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度课题指南new.doc
16页附件1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课题指南(本课题列出了若干选题领域和范围申报者根据指南和实际,可自行设计具体课题一、教育发展战略和基本理论研究教育强国(省、市、县)建设战略研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实施办法研究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研究促进教育公平的策略研究教育投入保障机制研究办学体制与管理体制改革研究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发展研究民办教育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城镇化对教育发展的影响研究河南重大教育史研究教育学科建设研究二、基础教育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基础教育质量分析研究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化研究特色高中建设研究深化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研究高中课程改革相关问题研究基础教育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转变实践研究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中小学(区域)教育工作评价体系研究提高农村幼儿教育质量研究农民工子女随迁入学保障机制研究特殊学生随班就读问题研究三、职业教育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研究职业教育优质资源共享研究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研究“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以能力为核心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研究四、成人与社会教育农村远程教育绩效研究有组织教育与自主学习相互补充研究成人教育学校机构现状调查研究农民工培训相关问题研究成人在职学习状况调查研究农村教师继续教育研究五、高等教育提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相关问题研究高等学校学生管理研究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模式和院校特色研究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保障机制研究高校教育服务学生满意度调查研究民办高校办学特色实证研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研究六、德育学校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状况实证研究网络时代学校德育研究家庭道德教育研究学生德育综合素质评价研究师德建设研究学校文化建设研究七、教育经济与管理 义务教育监测与评价研究教师评价与绩效工资分配研究“特岗计划”实施成效及评价研究学校教育资源利用率研究农村教师流动和补充机制研究农村学校教学点管理研究八、教育心理学生学习潜能和学科能力发展研究教师工作压力及其应对策略研究单亲家庭子女心理行为问题与教育对策研究提高学生抗挫折心理能力研究儿童异常行为调查与干预研究九、教育信息技术远程教育有效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案例研究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状研究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研究高等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研究优质教育资源公共平台建设研究十、体育卫生美育学校公共卫生安全管理机制研究特殊儿童艺术教育现状及发展研究体育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学生近视预防和矫正研究艺术课程教材教学研究 阳光体育学校推行模式研究 附件2 课题类别课题编号 河 南 省 教 育 科 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课题申评书 课 题 名 称 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 课程体系构建与研究 负 责 人 姓 名 李芳菊 负责人所在单位 郑州华信学院信息工程系 通 讯 地 址 郑州华信学院信息工程系 填 表 日 期 2010年5月27日 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填 表 说 明 一、申报表各项内容须打印或用钢笔如实填写。
语言要准确严谨,字迹清晰易辨二、申报表需报送一式三份复印件一律用A4复印纸,左侧装订三、每项课题主持人仅限一名课题组成员最多不得超过6人四、每人最多只能参与两项课题(限主持申报一项)五、凡未按期完成已立项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者,不得主持申报本年度课题六、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课题申报管理工作联系地址:郑州市纬五路12号(省供销大厦8楼816房间) 联系:0371-65838010 邮编:450003 一、简表课题名称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研究负责人 姓 名李芳菊性别女民族汉出生年月1974.12行政职务教研室主任专业职务讲师研究专长计算机工作单位郑州华信学院信息工程系邮政编码451150联系13939007989主要参加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月专业职务工作单位李芳菊女1974.12讲师郑州华信学院蒋建男1976.讲师郑州华信学院冯光辉男郑州华信学院欧群雍男1978.10助教郑州华信学院预期研究成果形式预计完成时间二、课题论证1.选题意义;2.研究基础;3.研究内容(主要思路、视角、方法、途径、目的,重要观点);4.创新程度,理论意义,应用价值选题意义:新世纪初,面临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党中央强调要抓住重要战略机遇,加快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要求高等教育加快改革发展步伐,为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精神、动力和智力的支持。
基于这个原因,高等教育加快了改革与发展的步伐,国内很多大学都在积极探索教学改革的新思路特别是作为基础学科的大学计算机的教学改革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观念一直以课程设置的合理调控和知识结构的稳定平衡为主导计算机教学以三基(即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为目的但从目前社会发展的趋势看,传统教学观念、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培养出来的人才已越来越不适应当今人才市场的需求,如何转变教学观念,选择教学内容、采取何种教学手段、达到怎样的教学目的成为新时期教学改革的紧迫问题 第二,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高等院校的计算机教育必须要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改变过去传统的注入式、保姆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具有较好的计算机素质这就要加大力度改革现有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手段这种改革不能在旧的传统框架中修补,而是要建立一个全新的教学模式,使基础计算机教学能够更好的配合专业教学,为专业课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计算机实验和计算机系统建模是计算机学科各院校关注的热点问题,计算机实验和计算机系统建模对培养大学生创造能力、提高大学生素质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四,由于目前高等院校扩大招生,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各高等院校生源基本素质,使得教学改革是必然的、迫切的。
