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16、子刘子自传 上课课件.ppt

44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89186565
  • 上传时间:2019-05-20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444.50KB
  • / 4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子刘子自传,刘禹锡,,,学习目标 (1)了解刘禹锡的生平; (2)掌握重点字词句,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和文化知识; (3)了解传主的人生经历,理解传主的人生态度和最后的人生感悟请填空:,诗仙—— 诗圣—— 诗佛—— 诗魔—— 诗鬼—— 诗豪——,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李贺,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著名文学家洛阳(今属河南)人,生于嘉兴(今属浙江)贞元九年(793)中进士,登博学宏词科翌年举吏部取士科,授太子校书 永贞元年(805),因辅助王叔文进行政治革新,先贬连州刺史,加贬朗州司马后回京,又贬连州刺史历夔州、和州刺史大和元年(827),回洛阳任职次年回朝任主客郎中,后出苏州、汝州、同州刺史开成元年(836),改任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会昌元年(841),加检校礼部尚书衔世称刘宾客、刘尚书临终前撰《子刘子自传》刘禹锡(772~842),作者简介,刘禹锡在诗歌创作上颇有成就,诗风雄浑,格律精切,立意高远,有“诗豪”之誉(白居易称刘禹锡为“诗豪”); 在散文创作上造诣也很深, 《陋室铭》是流传千古的名篇 刘禹锡也是一个哲学家,他的《天论》是一篇重要的哲学著作,表达了无神论思想 早年与柳宗元为文章之友,世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为诗友,号称“刘白”。

      写作背景 这篇自传写于作者去世那一年当时他已重病在身,但仍抱病写下此文作者在自传中叙述了自己的出身和从政经历,特别是他参与“永贞革新”的情况,他认为“永贞革新”所做的事是正确的他给后人留下了一份研究中唐历史的可贵资料解题,子:1.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2.写在姓氏的后面,作为对人的尊称 子刘子:我刘先生(充满自豪与骄傲),自传:传主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与评价写作格局一般包括三个部分:籍贯与家世、事迹与功业、对人生的反思与评价第一段:介绍刘禹锡的家世渊源.,学习指导(1),学习文章的第1段,◇正字音,◇掌握重点实、虚词,虚:因、为,实:仕、承、禀、赠、违、察视,◇掌握重点句子的翻译,谥(shì) 荥阳(Xíng) 眇然(miǎo) 檀山原(tán) 锽(huáng) 主簿(bù) 埇桥(yǒng) 不讳(huì) 殒灭(yǔn) 忝(tiǎn),,第一段,正字音:,第一段补充解释,1、子孙因封为中山人也 2、世为儒而仕坟墓在洛阳北山3、举族东迁 4、以违患难 5、因为东诸侯所用. 6、小子承夙训 7、后忝登朝,1、因此 2、名词作动词,做官 3、名词作状语,向东 4、避免 5、于是 为…所:被 6、平日,一向 7、有辱,自谦之词。

      ⑴其先汉景帝贾夫人子胜,封中山王,谥曰靖,子孙因封为中山人也翻译句子,译:他的祖先是汉景帝贾夫人的儿子刘胜,受封为中山王,谥号是靖,子孙因此策封成为中山人先:祖先,谥:古代帝王及官僚死后给予的表示褒贬的称号因:因此,,⑵世为儒而仕,坟墓在洛阳北山,其后地狭不可依,乃葬荥阳之檀山原葬:埋葬,译:世代为儒生并做官,(祖先的)坟墓在洛阳北山,这后来地方狭窄不可以依据,就埋葬在荥阳的檀山原仕:名词作动词,做官,依:依据,乃:就,⑶祖锽,由洛阳主簿察视行马外事察视:查看,,行马外事:官署以外的政事,译:祖父刘锽,以洛阳主簿(的身份)查看官署以外的政事⑷遂及大乱,举族东迁,以违患难,因为东诸侯所用举:全,东:向东,违:避免,因:于是,为……所:被动句标志,被……,译:后来遭遇大乱,全部族人向东迁移,来避免祸患灾难,于是被东部的诸侯任用.,⑸小子承夙训,禀遗教,眇然一身,尊奉夫人不敢殒灭.,承:接受,禀:秉承,眇然:微弱、孤独的样子,尊奉:尊敬侍奉,殒灭:死亡,译:我接受(父亲)平日的训示,秉承遗留的教示,孤独一身,尊敬侍奉母亲,不敢死亡.,夙:平日的,,第二段:介绍刘禹锡的官场生涯.,学习指导(2),,◇正字音,◇掌握重点实、虚词,虚:既、而,实:举、间、取、浮、荣、檄、擢,◇掌握重点句子的翻译,温凊(qìng) 痼疾(gù) 泗(sì) 既免丧(sāng) 捧檄(xí),正字音:,第二段,第二段补充注释,(1)间(jiàn)岁: 隔了一年。

