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世界著名建筑赏析.doc
23页1当代世界著名建筑赏析当代世界著名建筑赏析知识框架知识框架:观演建筑 悉尼歌剧院 中国国家大剧院 奥运场馆 国家体育场(鸟巢) 国家游泳馆(水立方) 高层建筑 香港“中银大厦” 美国“世界贸易中心” 沙特“迪拜塔”1. 观演建筑观演建筑1-1 悉尼歌剧院悉尼歌剧院英文名称英文名称: Sydney Opera House 地理位置地理位置: 澳大利亚悉尼市贝尼朗岬角 歌剧院规模歌剧院规模: 悉尼歌剧院整个建筑占地 1.84 公顷,长 183 米,宽 118 米,高 67 米,相当于 20 层楼的高度 设计师设计师: 耶尔恩·乌特松(Jorn Utzon) 悉尼歌剧院的外观及结构悉尼歌剧院的外观及结构悉尼歌剧院的外观为三组巨大的壳片,耸立在一南北长 186 米、东西最宽处为 97 米的现浇钢筋混凝 土结构的基座上第一组壳片在地段西侧,四对壳片成串排列,三对朝北,一对朝南,内部是大音乐厅第二 组在地段东侧,与第一组大致平行,形式相同而规模略小,内部是歌剧厅第三组在它们的西南方,规模 最小,由两对壳片组成,里面是餐厅其他房间都巧妙地布置在基座内整个建筑群的入口在南端,有宽 97 米的大台阶。
车辆入口和停车场设在大台阶下面 歌剧院整个分为三个部分:歌剧厅、音乐厅和贝尼朗餐厅歌剧厅、音乐厅及休息厅并排而立,建 在巨型花岗岩石基座上,各由 4 块巍峨的大壳顶组成这些“贝壳”依次排列,前三个一个盖着一个, 面向海湾依抱,最后一个则背向海湾侍立,看上去很象是两组打开盖倒放着的蚌高低不一的尖顶壳, 外表用白格子釉磁铺盖,在阳光照映下,远远望去,既象竖立着的贝壳,又象两艘巨型白色帆船,飘扬 在蔚蓝色的海面上,故有“船帆屋顶剧院船帆屋顶剧院”之称那贝壳形尖屋顶,是由 2194 块每块重 15.3 吨的弯曲形 混凝土预制件,用钢缆拉紧拼成的,外表覆盖着 105 万块白色或奶油色的瓷砖 歌剧厅、音乐厅和贝尼朗餐厅歌剧厅、音乐厅和贝尼朗餐厅歌剧厅歌剧厅较音乐厅为小,拥有 1547 个座位,主要用于歌剧、芭蕾舞和舞蹈表演;内部陈设新颖、华丽、 考究,为了避免在演出时墙壁反光,墙壁一律用暗光的夹板镶成:地板和天花板用本地出产的黄杨木和2桦木制成;弹簧椅蒙上红色光滑的皮套采用这样的装置,演出时可以有圆润的音响效果舞台面积 440 平方米,有转台和升降台舞台配有两幅法国织造的毛料华丽幕布一幅图案用红、黄、粉红 3 色构成, 犹如道道霞光普照大地,叫“日幕” ;另一幅用深蓝色、绿色、棕色组成,好像一弯新月隐挂云端,称 “月幕” 。
舞台灯光有 200 回路,由计算机控制还装有闭路电视,使舞台监督对台上、台下情况一目了 然音乐厅音乐厅是悉尼歌剧院最大的厅堂,共可容纳 2679 名观众,通常用于举办交响乐、室内乐、歌剧、舞 蹈、合唱、流行乐、爵士乐等多种表演此音乐厅最特别之处,就是位于音乐厅正前方,由澳洲艺术家 Ronald Sharp 所设计建造的大管风琴(Grand Organ),号称是全世界最大的机械木连杆风琴(Mechanical tracker action organ),由 10,500 个风管组成,此外,整个音乐厅建材使用均为澳洲木材,忠实呈现澳洲自 有的风格壳体开口处旁边另立的两块倾斜的小壳顶,形成一个大型的公共餐厅,名为贝尼朗餐厅贝尼朗餐厅,每天晚上接 纳 6000 人以上其它各种活动场所设在底层基座之上剧院有话剧厅、电影厅、大型陈列厅和接待厅、 5 个排列厅、65 个化妆室、图书馆、展览馆、演员食堂、咖啡馆、酒吧间等大小厅室 900 多间 悉尼歌剧院佚事悉尼歌剧院佚事 设计建造之曲折设计建造之曲折悉尼歌剧院是从 50 年代开始构思兴建,1955 年 9 月起公开搜集世界各地的设计作品,至 1956 年共 有 32 个国家 233 个作品参选,后来丹麦建筑师耶尔恩·乌特松(Jorn Utzon)的设计屏雀中选。
