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杉木良种选育与高效培育技术研究.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s9****2
  • 文档编号:390171123
  • 上传时间:2023-08-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6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杉木良种选育与高效培育技术研究一、提名意见:杉木是我国最重要的速生乡土用材树种,人工林面积和蓄积量分别占全国人工乔木林的1/5和1/4,对解决我国木材供需矛盾具有战略意义项目基于国家木材供需总量及结构性矛盾对良种良法的迫切需求,在“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杉木育种与栽培专题、“863计划”等20余个国家及地方项目资助下,由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组织全国12家省级以上研究单位组成的协同攻关团队,历经10余年的持续攻关,在杉木高世代种子园营建技术、多目标无性系选育、良种规模化繁育、生长模拟与预测、大径材定向培育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在杉木高世代育种和高效栽培方面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与技术体系,全面推进和提升了我国杉木产区良种化利用水平和栽培技术水平项目共审/认定杉木良种101个,发表学术论文153篇,其中SCI收录25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件,实用新型专利1件,登记软件著作权2项,颁布林业行业、地方标准10项,出版专著8部,验收认定/鉴定科技成果7项获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2项,获中国林科院重大科技成果奖成果在湘、赣、桂、浙、闽、粤、黔等省区推广,15个基层应用单位累计推广造林面积288万亩,新增产值60.1亿元。

      近10年累计推广造林3000余万亩,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经审查,该项目符合国家科技进步奖提名要求,且在公示期内无异议二、项目简介:项目属林业科学技术领域杉木是我国最重要的速生乡土用材树种,人工林面积和蓄积量分别占全国人工乔木林的1/5和1/4,对解决我国木材供需矛盾具有战略意义在“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杉木育种与栽培专题、“863计划”等20余个国家及地方项目资助下,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联合全国12家省级以上研究单位组成协同攻关团队,历经10余年持续攻关,在杉木高世代种子园技术、无性系选育、良种繁育、生长模拟、大径材培育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全面提升了我国杉木产区良种化利用水平和栽培技术水平1.突破了杉木高世代种子园营建技术,选育种子园或家系良种91个,全面推进了杉木产区良种换代升级基于9省区10年的连续系统测试,理论上系统阐明了杉木不同改良世代亲本不同交配设计子代生长与材性的遗传变异规律,优化了遗传参数估算方法,揭示了杂种优势形成机理技术上,基于生长、开花、结实等多性状选择指数,选出第3代建园亲本228个创新提出了种子园分步式高效营建技术、双系种子园营建技术和红心杉种子园营建技术3项核心技术。

      中心产区全面完成第3代遗传改良,在湘、浙、闽、黔、赣营建第3代种子园 8000余亩,遗传增益达10%以上,使得我国树木遗传改良水平与发达国家同步2.突破了杉木多目标无性系育种与规模化繁育技术基于7省区50块13~21年无性系试验林测试,在理论上系统揭示了无性系重要性状遗传变异规律,奠定了杉木无性系选育理论基础在技术上突破了速生优质、耐瘠薄、红心材等多性状无性系选育技术,选育优良无性系288个,材积遗传增益 19.8%~153.05%;突破了杉木组培快繁技术和容器育苗技术瓶颈,实现了优良无性系规模化生产3.突破了杉木自然稀疏理论与生长模拟方法研究基于不同产区密度试验林30年连续观测数据,揭示了杉木林自然稀疏机制与最大密度线轨迹作用因素,奠定了杉木密度管理理论依据解析了生长方程拐点与林分直径分布模拟精度的关系机理,提出了一种参数可变直径分布模型-R分布和一种Fuzzy分布模型首次将贝叶斯统计理论引入人工林生长模拟预测,形成一种新的模拟技术体系4.突破了杉木大径材材种结构动态变化规律及成材机理研究,提出了杉木大径材定向培育技术体系基于杉木密度试验、间伐试验、密度间伐试验等13~36年长期观测数据,系统阐明了杉木人工林林分密度效应规律及其大径材成材机理;发现低密度≤111株/亩+≥16指数立地大径材高效稳定模式;首次提出了杉木大径材优化栽培模式,建立了国家及省级杉木大径材培育技术标准化体系。

      5.项目审/认定杉木良种101个,发表论文153篇,其中SCI收录25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件,登记软件著作权2项,颁布林业行业、地方标准10项,出版专著8部,验收认定/鉴定成果7项,获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2项,获中国林科院重大科技成果奖成果在湘、赣、桂、浙、闽、黔等省区推广,15个基层单位累计推广造林288万亩,新增产值60.1亿元10年累计推广造林3000余万亩,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显著三、客观评价:1.国家科技项目验收意见(1)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杉木栽培专题验收意见(附件编号:P5-15、16)2010年9月1日,国家林业局科技司在北京主持召开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专题“杉木大径材速生丰产林培育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编号:2006BAD24B 0301)验收会,专家组一致认为专题从遗传控制、立地控制、密度控制、轮伐期控制技术出发,以密度试验林长期定位观测数据为基础,系统揭示了杉木林分大径材成材机理,形成了杉木大径材培育技术体系,在人工林培育理论与技术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认定成果“杉木大径材定向培育技术”1项2)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杉木育种专题验收意见(附件编号:P5-17)。

