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章学校体育与生的全面发展.ppt
30页第二章 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习目标:1、认识与理解学校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2、了解体育活动对发展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发展具体作用与要求《学校体育学》课件实例:有这样一节体育课 每个周末的下午,八中的“自然体育课”是学生们最开心的时候,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走出校门,开始野外训练,内容有越野、爬山、骑车、划船、游泳、跳水、潜水、滑冰、自救互救等活动一位同学在日记中这样写道:“从苹果园走回学校,有17.8公里呢……烈日当头,腿直打软,但我喊着自己的名字,你要坚强起来!于是又挺着走下去到了学校,一种幸福感从心底油然而生,因为这是我忍着艰苦用自己的又腿走回来的这次我尝到了历尽艰苦达到目的的幸福 《学校体育学》课件 他们的野外训练历经全国7个省、几十个县(市),行程近3万公里,相当于从北京到广州的5个往返距离每一次到外面去“经风雨见世面”,同学们都是“满载而归”,从大自然、乡村城镇、旅行经历中,得到许许多多的过去没有的感受这是一堂生动的综合课,学生们在感受外界的同时,也感受自己在坚韧精神、集体互助方面,还有被称作是“财政”、“交通”、“内务”、“外交”、“安全”、“摄影”、“纪检”等能力方面的考验。
《学校体育学》课件 学生的体会他们在给杜老师的信中写道:1、“平心而论,您是我遇到的少有的恩师您在体育方面不仅强健了我的体魄,还教会了我锻炼的方法,教给我做人的道理2、“现在一想起来爬泰山的苦来,平时的苦显得多么微不足道!”3、“您给了我一个好身体,一个将与我一生为伴的朋友我的一生将得益于您的自然体育教学4、“我为曾是您的学生而自豪,为接受过您的训练而骄傲!我感到我的体力在现在同学中是出类拔萃的《学校体育学》课件讨论的问题:1、自然体育课在许多地区实施可能吗?2、回忆让自己记忆深刻的一位体育老师及一件事?3、体育活动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学校体育学》课件第一节 学校体育与学生身体发展一、认识学生的身体发展(一)学生身体发育的主要特点1、表现形式:长度、围度、重量及相互关系2、影响因素:遗传,后天环境3、特点:波浪式,阶段式;不均衡性“身长体轻”(二)学生身体机能发育的主要特点1、神经系统小学阶段------神经活动第一信号占主导,抽象能力比较差初中阶段------抽象能力提高,两个信号系统关系开始协调高中阶段------大脑结构基本达到成人水平.《学校体育学》课件2、骨骼肌肉系统(1)青少年儿童长骨快速增长,骨弹性大而硬度小,容易弯曲------体育活动中如何注意?(2)肌肉长度增加比较快,但肌肉耐力与力量比较差,恢复比较快-------体育活动中如何注意?3、呼吸系统小学初中阶段胸廓就小,呼吸比较表浅,频率比较快-------体育活动中如何注意?4、心血管系统中小学生的心脏发育不如骨骼肌快,心率比较快,每搏输出量低,心收缩力比较弱。
-------体育活动中如何注意?(三)学生体能发展的主要特点(见书27页)《学校体育学》课件二、学校体育对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作用(一)促进身体形态正常发育,养成正确身体姿势(二)提高身体机能水平,全面发展体能(三)全面发展学生的体能(四)提高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学校体育学》课件三、学校体育中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基本要求1、根据学生生长发育规律,合理安排各项体育活动 问题:如何根据学生的身体形态特点合理安排?2、 根据学生身体机能发育特点,合理安排运动负荷(运动负荷的影响因素有:运动项目、人的年龄特点、教学内容、运动性质)如针对负荷比较低的教学内容,如何提高运动负荷的强度?《学校体育学》课件第二节 学校体育与学生心理发展本节课教学目标:1、了解青少年的心理问题;2、体育活动对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作用;3、不同的体育活动的不同作用《学校体育学》课件案例1:15岁少年三枪打死校长岁少年三枪打死校长 2006年29日早上8时左右,这名年仅15岁的学生手拿一支手枪、一支步枪,大摇大摆地在上课前走进了教室一些老师、学生和警卫上前制止他,双方随即发生了扭打在纠缠中,这名学生先是用枪指着一名老师的脸,但学校的警卫人员随即把少年手中的步枪夺了下来,但这名少年却带着手枪冲出了众人的“包围”。
