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中职服装画教学图例的选用.doc
7页浅谈中职服装画教学图例的选用摘 要:本文对中职学校服装画课程教学中图例运用的情况进行分 析,并结合教学经验,从服装画的分类特点与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两个方 面阐述如何合理选用服装画的教学图例,从而让学生以较容易理解的方式 來掌握服装画的基本表现方法和技巧关键词:中职;服装画;图例近年来,中职学校越来越重视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增 强,一毕业就能派上用场,颇受企业的欢迎服装设计师要设计出好的作 品,首先必须通过物化形式将设计思路表现出來,继而完成整个设计程序 物化的形式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服装设计图,二是通过服装面料的缝合形 成最后的作品其中,服装设计图表现快捷,便于沟通,经常成为服装设 计师表达构思的载体企业面试与选拔中不可避免会考查应聘者的手绘技 能与设计思维,具有较强服装手绘表现技能是中职学生迈向企业大门的先 决条件因此,服装画课程已经成为服装专业人才培养的最基础也是最重 要的课程之一为应对激烈的社会竞争,要利用仅有的课堂时间加强中职学生的服装 画表现技能,教师需耍熟悉中职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出现的问题,需耍精心 挑选教学图例以促进学生更好地提起兴趣、思考理解、模仿应用继而进行 创新。
1中职服装画教学中图例运用的常见问题服装画课程在服装设计专业中处于最基础地位,学生对服装画表现的 学握程度将影响他们后继课程的学习从服装画课程的教实践看,教师对 图例的运用存在以下问题:1.1只局限于对教材图例的临摹中职课堂时间紧凑,大部分教师会把练习集中于教材的图例中这种 做法的好处是以教材为本,能在较短时间内促进学生的手绘熟练度,适应 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但另一方面,市面上的教材各有特点,有的偏重动 态表现,冇的偏重一种工具的绘制方法,冇的偏重服装面料的表现,这也 是服装画教材的不足之处教师如果把学生的练习全部局限在某木教材 上,中职学生会感觉学习单调机械,教材的图例跟不上流行趋势,想绘制 某些复杂的服装款式但又不会表现,从而失去对服装画的学习兴趣与动 力1. 2单纯以女性人体图例临摹为主女装市场在服装业中占有率高,服装设计都以女装为主导,这样可能 会影响教师对教学练习的选择常见的一个误区就是教师把重点放在女性 人体图例的临摹上,而对男性和儿童人体图例的讲解与练习有所轻视在 这种情况下,教师会发现在之后的服装专题设计等相关课程中,学生对男 性、儿童的人体表现不准,出现儿童像成人、男性像女性的常见现象,影 响了对设计的表现。
1. 3只针对正面人体着装图例的绘制教学中会常见一种现象,就是教师只让中职学生针对正面人体及其着装图例进行临摹优点是难度较低,同一个人体动作可以套用不同的服装 款式,省时方便,适合中职学生的水平;缺点是忽视了其他人体角度动态 图例的讲解与足够的练习,会导致学生在进行设计创作时缺乏全面的考 虑,学生冇再好的设计想法也不懂如何去表现2如何有效选用教学图例2. 1根据服装画的分类特点进行图例的选用服装画的分类主要以服装效果图、款式图和时装画为常见,各自特点 和用途都不同,教师应该在选择图例时针对各自特点和用途精心挑选2.1.1服装效果图的特点及其图例的选用服装效果图是一种用以表 达时装设计意图的准确而快捷的绘画形式,它包括了人体与服装的关系、 款式造型、色彩、1何料、结构等方面,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设计体现针对 服装效果图的特点与用途,首先人体姿态图例的挑选可以考虑它是否可以 作为模版来使用,是否能够符合效果图的快捷表现和整体系列体现其次, 常见一些学生绘制不同的服装款式时,都以同一款普通的高跟鞋作为搭 配,没有与服装的风格相符合,忽视了饰品的作用因此,图例挑选上应 该多以服装整体搭配的效果作为讲解范例,培养学生效果图的整体表现。
2.1.2平面款式图的特点及其图例的选用平面款式图以服装的平面 表现为特点,对服装的局部与整体的比例、结构、工艺细节要求最高,如 省道、分割线、褶皱、缝纫线等方面都要进行清晰绘制款式图的图例应 该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细致心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从最简单的T恤 衫实物图例开始练习,然后逐渐过渡到边线规整、轮廓简洁的职业装图例, 再到装饰性强、细节多、轮廓边缘线复杂的创意性服装图例,使学生在学 习上循序渐进,绘制时通过分析不同的图例款式了解不同服装之间的长宽 对比其次,教师可以多找一些工艺上的实物图例让学生了解,如刺绣装 饰、挑袖、装饰线迹接缝、贴花等工艺表现如何绘制,让学生在练习时能 够仔细观察、深入细节2.1.3时装画的特点及其图例的选用时装画比时装效果图有更强的 艺术性,通常表达了穿着者的心态或情绪,结合时代趋势与生活背景,风 格类型较多教师选择图例时应注意多向学生提供不同类型风格的时装画 图例,如写实、速写、动漫、装饰等;另外,图例上尽量选释用不同的绘 画工具表现的作甜,如水彩、水粉、马克笔、彩色铅笔等中职学生通过 欣赏与临摹这些图例,可以学习作品的构图,提高审美结构能力,掌握不 同绘画材料的特性,以便更好地形成AC所擅长的绘画手法。
