主要发达国家制造业的比较研究.牛产力研究 [JJ.2006,186-192.⑶沈禁,朱建锋,・中国制造业经济创造能力的国际比较.科技经济市场 [J]2008,8:964-66.⑷浙江省统计调查队课题组,长三角两省一市制造业比较及浙江制造业发展 研究.统计研究[J].2004,6:17-19.⑸张汉东,汪金剑.基于产业视角的浙江省外贸结构优化问题分析.国际贸易问 题[几 2010,6:24-29⑹刘亚玲.,浙江产业升级的路径选择•财经论坛[J] ,2005. 5:15-21.[7]李刚,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现状分析及提升对策.工业经济[J],2007,5:39-46.⑻黄晓莉,资源约束条件下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思路•经济论坛 [J],2005,21:30-32.[9] 胡健牛,发达国家制造业发展经验及其对江苏的启示,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几2004,6;21・25.[10] 傅钧文,日本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保持及其新的解释,ttt界经济研究[J].20063:26-33.[11] 柳毅伟,我国制造业结构升级的若干问题研究,[]].2009,12:175-176[12] 吴家曦,浙江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调查报告•管理世界[JJ.2009,8:1-9[13] 许仙平,浙江省制造业结构调整研究,2007,3[14] 季廉水,杜占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M] 2009北京:科学出版杜[15] 陆立军,周国红〃浙江制造〃新优势[M]2006浙江人民出版社[16] 刘志彪,长三角托起的中国制造业[MJ2006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刀陆立军,区域特色产业一浙江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研究[MJ2004中国经济 出版社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国际经济与贸易浙江省制造业发展水平的比较研究一、前言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凭借其良好的区位条件和区域良好的工商传统、丰裕的 企业家资源,在中国经济中异军突起,经济成长迅速,浙江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从资源小省发展成为经济大省。

      制造业的发展功不可没,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主要 作用省内己经形成以块状经济为主要特色的制造业发展模式,成为全国经济增 长最快和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制造业作为浙江工业的主体,H前己形 成了一批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产业,一批市场影响力大的块状经济,一批 机制灵活,创新能力较强的骨干企业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仅对浙江十分明显,在世界其他各国和地 区也都类似在这种大背景下,国内外学者对于制造业发展水平,制造业发展与 经济增长的关系,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等等做了大量的理论上和实证上的探讨本文将从浙江制造业发展水平与美国日本的对比等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理论 和实证研究进行简单的回顾二、有关制造业发展的国内外研究综述关于浙江省制造业发展现状的研究有许多,主要观点有三种:浙江省制造业 发展迅速;浙江省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浙江省制造业结构亟待改善 许庆明(2007)利用工业增加值,增加值占GDP比重等具体数据来描述浙江省制 造业的总体规模,并利用行业结构变化情况的数据来体现浙江省制造业发展迅 速,规模量大,同时向重化工业和高加工度化方向转变的现状陈晓彤(2010) 利用浙江省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得出08年制造业质量竞争力下降,并指出制 约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提高的矛盾突出,即“四低”技术含量低、深加工度低、 产殆档次低、晶牌拥有水平低特别是部分中小企业产晶质量问题严重,导致产品 的质量难以保证,缺乏市场竞争力。

      针对此情况提出建立质量强省的对策措施 陈建军,胡晨光(2008)基于主导产业倒U型演进假说,提出浙江当前应该稳健发展纺织、服装、皮革毛皮、化学纤维工业、塑料制品、普通机械、电器及器材、 金属制詁等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主导产业,这些产业在全国的分工指数优势 明显,增长速度快,对区域产业的带动作用强发展的重点应是资金密集型、技 术密集型产业傅宁,徐俊(2008)运用格兰杰检验模型,利用浙江省1982-2004年的统计 数据对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与GDP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长产业结构 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不能简单地由因果关系表示,其相互关系应该是更加复 杂的黃文军(2007)利用计量模型,利用1989-2005年浙江省国内总产值与每 年第一、二、三产业的产值的相关数据,对浙江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 行研究,并通过检验得出结论::浙江省经济增长主要来口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依赖于第一产业较少第一产业无论数量还是贡献率都比较低并提出加大对第 一产业的支持,提高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产站牛产的技术水平,以及加快第三产 业发展的具体对策措施李廉水、杜占元(2009)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制造业发展必须实现经 济效益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必须走新型制造业道路。

      新型制造业不单强调在 发展过程中依托科技创新,更重视牛态环境和环境保护因此对新型制造业的评 价,应从经济创造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环境保护能力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本文 就是基于这个新型制造业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浙江省制造业的发展水平进行研 究,并与美国日本进行横向比较,明确差距和不足,并提出相应对策三、制造业发展水平的际比较顾微微(2008)以中美日制造业分行业为比较对象,对制造业细分行业进行 国际比较在分析过程中,根据可比性原则,采取了两种方法进行了调整选取 中美H分类完全一致的行业进行一致性调整,将分类不完全一致但又差别不大的 行业根据其具体的行业涵盖范围进行一致性调整在比较的具体指标上,根据数 据的可得性,主要选取制造业增加值率,劳动牛产率和就业水平进行中美口制造 业细分行业比较并得出结论:中国与美国相比,差距较小的行业有木材加工及 竹,藤,棕,草制品业,差距较大的行业有化学工业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 电子设备制造业,中国与H本相比,差距较大的行业有化学工业和金属制品业沈禁(2008)选取了中美FI英德五个国家,选用了反映制造业经济创造能力 的七个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分别是制造业增加值,制造业增加值的增长率,制造 业人均增加值,制造业增加值率,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制造业就业人口占 总人口的比重,制造业进口额占总进口额的比重。

      得出结论:中国制造业总体牛 产规模扩大,主要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茅,中国劳动力众多,劳动力成木低,劳 动密集型产业发达,对解决失业问题起了重大作用,中国制造业增长速度是全球 最快的中国制造业大多集中在低水平层次上,增值能力有限,附加值较低,以 劳动密集型产业居多,高技术制造业严重不足,中国制造业没有核心技术,劳动 牛产率不高,缺乏具有强大世界影响力的大型企业陈抗(2006)从总量水平,技术水平,就业水平三个方面,对美日德中的制 造业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得出结论:中国制造业在总量,技术和就业水平等方面都 与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存在较大差距,并且,发达国家在这场竞争中依然凭借强大 的核心技术牢牢掌握着主动权,中国距离真正的世界制造业中心还有很长的路要 走马月才(2004)介绍了从20世纪80年代起美日在制造业领域的竞争,并通 过列举数据的方法对中美日制造业的发展进行了比较得出结论:与美日和比, 小国制造业无论是产品人均占有水平还是技术发展,技术装备制造,经济效益, 整体实力都存在根本差距。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