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上民防教育教案.pdf
14页五年级上学期民防教育教案主备人:九龙山小学陶林连1 第一章介绍民防概述民防的概述及任务、作用教学目的:1、让学生认识民防的概述,增强民防的意识2、了解人民防空的任务和作用,知道防空袭警报音响信号的特征3、了解什么是三防,明确普及防空教育的意义教学重点:1、结合国际、国内形式,进行2、明确普及防空知识的意义3、掌握防空袭警报音响特征教学难点: 人民防空的作用教学方法: 以事例和道理说明课题内容,利用电脑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明确学习民防知识的重要性1. 播放政府部门领导组织抗震救灾的视频,激发学生学习民防知识的兴趣2.教师简述:我国各届政府领导都对民防工作给予高度重视,1996 年 10月 20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1997年 1 月 1日起施行其中规定: “国家开展人民防空教育,使公民增强国防观念,掌握人民防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同学们在学好文化课的同时, 要接受人民防空教育,学好防护技能在突发战争时,在遭受自然灾害时,才能更好地保存自己,使自己免受伤害二、了解民防概述1.什么是民防“民防”是民事防护的简称,是指政府动员和组织群众采取防空袭、抗灾救灾措施,实施救援行动,防范与减轻灾害的活动。
它包括战争空袭的防护、自然灾害的防护和民间人为灾害的防护随着社会的发展,民防逐步向保护生态环境、人道主义救援等领域拓展和延伸2.介绍防空袭警报:(播放警报声)预备警报:鸣 36 秒,停 24 秒,反复 3 遍五年级上学期民防教育教案主备人:九龙山小学陶林连2 紧急警报:鸣 6 秒,停 6 秒,反复 15遍 解除警报:鸣 3 分钟3.了解人民防空的基本任务:在遭受敌人空袭时,保护广大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的安全,消除空袭后果,保持社会安定,配合军队坚守作战4.了解人民防空的具体任务: 包括战时和平时战时:适时发放防空警报;及时组织人民群众疏散、 掩蔽; 向群众通报遭受袭击情况并指导进行防护和自救、互救;组织人防专业队开展抢救、抢修工作,消除空袭后果,协助有关部门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配合城市防卫作战平时:结合城市建设,修建人防工程;同有关部门拟定城市建设规划;建立人防通信、警报系统;制定防空袭预案,进行疏散地域建设; 整组和训练人防专业队伍, 使其在工业事故和自然灾害中发挥骨干作用, 以锻炼提高战时救护和抢修能力;对公民进行人民防空教育,使其增强国防观念,掌握人民防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三、知道人民防空的作用1.人民防空是保存战争潜力的有利措施现代战争不仅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破坏性巨大。
因此,在战争中只有有效地保存战争潜力,才能争取主动,持久抗敌如中国的抗日战争,当时的日本工业发达,武器装备精良,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占领了大半个中国但中国人口多,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地理环境复杂,具有较大的战争潜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八年的浴血奋战,终于打败了日本鬼,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所以战争潜力的大小, 决定了战争能否持久, 而人民防空能最大限度地保存人力物力,是保存战争潜力的有力措施人民防空的具体工作,由中央、各省、地区、市、县、区人民防空办公室(人防办)负责2、人民防空可以增强城市的要塞作用城市是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集中,资源丰富,交通发达,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保卫好城市,也就是保存了战争潜力所以,城市是人民防空的重点,国家提供了一定的工程保障和物资储备,是反空袭的要塞3、人民防空对延缓和制约战争的爆发产生一定的威慑作用一个国家人防工作的好坏,是敌人发动战争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人防工程完备、警报系统先进、防空组织严密、 人民防空素质高等, 这都对延缓和制约战争的爆发起一定的威慑作用五年级上学期民防教育教案主备人:九龙山小学陶林连3 四、 明确普及防空教育的意义1、激发爱国热情,增强国防观念。
