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工绝热施工方案.doc
18页绝热施工方案1 目的2 工程范围3 编制依据(1) GB 50126-2008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 GB/T8175-2008 设备及管道绝热设计导则(3) GB/T8175-2008 设备及管道绝热技术通则 (4) GB 50264-97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5) GB 50185-2010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6) 设计图纸规定4 绝热施工流程和施工准备(1) 绝热施工流程不合格合格技术员按设计要求作材料预算技术员提供材料计划热保温冷设备、管工序设备、管道验收交接材料计划员汇总从业主指定厂家进行订货采购材料保管员记录材料入厂验收或复检技术员验收入厂材料规格 数量质保书 合格证退货入库质保书 合格证业主认可监理认可整理资料竣工之用现场施工用料发放材料员提交质保书及合格证给技术员l 材料采购流程框图l 施工程序设备、管道验收施工准备工序交接设备、管道表面清理冷保温层安装检查验收防潮层安装保护层安装审 图图纸汇审方案编制、审批施工交底油漆修补(2) 保冷施工准备l 设备和管道的支、吊架及结构附件、仪表接管部件等均已安装完毕。
l 管道、设备保冷前应完成所有焊接作业(含油漆)、水压或气压试验,管道允许在水压试验之前开始保冷,管道焊口除外l 保冷前应消除保冷区表面异物,如泥土、污垢、油脂及锈皮,且表面应保持干燥,如果发现尖锐焊渣,必须要求管道施工班组打磨平整并重新上油漆,应待油漆完全干透后才能保冷l 具备必要和正确的保冷施工工具l 材料验收及储存要求(a) 所有保温材料的使用都须得到业主的批准b) 绝热材料及其制品出库时,应该对其品种,规格、有效期限,并应做外观检查材料在发货之前应在制造厂进行试验和检验以保证与所指定的性能相符c) 绝热材料及其制品应具有耐燃性、膨胀性能和防潮性能的数据或说明书,并应符合使用要求d) 绝热材料及其制品的化学性能应稳定,对金属不得有腐蚀作用e) 保温(以及面层)未经业主的检验、试验、认可和批准之前,不应用于任何施工f) 应避免与有可能导致电化腐蚀的不同材料相互接触g) 在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保温材料应防潮、防风雨侵蚀,做到上盖下垫,保证材料质量h) 在进行防潮层施工前,所有的保温材料应干燥,不能受潮i) 受潮的绝热材料及其制品,当经过干燥处理后仍不能恢复合格性能时,不得使用j) 在施工时,对绝热材料及其制品应核查其性能;对保管期限、环境和温度有特殊要求的,应按材质分类存放。
在保管中根据材料品种不同,应分别设置防潮、防水、防冻、防挤压变形(成型制品)等设施其堆放高度不宜超过2m露天堆放时,应采取保护措施k) 保温、保冷施工质量优劣,主要取决于选材,材料进场时要认真检查,销售商提供该批材料的性能参数、规格尺寸都应符合设计要求5 绝热施工(1) 概述l 所有的绝热段应该按照要求进行修整,以达到紧密接合,不能有空隙、间隙和开缝不能用填缝料进行修补,应重新安装保温材料,并达到紧密接合l 用于固定绝热材料的箍带在捆扎时不能压坏保温材料,应将被压裂或压碎的保温更换l 在进行多层施工时,应使不同层之间的平接接缝和纵向接缝错开,搭接宽度应至少为150mm(6英寸)l 箍带应扎紧,使接缝接合紧密l 隔热层材料不能安装在潮湿表面上(2) 热保温的施工l 保温材料、保温厚度遵照施工蓝图执行l 设备热保温的施工:设备热保温详图(a) 封头保温厚度与壳体的保温厚度相同保温块用19mm x 0.3 mm不锈钢带和封条固定b) 保护层搭接宽度为50mm (c) 在保护层上,不锈钢箍带和封条的固定间距应为300mm(钢带的规格取决于设备的直径) (d) 保温线以外的设备连接件,例如:加强圈作为设备的整体部分应进行保温并用与设备相同的方式完成保温。
在这种辅助件和突起物中的保温厚度应与临近保温相同e) 在裙座内侧和外侧保温应等于壳层保温厚度f) 在每个保温支承环处应设置用于立式设备的膨胀节低于环下侧和保温的膨胀间距应用保温层填塞满g) 用于膨胀节的矿物棉保温应压缩到原来厚度的1/3h) 阀门、法兰和其他管件应用一个保温金属箱进行保温保温箱应是可拆除或安装而不损坏保温在阀门法兰保温盒下方(最低点)留排水孔i) 设备上的代码检验板、钢印、名牌、数据板、人孔、手孔等应通过切割保温可看得见,并用高温防水粘合剂适当密封潮湿渗透的开口处l 管道热保温的施工:(a) 不锈钢管道保温前,一定要对不锈钢管道表面进行清理 (b) 管道保温应按尺寸进行分段保温以消除表面和保温之间的间隙和空隙c) 矿棉保温管道外径在200毫米以内,应使用不锈钢钢丝紧固d) 矿棉保温管道外径超过200毫每段用不锈钢带紧固e) 钢丝端和/或密封带应压入保温材料内,以防隆起 (f) 对于带有伴热的管道,在管子和伴热件之间不需要进行保温,除非需要隔离物,以防所使用的管子局部过热Dow Corning 732 Sealant (3) 冷保温的施工l 保冷材料、保温厚度遵照施工蓝图执行。