      (2)官司闲旷: (古今异义)官务 (3)名浮于实: 超过 (4)丁忧:遇到父母的丧事又作“丁艰” (5)因成痼疾: 久治不愈的疾病⑴官司闲旷,得以请告奉温凊官司:官事,温凊:即”冬温夏凊”, 冬天使父母温暖, 夏天使父母凉爽, 这是古代儿子对父母应尽的孝行.,译:我官事清闲,可以侍奉父母问寒问暖⑵是时年少,名浮于实,士林荣之是:代词, 这,浮:超过,荣:以……为荣(意动),译:(我)这时年轻,名声超过实际, 读书人以我为荣翻译句子,(4)吾不乐江淮间,汝宜谋之于始.,乐:喜欢,宜:应该,谋:考虑,译:我不喜欢江淮一带的地方,你应该在开始就考虑它5)因白丞相以请.,因:就, 于是,白:告诉,以:来,译:(我)就告诉丞相来请求(照顾母亲)3)捧檄入告檄:任命的文书,译:我捧着任命的文书进去禀告母亲⑹涉二年而道无虞,前约乃行,调补京兆渭南主簿涉:经过,道:道路 虞:阻碍,乃行:得以实行,译:过了两年,道路没有阻碍,之前的约定得以实行,我就调补渭南县主簿弈棋(yì) 苏州掾(yuàn) 翌日(yì),正字音:,第三段,第三段补充注释,(1)叔文以本官及内职兼充副使: 以翰林学士和起居舍人的身份。

      充当、担任 (2)判度支盐铁等案: 大官员兼任小职务叫“判” 事务 (3)能以口辩移人:使动,使……改变 (4)人不以为当非:人们不认为(措施)应当非议 人们认为(措施)无可非议1)时有寒俊王叔文,以善弈棋得通籍博望 (2)因间隙得言急时事,上大奇之.如是者积久,众未之知当时有出身寒微、 才华出众的王叔文,凭借着擅长下棋可以进出太子的宫苑时:当时 以:凭借),因此有机会跟太子谈论时事,皇上非常赏析他,他们这样交往很久了,大家都不知道因:因此 言:谈论 上:皇上 奇:赏识,奇:以..为奇 众:大家),翻译句子,(3)愚前已为杜丞相奏署崇陵使判官,居月余日,至是改屯田外郎,判度支盐铁等案我以前已由杜丞相奏请委派为崇陵使判官,过了一个多月,到这时改任屯添外郎,兼管度支、盐铁等方面的公事得到重用之后,从春天到秋天,他所采取的措施,人们认为是无可非议的4)既得用,自春至秋,其所施者为,人不以为当非奏署:奏请委派 居:过了 案:公事),(得用:得到重用),内禅(shàn) 宫掖(yè) 桓(huán) 夔(kuí),正字音:,第四段,第四段补充注释,(1)宰臣及用事者都不得召对:皇帝召见臣下叫“召”;臣下回答皇帝问题叫“对”。

      (2)居九年,诏征:诏书征召 (3)予出为连州,途至荆南,又贬朗州司马居九 年,诏征,复授连州自连历夔、和二郡,又除主 客郎中,分司东都明年追入,充集贤殿学士转 苏州刺史,赐金紫移汝州兼御史中丞又迁同 州,充本州防御长春宫使后被足疾,改太子宾 客,分司东都又改秘书监分司一年,加检校礼 部尚书兼太子宾客贬官,贬官,任命,授官,充任,转任,改任,改任,担当,改任,,改任,加任,(1) 时上素被疾,至是尤剧 (2)宫掖事秘,而建桓立顺,功归贵臣当时皇上经常患病,到这时(病情)更加的严重宫廷事情诡秘,像东汉桓帝和顺帝那样,拥立新君的功劳完全归于宦官时:当时 素:经常 被疾:遭受疾病 ),翻译句子,(3)居九年,诏征,复授连州 (4)明年追入,充集贤殿学士 (5)行年七十有一过了九年,诏书征召,又任命为连州刺史第二年追回入朝,充任集贤殿学士活了七十一岁祺(qí ,福气 ) 屯(zhūn,艰难) 数之奇(jī,命运不好) 讪(shàn,毁谤) 疵(cī,毛病) 牖(yǒu,窗户) 庸讵(jù,岂能,怎能),正字音:,第五段,1 不夭不贱,天之祺兮 2 重屯累厄,数之奇兮。

