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尽管这些出现在学前儿童身上的问题行为在良好的教育和生活.doc

44页
  • 卖家[上传人]:博****1
  • 文档编号:471493467
  • 上传时间:2023-02-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39.66KB
  • / 4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附录二尽管这些出现在学前儿童身上的问题行为在良好的教育和生活环境中会随着儿童的发育成长而逐渐消失,但在问题出现时给予及时的矫正对于个体未来的健康成长尤为重要——题记第五章 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矫正案例应用分析Ø 过分依恋行为的案例分析及矫正Ø 不适当地吸吮手指行为的案例分析及矫正Ø 攻击性行为的案例分析及矫正Ø 社交退缩性行为的案例分析及矫正Ø 遗尿行为的案例分析及矫正Ø 语言障碍行为的案例分析及矫正Ø 手淫行为的案例分析及矫正多动行为(ADHD) 偏食挑食行为(eclipse eaters behavior) 过分依恋行为(excessive attachment behavior) 吸吮手指行为(finger sucking behavior) 攻击性行为(aggressive behavior) 社交退缩性行为(social withdrawal behavior) 遗尿行为(enuresis behavior) 语言障碍(the language barrier) 手淫行为(masturbation behavior)彼特和兔子彼特是一个3岁的小男孩,他害怕白鼠、兔子、毛大衣、羽毛、棉花绒、青蛙、鱼以及机器玩具,除此之外,他非常健康活泼。

      华生建议其同事琼斯(M.Jones)对其进行惧怕的解除条件反射实验琼斯用了很多方法,包括要彼特观看其他儿童与兔子玩耍而最精彩的方法如下:彼特被安放在高背椅中坐着并给他吃午后快餐,随后将一个装着白兔的笼子放在和他有一定距离又不干扰他的地方第二天白兔的笼子又稍靠近些,直到他显示有轻度的不安为止每日按此处理,一天接一天地照样把兔子放得越来越近由于实验者小心处理,从未惊扰彼特半分最后彼特可以用一只手吃东西,同时用另一只手与兔子玩耍通过相同的方法琼斯也消除了彼特对其他物体的惧怕案例分析:彼特存在对特定事物的异常恐惧反应,没有其他智力问题,几个阶段的脱敏治疗后,彼特能够与兔子等动物正常接触这是琼斯运用系统脱敏疗法治疗幼儿恐惧症的典型案例本章将陆续介绍九个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典型案例及其矫正方法第一节 多动行为的矫正 案例5-1屁股上的“刺儿”小白,6岁,男孩,上幼儿园大班据小白母亲介绍,孩子在班里属于“屁股上长刺”的人,根本坐不住老师开始上课没有几分钟,孩子就开始做小动作、东张西望、挑逗同学,有时候忽然离开座位走到教室另一头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孩子在家也是边做边玩,外面一点小动静就要出去看,家长只能坐在旁边监督。

      作业本子又乱又脏,家长一批评,孩子就把刚写好的一页撕掉,他的作业本明显比别人的薄对于自己喜欢的动画片能关注一段时间,除此之外,任何事情都不能吸引他稳定的注意力对待玩具也是时常搞破坏,玩具基本上没有完整的,拆开、乱扔、敲打东西是通常的游戏行为家长对此很反感与无奈,但对小白的教育均无效,听不进去家长话的他似乎对一切充满兴趣,却又对一切都没有兴趣一、案例分析1.概念学前儿童多动症也称多动性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综合征,是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的儿童具有与年龄不相符的注意力集中困难、行为冲动性和活动过度的特点,因而学习困难、学习成绩及社会适应能力差其症状一般在7岁前表现出来,8~10岁为发病高峰期由于诊断标准不一,各国对多动症的发病率的统计结果差异也较大美国报道学前儿童的发病率为20%,而我国的统计结果是不超过 10%,其中男孩多于女孩,男女比例约为4∶1~9∶1多动症可导致幼儿成绩差、适应不良、自我评价低和家庭应激等问题,该病症给幼儿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带来的不良后果将远远超出疾病本身研究显示,大约70%的多动症患儿的症状会持续到青春期,若症状持续到青少年,则极易发展为品行障碍,如果不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有可能发展为反社会人格障碍或出现违法犯罪行为,对患者本人及社会都可能造成较大危害。

