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千伏配电线路运行管理规程.doc
53页《10kV 配电线路运行管理规程》1第一章 总则第 1.0.1 条 为加强 分公司 10kV 配电线路的运行管理(以下简称配电线路),现根据《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SDJ206-87)、 《35 千伏及以下架空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3-90)、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DL409-91)、 《架空配电线路及设备运行规程》(SD292-88)、《电力电缆运行规程》([79] 电生字第 53 号)、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9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92)、 《电气、线路操作票和工作票制度 实施细则》等并结合我分公司的实际情况而制定本规程第 1.0.2 条 本规程适用于属于分公司运行管理的配电线路(包括架空配电线路、电缆线路及其附属设备)以及杆塔上开关类设备(包括隔离开关、柱上负荷开关、断路器等)和户外开关设备(包括电缆分支箱及户外负荷开关柜等)的技术管理、日常运行管理、缺陷管理及投运管理等,属用户运行管理的设备可参照执行第 1.0.3 条 分公司生 产技术部(生技部)负责配电技术的管理工作,组织处理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问题,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和运行可靠性;组织编制电网生产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定期进行线损综合分析,制定线损控制计划,并组织落实;定期进行供电可靠性综合分析,制定可靠性指标计划,并组织实施。
安全监督部(安监部)负责分公司安全技术和安全生产的监督与管理工作;监督、保证反事故措施和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的全面贯彻执行;负责分公司安全生产教育工作农电总公司负责各镇供电公司范围的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管理工作;负责提出农网反事故技术措施和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并根据“两措 ”的技术指引 组织实施;负责编 制农网运行维护、检修试验规程等有关规定,并组织实施城区、虎 门、石龙配电营业部以及各镇区供电公司(简称运行管理单位)负责所辖区域内的配电线路的运行、巡视、维护、检修管理工作运行管理 单位应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10kV 配电线路运行管理规程》2明确各部门及各班组的职责第 1.0.4 条 各运行管理 单位应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根据各镇区和季节性的特点,做好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工作,及时发现和消除设备缺陷,预防事故发生,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降低线损和运行维护费用,为用户提供优质电能第 1.0.5 条 本规程解释权在东莞供电分公司,归口部门生技部,在执行过程中如有问题应及时与分公司有关部门协商,以便不断完善第二章 技术管理第 2.0.1 条 各运行管理单位应具备的规程1、《东莞市中低压配电网技术改造实施细则》及其修订条例2、《66kV 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 50061-97)3、《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SDJ 206-87)4、《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 601-96)5、《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94)6、《35 