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语文老师教学反思:我说“预习”.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郭**
  • 文档编号:116025733
  • 上传时间:2019-11-1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1.06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语文老师教学反思:我说“预习”    语文教学文本,现代文一般两三千字,如果课前学生能阅读、了解文本内容,那上课时师生都会感到轻松如果学生对自己要求比较高或是思维能力强一些,能在阅读中发现难点疑点,能有些自己的思考,那就是“有自学能力”了,几乎达到了“不需要教”在这种状态下,教师上课即能进入正题,带领学生全面感知,只需用一两个问题就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或研读,或探讨学古文,如果课前学生能读几遍,尽量“读通”,教师上课时只要用点时间解决字词疑难,学生就能接触学习重点,研读分析,“说好处,看门道”了课前能“读通”,会查工具书,能积累一些经验,越读越快,“文言文”何难之有?    然而,课堂情况往往不是这样直到退休,我也很难见到全班学生都按要求预习文本无论怎样强调,总有约三分之一的学生,课本上没有任何阅读过的记号高中学生,学习习惯不好,即使强制,也很难转变了无论用什么方式招生选拔,也很难保证学生的学习习惯在一个水平线上,对这一点,教师应心中有数我在从教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才逐渐醒悟:习惯比智力更重要学习习惯一定要在早期培养,越迟越难学生学力有差距,同一种教学要求,不可能全面落实到每个学生的学习中,而且不同学科对学生习惯的培养,宜保持相对的统一。

      学生的预习习惯,对所有学科都需要,不大可能只出现在一两个学科的学习要求中我从这个角度观察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总会有所发现    学生的“预习”,差异很大有的学生习惯很好,他们有好奇心,他们总想知道在下面两个月将要学些什么,可能会面对什么样的新问题;学期伊始,新书发下,没等到上课,他们就把书通看一遍,而且勾画出疑点难点;老师上课,他们同步检验自己先前的判断,并延伸思考,甚至想点别的事,开个小差;如果在听到新奇的,他们没有预想到的问题,才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他们的思维常走在一般人前面    学生不预习的原因不一,有的是各科作业多,协调不好;有的是厌倦学习,得过且过,期望值不高;有的则是没有好奇心,考试测验也吓不倒他们这中间也有教师的因素,有些教师不主张预习,担心学生知道了“例子”,上课不听;也有教师希望学生上课时能享受“教学设计演出”,做有新鲜感的观众    一些同行没有考虑到预习在习惯培养和思维发展中的作用,而仅仅是为了上好自己的课也有教师在上公开课或示范课时,才会特别关照学生“预习”,以“配合老师上课”,否则一节课是不可能完成任务的    了解自己将要去做的事,预想可能会发生的事,思考将可以应对的策略,“如果怎么样,那就如何办”;很多有经验的成年人,未必很有智慧,而是对即将发生的事能作出预测,并做准备,物质的,精神的。

         其实,旧观念一直在作祟,干扰教学为什么非要认为学生只有在课堂才会学习、为什么一定要把“正式的学习”放在课堂上、为什么会认为学生只有“从师而学”……所谓,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是自学行为,而且这种自学比课堂教学更有效,因为它已经是一种自觉教师要信任学生,不要以为他们不可能通过“自学”解决问题,课堂教学只不过是条“基准线”,教师依照一定的程式完成教学过程,而真正能让学生铭记在心的,是他们个人的学习体验    (吴非)      -family:宋体;line-height:150%;color:rgb(0,0,0);font-size:14.0000pt;mso-font-kerning:0.0000pt;" >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