      3 天与所长,不使施兮 4 人或加讪,心无疵兮 5寝于北牑,尽所期兮 6 葬近大墓,如生时兮 7魂无不之,庸讵知兮没有短命早死过得也不卑贱,是上天的福份多灾多难,是遭遇的不好啊!,上天给予我的才能,却不让我施展,(即使)有人诽谤,我也问心无愧啊躺在这窗子下,我到了终期啊葬近祖坟,还像活着一样(陪伴他们)啊,灵魂无处不到,这怎能知道啊?,不夭不贱,天之祺[qí]兮重屯[zhūn]累厄,数之奇[jī]兮天与所长,不使施兮人或加讪[shàn],心无疵[cī]兮寝于北牖[yǒu],尽所期兮葬近大墓,如生时兮魂无不之,庸讵[jù]知兮没有早亡也不卑贱,是天生的福分啊命途艰难多困苦,是命运不好啊上天赋予我才能,却不让我施展啊或许有人诽谤我,我也问心无愧啊寿终正寝,我到了终期啊葬近祖坟,像活着时陪伴他们啊灵魂无处不到,这怎能知道啊!,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一、家世渊源——“世为儒而仕” 二、仕途生涯 初入仕途,平步青云 介入政治核心,春风得意 频繁贬官和外调,颠沛流离 三、人生总结——数之奇兮,心无疵兮 豁达、宽宏、耿介、故我,问题探究,找出文中作者就任官职的动词,并用词语描述作者的仕途调 擢 改 出 贬 (诏)征 (复)授 入 转 移,命途多舛 宦海沉浮 多贬 多外放 终不得志……,“自春至秋,其所施为,人不以为当非。

      从春到秋的“永贞革新”,所采取的各项措施,人们都认为是无可非议的 这是公开为王叔文伸冤辩屈,是对“永贞革新”的充分肯定,同时表明自己当年参与这场革新运动是正确的选择思考探究 1、刘禹锡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永贞革新”,这篇“自传”是怎样评价”永贞革新“的?,2.文末的“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慨? 文末的“铭文”对未能实现自己的革新主张感慨万分,表明了自己一生光明磊落、豁达坦荡,同时也流露出命途多舛,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痛苦心情思考探究,3.刘禹锡作为一代文学家,为何没在自传中提及自己在文学上的成就? 刘禹锡想在仕途政治上有所作为,建功立业,文学只是用来言志抒情的;而且本文公开为“永贞革新”辩护,是一篇政治自传思考探究,刘禹锡一生的转折就在于“永贞革新”,以至后半生长期流放,颠沛流离,但他并不后悔自己参与了这场改革,相反,在经历了一系列人事变迁之后,他在71岁高龄时,仍在为“永贞革新”辩护,“宫掖事秘,而建桓立顺,功归贵臣”,一句话,便道出了革新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正因为对人世的参透,才有了一生的豁达即使命运多舛,也坦坦荡荡,无愧于心刘禹锡过了十年的贬谪生活,回到长安,看到玄都观里新栽的桃花,很有感触,回来以 后就写了一首诗: 《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与“君子所爱”之梅兰菊荷比较,桃花似更显其俗艳,可见作者轻蔑讥讽之意,据说写下此诗,是作者“诏征——复授连州”的原因之一刘禹锡重新回到京城,又是暮春季节他想起那个玄都观的桃花,有心旧地重游他就又写下了一首诗《再游玄都观》,抒发他心里的感慨,诗里说: 百亩中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花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由后两句读出作者的不屈精神,据说写下此诗,是作者“追入——转苏州刺史”的原因之一练习,一词多义,先,,,,其先汉景帝贾夫人子胜,先府君累赠至吏部尚书,祖先,对已经死亡的自己长者的尊称为,,子孙因封为中山人也,事北朝为冀州刺史,因为东诸侯所用,成为,担任,“为……所”形成被动句,因,,子孙因封为中山人也,因为痼疾,因此,于是,古今异义:,因为,,古义:,今义:,于是,被…….,连词,表示原因或理由,,明年,,古义:,今义:,第二年,今年的下一年,特殊句式:,汝宜谋之于始,状语后置,因为东诸侯所用,被动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蜀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