陈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在目前的形势下,只会导致恶性循环因此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研究基础课程组对各级课题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几年来,课程组在郑州华信学院计算机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了适应新的专业调整,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和内容,2009年申请了校级教学研究课题“ ”课题组成员多年来从事计算机方面的研究,在数据库开发、软件开发及信息系统开发等方面卓有成效课题组成员历时多年,完成了背景研究、课程内容的研究、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研究、系统建模的研究、实践教学的研究,发表了相关研究论文,同时完成了计算机课系列教材、实验实习指导书和教学大纲的编写近几年,学校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资助一批教学改革课题,每年至少2次对课题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检查学校为课题组提供多台高配置的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网、扫描仪、数码相机、打印机等各外围设备,能够满足课题研究及程序设计的需要该项目研究实施中所需工作环境及研究条件等,学校都大力支持研究思路、框架设计研究思路 应用型本科是以实践应用作为自己最突出的特点和出发点的,其教育方向既要考虑到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又要兼顾学科发展的意义。
选择和确立学科方向应该根据学校现有的办学实力和发展潜能, 集中力量重点建设关键学科, 而不是搞成“大而全”的模式虽然传统型的教学模式在特定时期或许是传递知识的有效途径, 但在社会环境变化迅速, 资讯和创新成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和背景的情况下, 改造和转变教学模式, 即优化课程设置体系, 提高教学效力及满足社会需求, 使学生避免陷入毕业即“失业”的困境, 是当前教学改革最迫切、最现实的需要课题拟从以下方面展开研究第一部分 绪论:提出选题原因及意义,并对已有研究文献进行整理、加工、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展开论文的写作第二部分 概念界定:对与本研究相关的概念,即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等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分析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存在同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以项目实践为导向、任务驱动式的课程实训体系架构第三部分 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构建通过探讨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从而体现出专业、学科发展,以此来提升本学科的教学水平,全面推进学科建设,培养和造就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第五部分 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方法 框架设计1、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2、应用型本科人才主要技能和素质3、应用型本科计算机课程体系如何体现4、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监控5、应用型本科人才职业规划发展6、加强实践教学7、师资队伍创新程度,理论意义,应用价值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手段的研究与实践,是集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传统研究与现代研究、理论研究与素质研究、计算机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研究于一体的系统工程。
类似于该课题进行全面、系统地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并已取得显著成果其理论价值与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本课题的研究使高等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计算机教育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提高了应用型本科院校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快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理论教学中注意增强学生“用”计算机的意识,培养学生“用”计算机的能力,加强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素质2.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的研究,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提高了大学生的应用能力在教材改革方面引进一些新的概念,从实际问题出发,使教材易教易学在教材中加入计算机上机实验内容,把计算机理论和计算机上机实验的教学融入到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中改变传统的理论证明,将应用案例引入教材中,合并了部分章节,使内容更具完整性3.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研究,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研制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将采用多媒体、网络等先进设备,利用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等教学手段增强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创新意识,部分内容采用多媒体教学4.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培养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动手能力、认知能力已出版的系列教材增加了实践环节《计算机基础》教材中增加应用软件的使用三、完成课题的条件和保证负责人和主要成员曾完成的主要课题;科研成果的社会评价;完成本课题的研究能力和时间保证;资料设备;科研手段。
四、有关方面意见申报人所在单位意见 (本课题所填内容是否属实;课题负责人和参加者的政治业务素质是否适合承担本课题研究工作;本单位能否提供完成课题所需的时间和条件;本单位是否同意承担本课题的管理职责和信誉保证; 本单位能否提供经费保障等)公 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