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舒曼作品《童年情景》作品赏析舒曼童年情景(Word).docx
6页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舒曼作品《童年情景》作品赏析舒曼童年情景 舒曼作品《童年情景》作品赏析舒曼童年情景 舒曼,德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曾在莱比锡大学学法律,19岁起师从维克学钢琴,1834年创办《新音乐报》 ,刊发了大量评论文章,成为当时德国音乐艺术生活中革新与进步艺术倾向的喉舌1840年与维克之女德国钢琴家克拉拉结婚1854年精神错乱,后死于精神病院代表作有钢琴曲《蝴蝶》 , 《狂欢节》 , 《童年情景》等,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和生活》 , 《诗人之恋》 ;艺术歌曲《月夜》 ,《奉献》 , 《核桃树》等舒曼继承进展了舒伯特歌曲创作传统,进一步丰富了钢琴伴奏的表现方法,注重选择富有诗意的歌词,故享有诗人音乐家的称号 舒曼在1938年创作了钢琴套曲《童年情景》以他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天真烂漫,充满了各种离奇幻想的岁月,以此来唤起人们心灵深处美妙的童年回忆 这部作品描述了舒曼心中的童年生活,也是一个成年人对童年情景的一种缅怀他想人们战火死了他儿童时代的深刻经受,这部作品创作手法简练,形象刻画精确、鲜亮,心理描述细腻《童年情景》组曲共有13首小曲。
各曲标题为《异国和异国的人们》、《惊奇的传奇》、《捉迷藏》、《孩子的请求》、《无限的欢乐》、《重要的事件》、《梦幻曲》、《火炉旁》、《骑竹马》、《过分仔细》、《惊吓》、《孩子入睡》、《诗人的生活》 (1)异国和异国的人们平稳四分音符夹杂着担心分的附点节奏,生动地表现了孩子听到异国故事时惊讶好好奇的神情 (2)惊奇的传奇突变的节奏使乐曲显得夸张活泼,仿佛奇怪离奇的故事给孩子留下了深刻印象 (3)捉迷藏上上下下飞速跳动的顿音逼真地呈现出孩子们你躲我藏、追逐游戏的情景 (4)孩子的请求,亲切温顺的旋律充满稚气,并带有祈求、幻想的心情,最终结束在属七和弦的七音上,形象地描绘了孩子提出请求期盼答复时的神情 (5)心满意足欢快的旋律音型在高低声部轮番出现,内声部固定的切分节奏、饱满的和声都微妙地刻画了孩子得到所期望的东西后满足美好的心理 (6)重要事件夸张而单纯的顿音、呆板的节奏,呈现出孩子一本正经的严厉 面孔,令人发笑 (7)梦幻曲这是其中最精彩迷人的一首,常单独演奏,还被改编为各种乐器的独奏曲,并广为流传乐曲节奏缓慢平稳,旋律起伏匀称,细腻动人,在饱满温柔的和弦衬托下,渗透着梦境般静谧甜蜜的诗意,把人们带入梦幻境界。
(8)在壁炉旁柔软伸展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充满融融之乐,和谐暖和的家庭图景 (9)木马游戏在持续音上奏出带切分节奏的旋律简洁生动,使人联想到前后晃动的木马和木马上兴高采烈的小骑士 (10)过分仔细跨小节的绵绵不断的切人构成严厉 单调的主题,恰当地描绘出孩子努力思索神情 (11)惊吓安静的主题交织着紧急的半音经过的弦,经音乐罩上一层恐怖色彩,刻画了儿童听到鬼怪故事后可怕惊恐而又好奇的心理 (12)入眠晃动的节奏型加上卡农手法的运用,形成了摇篮曲般温柔安静的气氛,中间的转调更增添了乐曲的梦幻色彩,最终安静舒缓的音乐说明孩子已酣然入睡 (13)诗人的话这首终曲是以成人的口吻写成,旋律悠缓,蕴含着迷惘惆怅的心情,表达了舒曼对已逝童年的悲伤和感慨 1 标题性既是一种进步艺术的一般特征,也是浪漫主义音乐家现实主义倾向的表现 舒曼的标题音乐不是简洁地运用情节性的标题,而是通过鲜活而富于诗意的提示将人们带入特定的意境中自由幻想,从而更深刻地表现多样的情感和细致的心理体验 他经常是先写音乐,后定标题,而且标题的类型也特别多样有的受文学作品的影响命名,如《蝴蝶》;有的为隐喻性的字谜,如《狂欢节》;还有的说明了作品体裁,如《交响练习曲》,而《童年情景》的标题更具诗意和幻想气质,一个个标题不仅生动贴切,更具画龙点睛的作用。
