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宁波市江北区人才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

24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561125522
  • 上传时间:2023-05-1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4.86KB
  • / 2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宁波市江北区人才发展“十四五”规划 根据《中共江北区委关于制定江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及《江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精神,为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全面深化人才强区建设,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创智之城、和美江北”建设提供智力支撑,特编制本规划规划期为2021-2025年一、现实基础与面临形势(一)现实基础“十三五”期间,江北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人才工作部署要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深入实施人才强区、创新驱动战略,全区人才队伍的规模、结构和效能不断优化,为区域创新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重点人才引育精准发力全区人才资源总量达13.51万人,累计集聚顶尖人才22人,引进全区首个全职创业两院院士、首个全职创新外籍院士,培育全市数字经济领域获评院士的“3315”创业人才自主申报入选国家级重点引才计划、培育工程专家和省领军型创业创新团队均实现零的突破,引育国家和省、市级人才计划数连创新高,区“北岸精英”计划遴选支持高层次人才(团队)103个,人才规模结构不断优化。

      重大平台载体示范带动江北高新园区、浙江前洋经济开发区升级为省级平台,膜幻动力小镇、前洋E商小镇获省级特色小镇命名宁波文创港成为甬江科创大走廊先行区,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生命与健康产业研究院、国电投宁波氢能源研究院等大院大所成功落户累计建成国家级制造业双创示范平台2家,省级及以上博士后工作站19家、企业研究院等创新平台14家、众创空间(孵化器)10家,院士工作站7家人才发展绩效日益凸显深入实施“北岸精英”数字经济专项引才计划,成功打造全国首个“5G+智慧工厂”示范基地,6家企业入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3%服务培育4家人才企业上市,长阳科技成为全市首家科创板上市的“3315”人才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达151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3%;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提高至3.4%,获评省创造力十强区人才发展环境全面优化党管人才工作格局不断健全,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持续强化升级发布“北岸智谷”2.0版实施意见,建立健全领导联系高层次人才制度、人才管家服务机制、专项例会制度等,聚才育才效应明显人才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深化推进,率先建成全市首个人才服务综合体“宁波人才之家”,编制全省首个国际人才全流程服务“一本通”,落户全市首所外籍人才子女学校。

      深化人才专家“关键小事”协调解决机制,人才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十三五”期间,江北人才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对标“十四五”时期人才发展新要求,也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如人才供需结构仍不平衡不充分,平台载体能级有待进一步提升,用人主体活力还需进一步激发等二)面临形势从人才发展的环境看,“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将着力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实现高质量发展人才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实现创新驱动的核心要素面向“十四五”,江北区将积极适应新发展格局,加快提升人才供给数量和效益,不断优化人才结构和治理效能,持续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为全市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撑从人才竞争的态势看,无论是国家间竞争,还是城市间竞争,核心都是人才的竞争以人工智能、5G、量子信息和大数据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区域间竞争合作越来越聚焦科技创新提质赋能,对高端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一直以来,江北区紧跟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前沿,坚持以产业促进人才发展,面向“十四五”,将以更开放的心态、更广阔的市场、更包容的环境集聚国内外优秀人才,用高端人才优势塑造产业优势,用产业优势强化区域竞争力。

      从江北发展的要求看,“十四五”时期是江北发展能级跃升的加速期、产业技术升级的机遇期、城市品质提升的关键期和扩大改革开放的深化期,将着力推动国际化大都市中心城区核心功能和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在更高起点实现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开放格局和创新能力的全新突破,奋力实现“创智之城、和美江北”的总目标人才工作是推动经济转型、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支撑江北区坚持将人才发展与区域发展充分融合,面向十四五,将更加关注人才发展与产业发展、城市发展、创新发展的紧密融合,为人才提供新的资源优势、新的载体平台、新的事业空间、新的人居环境,全面激发江北人才活力,加快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二、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一)总体思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按照人才工作全面争先进位目标要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市场化为导向,重点集聚数字经济领军型、都市工业支撑型和高端服务专业型等产业人才,高水平打造“北岸滨水创新带”,贯彻落实六大人才引育行动,全力营造“近悦远来”新生态,持续打响“北岸智谷”人才工作品牌,着力形成人才发展与高质量发展协同体系,为全面打造“创智之城、和美江北”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坚持政治引领畅通人才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的渠道和制度,充分激发广大人才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兴国之责和创新创造创业活力,把各方面优秀人才凝聚到推动江北高质量发展上来,实现增“人才数”与得“人才心”的有机统一——坚持战略服务以服务“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长三角一体化、浙江自贸区宁波片区、甬江科创大走廊等重大战略为己任,进一步找准人才发展的目标和定位,使人才发展迈向更大格局、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坚持产业聚焦将人才工作与全市、全区重点产业同步谋划、同步推进,大力培育和引进高层次人才、产业人才和青年人才,努力形成人才引领创新、创新驱动发展的局面,促进人才规模、结构、质量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相协调——坚持开放揽才倡导“五湖四海”的大人才观,面向“一带一路”、东亚、东南亚等新兴全球市场,协同推进国际人才本土化和本土人才国际化面向国内市场,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宁波都市圈建设等重大战略,以更开放的姿态主动推进区域间人才有序流动、协作共赢——坚持创新改革积极创新试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破除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激励等方面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实行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尽可能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有效激发人才活力。