      2010年9月4日,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在北京组织召开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专题“高产优质多抗杉木新品种选育”(编号:2006BAD01A1402)验收会,专家组一致认为专题建立了杉木高世代种子园营建和种子丰产、杂种优势创制和固定利用、特异种质选择和良种繁育等技术体系,支撑了杉木良种基地建设,促进了良种选育理论与技术发展,实现了良种规模化应用,社会经济效益显著3)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杉木育种专题验收意见(附件编号:P5-18)2017年4月19日,国家林业局科技司在北京主持召开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专题“杉木三代育种技术研究与示范”(编号:2012BAD01B0201)验收会,专家组一致认为:在杉木三代育种群体构建及建园亲本选择技术领域取得重要成果,构建了杉木三代育种技术体系,提高了育种效率;研发了杉木双系杂交组合精选、分步式建园、截干矮化等种子园营建和丰产技术,解决了杉木无性系扦插、组培繁育产业化技术,有效支撑了我国杉木良种基地建设和良种生产4)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验收意见(附件编号:P5-20)2015年6月12日,国家林业局科技司在北京主持召开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红心杉高世代育种群体建立及心材形成机理研究”(编号:201104058)验收会,专家组一致认为:在红心杉高世代育种群体建立及优良杂交组合筛选、红心杉种质资源保存及无性系选育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建立了红心杉优良无性系高效无性繁育技术体系,制订了红心杉扦插技术标准,促进了红心杉产业化发展。

      2.项目技术成果鉴定意见(1)鉴定成果一:杉木高世代育种群体建立及优质速生新品种选择(附件编号:P5-21)2011年10月20日,浙江省林学会组织专家对“杉木高世代育种群体建立及优质速生新品种选择”成果进行鉴定,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成果在杉木2代子代测定及3代亲本选择与种子园建立、杂种优势形成及双系种子园营建、无性系选择与繁育等方面研究系统,在杉木双系种子园营建技术、优质速生新品种选育等方面具有显著创新,达到国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2)鉴定成果二:杉木系统改良与无性系选择(附件编号:P5-24)2012年3月1日,国家林业局科技司主持召开了“杉木系统改良与无性系选择”成果鉴定会,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在2代种子园亲本选择、子代遗传增益评价、结实规律、建园效果等方面研究系统;率先提出了杉木无性系早期选择及生长与材质综合选择技术;填补了我国杉木无性系扦插育苗技术规程空白;成果在种子园营建技术的系统性和无性系综合选择方面达到国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3)鉴定成果三:杉木三代种子园分步式高效营建技术研究(附件编号:P5-23)2013年12月14日,湖南省科学技术厅组织、湖南省林业厅主持召开“杉木三代种子园分步式高效营建技术研究”成果鉴定会,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提出了杉木三代优树选择方法和标准;提出了杉木种子园分步式建园技术体系,对全国杉木良种基地建设具有重要示范作用;首次制订了林业行业标准《杉木种子园营建技术规程》;成果达到国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

      4)鉴定成果四:广西杉木良种及大中径材高效培育技术研究与示范(附件编号:P5-22)2015年3月2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组织召开“广西杉木良种及大中径材高效培育技术研究与示范”成果评审会,专家组一致认为:成果建立了杉木轻基质容器育苗产业化体系,形成了杉木良种繁育和大中径材高效栽培质量控制体系;在杉木良种选育及应用、容器育苗轻基质配置技术、大中径材高效培育技术等方面有明显创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显著,成果达到国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3.项目技术成果重要科技奖励项目技术成果主要完成单位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省部级科技奖励8项(附件编号:P5-25~30、147):①广西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广西杉木良种及大中径材高效培育技术研究与示范;证书编号:2015-J-1-002-01②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陈山红心杉材性变异及其基因资源利用的研究;证书编号:J-202-05-2-01 -D02③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杉木大径材培育技术研究;证书编号:J-06-2-06-D02④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杉木系统改良与无性系选择;证书编号:B01-2-2-02-D01⑤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杉木新品系选育及丰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证书编号:2016J-2-16。

      ⑥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杉木良种选育及三代种子园建园新技术研究与应用(2017年度)⑦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杉木高世代育种群体建立及优质速生新品种选择;证书编号:1203235-1⑧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杉木优良家系选育及三代种子园分步式高效营建技术;证书编号:2016-KJ -3-19-R01项目整体技术获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重大科技成果奖(附件编号:P5-146)四、推广应用情况:项目在国家“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及江西、福建、湖南、浙江、广西、广东、贵州、湖北、四川等12个省区同步实施的科技支撑项目共20余个项目连续10年的支持下,共完成国家科技支撑杉木专题3项,认定/鉴定杉木良种选育与高效培育技术成果7项在成果推广方面,项目建立了完整的试验示范基地和推广网络体系,主要完成人均为所在省区杉木良种基地或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技术支撑专家,为成果的迅速推广提供了可靠技术与基地保障成果在湖南、江西、贵州、浙江、广东、广西、福建等12个省区良种基地、速丰林基地建设中推广应用,累计推广造林达3000余万亩15个抽样基层应用单位近3年生产良种5.1万斤,培育良种壮苗1.2亿株,新增产值9.4亿元,新增利润5.7亿元;2006-2017年期间,应用成果直接营造和推广造林288.1万亩,新增木材1052.48万m3,新增产值60.1亿元,新增利润36.3亿元,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五、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知识产权类别知识产权具体名称国家(地区)授权号授权日期证书编号权利人发明人发明专利有效状态著作Self-thinning and Growth Modelling for Even-aged Chinese Fir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amb.) Hook.) Stands中国ISBN:978-7-03-032020-92011张建国,段爱国,孙洪刚.付立华著作杉木遗传育种研究中国ISBN:978-7-5038-6720-02012何贵平发明专利。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