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课堂PPT).ppt
69页预防艾滋病 艾滋病离我们并不遥远 全世界死于艾滋病的人已达2000多万 世界有3000万人不知道自己感染艾滋病病毒 全球感染艾滋病的成人和儿童将超过4700万 全球每天16000人感染艾滋病 每天以感染1000个儿童的速度蔓延 全球每天10000人死于艾滋病 我国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 全国已报告的艾滋病感染者超过37万例 全国实际感染者可能已超过100万 艾滋病发源于非洲 1979年在海地青年中也有散发 后由移民带入美国 1981年6月5日 美国亚特兰大市疾病控制中心 首次在 发病率与死亡率周刊 上简要的介绍了他们发现的五例艾滋病病人的病史 1982年正式将此病命名为艾滋病 以后不久 艾滋病迅速蔓延到了各大洲 预防艾滋病 1985年6月 由上海入境的一名美籍阿根廷青年男性游客因艾滋病住院 治愈无效 死于我国境内 这是出现在我国的首例艾滋病 据有关部门推测 在今后几年内艾滋病发展趋势是 发达中国家是呈下降趋势 而发展中国家则呈急剧上升趋势 预防艾滋病 艾滋病防治是关系我中华民族素质和国家兴亡的大事 各级党政领导需提高认识 动员全社会 从教育入手 立足预防 坚决遏制其蔓延势头 胡锦涛 预防艾滋病 不进行教育 艾滋病将会继续横行 艾滋病得不到有效控制 教育也就无法发挥其作用 彼特 皮奥特UNAIDS执行主任 预防艾滋病 警世的悲剧 预防艾滋病 中国艾滋病流行形势严峻 预防艾滋病 卫生部29日通报中国艾滋病疫情及防治工作情况时指出 截至2010年10月底 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37万余例 其中病人13万余例 死亡6 8万余例 2009年 卫生部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 世界卫生组织联合评估结果表明 截至2009年底 估计中国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74万人 其中病人约10 5万人 2009年新发感染者约4 8万人 因艾滋病相关死亡约2 6万人 预防艾滋病 艾滋病疫情持续上升 上升幅度有所减缓 近几年 随着中国艾滋病宣传教育 咨询检测和抗病毒治疗等工作力度不断加大 发现的感染者和病人越来越多 治疗后病人的病死率显著降低 根据艾滋病疫情的发展规律和国际艾滋病流行经验 中国累计和存活的感染者与病人数量将在一段时间内持续上升 近两年的艾滋病监测结果表明 艾滋病疫情上升的幅度有所减缓 年报告感染者和病人数的环比增长率由2008年的16 8 降低到2009年的9 3 2010年1 10月同比增长率下降了1 4 预防艾滋病 性传播已成为主要传播途径 男性同性性传播上升速度明显 历年报告病例中异性传播所占比例从2008年的40 3 上升到2009年的47 1 男性同性性传播所占比例从2008年的5 9 上升到2009年的8 6 局部地区和特定人群疫情严重 云南 广西 河南 四川 新疆和广东6省累计报告感染者和病人数占全国报告总数的77 1 预防艾滋病 截至2010年10月31日 全省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人6430例 其中 艾滋病人3904例 死亡1993例 在6430例感染者和病人中 经既往有偿供血传播占26 3 经既往输血或输入血制品传播占12 5 经注射吸毒传播占4 5 经性途径传播占46 1 经母婴途径传播占1 3 传播途径不详占9 4 男性感染者和病人占61 7 女性感染者和病人占38 3 年龄在15 44岁之间的感染者和病人占71 3 全省疫情特点 一是经性传播逐步成为主要传播途径 二是外出务工人员的艾滋病防治问题日益突出 三是疫情涉及面广 地区分布差异大 预防艾滋病 一是疫情监测网络进一步健全 目前全省已设立了473个免费自愿咨询检测点 76个国家级监测哨点 全年免费检测艾滋病抗体100多万人次 其中孕产妇50多万人次 吸毒 男男性行为者等高危人群10万多人次 二是艾滋病病人得到了更好的救治 截止2010年10月底 全省已有2671名艾滋病人得到了免费抗病毒治疗 150名感染者得到了免费中药治疗 病人病死率由2003年的45 3 下降到现在的4 75 预防艾滋病 三是综合救助政策进一步落实 全省 四免一关怀 政策落实率达100 民政部门先后对2753户有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的家庭 520名艾滋病致孤儿童实施了生活救助 教育部门免费提供了909名艾滋病致孤儿童和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书本费与杂费 资助了100名考入高中和大学学生的学费 四是综合防控措施全面展开 全省无偿献血率已达了100 杜绝了经采供血传播 卫生与人口计生部门紧密配合 全省所有孕产妇实施了早期筛查 