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团队活动方案.docx
16页团队活动方案团队活动方案 篇1 活动主题:夏日午睡好习惯养成好 (一课时) 活动目的要求 1.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明白夏季午休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是长身体的 需要 2.使学生合理安全午休时间,养成夏季午睡的好习惯,更好地投入下午的学 习和活动 活动重点 懂得午睡有利身体健康,能提高学习、工作的效率;学会午睡,养成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制作课件、拍摄一段录像 2.每位同学填写一张“关于小学生午睡的调查”问卷(附后),老师收回并 了解有关本班学生午睡的基本情况 活动流程设计意图 一、调查反馈,导入主题 1.向学生宣布“五·一”放假后学校的午睡制度 2.班主任老师对有关午睡的调查问卷作个简单的反馈, 并从学生谈到的“对学校午睡制度的看法、意见”切入质疑:学校为什么要年年在 这段时间安排午睡课? 3.揭示活动主题:“夏日午睡好习惯养成好” 二、相互启发,讨论明理“夏天午睡好处多”课件出示图片(图片附后) 图一:炎热的夏天,太阳火辣辣地烤晒着大地。
小强吃了中饭,冲出家门向外跑去 妈妈在后面大喊:“小强,现在才十二点,先睡一觉!”可小强已经跑远了 图二:小强和同学志刚、兵兵在玩草坪上踢球,大家玩得汗流浃背 图三:上课了,他们趴在桌上,眼皮沉沉的,一会儿就睡着了 图四:作业整理课,这几个同学对着作业皱着眉头,只好咬笔杆了 学生看图后讨论: (1)这几位同学为什么会在课堂上睡着了? (2)这样好吗,对他们有什么影响? 2.讨论明理:夏天午睡有哪些好处呢? (1)谈话:夏天最显著的特点是天气非常炎热,白天时间长,夜晚时 间短这些特点对我们的学习、生活有什么影响? 可分解成以下几个小问题讨论,并结合自己平时情况谈谈: ① 夜短昼长,会影响人们的什么? ② 睡眠时间少了,人们会感到怎么样? ③缺少睡眠使人疲劳,那该怎么办? (请两种学生发言:一种有午睡习惯,一种没有午睡习惯的) 活动前,班主任 老师通过对全班同学的午睡情况进行调查问卷,可以掌握第一手材料,活动开展才能有的放矢,更有针对性 教师结合以往存在的有的学生不午睡影响学习的现象,再现实际情景引入话题讨论。
在班级管理和思想教育工作中教师要从思想、行动上认真落实“一切为了孩子”的方针,严格班 级管理,抓紧“养成教育”,不但要使学生学会学习,更要让他们“学会做人、学会生活” (2)讨论小结:夏季昼长夜短影响人们的睡眠,所以需要用午睡来弥睡眠不足另外,第二天早上刚起床精神还好,上午的学习、运动、活动使体力消耗大,再加上出汗多,人很容易疲劳因此中午睡上一觉,可以恢复体力,消除疲劳,对身体和学习是很有好处的3谈话:为了保证旺盛的精力,人午睡来补足睡眠、恢复精力那么,为什么要在中午睡觉呢? 讨论:①夏季中午灼热的阳光对人有什么危害? ②夏季中午高温环境又会给人带来什么影响? (4)小结:灼热的太阳会使人的皮肤受到伤害,高温的环境容易使人中暑,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因此,夏季午睡不仅能补充睡眠,还能让人避开灼热的阳光、烫人的空气,保证人的身体健康所以人们常说:“夏季午睡好” 三、明辨是非,学会午睡 1.看一段课前拍摄的学生午睡录像: 一次午睡课的时候,何某某等几位同学没睡着,有的睁着眼睛趴在位置上,有的一会儿把脸朝左,一会儿把脸朝右,有的手伸进课桌内摸着。
尽管他们没有说话,可还是不断地发出一些细小的声弄得 旁边的同学睡不好觉 (1)讨论:午睡的时候只要不吵闹,可以坐在位置上不午睡吗? (2)小结:午睡的时候,尽管有人不吵闹,可是他们坐在教室里总会发出一些细小的声音这样不仅他们自己得不到休息,更重要的是还会影响旁边的同学、老师睡觉,对大家都不利 2.学会午睡,养成习惯 (1)提问:你有夏季午睡的习惯吗? (2)讨论:不午睡对身体和学习会有什么影响? (3)小结:不午睡会影响下午的学习,因为大脑经过长时间的活动后, 需要用休息来加以调整香甜的午睡可以给我们充足的精力,这对自 己和别人都非常重要老师相信,大家一定会做得更好! 3.念儿歌《夏季午睡好处多》 4.学生表演小品,再讨论: (1)你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2)小结:午睡时间不要太长,最多不能超过一小时午睡还有很多 讲究,只有合理的午睡方法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5.交流午睡小常识:怎样午睡更科学? 四、活动巩固和延伸 1.为了使全班师生在午睡时间休息好,共同讨论制订班级午睡制度, 全班师生必须共同遵守。
