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观书有感.doc
2页观书有感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自学生字新词,学会3个生字“鉴”“徘”“徊” 3、能解释诗句中的关键词语,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能借助图画,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点:理解诗意,明白诗人借方塘表达的感受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读书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学习一首古诗,谁来读课题?全班一起读 2、知道作者吗?你知道他的哪些情况?请向大家介绍一下 3、能用“熹”组词吗?还记得“熹”的意思吗? 今天我们所读的朱熹的这首诗是否也如早晨的一缕阳光,把我们的心里照得亮亮的呢?打开课本,我们来读诗 二、正确、流利地读诗 1、放声朗读,将诗多读几遍,做到读正确,读流利 2、指名多位学生读诗,全体读诗 3、检查预习情况: (1)这首诗中有3个生字,都认识了吗?指名认读 (2)你能给“鉴”扩上一两个词吗?诗中的“鉴”又是什么意思呢?“徘徊”又怎么理解呢? 三、想象画面领,悟古诗内涵 1、读了这首诗,知道诗中是围绕哪一个事物来写的吗?(板书:池塘)什么样的池塘? 2、你说得不错同学们再读一读诗,尤其是前两行,你能把作者笔下的池塘说具体点吗? (1)生读诗,说给同桌听。
(2)指名说知道为什么说镜子是打开的吗?) 3、是的,这打开的“镜子”可漂亮了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副怎样的画面呢?让我们提起笔来写一写 4、指名交流指导朗读前两行 5、同学门,站在这清澈美丽的池塘前,你一定会和朱熹一起询问:为什么池塘这般清澈?你知道吗?活水 生说原因(板书:池塘--------清澈),师生引读后两行 6、同学们,学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吗?(生质疑) 师:对呀,是不是搞错了?小组长赶快带领组员讨论一下,这池塘和读书有什么关系? (1)小组讨论 (2)指名交流 (3)看来这池塘在这里是有所指的,那活水同样也有着深意谁再来说一说?(板书:头脑---------灵活) (4)是啊,每天的读书学习就是那池塘上流大源头活水,只有日日读书,你的头脑才会明澈如镜,才会云影徘徊所以题目是(生读) (5)题目的意思是朱熹在看书时产生了一个感想,这个感想就是------(齐读诗) 四、背诵古诗 1、我想作者在读书时一定是又明白了什么人生哲理,他感受到读书对于自己的意义,他要把自己的这种体会告诉天下所有的人,怎么写呢?直接说“啊,读书重要,读书能让你头脑清楚、灵活同学们,这样行吗? 2、(出示课件)我们来看。
一天早上,朱熹披衣走出院门,他看书沉思,不时抬头望望远处的翠山,低头瞧瞧脚边的野草,他大目光停留在池塘里那跳动的波光云影上.突然,哗哗的流水声催生了他的灵感,他知道怎么去表达心里的意思了生齐背) 3、你记住这首诗了吗?自由背,指名背 五、拓展延伸 1、同学们,《观书有感》是一首关于读书的诗,其中“问渠那得请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千古名句前面一首《冬夜读书示子聿》也是关于读书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也是千古名句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读书的古诗、名言警句? 2、全班交流,师补充另一首朱熹的《观书有感》) 六、课堂小结: 有人说,不断认识自己的无知,你才更有智慧有人说,能够摄取书中营养的人要比吃得更多的人更健康同学们,读书吧,因为每一本书就是一级级阶梯,你每爬一级,就意味着向智慧向成功迈进一步! 七、布置作业: 背熟本诗,背写到作业本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