      约有20%~25%的多动症患者的症状可延续到成人,活动过度的表现可能减轻,但冲动或其他问题行为时有发生二维码1】多动并非多动症2.致病原因多动症的致病原因目前有各种假说,真正病因仍不完全清楚,但多数学者确信多动症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由小白的案例分析,引发其多动的原因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可能性1) 遗传因素根据小白的家长反映,小白的爸爸在儿时有过多动的行为表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多动行为自行消失,但在做事方面容易多变研究表明,儿童多动症具有家族性倾向,多动症儿童中的父母幼时顽皮多动的人数比率为36.4%,有注意力不集中的人数比率为27.1%2) 神经生理学因素许多研究认为该症可能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成熟延迟或是由于大脑皮质的觉醒不足造成的多动症幼儿脑电图异常率较对照组高,提示本症具有生物学基础本案例中的小白并未做过相关检查,因此难以判断在小白身上是否存在神经生理方面的异常3) 脑部轻微损伤虽然多动症幼儿中并不总是存在着脑损伤的确切证据,但有学者认为多动症的原因可能是轻微的脑功能失调,这种失调可能与脑的损害有关据小白的家长陈述,小白为顺产儿,但在生产过程中,医生为了帮助孩子挣脱母体使用了产钳助产,之后小白的头部出现了很大的水肿,这有可能给小白的脑部造成一定的损伤。

      在现实生活中,造成脑损伤的可能性极多,如母亲怀孕时受到风疹等病毒的感染;脑部受到严重的撞击;服用过多有害于胎儿脑组织的药物;产钳助产所致的脑损伤;窒息儿、早产儿;幼年时所患的脑炎、脑膜炎、颅脑外伤,以及其他原因造成的脑损伤等,这一切都可能引发幼儿多动但多数学者认为脑器质性病变并非为本症的主要病因,而可能与脑内神经递质代谢异常,如多巴胺、β烃化酶(DBH)偏低造成去甲肾上腺素减少有关,而多巴胺递质不足又与基因遗传有关4) 社会心理因素社会心理因素对幼儿身心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并且在导致学前儿童多动症方面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本案例中的小白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的社会心理因素分析其多动原因1) 社会环境因素目前发现几乎一半以上的多动症幼儿血液中含铅量较高铅进入人体后,可通过血液侵入大脑神经组织,使营养物质和氧气供应不足,从而破坏幼儿大脑的正常兴奋和抑制调节功能,使幼儿产生行为异常和智力发育障碍,临床上则为儿童多动症,产生多动和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目前环境中潜在的铅中毒危险无处不在,如工业社会的环境污染,汽车的汽油燃烧时化合物的铅会挥发成气体进入空气中,被幼儿吸入体内此外,用含铅的玩具、餐具,使幼儿体内铅蓄量过大,也可能引起本病。

      (2) 社会文化因素有人发现不少多动症患儿的家庭有喜高音调、快节奏和近似噪声音乐的嗜好当今许多电视、音响节目充斥狂歌劲舞、打斗凶杀场景,对幼儿正在发育的大脑构成超强刺激,极易引起脑功能失调本案例中的小白对暴力电视比较钟爱,时常自我沉浸在故事情节中难以自拔3) 教育因素目前公认家庭、学校和社会不良教育因素是幼儿多动症的最重要致病因素下列四种不良教育方式均可诱发本病① 放任型:家庭破裂、父母离异或早丧,子女缺乏教育,放任自流,导致心理变态、行为偏离、社会适应不良,入学后易有多动表现② 专制型:家长或教师教育方法不当,在家庭中或学校中经常受到指责、打架,儿童心理压力增加,精神紧张可致多动老师的歧视、冷漠使儿童产生逆反心理也可致病③ 溺爱型:父母对子女过于娇纵溺爱,养成其任性习惯,日后难以适应环境和约束个人行为④ 相关型:父母自身行为不端,举止不稳,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诱使儿童多动行为甚至家长幼年患有多动症,成年后仍冲动任性、脾气暴躁,再把这种素质遗传给子女,故本病有家庭倾向总之,家庭教育和父母对子女的态度不当、家庭背景不良是多动症致病的重要原因根据小白家长的陈述分析,父母对小白的教育风格基本属于溺爱型,家庭核心是小白,全家人都会尽量满足小白的一切要求,逐渐养成了其任性的性格,从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做事情都是从自己的意愿出发,兴趣没了就不再坚持做下去。

