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少女的浪漫情怀——论李清照早期词作资料.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E****
  • 文档编号:107306821
  • 上传时间:2019-10-1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4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少女的浪漫情怀——论李清照早期词作【摘 要】李清照,在我国古代灿若群星的词人中是独一无二的她的词卓然于诸大家之外,自成一体,成就斐然李清照自幼聪慧,少女时代就已开始了她的文学创作生涯,并初步崭露了过人的文学才华这个时期由于社会安定,家庭生活富足,加之个人心情舒畅,因此她的词作内容多表达她对自然的亲近热爱,少女闺阁情绪的外露,以及初婚少女对丈夫的娇情大部分词作格调欢快,表达细腻充分显示了一个感知生活的少女的浪漫情怀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李清照早期词作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了解这位伟大的女词人少女时的浪漫情怀关键词】李清照;少女情怀;自然;意境;闺阁情绪一、 对生活和自然山水的歌颂少女李清照纯真、自由的个性,充分地展露在对生活和自然山水的喜爱之中从词人前期的作品中不难发现少女时期的李清照是非常自由开放的,每次出游玩都可以尽兴而归这一方面与李清照自小的家庭较为轻松的教育环境有关,另一方面词人寻求自由开放的个性也使她不甘于深锁闺阁,而是选择了走向大自然,去感受大自然的和谐美丽因此也就培养了李清照对生活的热爱与及其敏捷独到的审美感受能力一)“不知归路”——对自然景物的留恋之情少女时期的李清照清纯、可爱,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热爱新事物。

      每次出行她总是欢欣鼓舞地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之中,品赏美丽的景色风光,感受生活的美好再加上三杯两盏淡酒助兴,便会痴情于上水,流连忘返正如我们熟知的《如梦令》:尝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作者在溪亭游玩,饮酒至醉,玩得尽兴竟然找不到回家的路在莲花丛中到处寻路的急态用“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来巧妙揭示,从而为词境增添一幅水鸟惊飞的动态图人与大自然和谐地交融在一起少女那种活泼、自由、尽情尽兴地透明性格跃然纸上并把路遇的溪亭、日暮、藕花、鸥鹭,构成一幅黄昏时分绚丽缤纷的画卷,作者也正如画中的游湖少女,与自然融合,迷醉于酒香与自然风光之中而沉醉、回舟、误入、争渡、惊起等有情态意味的动词,则为这恬静柔美的湖边暮色增添了一种迷离、恍惚、动荡不已的活泼情态,更能体现出少女的活泼淘气,眷恋自由和自然地心态二)“绿肥红瘦”——惜春怜花的少女情怀自小便富有才情诗意的李清照,自然而然比常人多了一些敏锐善感的气质,她对自然地接触近于零距离,于是惜春伤花,对自然景物的周而复始的更迭也不免发出感慨,让我们再赏读作品的同时充分的体验到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怜惜以及由物及人时所派遣的那种落寞感伤之情。

      如《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暮春时节,眼看春花渐残,何况又是一夜“雨疏风骤”?少女愁苦的心绪浓重,因以酒消愁熟睡一夜,酒气仍未散去与其说是酒气,不如说是少女内心的怀春伤春的心绪仍萦绕心头因此,对花事的牵挂忍不住脱口而出,于是“试问卷帘人”一个“试”字,已足以表达这位对自然之物满怀关切的女主人惴惴不安的心情了然问者多情,答者意淡,因而逼出“知否,知否”二句,写得灵活多致,多情的少女形象与惜春怜花之情相伴相随虽心绪混乱,伤心满怀,但年少的天真烂漫的女儿情态仍卓然跃然纸上让人越发喜爱词中的女主人公,也被这种惜春怜花的心绪所感染二、对闺中少女待嫁心绪的率真大胆的表达李清照个性开朗活泼、大胆率真,正因如此,她本人很少受到封建礼教的规范对少女内心最羞于启齿、最隐秘的那份思春情感率真大胆的表现出来在《浣溪沙》中说: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这首词描写一位获得爱情滋润因而显得熠熠生辉、艳丽照人的青春少女幽会前后的情感体验通过有情人不期而遇所流露出的不可掩饰的欢悦之情,刻画出一个纯真、聪敏、敢于大胆追求爱情的少女形象。

      词的上片写幽会前少女的动人情态:她的面容,如绽开的芙蓉般娇艳妩媚,头上的金钗更映衬得那美丽的面庞神采飞扬、容光照人她的神情,一句“眼波才动被人猜”把思春少女娇媚、多情的神态刻画的绘声绘色、惟妙惟肖下片写幽会回来后的情思一面风情深有韵”,说明这位少女还沉浸在约会时的甜蜜之中才分手不久便又起相思之情于是,少女将这“娇狠”写入信笺,寄给对方,焦急地重约在“月移花影”的夜晚再次相遇全词结尾处,运用了家喻户晓的张生、崔莺莺私约幽会的典故点出少女恋情之炽烈,贴切自然又毫不做作一个天真无邪的少女,秀发香肋,面如花玉,情窦初开,春心萌动,难以按捺,活脱脱表现出一个怀春少女的活泼、纯真、聪敏和对爱情的大胆追求,从中可见少女李清照纯朴、率真的个性再如《点绛唇》一词: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这首小词抓住富有个性化特征的一连串动作,绝妙地刻画出一个待嫁少女的天真、活泼而又娇羞的情态和心理,摇曳多姿,极有情趣词的上片描写少女李清照荡秋千尽情嬉戏的场面在“露浓花瘦”的早春季节,活泼好动的少女,于庭院中荡秋千,玩得尽兴,薄汗湿透了她的轻衫于是,“起来慵整纤纤手”,少女的天真娇憨情态,历历如见。