孩提时听"奇异的故事',玩"捉迷藏'、"竹马游戏',以及感到"无比的美好'和受到"惊吓'时的各样心情,不仅描绘了纯朴的儿童生活,也唤起了成人对童年时代的回忆 2 曲式及调性 舒曼的钢琴创作,并没有完全摆脱古典的结构形式,受民间舞曲音乐的影响,他常采纳圆舞曲的形式他也很偏爱变奏手法,主题动机常常会通过变奏的形式加以展开 《童年情景》中各曲分别采纳了简洁的"二段体'或"三段体'结构,调性布局也较有规律,前六首的调性向属调方向转(G-D-B-D-D-A),第七、第八首(F大调),与前一首在调性上形成了三度关系的连接,这是浪漫派作曲家调性支配的显著特点之一同样,第九、第十首(C-#g= ba)在连接上也表达了这一特点之后,调性回到主调(G-e-G) 3 和声 舒曼的和声理念主要承袭于贝多芬和舒伯特,但浪漫主义的美学思想及舒曼诗人般的独特,驱使他极力寻求多样且新颖的和声效果 《童年情景》的和声运用在传统功能性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地突破,如更加重视副属和弦,特殊是重属和弦的运用,由此造成调性的扩展("异国和异国人民'第1小节,"梦幻'第22小节);运用"持续低音',借此造成和声的混淆,使音乐产生丰富的色彩("竹马游戏'的低音声部)。
4 节奏 节奏是舒曼音乐重要而有力的表现手法,他宠爱冗杂节奏,并通过转变节奏和拍子之间的重音位置,形成特有的节奏型,如连续的切分音、交叉的复节奏等 "奇异的故事'近似附点音符的节奏,特别形象地表现出孩子好奇、天真的表情;"过分仔细'贯穿全曲的切分音,细腻地描绘出孩子严厉 而仔细的神态;而"惊吓',通过左右手交叉的节奏,制造了一种紧急、恐惧的气氛 踏板作为音色改变的重要手段之一,踏板的使用更加冗杂和精细如:在演奏一些抒情性的旋律时,可依据音乐的要求及钢琴的个体差异,采纳不同深度的浅踏板,使音响连贯清亮;而在一些连续的和弦进行中,可采纳音后踏板;此外,弱音踏板的使用,不仅作为音量对比的手段,而且成为音色调整器 舒曼音乐的艺术魅力,不仅在于激发听众想象力的标题,生动逼真的艺术形象与独特的音乐语言,更为重要的是他将浪漫主义的诗意和幻想带入了一个高峰 舒曼的钢琴套曲《童年情景》由十三首小品组成,这部套曲说起来知道的人不少,但熟识全部内容的不会太多,一般人们只是熟识其中的第七首《梦幻曲》这是一首秀丽温馨的小品,犹如摇篮曲一般恬静安详,它的曲调在世界各国家喻户晓,即使不太关怀音乐的人,听到《梦幻曲》也能随着哼唱,人们常说的脍炙人口,大约就是这个境界。
《童年情景》之所以成为一部名曲,主要利益于《梦幻曲》的流行 舒曼的音乐魅力不仅在于激发听众想象力,而是将生动逼真的艺术形象展示出来,更为重要的是他将浪漫主义的诗意和幻想带入了一个新的高度,《童年情景》放佛给了我们一对翅膀,使我们能够在舒曼的内心世界里畅游我们从舒曼的《童年情景》吸取了好的艺术养分,来充实提高我们对钢琴演奏的认识,传播钢琴的美,领悟钢琴曲谱的内涵,发掘所表达的谱面含义跟内心含义,从而使更多人接受音乐、接受音乐所带来的欢乐 第 6 页 共 6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