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王氏颈椎旋转手法治疗颈椎病.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86955076
  • 上传时间:2022-05-0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4.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王氏颈椎旋转手法治疗颈椎病王氏颈椎旋转手法治疗颈椎病摘要:目的总结王氏颈椎旋转手法治疗颈椎病的方法和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3年12月采用颈椎旋转手法治疗24 例颈椎病患者资料,其中15例患者资料完整,男10例,女14例; 年龄16〜48岁,平均37.4岁,其中颈型5例、神经根型3例、脊髓 型6例、椎动脉型3例及交感神经型7例结果24例均获冋访,随 访时间3、20个月,平均17个月,治愈7例,显效14例,好转3例, 无效1例结论王氏颈椎旋转手法治疗颈椎病,疗效满意 关键词:颈椎病;旋转手法;王氏手法 颈椎病为一种常见、多发的退行性疾病,严重影响着人类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国内文献资 料统计其患病率为1.7%〜17.6%,平均为7・3%[1],王拥军、施祀[2] 调查某煤矿职工颈椎病患病情况,发现井上为8. 10%,井下为13.44%, 平均为11.32%,井上井下有显著性差异,并将其归因于工作环境的 不同在此调查基础上总结出与颈椎病有关的十项危险因索为井下工 作环境、吸烟史、烟龄和烟量、卧高硬枕史、急慢性咽喉部感染史、 慢性咽喉部感染的时间与程度、每日平均低头工作时间04 h),其 中急性和慢性咽喉部感染也是颈椎病的危险因索在国内外为首次报 道[3]。

      胡亚明等[4]调查肇庆市居民4674例,发现发病率为8. 11%, 患病率为13. 26%,男女相比无明显差別,口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 率逐渐增加,在经分析后认为:体位姿势不正确、情绪紧张、潮湿、 疲劳是发病的主要诱因颈椎病为一种退行性疾病,其发病率随着年 龄的增加而成倍增加,加强对颈椎病的防治的研究,在人类即将跨入 老龄社会的今天有其巨大的社会效益 非手术疗法在颈椎病治疗中占有十分重耍的地位,其治疗方法包括牵引、推拿、药物、针灸、 理疗等;综合疗法则有针对性地釆用1种以上的治疗方法牵引是 颈椎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适用于各型颈椎病文献报道其治疗有 效率多在90%以上[5-6] o推拿是颈椎病单一疗法中最重要的一种, 适用于各型颈椎病,特别是颈椎旋转类手法因其操作简便,显效迅速而成为颈椎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推拿手法治疗颈椎病其手法可大 致分为舒筋手法及止骨手法,其中以止骨手法为关键手法,舒筋手法 多作为辅助手法而颈椎旋转类手法则是正骨手法中应用最为广泛的 一类手法,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采用颈椎旋转手法治疗颈椎病的资料,冃的是:①评估颈椎王氏旋 转手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O②探讨王氏颈椎旋转手法治疗颈椎病 的渊源及其中医理论基础。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9年7月~2013年12月采用南充市中医医院名老专家王文雷王氏 颈椎旋转手法治疗24例颈椎病患者资料,其中15例患者资料完整, 男10例,女14例;年龄16~48岁,平均37.4岁治疗前均行常规 颈椎正侧斜位DR片其中13例行64排螺旋CT扫描与三维成像检查 参照第2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1]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 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7]进行诊断颈型5例、神经根型3例、 脊髓型6例、椎动脉型3例及交感神经型7例本组使用的均为王氏 颈椎旋转手法治疗 1. 2王氏颈椎旋转手法方法患者取矮端坐位,两手下垂放松,前屈低头30° ,医者立于其后,先用指揉、掌 揉交替的方法在患者的两侧颈项肌上,口上而下做轻柔和缓的回旋揉 捻,以患者感觉轻微酸痛,可以忍受为度,频率100^110次,在压痛 点可作重点揉捻,吋间应稍长一些然后采用李氏[8]诊断错缝手法 寻找颈椎局部隆突压痛处,然后以一手拇指按于其上,另手托住患者 下领,将头置于医者胸前,并向对侧旋转至极限处,此时一手拇指用 力向前及对侧推顶,托下领之手同时迅速用力向上端提,这吋拇指指 下可有骨移动感,并可闻及弹响声。

      术毕检查原隆突处己平复,然后 用同样的方法作对侧手法若仍有隆突或另有其他隆突部位可依上法 再行治疗木手法技术要点:颈椎局部隆突压痛处的寻找;患者头部 靠于医者胸部,使颈部处于中立位或轻度前屈位;旋转的极限处应为 感到弹性阻力处;端提时应为垂直向上用力,切忌盲目加大旋转角度 手法由同一人施行,2次/w, 4w为1疗程并嘱患者平吋活动颈部, 勿长时间处于曲颈位及嘱其合理用枕 1. 3疗效观察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7]进行评定治愈: 原有病症消失,肌力正常,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观察3月未见复发;显效:原有颈、肩背疼痛等症状明显减 轻,或平时症状消失,仅在某些诱因下发作,颈、肢体功能改善;好 转:原有症状体征程度较前有所减轻;无效:原有症状、体征无改善 2结果 24例均获回访,随访时间:T20月,平均17月,治愈7例,显效14例,好转3例,无效1例 3讨论 3.1颈椎旋 转手法治疗颈椎病的渊源祖国医学对颈椎病早就有论述韦以宗[9] 认为颈椎旋转复位法源自隋时的《诸病源侯论・卷一》所载方法:〃 养生方导引云:i手长舒,令掌仰,一手捉颇,挽之向外,一时极势 二七。

