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学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课件.pptx
32页心理学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 Theme,心理学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 Theme,目录,01.,社会文化学派的建立,02.,霍妮的文化神经症理论,03.,精神病学的人际关系理论,04.,文化与人格的相互作用理论,05.,弗洛姆的人本主义精神分析,06.,精神分析的现状,目录01.社会文化学派的建立02.霍妮的文化神经症理论03.,PRAT 1,社会文化学派的建立,请输入小标题,PRAT 1社会文化学派的建立请输入小标题,社会文化学派的建立,美国本土对精神分析的接纳,20,世纪,30,年代中期,精神分析对美国学院心理学的影响相当小,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学院心理学的态度有所改变,19361943,年,沙利文和埃里克森参加了“耶鲁小组”组织的系列讨论会,第二次世界大战,近,200,名精神分析学家为逃避纳粹迫害移居美国,对古典精神分析的修正,佛洛依德理论自身的局限和特点社会文化学派的产生,荣格、阿德勒,修正的早期代表,霍妮,,1937,年出版,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标志着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的形成,沙利文,,1938,年创办,精神科学,传播人际关系理论,卡丁纳,,1939,年出版,个人及其社会,弗洛姆,,20,世纪,30,年代,试图用马克思主义修改;,1941,年出版,逃避自由,社会主义人本主义哲学取向,20,世纪,40,年代初,修正完成,1941,年,霍妮创建美国精神分析研究所,标志着社会文化学派正式成立,社会文化学派的建立美国本土对精神分析的接纳对古典精神分析的修,PRAT 2,霍妮的文化神经症理论,请输入小标题,PRAT 2霍妮的文化神经症理论请输入小标题,霍妮(,Karen Horney,1885-1952,),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的领袖人物,著作:,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精神分析的新道路,、,自我分析,、,我们的内在冲突,、,神经症与人的成长,、,女性心理学,、,最后的讲义,二、霍妮的文化神经症理论,霍妮(Karen Horney,1885-1952)精神分,神经症的文化观:,神经症的类型:情境神经症,(situation neuroses),、性格神经症,(character neuroses),神经症的病因在于从童年时代就逐渐形成的人格,而人格又取决于环境,神经症的标准因不同文化、时代、阶级和性别而异,神经症的根源在于社会文化,文化困境导致人们的心理冲突,神经症是时代和文化的副产物,生活于现代文化困境中的大多数人都患有程度不同的神经症,正常人和神经症患者的区别是相对的,神经症的文化观:神经症的类型:情境神经症(situation,基本焦虑:,基本罪恶,(basic evil),:父母不能给儿童真正的爱、不能满足儿童的安全感的行为,基本敌意,(basic hostility),:如父母经常表现出基本罪恶,就会使儿童产生敌意,即基本敌意,当儿童陷入对父母既依赖又敌视的矛盾处境时,由于其无能无助、害怕和内疚不得不压抑敌意,基本敌意及其压抑使人陷入焦虑,即基本焦虑,(basic anxiety),基本焦虑使人将基本敌意泛化到一切人和整个世界,从而感到世间一切都潜伏着危险,从而在内心不自觉地积累并渗透蔓延一种孤独无能之感,一种自我轻视、被抛弃、受威胁的体验,一种置身于怨恨和荒诞的世界的感受,基本焦虑与神经症需要,基本焦虑:基本焦虑与神经症需要,神经症需要,敌意和焦虑导致更深的不安全感和更深的痛苦,就形成一些潜意识的防御性策略,霍妮称之为神经症需要,(neurotic