      二维码2】针对“ADHD”与“好动”的区分3.临床表现小白的多动症主要表现为注意力障碍、冲动控制能力差和活动过度三大症状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症状,例如学习成绩低下,感知觉功能异常,品行问题,社交问题,情绪问题等1) 注意力障碍注意力障碍是诊断多动症的核心症状多动症儿童注意力障碍主要是表现在注意力的集中性、稳定性和选择性等特征上的异常正常幼儿在不同年龄阶段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同,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延长一般来说,2~3岁时专注时间为10~12分钟,5~6岁为12~15分钟,7~10岁为20分钟,10~12岁为25分钟,12岁以上可以达到30分钟以上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幼儿专注时间短于上述范围,因此,小白很难维持较长时间注意力去从事某一活动,每节课听5~10分钟就坚持不下去了,做事情往往有始无终,不能完成成人分配的任务,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维持的时间可能会长一些 多动症幼儿从事一项活动时容易分心因此小白在上课时只要听到教室内有一点儿响动,他的眼睛立即循声而去,窗户外面有人走过,马上转头张望,在家里做作业时,听到楼下小朋友的说话声会马上探头寻找或跑下楼去,具备典型的“蚂蟥听不得水响”的特性这种注意力分散性与注意力选择性差有关,不能从同时感觉到的各种刺激中选择性地对某些刺激发生反应而忽视另外一些刺激。

      由于分心,小白对于完成的工作任务或学习任务总是粗心大意、差错百出,尤其是一些需要有耐心去观察和完成的细节性任务更容易出错,经常丢三落四,把书本、铅笔、文具盒等学习用品或生活用品丢失在家或忘在幼儿园做作业拖拖拉拉也是最常见的症状,只有1个小时的作业,他们一会儿喝水、一会儿上厕所、一会儿玩东西,2~3个小时也完不成,需要家长在旁边时时督促不同个体对不同刺激的敏感性不同有的幼儿接受视觉刺激不专心,有的幼儿接受听觉刺激不专心,而另外一些幼儿对视觉和听觉刺激均不专心本案例中小白的多动症更多的是表现为不喜欢看书,阅读时粗心马虎,容易出错,上课听课特别不专心,平常别人对他说话他似听非听,甚至让人觉得他的耳朵有问题因此,难以服从指令完成任务,甚至要大人不断地发出语言命令时才开始去执行任务2) 冲动控制能力差冲动控制能力差表现为耐心差,不能等待,对挫折的承受能力低所以,小白常常表现为别人话还没说完,他就抢着回答在与别人交流时也不把别人的话听完就插嘴,不能耐心地倾听别人说话在集体游戏或比赛中不能遵照游戏规则,不能等待着按顺序轮流进行,而是插队抢先;经常去干扰其他儿童的活动,与同伴发生冲突,不受人欢迎;平常行为鲁莽,行事不考虑后果,凭一时冲动,把原本美好的愿望变成不好的结果;当他有要求时,必须立即得到满足,不能等待;遇到挫折时不能忍受,出现激烈的情绪波动和冲动行为,甚至常常会动手打人,导致别人受伤害;由于难以接受社会性规矩的约束,经常违反规则规定,受到老师的批评。

      而且这些错误经常重复发生,难以改正3) 活动过度小白的身体活动明显地比别的幼儿多,精力旺盛,不能安静下来因此他更喜欢户外活动而不喜欢待在家中,走路时不是“走”而是“跑”,很难“老老实实”地让大人牵着手行走,常从大人手中挣脱出来跑在前面;行走时不是走在路中间,而是在路旁跳来跳去,或是绕着障碍物行走;过马路时不怕危险,快速地奔跑;到需要安静的公共场所也不安静,总是让大人为他绷着一根弦,担心他的安危在家里,小白也不能安静地坐下来,常常从一张椅子上跳到另外一张椅子上,站到沙发靠背上,爬到桌子上,家里的弹簧床成了他的“跳床”,家具经常被他弄坏,翻箱倒柜,不能动的东西他要去动,如拨弄电插座、扳倒开水瓶,导致经常受伤,搞的家里人不得安宁在幼儿园,小白上课不安静,做小动作,玩玩具、书本,用手去撩拨其他小朋友,弄出噪声;下课。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