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地区池塘健康养殖赤眼鳟.doc
1页于此时正处于气温、水温双高的季节,正处于夏花阶段的赤眼鳟体质相当娇嫩,活动灵敏、善跳、游动快捷,在练鱼、迁网、出池销售的全程操作中都应小心细致,尽力避免鱼体受伤,以提高出池、转塘、销售、运输的成活率按上述方法饲养赤眼鳟鱼苗(水花),其成活率可达 60%~70%有效水面除放养 米~米的夏花 尾~可搭配当年生白鲢 200 尾,但不可再搭配其它品种其饲养主要以喂粉料→碎饵→颗饵为主1)投喂饲养:夏花放养初期,投喂的饵料必须适口,最好是粉末状、有漂浮性粉状小碎饵每 1 万尾夏花日投喂 300 克~350 克,每间隔 5 天~7 天增加 1次投喂量,增加饵料按前 5 天或 7 天投喂总量的 5%~7%逐渐递增,使池鱼的日食量占池鱼总重的 14%~7%,日投饵 3 次~4 次,即每天上午 7 时~8 时,10时~11 时,下午 1 时~2 时,4 时~5 时;或上午 7 时~8 时,中午 11 时~12时,下午 3 时~4 时;待到夏花长至 5 厘米以上时,将原日投喂 3 次~4 次改为日投喂 3 次,即每天上午 8 时~9 时,中午 12 时~1 时,下午 4 时~5 时;也可改为上、下午各一次投喂颗粒饵,即上午 8 时~9 时、下午 2 时~3 时,晚上5 时~6 时投喂一次小浮萍。
精料日投饵量为池鱼总重的 7%~4%具体到日投饵量究竟多少为好,还应根据当日时的天气、水温、水质、溶氧高低、池鱼的活动、摄食行为等情况灵活掌握总之从每次喂鱼时开始至将所投饵料(小浮萍除外)在 50 分钟以内全部吃完为宜青饲料日投喂多少要根据料源而定,但就新鲜的小浮萍而言,日投喂量最大不可超过池鱼总重的 12%,在每天傍晚投喂为好2)水质调节:从夏花饲养至鱼种的全过程中,养殖池的水质始终都应保持良好状态,通常情况下,每隔 10 天~15 天加注一次新水,每次加水量不能少于10 厘米一旦遇有情况突变时还需加大注水或换水量,尤其在气、水两温双高的盛夏季节,应把池塘的水位加注到最高点,以扩大养殖空间,增高池内溶氧量⑶日常管理:从夏花饲养至秋片鱼种这段时间,正值天气多变,阴雨连绵,气候不稳的盛夏季节在这段时间里,要高度重视养殖池塘日常管理,一要管好池水水位;二要管好池水水质;三要适时加注新水或换掉部分老水;四要保持养殖池水体中的溶氧量常期保持在 4 毫克/升以上;五要看天喂鱼,在投饵数量上,既要掌握“四定”原则,又要注重观察天气变化,看天、看水、适情喂鱼赤眼鳟敏感活跃,抢食能力强,且又贪食,其耗氧率较其他常规鱼有所偏高,为此,在闷热、阴雨的天气里不可让其饱腹过夜。
要适时开启机增氧,严防池鱼浮头同时还要坚持巡塘工作,在饲养的全过程中都要坚持每天早、中、晚巡塘,要细致地观察池水变化,鱼群活动有无异常现象,写好池塘记录专利查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