need),十种神经症需要:,对主宰其生活的伙伴的神经症需要,对权力的神经症需要;,对友爱和赞许的神经症需要;,将自己生活限制在狭窄范围内的神经症需要;,对利用、剥削他人的神经症需要;,神经症需要对主宰其生活的伙伴的神经症需要对权力的神经症需,神经症需要本身是非神经症的,但如盲目偏执于其中一种或数种,强迫地、潜意识地、不由自主地去追求满足,不能根据社会现实而灵活地选择,就是神经症,对个人崇拜的神经症需要;,对自足和自主的神经症需要;,对社会承认和声望的神经症需要;,对个人成就和野心的神经症需要;,对完美无缺的神经症需要,神经症需要本身是非神经症的,但如盲目偏执于其中一种或数种,神经症人格,神经症人格,PRAT 3,精神病学的人际关系理论,请输入小标题,PRAT 3精神病学的人际关系理论请输入小标题,哈里,斯塔克,沙利文,出生于美国纽约,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1917,年在芝加哥内外科医学院获得博士学位;,1922,年进入首都华盛顿的圣伊丽莎白医院担任当时美国著名精神医学家怀特的助理;,1936,年创办,精神医学,杂志;,1949,年,1,月,14,日,其在巴黎突发脑溢血死亡,年仅,57,岁沙利文生前只出版了一部著作,现代精神医学的概念,(,1947,)其追随者在他去世后根据有关材料整理出版了五本书,三、精神病学的人际关系理论,沙利文(,1892-1949,),哈里斯塔克沙利文出生于美国纽约,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主,共同生存原理,,指生命离不开它所必需的生存环境,有机体的生存有赖于同环境不停地进行能量交,人格的人际关系理论,提出了人格、人格动力、自我系统、人格化、人格的发展阶段和人际经验模式六个概念,人格,主要观点:人是人际的存在;人在本质上是离不开人际情境的,人只有在人际情境中才能生存,才能发展沙利文借用了生物学的三个原理说明了这一点:,组织结构原理,是指生命体的静态构成和变异重组这是指人的身体构造适合于同环境进行能量交换,共同生存机能活动原理,,指生命体在环境中的复杂反应,共同生存原理,指生命离不开它所必需的生存环境,有机体的生存有,人格动力,人就是一个充满着能量的系统。
人际关系失衡:能量积累紧张;能量转换消除紧张,提出“动能”:构成人格的最小单位,是一个人在人际情景中经常表现出来的能量转换模式自我系统,个体为了消除焦虑,就会形成一种具有防御功能的自我觉知系统或一套衡量自己行为的标准,好我:需要得到满足,又受到重要他人的赞扬,坏我:需要得到满足,但受到重要他人的反对非我:既没有使需要得到满足,又受到重要他人强烈谴责的行为和经验,多处于潜意识层面好我”与“坏我”多处于意识层面人格动力,对事物的人格化,对自然现象、对所有物的人格化,对自己的人格化,将“好我”、“坏我”与“非我”综合起来所形成的关于自己的整体形象,对他人的人格化,他人在我们心中的形象,对观念的人格化,如人们头脑中的上帝或神的观念,人格化,对事物的人格化对自然现象、对所有物的人格化对自己的人格化将“,从语言能力成熟到学会寻求玩伴儿童期,从生殖欲到情欲行为的模式化,青春初期,从出生到语言能力成熟婴儿期,从同性亲近到生殖欲成熟,前青春期,从寻求玩伴到亲近同性同伴少年期,与特定异性建立稳定的关系,青春后期,人格的发展阶段六个阶段:,从语言能力成熟到学会寻求玩伴儿童期从生殖欲到情欲行为的模式,人际经验模式,未分化的模式,:,不能区分自己与外界,不会使用语言,并列的模式,:,能够区分自己与外界,知觉事物之间的联系,但对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的认识缺乏逻辑依据,也缺乏对事物内在本质联系的正确认识,综合的模式,:,以逻辑思维、对事物因果关系、内在本质联系的正确认识和对语言文字符号的准确运用为特征,人际经验模式,精神分裂症的人际关系说,主要观点:精神分裂症是由不良的人际关系造成的,不良的人际关系产生严重焦虑人格意象脱离现实太远自我系统的防御功能失灵经验模式倒退到并列甚至原始的水平个体的自尊遭到严重的破坏。