2. 2根据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图例的选用中职学生知识基础薄弱,自主学习性较差,需要教师的精心诱导因 此,教师要根据中职学生的学习水平与能力对教学图例进行筛选,使中职 学生的学习相对容易而有针对性2. 2.1图例中的服装人体动态要经典,注重不同角度针对中职学生 的学习能力与课时的安排,服装人体的练习宜精不宜泛以20世纪50年 代的模特照片为例,当时的模特姿势柔美,动作往往是向前叉开一条腿, 手放在臀部,体现的是一种优雅的姿态,可以作为学牛表现礼服款式的经 典参考图例其次,教师为学生挑选的练习图例可以把重点放在3〜4个 服装人体姿势中,不能只强调正面,应包括3/4侧面、侧面、背面,而且 要有与之相搭配的头部、手与腿的摆动,并适合套用不同类型的服装款式在教学中常见有学生在遇到设计重点在背部或侧面的服装款式时,他们会花更多的时间去绘制这些和度的着装人体,但出来的效果却不理想,容易 把人体画得变形,更有甚者会逃避交作业如果教师能多举例人体背面、 侧面动态着装图例,让学生知道背部、侧面等位置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设 计出发点(图1),学生才会同样重视对背部、侧面角度的,在以后的 设计上更能随心地表达设计构思。
■2. 2. 2图例要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表现服装面料与廓形的特征 在教学中,服装秀场照片具有更新速度快、数量大、易收集等优点,是教 师常用的教学图例通过观赏,学生可以感受各种服装面料的质感与动感, 理解服装穿着的原理,还可以把它们转换为服装效果图例如绘制透明面 料的服装时,对于初学者,教师挑选的面料颜色应与人体肤色对比明显, 垂褶的数量应适当,款式的工艺细节应简单为主,以适合中职学生的学习 能力以图2为例,款式A与B相比较,虽然面料都是透明的,但是款式A 的黑色面料与皮肤色对比强、区分度高,学生能容易看清服装的细节;款 式A与C对比,虽然款式C的面料颜色是桃红色,显得更鲜艳,但是款式 C的工艺细节繁复,裙摆动势夸张、衣纹摆向复杂,廓形不如款式A的简 单?明显,难度较大因此对于初学者的中职学生来说,挑选款式A作为 练习图例,会更容易绘制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绘画信心2. 2.3图例耍能够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常见服装的穿着原理耍让中职 学生掌握着装效果的处理手法,需要教师寻找一些常见的时装着装图例, 让学生思考、分析服装与人体贴合最紧密的地方是哪个位置,服装的起伏 变化如何首先,图例中的服装款式应该包括紧身、贴体、宽松三种类型, 服装款式的廓型耍分明,轮廓清晰。
其次,穿着这些服装的人体姿态应该 也是学生最熟悉、平时作业中最常练习的再次,由于中职学生在平时练 习中缺乏主动思考的习惯,碰上一些带冇图案的服装没有注重人体与服装 的关系,图案在人体上缺乏起伏感,结果出来的人体着装效果变得“平面 化”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可以借助最简单的横条纹图案服装着装照作讲 解图例,让学生通过对条纹服装的理解与练习,熟悉人休断面轮廓线的原 理,并在以后的绘制上能举一反三2.2. 4针对线条练习的图例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阶段选用线条在 服装画中的作用非常重耍,它可以表现面料的质感,也可以表现着装的衣 纹走向,同时可以是个人风格的体现针对线条的练习图例选用,教师要 多从国内外的名家作品和时装画大赛获奖作品中挑选在初学阶段,教师 可以选择一些线条均匀、连贯的大师作品图例给学生练习例如20世纪 初法国著名插画家乔治?巴比尔的作甜,线条均匀流畅、细腻柔和; 古代人物画中有“曹衣出水”美誉的曹仲达先生的作品,衣服褶纹多用细 笔,似衣披薄纱,犹如刚从水中捞岀Z感通过临摹可以让学生从中学习 衣纹、衣褶的线条连贯性表现这种图例可以培养中职学生的耐心与细心, 使他们认真严谨地対待服装的结构,衣褶、衣纹,改掉线条断断续续的坏 毛病。
其次,学习中期,学生临摹的图例要能以线条的曲直、长短、粗细、 折柔来表现面料的薄厚与软硕再次,对于能力较好的中职学生,可以鼓 励他们寻找自C喜欢的时装画大师作品图例,多看多研究,然后临摹其作 品例如:矢岛功先生的时装画人体,具有音乐般的节奏与动感,线条洒 脱、奔放;本?莫里斯的作品,粗细线结合是英最大的特色;肯尼思?保尔?布洛克的人物,线条粗犷有力;时装插画人师David Down ton的作品,用 简洁、不造作的线条勾勒出女性的婀娜多姿3结语教师在服装画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认真、仔细地 选用图例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一些时装图例,并向 学生说明收集的图例应该达到什么标准和要求,画出來的作品要有什么效 果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参考文献:[1] 邹游•时装画与时装效果图[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2] 王悦•时装画技法一一手绘表现技能全程训练[M]•上海:东华大学 出版社,2010.:3](美)史蒂文?斯堤贝尔曼•美国经典时装画技法?提高篇[M]•余玉霞,译•北京:纺织出版社,2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