千伏及以下架空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J 233-90 )7、《架空绝缘配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程》(DL/T 602-96)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8-92 )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50150-91 )10、《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596-1996)1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DL 409-1991)12、《电业建设安全工作规程(架空电力线路部分)》(DL 5009.2-1994)13、《架空配电线路及设备运行规程》(SD 292-88 )14、《电力电缆运行规程》([79]电生字第 53 号)15、《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及实施细则》(1998)16、《东莞电力系统调度规程》17、《电气、线路操作票和工作票制度实施细则》各运行管理单位的分管领导及运行部门应具备以上所列的所有《10kV 配电线路运行管理规程》3规程,运行班组需具备 6~17 项规程,并注意规程的更新。
第 2.0.2 条 各运行管理 单位(或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应具备完整、正确、一致的设备技术图纸资料,应配置专职或兼职的技术图纸资料管理人员对基建、修理、技改工程完成后有关的技术图纸、资料的增加、更新应在相应规定的工作日内完成第 2.0.3 条 技术图纸、资料包括以下内容一、配电线路及设备台帐(纸张大小 A4,表格见附录 B).要求运行管理单位在台帐资料有变化的情况下二十五个工作日内完成修编1、配电线路概况一览表2、配电线路导线及杆塔登记表3、架空配电线路交叉跨越登记表4、架空配电线路绝缘子登记表5、架空配电线路杆塔上开关类设备一览表6、电缆线路终端头登记表7、电缆线路中间头登记表8、户外开关设备一览表9、杆塔上开关类设备资料登记表10、户外开关设备资料登记表二、配电线路及设备巡视记录本(按配电线路及设备的巡视周期进行巡视、记录并装订成册,纸张大小 A4,表格见附录 C)三、配电线路及设备缺陷记录本(按巡视情况、预试情况、检修情况以及缺陷的处理情况记录并装订成册,纸张大小 A4,表格见附录 C)四、配电线路修试记录本(装订成册,纸张大小 A4,表格见附录 D)五、配电线路单线图(纸张大小 A3)。
反映单 回线路的概况对有改变的线路单线图应及时修正,并要求每季度修编一次一)图形部分:用标准的图形描绘出单回线路的概况(设备标准符号见附图一),并用红色标示出属用户运行管理的设备主要内容包括:《10kV 配电线路运行管理规程》41、配电线路概况杆塔、分支线(包括分支电缆线路)情况2、线路挂接负荷的位置及配电电房、用户、变压器的名称、容量3、杆塔编号,电缆线路名称杆塔上开关 类设备(包括隔离开关、柱上负荷开关、断路器等)和户外开关设备(电缆分支箱、户外负荷开关柜)的位置及设备双编二)线路主要资料统计部分1、正常运行情况下的供电变电站名称,供电馈线柜编号及柜内主要元件技术资料(包括隔离开关、断路器的额定电流,CT 变比等)2、线路双编,杆塔型号, 导线的悬挂形式及导线的线径3、导线的统计长度(包括专用线路),线路的供电半径(即线路主线长度)及主要供电区域4、整回线路的配变容量以及各分段线路的配变容量六、配电线路一次系统图(A3 图纸,设备标 准符号见附图一)对于有联络的配电线路应有完整的配电线路系统图,并用不同颜色区分出正常运行方式时两个或多个不同供电电源的线路及用户,以便于填写倒闸操作票。
对于有改变(包括调整负荷、运行方式改变)应在十个工作日内修改系统图1、正常运行情况下的供电变电站名称,供电馈线柜双编2、线路开关位置, 编号3、线路各分段的负荷情况及主要用户名称4、正常运行方式(即环网开环点)七、架空配电线路平面、剖面图(A3 图纸,表格见附图二)对有改变的线路的平剖图每年至少修编一次,并装订成册1、线路走廊的地形、地貌2、导线型号、同杆塔挂线回路数、 导线布线形式、杆塔转角角度、杆塔设计图号、线路上的设备情况等等一系列线路及杆塔参数资料八、配电线路网络地理走向图每半年修编一次根据本单位供电服《10kV 配电线路运行管理规程》5务区内的地形、地貌,绘制配电线路的地理走向及所悬挂的负荷情况(图纸大小根据供电服务区大小及负荷、线路密度确定)1、要求采用标准的、 统一的符号标示(设备标准符号参考附图一)2、对于临近的多回线路和设备的标示要求用不同的颜色区分,以免混淆九、电力管沟地理走向图(图纸大小根据供电服务区大小及负荷密度确定)每年至少修编一次1、图形部分:结合地理位置绘画出电力管沟走向图,并用规定的不同的线型表示不同的敷设方式,用规定的不同的颜色标示不同的通道设计容量 (标准符号见附图三)2、文字部分:在通道走向线旁边标示通道的剩余容量。
