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年级下册知识点分析.doc
3页六年级下册知识点分析第五章 有理数有理数5.1 有理数的意义5.2 数轴5.3 绝对值有理数的运算5.4 有理数的加法5.5 有理数的减法5.6 有理数的乘法5.7 有理数的除法5.8 有理数的乘方5.9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5.10 科学记数法第六章 六年级下册知识点分析方程与方程的解6.1 列方程6.2 方程的解一元一次方程6.3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6.4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6.5 不等式及其性质6.6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6.7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次方程组6.8 二元一次方程6.9 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6.10 三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6.11 一次方程组的应用第七章 线段与角的画法线段的相等与和、差、倍7.1 线段的大小的比较7.2 画线段的和、差、倍角7.3 角的概念与表示7.4 角的 大小的比较、画相等的角7.5 画角的和、差、倍7.6 余角、补角第八章 长方体的再认识长方体的元素第2节 长方体直观图的画法第3节 长方体中棱与棱位置关系的认识长方体的元素长方体直观图的画法第3节 长方体中棱与棱位置关系的认识知识考点分析章节题型分值常考知识点有理数填空;选择;计算20分左右1.有理数加法、减法、乘法、除法、乘方法则;并能准确地进行有理数混合运算。
2.数轴的意义3.绝对值的意义4.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一次方程(组)和一次不等式(组)填空;选择;计算;应用题60分左右1. 方程、一元一次方程以及方程有解的概念;2. 一元一次方程的灵活应用;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3.理解不等式及其基本性质;并且能简单运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4.掌握解法步骤并准确地求出不等式的解集;正确地运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线段与角的画法填空;选择;作图题15分左右1、掌握线段的一些基本知识;掌握线段的和差倍运算; 2、会用尺规进行线段的和差;3、会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线段运算掌握4.角的一些基本知识;掌握角的和差倍运算; 5.会用尺规进行角的和差倍;6.会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角的运算7.正确理解角的余角、补角长方体的再认识填空;选择5分左右1. 理解长方体中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2. 会用数学式子表示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3. 知道检验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的常用方法二 历年期末试卷分析全卷100分;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填空(共有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考查学生基础知识能否灵活运用第二部分选择(共有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考查学生对概念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运用知识的灵活性。
第三部分操作题(共有2小题;第21题4分;第22题6分;满分10分)考查学生的实际动手的能力第四部分解答题(共有5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30分);考察学生的观察和对概念的理解及计算能力第五部分解决实际问题(共有3小题;第28题4分;第29题7分;第30题9分;满分20分);考察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以及综合素质能力三、主要错题分析: 1、填空题 大多数学生都完成得比较好;主要错在粗心2、选择题学生的失分率在10%左右;主要是他们对概念的掌握不明确3、操作题 多数学生完成得较好;失分主要在作图不标准4、解答题学生主要错在计算方面;对运算顺序掌握的还不是很好;计算能力还有待加强5、解决实际问题 多数学生错在28;29小题;主要是计算能力较差;还有就是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本册书教学目标:1. 理解有理数及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概念;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2. 学习负数的运算;经历确立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法则;归纳有关的运算性质;并能灵活运用这些法则和性质进行运算3. 经历运用等式的性质和有理数的运算规律探索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过程;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4. 会用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合三元一次方程组;初步体会化归思想;会用一次方程组解简单的应用题。
5. 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会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通过不等式与方程的类比;发展类比思维6. 通过操作实践;掌握直尺;三角尺;圆规;量角器的使用方法;会用直尺圆规进行线段相等;角相等的作图7. 会用尺规做线段中点;角平分线;会求已知角的余角或补角8. 理解长方体中的棱;面之间的基本位置关系;直观认识异面直线的概念;知道一些简单的检验面;面与面平行和垂直的方法;初步形成有关的空间概念页码 / 总页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