1959 年 3 月 破土动工,共耗时 14 年、斥资 1 亿两千万亿两千万澳币完成建造为了筹措经费,除了募集基金外,澳洲政府还 曾于 1959 年发行悉尼歌剧院彩券在建造过程中,因为改组后的澳洲新政府与 Jorn Utzon 失和,使得这位建筑师愤而于 1966 年离开澳 洲,从此再未踏上澳洲土地,连自己的经典之作都无法亲眼目睹之后的工作由澳洲建筑师群合力完成, 包括 Peter Hall、Lionel Todd 与 David Littlemore 等三位,悉尼歌剧院最后在公元 1973 年 10 月 20 日正式 开幕 首场演出首场演出悉尼歌剧院另一项传奇是他的第一场演出当然,正式的首演贵客盈门,开幕式(1973 年 10 月)更 邀请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亲临现场,但也有人认为悉尼歌剧院的第一场演出是 1960 年由 PAUL ROBESON 为工作者献唱的那次这位黑人歌手当时爬上了还在兴建中的鹰架引吭高歌巧的是,他的 生日与丹麦建筑师 Jorn Utzon 竟然是同一天一切都太巧了但关于悉尼歌剧院的种种幕后故事还不只这些由于兴建过程中的风风雨雨实在太 肥皂了,有克服不了的技术难关、有拂袖而去的建筑师,还有差点让政府破产的超高工程费以及一只在 首演彩排时跑来插花的临时演员─负子鼠(Posum) ,后来有人将这些写成了一出歌剧,名字是:世界第 八大奇观(Eighth Wonder) 。
对悉尼歌剧院的评价对悉尼歌剧院的评价悉尼歌剧院不仅是悉尼艺术文化的殿堂,更是悉尼的灵魂,是公认的 20 世纪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世纪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是 悉尼最容易被认出的建筑,来自世界各地的观光客每天络绎不绝前往参观拍照,清晨、黄昏或星空,不 论徒步缓行或出海遨游,悉尼歌剧院随时为游客展现不同多样的迷人风采悉尼歌剧院设备完善,使用效果优良,是一座成功的音乐、戏剧演出建筑那些濒临水面的巨大的白色 壳片群,象是海上的船帆,又如一簇簇盛开的花朵,在蓝天、碧海、绿树的衬映下,婀娜多姿,轻盈皎洁这座 建筑已被视为世界的经典建筑载入史册2003 年 4 月,悉尼歌剧院设计大师乌特松先生获 2003 普利策建筑学奖普力策奖是对乌特松和他的 杰作的最终承认 3旅游提示旅游提示歌剧院规模宏大,陈设讲究,演出频繁,每年在悉尼歌剧院举行的表演大约 3000 场,约二百万观众 前往共襄盛举,是全界最大的表演艺术中心之一全界最大的表演艺术中心之一除圣诞节和耶稣受难日外,每天开放 16 小时,平均有 10 个不同的活动项目,可同时容纳 7000 余人歌剧院已成为澳大利亚最热闹的场所,旅游者、观众从早 到晚络绎不绝。
入夜,到这里来的人,不只是看演出,还来贝尼朗餐厅吃饭和观赏夜景欲在悉尼歌剧院欣赏表演者,最好先向悉尼歌剧院索取节目表并预先订位 景点旅游提示景点旅游提示 1、1 小时剧院参观 门票:成人 26 澳元/人,优惠卡持有者 18 澳元/人 (澳大利亚老年卡及福利卡持有者、学生、年龄在 16 或 16 岁以下享受优惠卡价格) 时长:1 小时 2、后台参观 门票:140 澳元/人 时长:2 小时 其他旅游注意事项:其他旅游注意事项: 1、 门票可在底层平台悉尼歌剧院商店的参观游售票处购买 2、 1 小时剧院参观无需提前预订门票 3、 演出套票和后台参观必须提前预订 4、 建议穿着平底鞋进行后台参观 5、 后台参观有如内参观的条件限制 6、 每天的 11:00 和 14:30(星期六的 14:30 除外) ,都会有非常好的普通话的导游服务1-2 中国国家大剧院中国国家大剧院英文英文: Chinese National Grand Theater 简介简介中国国家大剧院位于北京 天安门广场西,人民大会堂西侧,西长安街以南,由国家大剧院主体建筑 及南北两侧的水下长廊、地下停车场、人工湖、绿地组成,总占地面积 11.89 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 16.5 万平方米,其中主体建筑 10.5 万平方米,地下附属设施 6 万平方米。
