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操作”让教学更有效.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学***
  • 文档编号:260867496
  • 上传时间:2022-03-0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2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操作”让教学更有效操作 教学 操作活动是手与眼协同对客观事物的动态感知过程,也是手与脑紧密沟通把外部活动转化为内部语言的智力内化方式由于小学生的思维仍处于概括形象水平,他们还不能有意识地组织自己的思维活动,并按照思维过程的要求去分析、综合、对比等,这就限制了他们的熟悉才能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理应结合教材,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自主探索,利用丰富的感性熟悉,加深对抽象数学学识的理解这也符合新课改“强调学生参与学习”的理念   一、在操作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心理学研究说明,教师在课堂上运用教具直观演示或者让学生动手操作,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的概念时,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步骤:首先,直接透露体积的概念,然后让学生拿出课桌里的书包,用手触摸抽屉,再让学生把书包放回课桌里,用手触摸,扶助学生理解什么叫空间紧接着出示一只空量杯,让学生查看量杯有确定空间,然后逐渐往里面倒水,量杯里的空间被水占据了学生在饶有兴趣的触摸和查看中,对空间这个抽象的词语有了感性而充分的理解。

      在理解空间的根基上,接着教学“什么是空间的大小”首先出示一个装满面团的盒子,然后将一个长方体木块揿入面团里,有一片面面团被挤出来,这时发问:“这些面团为什么会跑出来?”学生兴趣盎然,思维活跃,踊跃议论,结果得出结论:原来面团所占的空间大小被小木块挤占了,所以面团被挤出来挤出来的面团大小,就是长方体木块的体积  二、在操作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才能和创新才能  操作是智力的源泉,是思维的起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才能是素质教导的根本要求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多给学生创造操作实践的条件和机遇,让学生在剪一剪、拼一拼、量一量、摆一摆、画一画、算一算的过程中,学会分析,学会斟酌,这样不仅掌管了新知,更培养了学生的思维才能和创新才能  例如,在教学圆柱的侧面积时,我先出示一个圆柱体(圆柱的侧面围着一张纸),然后提问:“你能将圆柱的侧面开展吗?”学生议论后得出,用剪刀沿侧面的任意一条线段都可以剪开,接着让学生动手操作,有的学生按竖直方向剪,有的学生按斜角方向剪剪好后,让学生查看圆柱的侧面开展图,议论:长方形的长或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圆柱的什么?长方形的宽或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圆柱的什么?再追问:根据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你会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吗?怎么计算呢?自己动手量一量所需要的数据再计算。

      在这样的反复操作中,学生不仅自主探索出了圆柱侧面积的计算公式,而且有效地培养了思维才能  教师要放手让学生操作,在操作中引导学生创新要允许并激励学生打破常规,鼓舞学生标新立异,别出心裁,让学生在认知过程中自己动手,积极探索,例如我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时,变更教材那种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合拼成平行四边形的常规推导方法,反其道而行之首先让学生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剪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引导学生打破常规:再引导学生据此揣摩一个三角形的大小与平行四边形的大小的关系,在此根基上要求学生将剪下的三角形拼成与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举行验证;结果激励学生打破常规,通过操作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通过鼓舞学生探索与众不同的、独特的剪拼方法,引导学生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才能,提高学生的操作兴趣  三、在操作活动中突破教学难点  小学数学教材中,有一些教学上的难点,可以通过动手操作来突破例如教学圆的面积这片面内容时,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我在教学中加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顺遂地突破了这个难点内容首先,我让学生打定了两个圆形硬纸片做学具,把其中一个圆纸片平均分成16份,剪开后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将另一个圆纸片平均分成32份,剪开后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引导学生查看察觉,圆纸片等分的份数越多,剪开后拼成的图形越接近于长方形。

      在此根基上引导学生分析对比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圆的周长与半径之间的关系,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很轻易察觉:这个近似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宽就是圆的半径,由于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学生很自然地推出了圆的面积公式这样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剪”中感知,在“拼”中领悟,既自主探索出了圆的面积公式,突破了教学难点,也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心和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还进展了学生的探索才能,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另外,为了更好地利用操作活动促进课堂效益的提高,还要留神以下几点:  1.明确操作目的,制止肆意性和盲目性有目的、有筹划地安置学生操作,使学生在操作中自己感觉、自己体会、自己斟酌,能极大限度地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掌管学识  2.加强操作指导,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学生不是装学识的“容器”,要学生真正理解地获取学识不应是被动的,应让学生积极参与学识的“再创”过程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参与学识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将学识在自己头脑中加工,变成自己的思维产物,更重要的是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3.操作要与思维语言相结合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学生在操作时动了手,动了脑,就应让学生在此根基上表述操作过程和结果,让学生动口。

      让学生说操作过程和结果这样既可以使学识得到内化,又能促进思维进展  在课堂教学中,加强操作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是提高学生学数学素养,进展思维才能的重要手段只要我们科学合理地运用,就能充分发挥操作的特殊作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达成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 5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