l 设备冷保温的施工:立式容器的标准保温详图1. INSULATION 保温材料2. JOINT SEALER 接缝胶3. VAPOR BARRIER MASTIC 防潮马蹄酯4. FIBERGLASS BLANKET FOR CONTRACTION JOINT 用于收缩节的玻璃纤维5. BAND 箍带6. SEAL 封口7. FLOATING RING OR BLANK NUTS 浮动环或空螺母界面I-I容器外径见附件XXF Standard heat insulation detailed data table for horizontal container卧式容器的标准保温详图 (a) 对于用于设备表面的弯曲保温块,应尽量减少在现场接缝的数量,同时其曲率要适合于设备的表面另外,在现场应尽量减少对保温块的切割b) 接缝胶应涂在容器未保温突出部位和保温材料之间。
(c) 弯曲段保温材料在施工时应保证所有连续的端面接缝交错排列d) 用于弯曲表面保温块的尺寸要合适,以尽量减少表面和保温块之间的间隙e) 当需要时,弯曲保温段应进行多层施工f) 第二层的所有接缝应与第一层的接缝错开g) 在进行下一层施工前,每层应用箍带固定h) 内层应用宽度为13mm(1/2英寸)的不锈钢箍带固定,封条的中心线间距应约为300mm(12英寸)i) 所有保温材料的接缝应紧密接合,在涂接缝胶前,应使保温端面相互靠紧j) 支撑环和保温材料底部的收缩空隙应填保温材料k) 在保温支撑处的收缩缝应用保温材料填充l) 容器底部出口管线和裙座支撑容器的导淋管线的保温厚度应与连接管线的保温厚度一致m) 浮动环应安装在保温材料的上面,定位于端盖的中心位置,避免与管口或其它金属接触n) 应使用宽度为19mm(3/4英寸)不锈钢压紧箍带,按照沿设备圆周测量的300mm(12英寸)的中心间距加以固定o) 裙座内部和外部保温材料的厚度应与壳体的保温材料的厚度一致p) 裙座保温离切线的距离应至少为保温厚度的4倍q) 裙座的暴露保温应进行密封并设挡水板,防止湿气侵入r) 对于在设备上的规范检查牌、冲压标识、铭牌和数据牌等,应该用可拆除防潮保温块进行保温处理。
如果采用的是双联牌,应该安装在保护层的外面,以防止对防潮层造成破坏s) 可拆除保温块的接触面应该用填缝胶将接触面的整个厚度密封好t) 可拆除特性不能影响设备的保温或对防潮造成不良影响,并尽量减少对保温造成破坏u) 附件的防潮层应至少在未保温表面上再延伸出150mm(6英寸)v) 在这些附件的周围应安装金属箱,以对防潮层加以保护l 管道冷保温的施工(a) 管道冷保温如下图所示:Dow Corning 732 Sealant(b) 进行管道保温施工前,应该按照有关管道工作温度和直径要求对保温厚度进行检查,如果保温厚度没有明确,分包商应找设计确定c) 多层厚度应符合规定的要求d) 所有箍带的重叠长度应至少为其长度的50%e) 箍带在扎紧时不能压坏保温材料f) (对于直径等于或小于200mm的管道,多层保温的外层和单层保温材料应该用规格为13 mm x 0.3 mm箍带捆扎g) 对于垂直管道,应在每一保温支撑环处和/或垂直管道的顶部安装伸缩节h) 在直管上应该以7.3 m (24 英尺)的间距安装防潮节,并在阀门、法兰和在改变方向的管道上安装湿气阻隔环i) 波纹管、法兰和阀门保温示意图如下: (j) 弯管和弯头的保温材料应与直管的保温材料一致,应为预成型或斜接型,以与表面紧密配合。
k) 对于多层保温弯头,端面部分应“分步”施工,与多层厚度保持一致l) 应在法兰安装阀每一侧的管道保温端面或法兰接头的每一侧留出足够的空隙,以便能够拆除螺栓,同时将阶梯式防潮加节环安装到法兰或阀门的保温层内m) 对于低温应用阀门,应将阀帽/阀轴延长到足够的长度,以便能够在支架法兰上进行全厚度保温n) 管道保温材料应紧靠在管托上,低温管托的环向和纵向保温接缝应用接缝料密封o) 预制管托纵向防潮搭接处应用防潮码蒂脂密封,环向搭接处应用防潮码蒂脂密封,并加固p) 保温分包商同时负责多层保温管托交错接缝的施工q) 在保温工作完成后,低温管托应正确固定l 防潮层的施工(a) 应在所有保冷材料的外表面涂上码蒂脂防潮层,并用玻璃纤维布加强翼状密封层应该用胶带或接缝胶覆盖处理,使突出部分光滑b) 防潮码蒂脂涂层的总体干(硬化)厚度应应严格按照保温规范数据进行施工c) 防潮码蒂脂应按照要求,从保温外表面抹到容器的未保温金属面,以对所有端面、突出部位、管口和封口形成防潮密封d) 在进行金属保护层施工前,防潮马蹄酯应干燥e) 应对防潮层最终的干厚度进行检查,同时对防潮层进行检查,看是否有裂缝、薄弱点和小孔等。
f) 应对不合格的区域进行修复4) 保护层的施工l 概述(a) 管道和设备保护层选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