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里茶香暖芬兰_茶香万里范文.docx
6页万里茶香暖芬兰_茶香万里 茶之味冲淡、平和、宁静,中国人以茶会友,以茶寄情近来,中国茶文化展将缕缕茶香送到了芬兰,为遭遇金融危机、气候寒冷的芬兰人民送去了清香和温暖 架在埃斯堡的茶文化桥梁 2022年10月,中国茶文化展开幕之时,芬兰迎来了漫长的冬季,世界则遭遇了罕见的金融危机这一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中国对外艺术展览中心、杭州中国茶叶博物馆和天津博物馆联合举办的中国茶文化展在芬兰埃斯堡现代艺术馆如期展出,而且一展就是3个月 埃斯堡现代艺术馆是芬兰最大的现代艺术博物馆,馆藏艺术作品相当丰富它位于芬兰第二大城市埃斯堡市该馆热爱中国文化,中国驻芬兰大使馆文化处也与其建立了非常深厚的友情和良好的合作关系早在2022年,该馆就曾成功举办过一届中国少数民族服饰展中国对外艺术展览中心副总经理阎东、副总监孙毅告诉笔者,金融危机发生以后,经费紧张起来,但芬方对中国茶文化非常感兴趣,坚持要促成这一展览该馆馆长Markku Valkonen一直钟情于中国文化,对中国茶文化也有较深的认同感为了完美展现中国茶文化,馆长选派的专家在筹展期间不下5次来到中国,亲自挑选展品,看茶艺表演,与专家接触。
他们一致认为,只有看到拥有千百年历史的珍贵茶具,看到赏心悦目的当代中国茶艺,人们才有可能真正开始体验中国茶的文化韵味,获得精神上的愉悦这与中国对外艺术展览中心的策展构想不谋而合,“我们要办的不仅仅是一次茶产品的展览,还要有高级茶艺师现场表演给人以感性的互动体验,更要有博物馆专家讲演,给大家带去理性的文化知识” 在中芬双方历时一年的共同努力下,这次展览与以往茶展大不相同:它在展出中国绿茶、红茶、白茶、黄茶、青茶(乌龙茶)及黑茶,以及造型各异的饼茶、沱茶和砖茶等各种茶产品的同时,还展出了共119件茶文化文物,其中一级文物1件(明陈洪绶所绘蕉林畅饮图轴)、二级文物8件、三级文物23件、一般文物87件展品时代跨度从汉代一直到近代,展品材质不仅有欧洲人所熟悉的陶瓷器,也有金属、木器以及书法、绘画作品,力图通过茶具变化反映出中国人喝茶方式的演变和丰富深厚的文化茶艺表演、茶文化讲座等丰富的文化活动则为整个茶展增添了茶文化氛围和内涵 主流社会倾心中国茶文化 2022年10月7日晚6点,埃斯堡现代艺术博物馆内嘉宾云集,700余位芬兰主流社会的友人参加了此次茶展的开幕式为茶文化展揭幕的中国驻芬兰大使马克卿热情洋溢地说,数百年来,中国茶文化通过文化交流与贸易香飘万里,架起了华夏文明和异域文明之间的桥梁。
以茶会友”的中国茶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礼仪和道德风范和谐,已成为中国茶文化的不朽灵魂 前来观展的芬兰友人们在多媒体展示台前流连忘返,认真观看中国传统采茶、制茶和品茶视频,与高级茶艺师一起细细品味中国茶艺的韵味众多展品中,最引入注目的是杭州中国茶叶博物馆征集自法国的清代青花诗文茶具茶具器身以青花手写中国传统文学作品――唐宋诗文,并配以在法国加工的铜鎏金提梁,中西合璧的茶文化器具反映了中西茶文化交流的特殊历史为了便于芬兰观众更好地理解这套茶具的装饰,埃斯堡艺术博物馆还特别选择几首唐诗翻译成芬兰文当人们得知展品中最古老的文物是来自近2022年前东汉时期的茶壶时,更是不约而同地赞叹中国茶文化的悠久、绵长人们为能够在寒冷冬季里感受如此清雅的茶香感到温暖,从而对中国茶文化显示出浓厚的兴趣 10月11日、12日,来自杭州中国茶叶博物馆的茶艺师为芬兰观众献上了西湖龙井茶和乌龙茶的茶艺表演茶艺表演所用的仿古茶桌,即是埃斯堡现代艺术馆专家用数天时间在北京朝阳区古玩店“淘”来的在茶艺表演过程中,参观者对茶具、服装以及精湛娴熟的表演技艺的赞叹声不绝于耳,茶美、水美、器美、境美、艺美的中国当代茶艺获得了堪称“惊艳”的现场效果。