第三章 运行维护的分界原则及运行维护人员的职责第一节 运行维护的分界原则第 3.1.1 条 变电站 10kV 出线应与变电站运行管理单位划分清晰、明确的设备维护分界点,不得出现真空地区一、由变电站 10kV 高压室外穿墙套管与架空 线路的第一个接点为维护分界点,接点螺栓以前属于变电站运行管理单位维护,接点螺栓及螺栓以后属于配电线路运行管理单位负责维护配电线路运行管理单位按巡视周期对变电站围墙内的配电线路进行一次巡视 (分界示意图见附图四)二、以电缆终端头与变电站 10kV 馈线柜下刀 闸接点螺栓为分界点,螺栓以上(包括安装在电缆上的零序 CT 及其引线)为变电站运行管理单位负责维护,螺栓及螺栓以下属于配电线路运行管理单位负责维护配电线路运行管理单位按巡视周期对变电站围墙内的配电线路进行一次巡视,电缆终端头每年进行一次停电检查 (分界示意图见附图五)《10kV 配电线路运行管理规程》6第 3.1.2 条 如一回线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供用电管理单位同时使用,双(多)方应通过协议形式确定配电线路运行维护的分界点,不得出现真空地区线路的维护原则上只由其中一个使用单位负责第 3.1.3 条 各运行管理单位应根据本单位人员配置的实际情况划分清晰本单位内部配电线路的运行分工,不得出现真空地区。
第 3.1.4 条 为明确供用 电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各运行管理单位必须与 10kV 用户划分清晰线路的运行、产权分界点,如无特殊情况供用电双方设备产权及维护责任分工按下列原则协议划分:一、属用户专用的变电站架空配电线路出线由变电站 10kV 高压室外穿墙套管与架空线路的第一个接点为维护分界点,接点螺栓及接点以前属于变电站运行管理单位维护,接点螺栓以后属于用户负责维护用户应定期每个月对变电站围墙内的配电线路设备进行一次巡视(用户可办理维护委托手续,而由有关的委托单位进行巡视及消缺) (分界示意图见附图四)二、属用户专用的变电站电缆线路出线以电缆终端头与变电站10kV 馈线柜下刀闸接点螺栓为分界点,螺栓以上(包括安装在 电缆上的零序 CT 及其引线)为变电站运行管理单位负责维护,螺栓及以下属于用户负责维护用户应定期每三个月对变电站内配电线路进行一次巡视(可办理维护委托手续而由有关的委托单位进行巡视及消缺),电缆终端头每年进行一次停电检查 (分界示意图见附图五)三、 “T”接在属于分公司运行管理的架空配电线路上的专用分支线路以“T”接点为维护 (产权)分界点, “T”接点以前的设施由分公司负责维护,接点线夹及接点以后的设施由用户负责维护。
当分公司巡视人员发现属用户运行管理的设备缺陷时应书面通知用户消缺 (分界示意图见附图六)四、 “T”接在属于分公司运行管理的架空配电线路上的用户设备(包括隔离开关、柱上开关、电缆线路等)以电源引落线的第一个接头为维《10kV 配电线路运行管理规程》7护产权分界点引落线第一个接头以上(前)的设施属分公司负责维护,自引落线第一个接头起及以下(后)的设施属用户维护当分公司巡视人员发现属用户运行管理的设备缺陷时应书面通知用户消缺 (分界示意图见附图六)五、由分公司的 10kV 开关或母排(包括户内外开关柜、 户外电缆分支箱、箱式变电站等)“T”接的用户专用电缆线路以电缆终端头与10kV 开关(母排)引出的接线母排接点螺栓为分界点,螺栓以上的 设施属分公司负责维护,螺栓及以下的属用户负责维护 (分界示意图见附图七)第二节 运行维护人员的职责第 3.2.1 条 运行维护 人员应由有配电线路工作经验的人员担任,并经培训及考核合格后上岗运行维护人员应尽可能保持稳定第 3.2.2 条 运行维护人员的应知应会及“三熟三能” :一、应知:1、具有一般电工基础知识,关于常用类型线路、杆塔结构和导线简单的力学知识。
2、熟悉《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及本规程3、熟悉所维护线路的地理环境、交通道路、通讯联络点及维护分界点4、熟悉所负责维护线路所用杆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