通过防空教育,使同学们了解了战争的危险仍然存在,高科技武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对人民的危害 一旦国家面临战争威胁时, 就能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激发爱国热情,担负起建设、保卫祖国的责任2、增强防护意识,提高防护素质三防:防核武器,防化学武器,防生物武器通过学习,能使同学们懂得核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的性能及特点,学会防护动作,能制作简易防护器材,会使用人防工程掩蔽, 一旦受伤的自救互救技能等不仅提高了个人素质, 在平时的突发灾害中进行防护, 较好地保存自己如非典时期3、拓宽知识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防空知识是集物理、化学、生物等多学科于一体的综合学科有鲜明的思想性、丰富的知识性、充分的实践性通过学习和训练,可以加强个人修养,拓宽知识面,锻炼应变应急能力,提高身心素质练习:1、 人民防空的基本任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防空警报有几种?它们的音响特征分别是什么?3、 普及防空教育的意义:⑴____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_第二章自然灾害应急知识1. 地震与自救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震是自然灾害之一,知道地震会带来极大的危害。
2. 懂得避震的要点和地震后自救与互救的方法,增强学生自我防护的意识教学重点: 地震的成因和地震发生时的紧急避险、自救及互救 教学难点: 避震的方法五年级上学期民防教育教案主备人:九龙山小学陶林连4 教学准备: 地震的视频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 播放四川汶川地震的新闻及视频资料2. 让学生说说看了视频资料之后的感想3. 教师简述地震会人类造成巨大的危害二、了解地震的含义1.阅读教材中“地震的含义” 2.教师介绍的地震成因地震是由地球内部介质局部发生急剧的破裂,产生地震波,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3.教师引导讨论:地震既然对人类和大自然造成了这么大的伤害,如果我们遇到地震, 应该如何避震自救呢?三、学习地震发生时紧急避险的方法1. 展开讨论:发生地震时是跑还是躲?2. 学生交流,教师讲述: 震时应该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如果在平房内,发现预警3. 地震的求生方法:⑴地震时,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一般有12 秒钟的时间,此时要保持冷静,12 秒钟内要因地、因时地作出瞬间避险抉择;⑵不要拥挤在楼梯,过道上;⑶撤到室外或正在室外的人员,要选择空旷地带避;⑷不要盲目破窗跳楼;⑸不要在高楼、烟囱、高压电线、狭窄巷道、桥梁等处停留;⑹避震时,要注意保护头部;⑺地震发生时, 应及时采取正确措施, 紧急避险。
来不及撤离, 应就近避震注:地震知识1、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目前人们尚不能阻止地震的发生但是,我们可以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2、由于地球不断运动,逐渐积累了巨大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错动,这就是地震3、地震前兆指地震发生前出现的异常现象,如地震活动、地表的明显变化五年级上学期民防教育教案主备人:九龙山小学陶林连5 以及地磁、 地电、重力等地球物理异常, 地下水位、 水化学、动物的异常行为等4、地震各级的感觉:①4—5 级,睡觉的人惊醒,吊灯摆动②6 级,器皿倾倒,房屋轻微破坏③7—8 级,房屋破坏,地面裂缝④9—10 级,桥梁、水坝损坏,房屋倒塌,地面破坏严重⑤11—12 级,毁灭性破坏5、发生有感地震应急行动有感地震是指发生的地震级别较低,有明显震感, 没有造成破坏和重大破坏的地震6、应急要点○发生有感地震后, 室内人员在震发瞬间不知道地震强弱的情况下,应迅速按预先选定的较安全的室内避震点分头躲避○震后快速撤到室外,注意收听、收看电视台、电台播发的有关新闻,做好防震准备○了解震情趋势,不听信、传播谣言,确保社会稳定○住平房的居民遇到级别较大地震时,如室外空旷,应迅速跑到屋外躲避,尽量避开高大建筑物、立交桥,远离高压线及化学、煤气等工厂或设施; 来不及跑时可躲在桌下、床下及坚固的家具旁,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防尘、防烟。