此后,茶艺师们还为中国驻芬兰使馆的女外交官进行了简单的茶艺培训10月14日,芬兰总统哈洛宁造访使馆,使馆外交官们为哈洛宁总统献上了正宗的中华茶艺 10月26日,作为展览的延续活动之一,中华茶文化讲座再次吸引了众多观展者杭州中国茶叶博物馆和天津博物馆的专家们分别以中国茶文化历史、中国茶艺、中国六大茶类的分类与加工为主题,将茶文化娓娓道来芬兰观众兴趣浓厚、反馈踊跃,一位女士当场询问外国人是否可以到茶叶博物馆学习茶艺,一位观众则称自己所饮的是40年的老普洱…… 埃斯堡博物馆基金会主席赫米女士表示,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现代发展成就使很多芬兰人对中国有着浓厚的兴趣17世纪以来,中国与欧洲的茶文化交流开始频繁,大量的中国茶叶及茶具输入欧洲茶,作为健康的饮料随之传入芬兰,芬兰人民也喜欢上了饮茶通过茶这种媒介,中国与芬兰的文化交流不断地加强 把茶文化推向世界 让芬兰人乃至欧洲人充分认识中国茶的“喝法”,进一步了解中国源远流长的茶文化,是这次中国茶文化展的初衷之一同时,策展方也有市场方面的深层考虑――借助展览打开中国茶在欧洲的市场,增进中式茶具、茶艺的文化贸易的可能性中国茶的有关展览在日本较多,但该类茶展要么只是茶产品展销会,要么只突出日本茶道,中国茶往往作为一种产品现身。
实际上,茶贸易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茶产品本身,不属于文化贸易的范畴;另一部分则是与茶艺有关的茶具等工艺品,是文化贸易如何在举办展览的同时,让与茶有关的文化贸易随之跟进,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阎东认为,展览期间,芬兰友人对中国茶文化持欣赏态度,但就目前的情况看,让芬兰人去买茶具,然后像中国人一样品茶的可能性还不大举一个例子,在此次展出的多幅有关茶文化的绘画作品中,大都有这样一个场景:崇山峻岭,茅屋一间,三五好友,拂袖饮茶芬兰人在看到这幅画后,直接联想到的却是:阳光沙滩,临海平台,一群朋友,一壶咖啡这或许不仅是生活习惯的不同,也反映出了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要促进与茶有关的文化贸易,这一现实不可忽略 “欧洲人的饮茶习惯已有数百年历史,其中以英国红茶最受欢迎目前欧洲人对中国茶的认识,大都停留在保健、养身等功效的实用层面,对中国源远流长的茶文化知之甚少要实现从喝功效到喝境界、品茶文化的转变,还有难度对应着看,中国人对咖啡的认识也同样主要集中在功效上,诸如消除疲劳、帮助醒酒等等,而欧洲人一杯咖啡能喝3个小时,讲究的是一种氛围大多数欧洲人并不了解中国的茶文化,也就更谈不上喝茶的境界了现在欧洲人喝茶的一个时髦做法是在茶里加入蜂蜜,理由是蜂蜜可以调味,增加茶的适口性,而且还可以增强茶促进新陈代谢的功效。
阎东如是说因此,在介绍茶的功效的同时,也要将茶文化一起推向世界,两者相辅相成,为之后的文化贸易铺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