警卫人员慌忙扑向报警 但就在这时,这名学生已经跑到校长约翰·克朗的面前,对准他连开3枪克朗顿时倒在了血泊中 这名学生随后被制服而校长克朗立即被直升机紧急送往位于麦迪逊的医疗中心,但为时已晚院方不久后宣布,克朗已经死亡据悉,这三枪分别击中了克朗的头部、胸部和腿部 《学校体育学》课件案例2:疯狂开枪射击疯狂开枪射击 美国俄亥俄州一所高中2007年10月10日发生枪击事件,一名14岁的学生开枪打伤至少4人后饮弹自尽这是美国国内最近几周来发生的又一起校园枪击事件当地时间10日下午1时左右,一名年轻枪手手持两把手枪进入该校,并在教学楼的楼道里疯狂开枪射击,4人被打伤枪手随后在一个教室内开枪自杀据目击者回忆,教学楼的两个楼层当时先后响起枪声,慌乱和惊叫声四起,一些学生和老师恐惧地躲在柜子里和书桌下警方在接到报警后立刻赶到现场,并在各个楼层搜寻开枪者据报道,警方在教学楼的四层发现了枪手的尸体,随后解除了大楼的警报,楼内的学生和教师被允许走出大楼 所幸只有4人在这起事件中受伤,包括两名学生和两名教师现年18岁的达内尔·罗杰斯是受伤的两名学生之一他是在当天中午1点左右上楼去教室的途中被枪手开枪击中肘部的。
由于伤势不重,他在医院接受了几个小时的治疗后出院据警方说,另外一名学生肋部中弹,两名受伤教师目前情况稳定《学校体育学》课件案例三:金华少年徐力杀母事件 2000年新年伊始,浙江金华发生了一起“徐力杀母”的事件,一个17岁的少年,“因忍受不了学习成绩名次和家长的压力”,便凶残地打死自己的母亲 初中升高中时,徐力考进了学校的重点班,但高一上半学期排名全班倒数第二名通过努力,高一下半学期,徐力一跃到了第10名吴凤仙喜出望外,要儿子以后每次期中、期末考试都排在班级前10名然而,悲剧也就从这时候埋下种子 去年11月底,吴凤仙参加家长会议时得知,徐力这学期期中考试的成绩排在班级第18名回家后,吴凤仙很生气,狠狠地打了儿子一顿徐力喜欢踢足球,吴凤仙就说:“以后你再去踢足球,我就把你的腿打断重压之下的徐力感到母亲对自己管得太严,而且母亲提出的目标无法实现,深感委屈和压抑 今年1月17日中午,徐力从学校回家吃完中饭后,想看会儿电视吴凤仙提醒儿子期末考试要考前10名徐力回答说:“很难考的,不可能考得到母子之间再次为学习发生顶撞绝望中,徐力从门口拿起一把木柄榔头朝正在绣花的母亲后脑砸去,将母亲活活砸死。
《学校体育学》课件一、学生心理发展的具体内容(一)认识发展的特点1、感知:小学阶段感知能力比较差,抽象能力比较差,模仿能力比较强中学阶段抽象能力比较提高,运动知觉加强.2、注意:小学生有意注意差,中学生有意注意显著提高,注意范围扩大,自觉性、灵活性有所加强3、思维(二)情感和意志发展的特点1、情感:小学生情感丰富、生动、表现强烈,鲜明但控制能力差,中学生情感强烈,容易冲动,情感表现具有间接性2、意志:小学生意志的独立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性比较差,初中以后,学生的独立性和坚持性迅速发展,自控能力加强,但容易高估自己的力量,容易草率决定与仓促行事三)个性发展的特点《学校体育学》课件结合案例,根据中小学生年龄特点,总结中学生心理要点•?•?•?•?•?《学校体育学》课件二、学校体育对学生心理发展的作用(一)促进智力与能力的发展问题:1、什么智力?2、与一般的智力有什么不同?主要的作用是:1、改善促进智力发展的环境,如大脑的供氧状况、神经系统的灵活性.2、对外环境的刺激的反应、对变化环境的分析与综合能力、观察能力等.《学校体育学》课件(二)调节情绪,缓解心理压力1、中小学生有没有情绪? (举例说明)2、如何调节?3、体育活动能调节哪些情绪?《学校体育学》课件(三)有助于情感的发展。
如培养学生的友爱、乐观、同情等良好的情感问题:举例说明体育活动中人际交往的特殊性?……与一般人际交往的区别?《学校体育学》课件(四)锻炼意志,增强进取心问题:1、中小学生的意志力状况表现(举例说明) 果断性、坚韧性、自制力、勇敢顽强和主动独立等精神2、哪些体育活动能锻炼意志,增强进取心《学校体育学》课件(五)培养与形成健康的个性问题:1、为什么说体育活动能形成健康的个性? 与其他活动的区别是什么(游戏、麻将、打牌)?2、个性与自由主义有区别吗?