最大限度阻断母婴途径传播 在加大对卖淫 嫖娼等违法犯罪活动的治理和打击力度的基础上 全省所有县 市 区 全面实施了娱乐场所100 安全套项目 降低了高危人群经性途径感染率 全省共开设阿片类物质成瘾者社区药物维持治疗门诊46家 33个地区开展了吸毒人员针具交换工作 每年交换针具达11万支 严控注射吸毒传播 预防艾滋病 2006年1月29日温家宝总理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457号令 颁布 艾滋病防治条例 并自3月1日起施行 条例 规定 县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下列艾滋病防治关怀 救助措施 一 向农村艾滋病病人和城镇经济困难的艾滋病病人免费提供抗艾滋病病毒治疗药品 二 对农村和城镇经济困难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艾滋病病人适当减免抗机会性感染治疗药品的费用 三 向接受艾滋病咨询 检测的人员免费提供咨询和补筛检测 四 向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免费提供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治疗和咨询 生活困难的艾滋病病人遗留的孤儿和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未成年人接受义务教育的 应当免收杂费 书本费 接受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 应当减免学费等相关费用 县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对生活困难并符合社会救助条件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给予生活救助 预防艾滋病 预防艾滋病 中国不能承受之重 艾滋病在中国青少年群体中大面积流行的后果 劳动人口急剧减少 人才严重损失人口比例严重失衡 人均寿命降低严重影响国民经济据统计 目前中国艾滋病患者平均死亡年龄为28岁 以中国人均劳动年龄59岁为基础 每个青年艾滋病患者所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约47万元人民币 以此推算 目前全国艾滋病感染人群达84万 保守数字 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将达数千亿元人民币 预防艾滋病 人类为了明天的战争 青少年是人类的未来和希望青少年也是艾滋病危害最严重的群体全球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人中 1 3是10 24岁的青少年 而且每分钟新增加5个青少年感染者在艾滋病流行的发展中国家 青少年占30 以上的比例 青少年艾滋病防治 人类与艾滋病之间一场残酷的争夺战 摘自联合国艾滋病联合规划署 青少年与艾滋病 危机中的机遇 预防艾滋病 学生群体是一个非常大的基本面 按2006年的数据 全国的高等院校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普通中学 一共是9万6千所 在校学生人数是1亿2千7百万 如果全国人口总数以13亿计 那么大约十分之一的人口在以上三类学校当中 学生群体的另一个特点 性活跃 工作重点 预防艾滋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57号 艾滋病防治条例 已经2006年1月18日国务院第122次常务会议通过 现予公布 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 总理温家宝二 六年一月二十九日 艾滋病防治条例 预防艾滋病 艾滋病防治条例 第十三条 第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应当指导 督促高等院校 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中学将艾滋病防治知识纳入有关课程 开展有关课外教育活动 高等院校 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中学应当组织学生学习艾滋病防治知识 预防艾滋病 预防艾滋病时不我待 让我们了解艾滋病预防常识并告诉其他人 预防艾滋病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 AIDS 是一种由艾滋病病毒 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 简称HIV 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免疫功能 使人体发生多种不可治愈的感染和肿瘤 