总投资额 26.88 亿人民币(大 剧院最新公布的造价数字是 31 亿元人民币) 主体建筑由外部围护钢结构壳体和内部 2416 个坐席的歌剧 院、2017 个坐席的音乐厅、1040 个坐席的戏剧院、公共大厅及配套用房组成外部围护钢结构壳体呈半 椭球形,其平面投影东西方向长轴长度为 212.20 米,南北方向短轴长度为 143.64 米,建筑物高度为 46.285 米,基础埋深的最深部分达到-32.5 米椭球形屋面主要采用钛金属板饰面,中部为渐开式玻璃幕 墙椭球壳体外环绕人工湖,湖面面积达 35500 平方米,各种通道和入口都设在水面下 国家大剧院高 46.68 米,比人民大会堂略低 3.32 米但其实际高度要比人民大会堂高很多,因为国家大剧院地下的高度 有 10 层楼那么高,其 60%的建筑在地下 工程于 2001 年 12 月 13 日开工,于 2007 年 9 月建成 国家大剧院由法国建筑师保罗保罗··安德鲁安德鲁主持设计,设计方为法国巴黎机场公司国家大剧院建筑屋 面呈半椭圆形,由具有柔和的色调和光泽的钛金属覆盖,前后两侧有两个类似三角形的玻璃幕墙切面, 整个建筑漂浮于人造水面之上,行人需从一条 80 米长的水下通道进入演出大厅。
大剧院造型新颖、前卫, 构思独特,是传统与现代、浪漫与现实的结合国家大剧院庞大的椭圆外形在长安街上显得像个“天外 来客” ,与周遭环境的冲突让它显得十分抢眼这座“城市中的剧院、剧院中的城市”计划以一颗献给新4世纪的超越想象的“湖中明珠”的奇异姿态出现 早在 20 世纪 50 年代政府对长安街的规划就设想了国家大剧院的建设,周恩来首次提出建设国家大 剧院批示,地址“在天安门以西为好” 最后因财政原因没有实施设计师简介设计师简介保罗·安德鲁(Paul Andreu) ,1938 年出生于法国波尔多市附近的冈戴昂,毕业于法国高等工科学校 (1961 年) 、法国道桥学院(1963)和巴黎美术学院(1968 年) 1967 年,他设计了圆形的巴黎戴高乐机 场候机楼从此,作为巴黎机场公司的首席建筑师,他设计了尼斯、雅加达、开罗、上海等国际机场, 日本关西国际机场的基本概念也出自安德鲁之手他参与过许多大型项目的建设,像巴黎德方斯地区的 大拱门、英法跨海隧道的法方终点站等1999 年,安德鲁领导的巴黎机场公司与清华大学合作,经过两 轮竞赛三次修改,在中国国家大剧院国际竞赛中 36 个设计单位的 69 个方案中夺标。
1999 年 7 月,获选 为最终的建设方案安德鲁曾说“我想打破中国的传统,当你要去剧院,你就是想进入一块梦想之地” 安德鲁这样形容他的作品――巨大的半球仿佛一颗生命的种子 “中国国家大剧院要表达的,就是内在的 活力,是在外部宁静笼罩下的内部生机一个简单的‘蛋壳’ ,里面孕育着生命这就是我的设计灵魂: 外壳、生命和开放 ”概貌概貌国家大剧院主体建筑由外部围护结构和内部歌剧院、音乐厅、剧场和公共大厅及配套用房组成在 地面层坐落着三幢建筑:歌剧院、音乐厅和剧场,它们由道路区分开,彼此以悬空走道相连,恍若在水 面上的地面建筑是一个巨型壳体,覆盖、庇护、包围和照亮着所有的大厅和通道建筑物在水面中的倒 影构成了大剧院的外部景观主体建筑外环绕人工湖,人工湖四周为大片绿地组成的文化休闲广场人工湖面积达 35500 平方米, 人工湖水深为 40 厘米,3.5 万平方米整个水池分为 22 格,分格设计既便于检修,又能够节约用水,还有 利于安全每一格相对独立,但外观上保持了整体一致性为了保证水池里的水“冬天不结冰,夏天不 长藻”采用了一套称作“中央液态冷热源环境系统控制”的水循环系统国家大剧院结构由三个功能区组成。
北入口、地下车库;功能区包括歌剧院、戏剧院、音乐厅等; 南入口、餐厅、机房等服务区大剧院南部入口与北部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