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野外采集细辨断肠草同金银花.doc
7页精品文档欢迎来主页查询更多精品文档,欢迎来我主页查询野外采集细辨断肠草同金银花作者:何报作,朱意麟,曾静,曹颖轩【摘要】 为了避免野外采集时,误将断肠草作为金银花而导致中毒发生,本文将两者的主要形态进行描述、比较,并列出主要区别点供采集时鉴别参考关键词】 断肠草;金银花;鉴别2005 年 11 月南方各大报竞相报道韶关市大学生误采断肠草作金银花煲凉茶喝,毒死 1 名,伤 8 名[1,2] 而告诫人们莫误采误用的文章常见诸报端,但多年来悲剧仍不断发生细审其因,除了断肠草与金银花常分布在同一区域,植物形态相似之外,人们未正确认识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特征,采时未加细辨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为了帮助采集者正确识别断肠草与金银花,笔者参考有关文献并结合实践中的体会,将两者的主要区别特征以及采集中应注意的事项简介如下,以供参考精品文档欢迎来主页查询更多精品文档,欢迎来我主页查询1 断肠草与金银花1.1 断肠草 断肠草又称“胡蔓藤” , “大药茶” 是一种剧毒的中草药,原植物为马钱科植物钩吻 Gelsemium elegans(Gardn.et champ. )Benth[3] 分布于广西、广东、海南、云南、贵州、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台湾、陕西、甘肃;印度及东南亚各国[3,4] 。
为常绿木质藤本植物除苞片边缘和花梗幼时被毛外,全体无毛嫩枝有纵棱,常中空,表面较光滑,黄绿、黄棕色,具纵向皮孔;老茎有厚栓皮,表面淡黄,黄棕色,断面黄色,木部可见放射状纹理,髓部圆点状单叶对生;卵形,卵状长圆形,卵状披针形;长5~12cm,宽 2~6cm;先端渐尖、骤尖;基部楔形、近圆形;全缘;叶两面光滑,绿色,下面色稍浅;叶柄长约 1.2cm圆锥花序腋生或顶生;花冠黄色漏斗状;长 1~2cm,先端 5 裂;花萼 5 裂蒴果卵形、椭圆形,长约 1.5cm,直径 0.6~1.0cm,成熟时通常黑色,开裂;未裂时具 2 条明显纵槽花期 5~11 月,果期 7 月~翌年 3月无臭,微苦[3~7] 1.2 金银花 中药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 Lonicera japonica Thunb.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8] 其茎叶也入药,称“忍冬藤”[9] 长期以来还把同属植物红腺忍冬 L. hypoglauca Miq.、山银精品文档欢迎来主页查询更多精品文档,欢迎来我主页查询花 L.confusa DC. 毛花柱忍冬 L.dasystyla Rehd.亦等同入药[7,10,11] 忍冬原植物为攀援状灌木。
茎圆柱形,中空;嫩枝表面暗棕或灰棕色,被柔毛和腺毛,老枝表面棕褐色,老栓皮常纵向剥离呈薄条片状,露出下方浅灰黄棕色的栓皮单叶对生;卵圆形、长卵形、椭圆形;长 3~8cm,宽 1.5~5.5cm;全缘;上面深绿色,下面色较浅;嫩时两面均被短柔毛,老叶上面无毛花双生于总花梗顶端,总花梗单生于上部叶腋;苞片叶状,卵形,长达 2cm;花冠二唇形,长 3~4cm;花冠简细长,上唇 4 浅裂,下唇不裂,外面被柔毛和腺毛,初开时白色、稍带紫色,2~3 日后渐变金黄色;花萼筒无毛或疏被柔毛,顶端 5 齿裂浆果球形,直径约 0.6cm;成熟时黑色花期 4~10 月,果期 7~10 月嫩茎、叶味淡,老茎微苦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11,12] 红腺忍冬与忍冬相似主要特点为:叶下面密被微毛和桔红色或紫色腺毛;萼筒无毛;苞片细小分布于华南、华中、华东、贵州、台湾[11,12] 精品文档欢迎来主页查询更多精品文档,欢迎来我主页查询毛花柱忍冬与忍冬相似主要特点为:茎下部叶多为不规则羽状3~5 中裂;萼筒无毛;花冠外面被微柔毛或无,里面密被短柔毛,花柱被柔毛或无毛;苞片极小分布于广西、广东[11,12] 山银花与忍冬相似。
主要特点为:子房、花萼筒、叶柄均被毛;聚伞花序腋生或顶生;苞片小分布于华南各省[7,12] 1.3 区别点 为了便于掌握两者的区别点,特将主要区别点比较,见表 1表 1 金银花与断肠草主要区别点对比表上一页 1 2 下一页2 采取过程中注意的问题(1)嫩茎枝及叶是否有毛,是重要鉴别点,最好用便携式放大镜观察 (2)金银花由白变黄是个渐变过程,采集时不可能观察到一般在同一植株上有黄与白两种形状相同的花存在即可认定有时断肠草与金银花相互缠绕生长,则须仔细观察辨清他们是否“一蒂双花” 、花冠分裂的数目,以及其他鉴别特征 (3)上述的花果期仅指大多数区域的表现,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小环境不同,可有一些出入例如,在广西少数地方曾发现 12 月份金银花仍开放应予注意 (4)由于断肠草剧毒,切不可用口尝方法区别,以免发生意外精品文档欢迎来主页查询更多精品文档,欢迎来我主页查询(5)除了上述 4 种金银花外,各地习用的“金银花”的品种很复杂,断肠草的形态也或多或少有些变化,采集之前最好充分查阅资料,咨询当地的药农或乡村医生参考文献】1 陶德富.韶关:断肠草误作金银花 1 死 8 伤.南方都市报,2005年 11 月 30 日.2 本报记者.断肠草误作金银花凉茶毒倒 9 名大学生.南宁晚报.2005 年 11 月 30 日.3 郭晓庄.有毒中草药大辞典.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2,387.4 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广东省中药材标准.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4,148.精品文档欢迎来主页查询更多精品文档,欢迎来我主页查询5 张美珍.中国植物志,16 卷.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251.6 江苏新医学院编.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666.7 黄燮才.实用中草药原色图谱(二).南宁:广西科技出版社,1996,304,334.8 中国药典.一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52.9 江苏新医学院编.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194.10 中国药典,一部,2000 年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177.精品文档欢迎来主页查询更多精品文档,欢迎来我主页查询11 黄燮才.实用中草药原色图谱(一).南宁:广西科技出版社,1993,298-303.12 郑汉臣,蔡少青.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第 4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06.上一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