最后导致被感染者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病 艾滋病 AIDS 是AcquiredImmuneDeficiencySyndrome的简称 即 获得性免疫缺乏综合征 艾滋病病毒 HIV 艾滋病病毒 即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简称HIV HIV病毒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 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4淋巴细胞作为攻击目标 大量吞噬 破坏T4淋巴细胞 从而破坏人的免疫系统 最终使免疫系统崩溃 使人体因丧失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而发病并死亡 发病机制HIV在繁殖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杀伤CD4 从而导致免疫功能受损 感染的直接毒性作用 细胞融合 无辜旁立者 损伤 干细胞受HIV感染 自身免疫的破坏 艾滋病病毒如何危害人体健康 艾滋病病毒是一种杀细胞性病毒 主要在 辅助性T淋巴细胞 内大量增殖使细胞破坏 而 辅助性T淋巴细胞 是人体中非常重要的免疫细胞 免疫细胞的破坏直接导致免疫功能衰竭 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逐渐下降 直到完全失去 这样 对正常人来说很小的疾病或者感染 如腹泻 在艾滋病病人身上却可能无限制地恶化 最后导致死亡 艾滋病的分期及主要临床表现 T4细胞 HIV致病机理 吸附 侵入 逆转录 基因组整合与表达 释放 AIDS可分为三期 窗口期潜伏期临床表现期 人体感染HIV的最初几周中 病毒在体内繁殖很快 并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 从感染上HIV到相应抗体产生需要1 3个月的时间 平均约45天 这段时间称为 窗口期 窗口期血液HIV抗体检测为阴性 窗口期 潜伏期 从感染HIV到出现临床症状之前的无症状时期 称为 潜伏期 持续时间可短至数月 长至15年以上 平均为5 10年 潜伏期的长短因人而异 可能与患者本身免疫功能 HIV病毒的种类 强度 数量 感染途径 人体感染HIV后的营养 健康状态等有关 临床表现期 主要表现为免疫系统受到严重损伤 机体抵抗力下降 以至诱发严重感染和一些少见的癌瘤 常见症状 低热 消瘦 乏力 慢性腹泻 慢性咳嗽 全身淋巴结肿大等 机会性感染 卡氏肺囊虫病 口腔及咽部霉菌感染 病毒性疱疹 结核病 乙型肝炎等 恶性肿瘤 卡波西氏肉瘤 淋巴瘤等 一 急性HIV感染只有在对高危人群的随访中才能发现 其发生率仍不清楚 估计是为1 3 2 3 表现为急性发热 出汗 头痛 咽痛 厌食 全身肌肉酸痛等 可有红色斑疹 腹泻 全身淋巴结肿大 WBC和血小板减少 持续 周可自愈 热退后淋巴结渐缩小 CD4 CD 1 CD4数在正常范围 抗HIV由 一般为2周 3个月 最长可达六个月 P24抗原阳性可出现在抗HIV阳性前2 3个月 艾滋病的临床表现 二 无症状感染可无任何症状和体征 表现为抗HIV阳性 CD4计数尚正常 P24抗原多为阴性 三 其他HIV疾病 CD4计数常 200个 mm 消耗综合征体重明显减轻 10 持续发热 38 疲乏 盗汗 明显衰老 神经性疾病除与HIV感染直接相关的疾病 如痴呆综合症 无菌性脑膜炎 外 还可以出现神经系统机会性感染和机会性肿瘤等疾病 较常见的有隐球菌脑膜炎 弓形虫脑脓肿 脑淋巴瘤和卡波齐肉瘤等 此外还有单纯疱疹病毒或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性脑炎 外周神经炎 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是机会性感染引起的肺炎 卡波齐肉瘤和肺结核 卡氏肺囊虫性肺炎 PCP 据美国的报道AIDS患者中70 80 感染过1次或多次PCP 10 15 的PCP是可以致命的 主要表现为持续数周 数月和慢性咳嗽 常无痰 胸骨后闷胀 吸气及咳嗽时加重 80 90 病人有短程发热 感染后期氧合作用严重受损时 可出现呼吸困难 体查多无异常 仅30 40 病人可听到罗音 诊断 1 线胸片是PCP非特异性诊断手段之一 2 肺功能检查80 的PCP病人PO2 80mmHg 90 的病人肺泡 动脉氧压差 15mmHg 几乎所有病人一氧化碳弥散力不足预计值的80 肺功能测定不能确诊PCP 但肺功能正常者可排除PCP 3 确诊应检出病原体 因肺孢子虫不能常规培养生长 涂片检查是主要方法 咳出痰液检出率很低 雾化引导痰液可达50 90 支气管 肺泡灌洗液 BAL 可达90 以上 可用Giemsa Wrigt 甲基蓝染色 子孢子 滋养体 孢囊均可着色 其他病原感染性肺炎CMV 衣原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