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导处范文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doc
13页教导处范文之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上学期期末考试已经落下帷幕本次考试参考学科包括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政治、生物、微机八个学科一、成绩统计及分析除微机学科外,其他七个学科总分760分参考学生57人,最高分600分,最低分154分优秀(684分以上)、优良(608分以上)没有;及格(456分以上)19人,占参考人数33.33%;低差(304分一下)9人,占参考人数15.8%附1:各学科数据统计语文(120分)数学(120分)英语(120分)历史(100分)地理(100分)政治(100分)生物(100分)优秀人数0000171百分比00001.812.31.7优良人数10343247百分比1.805.37.165.242.112.3及格人数283716214940百分比495.312.328.150.88670.1低差人数2382512623百分比366.743.92110.53.55.2总 分4375220328582883320441173661平均分76.838.6550.150.656.272.264.2附2:期末考试数据与入学考试、期中考试数据对比(总成绩)参考人数总分优秀及格低差平均分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分数占总分比例期末考试57人760001933.3915.8401.7552.9%期中考试59人7600018人30.518人30.5431.2756.7%入学考试60人300001人1.746人76.792.4530.8%二、本次考试取得成绩的原因及暴露出的问题本次期末考试和入学考试、期中考试成绩相比,取得了非常显著的进步。
其主要原因是:1、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本学期学校将课堂教学改革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七年级全体教师积极投入到课堂教学改革之中小组合作、自主学习,新的教学模式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自主探究、互助答疑中,不仅学习到了知识,也提高了能力2、注重基础知识学习自我校提出“降低难度、放慢速度、注重平均分”的要求后,我们在教学中,始终坚持这一原则实践证明,这是我们取得成绩最主要原因3、加强课后学生入学考试之后,老师们意识到学生基础差,很多学生小学的知识欠缺语文、数学、英语教师利用自习课时间,加强对学生的课后,从小学落下的知识补起4、培养学习习惯在进入初中后的问卷调查中显示,这一届学生的学习习惯非常差由班主任牵头,科任教师配合,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课前用品的摆放、上课听讲的坐姿、课堂笔记的要求、作业的要求等等,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学生的学习习惯有了较大的改观但不可否认的是,虽然我们老师做出的极大的付出,但学生在考试中还是暴露出了这样那样的问题,纵观所有学科,学生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落实不到位如语文的古诗词默写,英语考试中的单项选择等,学生丢分现象大量存在,这表明,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还不够。
2、部分学生缺少良好的考试习惯考试中多数学生都能认真对待,细心答题但也有部分学生缺少良好的考试习惯,如:考试期间坐不住,审题不清,答完试卷后不检查,特别是在英语考试中,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在考试开始后15分钟就“答”完了试卷3、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不高在各科考试中,对于综合性试题、考察能力的试题,学生的得分率较低,这反映出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有待提高4、语言表达能力差作文字数不够,病句多,回答问题白话多,缺少专业术语,答案缺少条理性等等,都反映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欠缺5、没有掌握各学科的有效学习方法三、今后教学的启示(1)平和心态,接受现实生源差,成绩低,纪律散,这是不争的事实怨天尤人,牢骚满腹是不起作用的,与其抱怨,不如平和心态,接受现实,从实际出发,摸索有效的方法,制定可行的措施即便将来学生真的是与我们期望的相差甚远,我们因为曾经努力过,也不会产生负罪感2)扎实教学,注重基础,努力提高平均分学生的起点低,水平低,所以,教师应该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把教学活动的基点放在大多数学生的身上,把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稳扎稳打,注重落实,保证做到“堂堂清”,针对每名学生的情况,为其制定不同的目标,20分的水平制定30的目标,60分的水平制定70分的目标,这样长期坚持,三年的时间,应该不愁学生的进步。
这样一来,虽然高分学生可能没有,但因为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有了,大多数的学生都进步了,所以平均分也一定会提高3)降低难度,培优补差,提高工作效率教师在教学中依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可以适当的降低教学难度,让大多数的学生能“吃好”,并保证其“消化好”,课余时间留给少数的尖子生和落后生,既减轻了工作负担,也提高了工作效率这要比在课堂上为了目标的达成,为了进度的完成,只有少数人能“吃饱”,多数人都“吃不饱”的策略更好些4)坚持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效率高效课堂模式的采用已经使我们尝到了甜头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坚持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同时,结合学科特点,不断创新,不断改进每一名教师要把握好课堂教学的各种要素,明确目标、突出重难点、把握深广度,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5)传授学习方法,教会学生学习不同学科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科特点,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规范学生的学习习惯,从根本上改变学生不会学习的状况在教学中还要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有针对地进行个别指导对优生的指导应着重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让他们多做思维难度较大的题目,如课本中的选做题、思考题二是让他们积极参加活动课,扩大视野,拓宽知识面,提高能力中等生能够掌握基本知识,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但缺乏勤奋好学的精神和独立思考的习惯,所以对他们要加强这方面的指导。
后进生缺乏自信心,知识欠缺多,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对他们要重点当然,这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需要教师长期坚持6)勤思考、多实践、重总结学科不同,教学方法不同,作为教师,必须要经常思考本学科的教学方法,特别是能适应我校学生的教学方法,备课过程中绝不可省略备学生这一环节当有了想法、设想后要及时付诸实践,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思考(设想)——实践——总结经验——再思考——再实践——再总结,这样的过程长期坚持,不愁找不到适合学生水平和特点的教学方法,方法对了,效率必然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