      三)发展目标围绕全市人才发展的新要求和江北区“十四五”发展总体目标,聚天下英才、汇四海志士到2025年,江北区人才竞争力位于全市前列,打造全市以创新人才激活创新要素、促进产业创新、厚植创新生态的实践样板具体目标为:1、人才总量不断壮大到2025年,全区人才资源总量达16.85万人,其中党政人才0.2万人、经营管理人才3.72万人、专业技术人才5.67万人、高技能人才6.5万人、农村实用人才0.61万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0.15万人2、人才结构持续优化到2025年,每万名就业人员中R&D人员数量达190人年;专业技术人才高级职称比例、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分别达6.5%、35%;年度新增就业大学生数量达1.5万人;每万名就业人员拥有人才资源数达4030人3、人才效能和环境持续提升到2025年,全员劳动生产率达25.5万元/人;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5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40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68%、研发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区域科技创新指数实现争先进位表“十四五”时期江北区人才发展主要指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单位2020年2025年目标人才总量人才资源总量万人13.5116.85    党政人才万人0.20.2经营管理人才万人3.573.72专业技术人才万人5.025.67高技能人才万人4.046.5农村实用人才万人0.580.61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万人0.10.15人才结构每万名就业人员中R&D人员数量人年184.9(2019)190专业技术人才高级职称比例%66.5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31.2835年度新增就业大学生数量万人11.5每万名就业人员拥有人才资源数人40144030人才效能和环境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人19.825.5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件1825高新技术企业家15140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64.668研发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3.384注:1.以上所有指标属性,均为预期性指标2.表中及文中人才总量指标均为市统计口径三、重点任务(一)聚焦重大战略,担当人才发展新使命1、构筑甬江科创大走廊人才发展样板区全面对接全市甬江科创大走廊战略,践行产、城、人融合发展理念,强化与市域创新布局联动,着力将宁波文创港打造为甬江科创大走廊核心区人才高地。

      对标打造“城市建设的新地标、创新研发的新平台、都市经济的新引擎、百姓生活的新社区”,重点发展数字创意创新、空天信息、工业互联网、未来金融等主导产业,加快招引跨国龙头企业研发中心、创新事业部等重大科创、文创项目,建设一批符合创造性生产与创意性生活需求的平台载体,形成科技创新+文化创意“双轮驱动”的产业格局2、争当“一带一路” 国际人才集聚示范区把握宁波建设“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创造浙江自贸区宁波片区标志性成果的战略机遇,积极推进跨国经贸合作,打造国际人才集聚区依托中国(宁波)中东欧青年创业创新中心、中意产业园核心区等平台,重点在先进制造、港航服务、专业服务、商贸商务等领域强化全球高层次人才交流与合作构建全球引才网络化体系,瞄准中东欧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和日、韩等全球创新人才密集区,新设一批人才联络服务站,布局一批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3、打造长三角区域人才一体化先行区充分发挥江北区作为宁波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核心门户区的区位优势,加快谋划人才合作平台建设,打造一批集人才集聚、项目孵化、集成服务、成果展示等于一体的创新创业综合性平台促进与长三角重点城市智力链接和交流,共同谋划推进一批重大人才活动,聘请一批引才大使,设立一批引才工作站(点)。

      探索长三角人才合作机制创新,在人才评价共认、人才服务共享、人才信息共通等方面形成一批江北经验二)锻造硬核力量,强化人才引领作用1、围绕建设数字经济科创高地集聚数字经济人才秉持“引进一个人才、形成一个团队、做成一个项目、壮大一个产业”的理念,围绕打造全省领先的数字经济科创高地目标,深入实施北岸精英数字经济人才专项引进行动,瞄准5G、区块链、空天信息、直播经济等领域,加快集聚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带动数字经济产业的全球顶尖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型企业家和青年创新人才等各类人才,鼓励创新创业团队选择江北扎根江北,形成既满足现实发展需求,又紧跟未来发展趋势的数字经济人才格局加快推进宁波市工业物联网特色产业园、甬江数字经济产业园、宁波(前洋)直播中心等平台发展,打造新经济、新业态人才集聚区到2025年,数字经济成为引领江北都市工业发展重要力量,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打造全省一流工业物联网产业基地专栏1  数字经济人才引育行动产业领域人才需求5G移动通信技术、网络规划与设计、网络云化能力、大数据和AI技术、行业解决方案等专业人才区块链密码学技术、分布式。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