2.在夏季,回家要做到每天中午睡上半个小时;与家长联系,随时注 意培养学生午睡的良好习惯 通过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提高科学、思想认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明白道理,达成班级活动的目标要求 团队活动方案 篇2 一、活动目的 1.明确团队的目标,提升员工的团队精神和团队意识,增强团队凝聚力; 2.激励团队,释放工作压力,心态调整,可提升团队的工作效能; 3.挖掘个人潜能,挑战自我,促进团队成员之间沟通和了解,增进友谊,提高员工对单位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二、活动时间 20xx年11月4日9:00——16:30 三、活动地点 东方年华三峡国际青年营 四、活动内容 通过团队管理,手工实践,运动拓展,军事拓展,生活体验等各项团队课程来提升团队凝聚力,团结协作能力,达到团队建设的目的;本次活动上午开展拓展活动,下午游园观光,果蔬采摘,东方花谷和月季园的花已经盛情开放,园区现有大型番茄公园,精选了四十几个品种的优质番茄可供采摘,品尝原生态真味道 军事拓展课程:真人CS(阵地/丛林) 运动拓展课程:鼓动人心 备注:实际执行课程因天气或其他不可抗拒因素可能有微调; 五、项目介绍 1、实兵CS 项目类型:团队军事拓展 项目描述:10-15人左右为一队;参与者在活动中模仿军队作战,穿梭在实兵阵地中,展现各种队形阵势,个人技巧,全身心投入扮演一个士兵或将领的角色,进攻方和防守方对抗,相互转换,直到把对方选手全部击倒为胜。
活动时长90分钟 培训目的:提高团体意识,以及团体的凝聚力;提高领导能力,战胜懦弱胆小心理;提高思维能力,敏捷的思考,以及有效的变通是胜利的关键;有助于放松身心,锻炼身体 2、鼓动人心 项目类型:团队体验项目(10-20人,可多组同时进行) 项目描述:所有队员每人手里拿一根绳子,通过集体努力,让球在鼓面上颠动起来; 培训目的:培训齐心协力,团队默契,培养技巧;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六、营地简介 湖北东方年华三峡国际青年营位于湖北西部、三峡出口、屈原昭君故里、世界水电名城的宜昌市枝江安福寺镇玛瑙河畔园区占地10022亩,概算投资10亿元距呼北、沪蓉高速枢纽3公里,三峡机场18公里,宜昌东站28公里,三峡大坝68公里,交通畅达,转接便利 园区主要包含生态农业、休闲旅游、营地教育、康养度假四大板块是机关团体、学校市民的绿色食材供应基地;是休闲旅游、婚礼庆典的绝好去处;是研学教育、企业团建的理想之所;是养心养生、文艺创作的首选佳境 团队活动方案 篇3 一、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活动时间: 20xx年6月30日下午13:00—15:00 三、活动地点:体育馆 四、活动项目和规则 1.投篮进筐负责人: 参赛人员:每队3人 (一男两女) 比赛规则:男教师在罚球线、女教师在圆弧线定时按序投球。
时间2分钟,谁投的只数多谁就获胜 2.蛙式车接力赛 负责人: 参赛人员:每队4人 比赛规则:以用时最少队获胜 3.100米障碍滚铁环 负责人: 参赛人员:每队2人 游戏规则:用铁勾推动铁环向前滚动,要求铁环不出规定的跑道,不影响他人比赛,比速度若出现铁钩拖着铁环走,或偏离跑道,即取消比赛录取资格技术、速度分数各一半 4.呼啦圈 负责人: 参赛人员:每队2人 游戏规则:听裁判哨声开始比赛计时,转满3分钟入围接着相关选手继续附加赛,附加赛由场地裁判宣布规则 5.保龄球负责人: 参赛人员:每队2人 游戏规则:每人抛三次计数与名次:以三次碰倒的瓶数累加多者胜出若成绩相同,则相关选手继续附加赛直到排出名次 6. 跳长绳负责人: 参赛人员:每队4人 比赛规则:两人甩,两人跳时间2分钟,以跳的个数最多者为胜 五、比赛报名及注意事项: 1.以年级组为单位(包括后勤组与行政组),共8支运动队参与 2.工会会员均可参赛,参赛人员每人限报一项,不可兼报多项,报名请至年级组长处,由年级组组长汇总后上报工会。
报名截止日期:6月27日放晚学前 3. 参赛队员一律要求穿好运动鞋,并做好赛前准备 六、奖励办法: 每项比赛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友情提醒:本次活动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如在比赛中遇到有争议的地方需要协调,最终解释权归工会 团队活动方案 篇4 为更好地践行教师团队学习的理念,进一步增强教师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探讨学本课堂,提升校本研训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经研究,决定举行温州英育学校教师团队赛课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 展示时间:周一周前会议时间(暂定第6周数学、9社会、10科学、13英语、15周语文),地点:三楼电教室 二、参与对象: 所有初中文化学科教师 三、组队方式、要求: 一个教研组作为一个团队,全组参与组长负责组织工作,各成员既有主要承担任务,又要交流切磋,发挥团队合作精神鼓励高级教师、骨干教师、中老年教师承担课堂教学展示任务,各成员分别承担教学设计、磨课过程叙述、课堂教学、课堂观察设计与反馈、研修课例、研修案例和点评稿撰写等任务,务必做到每位成员都有任务。
四、赛课主题和课题: 1. 主题:学本课堂的构建 2. 课题:七、八、九年级本学期教学内容任选一课 五、团队赛课方式说明: 1. 教学设计、课堂观察量表、课堂评价量表教学设计、课堂观察量表、课堂评价量表在课堂展示之前发给全体听课教师 2. 课堂教学展示一位成员完整展示课堂教学 3. 现场反馈课堂观察情况,安排2位代表发言时间控制在15分钟以内) 4. 磨课过程叙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