○住在楼房的居民, 应选择厨房、卫生间等开间小的空间避震;也可以躲在内墙根、墙角、坚固的家具旁等容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要远离外墙、门窗和阳台;不要使用电梯,更不能跳楼○尽快关闭电源、火源○正在教室上课、工作场所工作、公共场所活动时,应迅速包头、闭眼,在讲台、课桌、工作台和办公家具下边等地方躲避○正在野外活动时,应尽量避开山脚、陡崖,以防滚石和滑坡;如遇山崩,要向远离滚石前进方向的两侧方向跑○正在海边游玩时,应迅速远离海边,以防地震引起海啸○驾车行驶时,应迅速躲开立交桥、陡崖、电线杆等,并尽快选择空旷处立即停车○身体遭到地震伤害时, 应设法清除压在身上的物体, 尽可能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防尘、防烟;用石块或铁器等敲击物体与外界联系,不要大声呼救,注意保存体力;设法用砖石等支撑上方不稳的重物,保护自己的生存空间8、地震时切忌惊慌五年级上学期民防教育教案主备人:九龙山小学陶林连6 我们感觉到的地震,大多数是有感、强有感地震,少数能造成轻微破坏,造成严重破坏的地震是极少数因此,当遇到地震时切忌恐慌,要沉着冷静,迅速采取正确行动特别在高楼和人员密集场所,就地躲避最现实 我国有过地震并没造成任何破坏,但惊慌失措的人们互相拥挤踩踏造成重伤甚至死亡的教训。
○不要跳楼○要相互关爱○人员密集场所不要拥挤○学生要听从指挥2. 海啸与逃生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事海啸,知道海啸给人类带来的危害2.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知道发生海啸的主要原因,提高学生的防海啸的意识,明确在海啸中逃生的重要性3.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及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 海啸中的逃生教学难点: 有防范意识教学过程:一、观看海啸录像,感受海啸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害1. 观看日本海啸的录像2. 观看印度海啸的录像3. 说说海啸给你留下什么印象?说说海啸给人类带来的危害1) 出示资料,并伴随教师讲解: 印度尼西亚大地震 (2004 年 12 月 26 日) :里氏 9.0 及,发生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省地震引发的海啸席卷斯里兰卡、泰国、印度尼西亚及印度等国,导致30万人失踪或死亡2)出示资料,并伴随教师讲解:日本大地震(2011 年 3 月 11 日):日本当地时间 14 时 46 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 级地震并引发海啸, 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死亡或失踪 25000人地震还造成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露事故,大面积的污染环境,并产生长远的影响,损失无法估量。
3)危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威胁着人的生命;第二,造成财产损失;五年级上学期民防教育教案主备人:九龙山小学陶林连7 第三,其他,如核泄漏造成环境污染二、明确海啸的定义师介绍: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当地震发生于海底,因震波的动力而引起海水剧烈的起伏,形成强大的波浪,向前推进,将沿海地带一一淹没的灾害,称之为海啸 海啸掀起的狂涛骇浪, 高度可达 10 多米至几十米不等,形成“水墙”海啸波长很大,可以传播几千公里而能量损失很小,如果海啸达到岸边,“水墙”就会冲上陆地,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三、海啸中如何逃生在海啸中如何逃生呢?1. 小组将课前从各方面收集的资料、听到的知识进行讨论2.教师总结逃生办法:(1)如果居住在海边或者到海边旅行,应留心地震信息,因为海啸往往是由地震引起的在海边玩时一旦感觉到较强的震动,就应立即离开,并做好预防海啸的准备虽然不是所有的地震都会引起海啸,但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2)若发现海水有反常的涨落,如海平面突然下降,或巨浪突然滚滚而来,水面上有大量水泡冒出,就应尽快离开3)动物的警觉性比较高,要留心海边动物的表现,如果出现反常行为,就要提高警惕4)在撤离的时候要尽量往高处撤离,在巨浪卷来时,如果周围有抗击力强的坚固建筑物,应立即进入并关严门窗。
5)如果不幸被海浪卷进海中,要尽量冷静,然后设法抓住树枝或木板之类的漂浮物,让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