《学校体育学》课件3、体育教材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心理健康的目标 针对的心理状态途径对应的教材心灵的陶冶 麻木的心态、低调的举止、较封闭的人际关系、木然的表情 激动而亢奋的心情、更加活跃的举止、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沟通与交流,挑战的胜利激烈的比赛、需要良好的配合的集体活动(热血运动和比赛) 心理的锻炼 懦弱、恐惧、回避、烦躁、粗心、任性 勇敢的行为、挑战的课题、冷静的思考、努力的过程、细心的检点、倾听的态度 各种各样体验的内容,如:体操、游戏、极限运动、心理素质训练 集体心理改善 没自信心、傲慢、孤独、排斥大集体的小集体自信、关心他人、谦虚、服从集体 在体育习得中进行正确的评价以及学习集体的形成 行为的规范性约束 任性、不适当的自由性倾向、散漫的行为 特殊的行为规范,要求对行为的限制规定、要求 《学校体育学》课件三、在学校体育中提高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基本要求(一)把心理发展渗透到学校各项体育活动中(二)激发运动动机,培养运动兴趣,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首先,要努力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愉快、和谐的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气氛; 其次,学校体育的内容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合理选择创编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娱乐性的体育运动项目和活动; 再次,学校体育学习与锻炼的手段和方法要丰富、多样,切忌采用单一死板的体育教学和锻炼手段和方法。
三)认识与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个性《学校体育学》课件第三节 学校体育与学生社会适应一、认识社会适应及社会适应能力(一)适应及社会适应: 适应(生理学概念)——是指有机体改变其生理构造和功能以适应环境、图谋生存的过程 适应(社会学概念)——指个体或群体调整自己的行为使其适应所处社会环境的过程二)社会适应能力及社会化: 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健康:指个体与他人及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具有良好人际关系和实现社会角色的能力它与人的社会化程度有关 社会化过程:家庭社会化——学校社会化——进入社会初期的社会化——完全社会化《学校体育学》课件二、学校体育对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一)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社会交往能力:体育活动中的人际关系特点:单纯性(相对于功利性)、规范性(相对于多变性)、频繁性(相对于偶发性)、直接性(相对于间接性)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及抵抗挫折的能力:体育活动的竞争特点是与失败相伴的、体育活动是一个人为设置困难、障碍的过程三)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规范及协作精神:体育活动中的“规则效应”——游戏规则能培育学生遵守纪律、尊重裁判、公平竞争等道德规范。
体育活动中的“集体项目”要求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体育活动的规则与道德规范与社会中的法律与道德规范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学校体育学》课件 《学校体育学》课件 《学校体育学》课件 《学校体育学》课件 《学校体育学》课件三、在学校体育中加强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基本要求(一)营造民主的体育氛围,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二)优化学校体育环境,创造良好的体育锻炼空间(三)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学校体育学》课件课堂讨论:1、题目:举例说明学校体育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关系以篮球或网球为例说明该项目能发展那些社会适应能力?)2、时间:15~20分钟3、目标:运用社会学原理结合具体的运动项目实例总结出发展学生适应能力的具体内容《学校体育学》课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