      左右亦然手不动,两向侧极势,急挽Z去颈骨急强,头风 脑旋,喉痹,膊内冷注,偏风〃20世纪70年代冯天有在总结前人 经验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正骨旋转复位法〃之后,其方法如下:〃患者 端坐位,颈部自然放松,向颈部旋转受限侧主动旋至最大角度医生 一手拇指顶推高起之棘突,余四指扶持颈部;另手掌心对准下颊,五 指握拿住下领骨(或医生前臂掌面紧贴下领体,手掌心抱住后枕部) 施术时抱头Z手向直上牵提和向受限侧旋转头颅,与此同时另手拇指 向前轻微顶推棘突高隆处,多可速听一响声,指下棘突轻度位移,已 觉对缝,嘱患者头颈部处中立位,单拇指触诊已属正常〃其后的旋 转类手法多从此法衍化而来,并成为治疗颈椎病的主要方法3. 2颈部旋转手法治疗颈椎病的中医理论基础 旋转手法治疗颈椎病 是在借助现代医学对颈椎病的认识而发展起来的现代关于手法的研 究多侧重于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的研究,对手法治疗的中医理论基础 的阐述则少见报道传统中医理论中的〃骨错缝〃理论作为手法治疗 颈椎病的理论基础《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载:〃或因跌仆闪 失,以致骨缝开错,气血郁滞,为肿为痛,宜用按摩法,按其经络, 以通郁闭之气,摩其奎聚,以散癖结之肿,其患可愈。

      〃〃若脊筋陇起, 骨缝必错,则成讴楼之〃,〃又或有骨节间微有错落不合缝者〃《伤科 补要》亦载〃若骨缝叠出,俯仰不能,疼痛难忍,腰筋僵硬〃现代医 家关于骨错缝的认识趋于一致,即认为属于关节半脱位范畴[10] o对 脊椎错缝的认识,大部分著述仍限于小关节的错缝,在颈部即为颈椎 关节突关节和钩椎关节的错缝 3. 3颈部旋转手法治疗颈椎病概述 徐山等以提旋复位法定位诊治颈椎病3687例,总有效率97. 7%,并发现疗效与病程有关,病程越长疗效越差,与年龄无明显关系李 振宇用端提旋转、牵引旋转等手法治疗颈椎病都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旋转手法一般来讲可用于各型颈椎病,但对脊髓型多用于早期轻型的 而当有以下情形时旋转手法应当禁止:明显的节段性颈椎不稳;发育 性颈椎管狭窄;后纵韧带骨化症①颈部旋转手法治疗颈椎病的机理 比较复杂,目前能够认识到的是通过颈部旋扳可恢复颈椎诸关节原有 的位置关系,调整椎间隙,消除神经根周围物理的、化学的致痛因素, 重建颈椎的动力平衡系统,进而达到恢复和稳定静力平衡系统②旋 转复位手法可以纠正椎间失稳引起的小关节紊乱,使骨刺和被压的椎 动脉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从而减轻或解除骨刺对椎动脉的压迫,达 到缓解或消除症状的目的。

      通过旋转手法,还可对深部组织,如关节 囊、椎间韧带、滑膜,起到梳理松解作用,缓解局部痉挛和炎症,减 轻这些因素对椎动脉的刺激 总之,王氏颈椎旋转手法作为治疗颈椎病的一种方法,有丰富扎实的中医理论和现代解剖学支持,有 明显的临床疗效研究和分析老专家正骨手法,对于缓解颈椎病带来 的痛苦,有着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笫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青岛)[J] •中华外科杂志,1993, 31(8) : 472-476.[2]王拥军,施祀•某煤矿职工颈椎病患病情况调查[J].中国中医骨伤 科杂志,1997,5(2) : 10-13. [3]王拥军,施祀,彭宝筮•颈椎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1997,5(6) :1216. ⑷胡亚明,廖祥洲,叶立汉,等.肇庆市居民颈椎病流行病学调查[J]・ 现代康复,2000,4(3):378-379. [5]姜瑛,王梅,王有广•牵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 •现代康复,1999,3(9):1042-1043.[6]于增志,姜树军•牵引治疗颈椎退变性眩晕[J]・中国骨伤,199& 11(4):17. [7]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189. [8]张安祯,武春发•中医骨伤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412. [9]韦以宗•中国骨伤科学辞典[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439-440. [ 10]郭维淮•平乐止骨[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604・ 编辑/张燕。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