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高职衔接过程中“3+2”会计电算化专业.doc

2页
  • 卖家[上传人]:luoxia****01803
  • 文档编号:56372460
  • 上传时间:2018-10-1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7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高职衔接过程中“3+2”会计电算化专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2016 年起,国家不断出台相 关政策,要求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以满足日益发展的社会经济的需求2016 年 3 月,我 国教育改革方向明确:国家普通高等院校 1200 所学校中,将有 600 多所转向职业教育,转 型的大学本科院校正好占高校总数的 50%2016 年 5 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 职业教育的决定》 ,全面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决定》提出“到 2020 年,形成适应 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 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从这一系列的职业教育改革举措中, 不难看出职业教育必将成为未来中国教育不可或缺的一支生力军,它将成为国民实现终生 教育、获得公平教育的有力保障,未来职业教育的纵深发展已成为不可逆转之势,作为一 名会计电算化专业职业教育的基层工作者,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结合自身实际工作的需 要,思考并解决中高职衔接过程中会计类课程开设的问题已显得尤为关键1 问题分析随着高职院校的扩招和终生教育的构建,中职毕业生升入高中院校的比例将逐年上 升,一些地区中职生的升学比例甚至超过了 30%,很多学校顺势从中职学校升为高职院校, 学院的管理和教师的思维还处于一种彷徨摸索状态。

      中高职课程衔接问题凸显,具体表现为中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高度接近, 课程设置重复,教学内容重叠,缺乏配套教材,实践技能训练缺乏衔接性生源素质不高,具体表现为学生文化素养较低,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均 不高,这又为中高职课程梯次衔接设置了一定的障碍由此可见,在中高职课程衔接中怎样实现课程目标相互分工而不是简单重复、怎样 保证中高职教育梯次性而又贴合学生受教育现状就成为问题的关键所在2 几点思考正确理解中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合理确定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层次定位从国家教育部对中、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来看,两者的目标定位是一致的,只 是层次上有所区别国家教育部对中、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为:中职教育是培养面向 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等技能人才,高职教育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 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二者都是培养技能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有一定的文 化基础和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只是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综合素质更高、专业技能更 全面、职业发展能力更强所以在制定中、高职会计实务类课程的课程标准时就应当相互 衔接,保持一致性,只是根据中、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对应的职业岗位群,在教学内容 设置上体现出层次性。

      科学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保证中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层次性中职阶段学生在学完《基础会计》的基础上,可以按岗位模块开设课程,把一本 《初级会计实务》的内容按岗位群划分为《出纳会计》 、 《往来会计》 、 《存货会计》 、 《长期 资产会计》 、 《税务会计》 、 《成本会计》 、 《收益会计》 、 《会计报表》等课程,课程内容以基 础性、应用性为重,但这一阶段学生的学习缺乏知识的系统性高职阶段则应开设《财务会计》课程,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既要涵盖《初级会计 实务》的内容,贴合学生接受知识比较困难的现状,以其实现学生知识体系的系统性,掌 握基础知识和技能的熟练性,又要选择一部分《中级会计实务》的内容作为有益的补充, 具体来说包括非货币交换、债务重组、会计调整、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报表分析等内容, 以其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下基础慎重对待授课时间的分配,满足中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层次性的需要中职阶段学生的专业素养不高,接受能力较差,学习主动性欠缺,欲速则不达,所以本着这一原则《初级会计实务》按岗位群划分出的《出纳会计》 、 《往来会计》 、 《存货会 计》 、 《长期资产会计》 、 《税务会计》 、 《成本会计》 、 《收益会计》 、 《会计报表》等课程,应 涵盖中职阶段第二、第三、第四三个学期,其中《出纳会计》12 个学时, 《往来会计》18 个学时、 《存货会计》90 个学时、 《长期资产会计》90 个学时、 《税务会计》90 个学时、 《成本会计》102 个学时、 《收益会计》30 个学时、 《会计报表》18 个学时,共计 450 个学 时,这样的时间安排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可以满足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需 求,既能满足学生中专毕业就可以参加工作的岗位需求,也可以为学生进行高职阶段的学 习奠定一定的专业基础。

      3+2”高职阶段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接受知识的能力随着专业的积淀也有 所提升,学习主动性也相对好一些,所以这时候可以把《财务会计》开设为学年课,每周 六学时,共计 198 学时,其中中职阶段已学习过的属于《初级会计实务》的内容占 90 个学 时,拔高性质的属于《中级财务会计》的内容占 108 个学时,这样既帮助学生夯实了基础、 提升了知识系统性的认识,也保证了中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层次性需要合理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彰显中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层次性中职阶段为了满足学生掌握基本技能的需要,除了《基础会计》可以进行综合实训, 《初级会计实务》涵盖的内容可以按岗位模块课程进行教学实习,实习方式可以采用校内 实习和顶岗实习相结合高职阶段为了把学生培养成更高素质的高级技能型人才,把学生从一个“记账员”培 养成初具管理能力的财会人员,可以对《财务会计》进行综合性实习,实习方式可采用校 内实习、校外实习与顶岗实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推行学生在校学习与考证的适度结合,从根本上解决中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层次性的 内化障碍明确了中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差异性,结合中高职阶段学生思想认知水平的变化, 我们应该明白要想解决中高职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保证和 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经过多年实践,我们发现推行学生在校学习与考证的 适度结合,是解决职业教育学生学习积极性匮乏的有效手段在中职阶段可以鼓励学生考 取会计资格证,在高职阶段可以鼓励学生考取助理会计师资格证,把学习和考证结合起来, 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中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层次性的内化障碍当然,现在教材市场上也缺乏真正适合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教材,为了解决好中高职 教育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的职业教育工作者努力编写出科学适用的教材也是当务 之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