首创“环境疗法”,精神分裂症的人际关系说主要观点:精神分裂症是由不良的人际关系,PRAT 4,文化与人格的相互作用理论,请输入小标题,PRAT 4文化与人格的相互作用理论请输入小标题,阿布拉姆,卡丁纳(,18911981,),1921-1922,:曾在维也纳接受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训练,19331936,:在纽约组织弗洛伊德社会学著作学习讨论班,1937,年:林顿和卡丁纳受聘于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系,用精神分析分析法合作考察研究土著民族,主要著作:,个人及其社会,(1939),、,社会的心理疆界,(1945),、,压抑的记号,(1951),、,他们研究了人,(1961),四、文化与人格的相互作用理论,卡丁纳,阿布拉姆卡丁纳(18911981)1921-1922:曾,太平洋的波利尼西亚,男女比例失调,婚姻制度是一妻多夫制妻子把大部分时间花在打扮自己和满足几个丈夫的需要上,为此甚至不给哺乳期的婴儿喂奶孩子得不到来自母亲的爱和安全感,依恋对象是父亲或别的男人,而且从小就产生了对女人的恐惧和憎恨男人间表现出较多的团结合作,女人间则表现出较多的相互嫉妒与这些基本人格结构相对应,在马克萨斯的民间传说中,女人被描绘成恶毒、黑心的剥削者;她们吃人,抢夺儿童的食物。
没有类似俄狄浦斯的神话,却有类似厄勒克特拉(恋父杀母)的传说塔纳拉人,阿洛人,马克萨斯人,对人类学现场研究材料的分析,非洲东南部的马达加斯加群岛,一夫多妻制,父亲的权力至高无上,长子拥有特权,但女儿地位低下母亲的主要职责是照料孩子婴儿断奶很晚,如厕训练很严格性限制也很严格,尤其强调女人的贞洁塔纳拉人对父亲既崇拜又恐惧,对母亲怀有强烈的依恋,重视服从、忠诚、勤劳、认真等个人品质在他们的宗教观念中,家神喜欢这些品质,触犯了家神就会受到惩罚(如生病)在其神话传说中,也有类似于俄狄浦斯的神话传说东印度群岛,男人负责供应肉食,女人负责供应蔬菜对孩子的训练不系统,在说话、走路、排便等方面都是如此,这体现了对孩子成长的忽视而且奖惩标准不明,前后矛盾同一种行为,有时得到赞许,有时得到惩罚这些初级制度对个人造成严重的人格整合失调阿洛人疑心重、焦虑不安,缺乏信心和自重,经常用谎言和诡计诈骗他人相应地,在民间故事中,最常见的主题是因父母而导致的挫折和对父母的仇恨在阿洛人的宗教中,没有理想化的神灵,神不能给人安慰,不能满足人希望得到奖赏的愿望太平洋的波利尼西亚,男女比例失调,婚姻制度是一妻多夫制塔纳,文化:组织的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习惯化了的规范,个人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技术,人们对待出生、成长、发展、衰老、死亡的习惯化的态度等等。
为了使文化这一概念具体化和操作化,卡丁纳主张使用制度这一术语,制度:一个社会的成员所共有的思想或行为的固有模式,制度,初级制度、次级制度,基本人格结构(核心概念):同一文化中或制度背景下的所有社会成员所具有的共同的人格特征,制度,文化与人格,论文化与人格的相互作用,文化:组织的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习惯化了的规范,个人获取物质生,已经形成的基本人格结构反过来会对文化施加影响,它通过投射系统塑造改社会的次级制度,即次级制度是基本人格结构的投射物,标题,初级制度是个人在童年时期就面临的基本规范,被社会成员视为自然之物加以接受,“像呼吸一样不言自明”,但初级制度对儿童来说可能十分严厉,个人必须以某种方式加以适应,对初级制度的适应形成基本人格结构标题,初级制度塑造了基本人格结构,基本人格结构创造了次级制度,已经形成的基本人格结构反过来会对文化施加影响,它通过投射系统,PRAT 5,弗洛姆的人本主义精神分析,请输入小标题,PRAT 5弗洛姆的人本主义精神分析请输入小标题,弗洛姆,(Erick Fromm,1990-1980),弗洛姆,(Erick Fromm,1990-1980),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中影响最大的人物,20,世纪著名的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和哲学家,基督教义的演变,、,逃避自由,、,为自己的人,、,健全的社会,、,爱的艺术,五、弗洛姆的人本主义精神分析,弗洛姆(Erick Fromm,1990-1980)弗洛姆,论人的需要:,人的基本需要就是人对存在的矛盾性的处境的反应不同人满足需要的方式不同,人的存在的矛盾性:,人试图超越动物的本能状态,这又使人陷入一系列的困境:个体化与孤独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