      下片写外客来访、少女匆忙躲入闺中这样一个忙乱的小场面蹴罢秋千”,稍作休息,却正好碰上了客人来访为了躲避外客,慌张不知所措到“袜划金钗溜”如此的娇羞和紧张,暗示来客与自己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少女又不是一味地惊慌失措,而是极有情趣,她靠在门边,回头偷窥,露出恋恋之情,表现闺阁少女的心事,“却把青梅嗅”则又是一种有意无意地掩饰自己娇羞和心事的绝妙情态,有意似无意,又全含在无意之中再次显示出了少女李清照的任性和与众不同词人以不加雕饰的写真手法逼真地再现了一个天真憨痴、顽皮大方的少女形象,而这个少女又有封建社会上流阶层中少有的难能可贵的未经雕琢的璞玉之美,这样的放肆大胆的表露内心真实感受,着实让我们感受到了词人对爱情和幸福的憧憬和追求三、初婚少女的美好情怀以及夫妻款款深情的展现初婚的李清照在词作中处处透露着爱情婚姻的幸福和甜蜜夫妻婚后共同爱好的培养、彼此的爱慕、时而小别的思念,都加深了两人的情感与心爱的丈夫朝夕相处,李清照时时表现出楚楚可爱、娇媚依人的神情同时她同样毫不吝惜的把自己的这份情感毫无保留的表现在词中如《减字木兰花》中说: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均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

      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这首词以欣喜轻灵的笔触,精妙地刻画出一个初婚少女的美好情怀和细腻心理她娇痴、自信、活泼、俏皮,充满了少女春天般的热情上阕写买花以及花的娇美,这自然是女词人对生活的热爱和透明心情的外射少女买花同时也是为了装饰自己,珍视自己的青春年华下阕写自己的心理活动,内心陡然翻出一泓波澜,“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 ,使短短小令顿生摇曳多姿的情致和曲折变化的妙趣少女细腻的心思,跃然于纸上紧接着就是少女自信心重占上风,“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于自信之中透露出一种撒娇、俏皮、活泼,极有人间情趣这首词中,作者通过少女对丈夫撒娇的种种情态,表现出小夫妻之间的亲昵和温情充满了自得、自信的语气里,透露出李清照婚后生活的愉悦欢欣实际上,李清照并不担心丈夫把自己与花作比较,只不过是借着这样的挑逗的情趣给生活着色与此同时,初婚少女的细腻的情思和夫妻生活的美好画面也栩栩如生的展现给我们与《减字木兰花》格调、语意近似的词还有《丑奴儿》同样描写婚后词人的生活情趣以及与丈夫的款款深情作者并没有用极力的笔墨去渲染甜蜜的爱情,反而选择从平淡的日常生活琐事着手,从平凡中显露深情词中说:晚来一阵风兼雨,洗尽炎光。

      理罢笙簧,却对菱花淡淡妆绛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笑语檀郎,今夜纱橱枕簟凉婚后的日常生活史平淡的,无非是梳妆、弹琴之类的琐碎小事,而且每日都重复的做但作者却认为,有了一位心爱的夫君陪伴身旁,平淡的生活中也会绽放异彩,一切琐事都将蕴涵着夫妻绵绵的情谊那种幸福只有懂得体味生活富于浪漫情怀的人才能体味得到而作者正是选择了这样一个日常生活的画面来描写夫妻生活的无穷乐趣:一个酷热的夏季,傍晚时分的一阵急雨消除了酷暑,带来了一丝凉意少女欣喜之余给丈夫吹奏乐器,在自己心爱人面前,又不免格外投入一曲结束对这镜子再施“淡淡妆”,时时注意这自己的容貌梳妆结束,对镜自我欣赏,与丈夫闲聊,笑语声不断从这首词我们依然能看出李清照的真诚和大胆,闺中夫妻的生活场景都毫无顾忌的赋予笔端,她是在由衷地表达恩爱夫妻生活的无穷乐趣然而她的大胆不仅是她敢于真实的描写生活,同时也在于李清照敢于突破传统,以淡笔来拟浓情,无需夸张和想象,也无需大篇幅的修饰,仅用寥寥几笔,便将婚后少女的浪漫情怀和夫妻恩爱的场面表现出来,这也正是李清照早期词作的魅力所在纵观李清照的早期词作,我们不难发现她的创作是独辟蹊径的,每一首词都敢于大胆的流露真情实感。

      无论是描写自己少女时期欢快的生活还是对爱情的朦胧的想往以及对夫妻生活情趣的表现,都真实贴切的倾诉笔尖而李清照创作之巨大成功也恰恰归功于她的大胆坦率这也正与她笔下的少女天真烂漫不受拘束的形象如出一辙李清照早期词作还许多优美感人的词篇至今仍有隽永的生命力,而对于其中所体现的作者独具人格魅力的情怀仍需我们慢慢予以体会参考文献】[1]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唐宋词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11.[2]诸葛忆兵 陶尔夫.北宋词史.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1.[3]周振甫.李清照词鉴赏[M].济南: 齐鲁书社,1986.[4]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上海: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5]熊钟丽.李清照早期少女词赏析[J].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08,第三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