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习(课内语段).doc
5页阅读《最后一课》中的语段,完成1----9题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下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1概括上文内容 2“忽然”能否删去?为什么? 3 为什么听到钟声、祈祷声、号声,韩麦尔先生脸色惨白? 4下列句中破折号的作用各是什么?“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散学了,——你们走吧 5 “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为什么我会有这种感觉? 6 “我的朋友们啊”其中“朋友”包括哪些人?这个称呼的改变包含了韩麦尔先生怎样的感情? 7 写两个单词,为什么需要他“使出全身的力量”? 8他写出的“法兰西万岁”饱含了韩麦尔先生怎样的思想感情? 9划线句子采用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描写,若换成“他举起拳头高呼:‘法兰西万岁!’”好不好?为什么? 阅读《背影》中的语段,完成10----17-题。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10.概括这一节的意思: 11.“……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句中,三次突出“布”字的作用。
12.父亲走路“蹒跚”的原因是: 13.写父亲买橘爬月台的“背影”,连用了“ ”“ ”“ ”三个动词的 作用: 14 “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说说我为什么“怕他看见”? 15.(父亲买橘回来后)“于是拍拍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说说你对该句的理解提示:父亲的动作和表情,是我的眼光看出来的) 16.“……过了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
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体会父子之情,说说你的理解 17.选文中写了我两次流泪,请你回答辆次流泪的原因 阅读选文《我的母亲》,回答 18—22题我到十岁的时候,读的是“孟子见梁惠王”到年底,父亲要“清算”我平日的功课在夜里亲自听我背书,很严厉,桌上放着一根两指阔的竹板我背向着他立着背书,背不出的时候,他提一个字,就叫我回转身来把手掌展放在桌上,他拿起这根竹板很重地打下来。
我吃了这一下苦头,痛是血肉的身体所无法避免的感觉,当然失声地哭了,但是还要忍住哭,回过身去再背不幸又有一处中断,背不下去;经他再提一字,再打一下呜呜咽咽地背着那位前世冤家的“见梁惠王”的“孟子”! 我自己呜咽着背,同时听得见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我心里知道她见我被打,她也觉得好像刺心的痛苦,对我表着十二分的同情,但她却时时从呜咽着的、断断续续的声音里勉强说着“打得好”她的饮泣吞声,为的是爱她的儿子;勉强硬着头皮说声“打得好”,为的是希望她的儿子上进如今想起母亲见我被打,陪着我一同哭,那样的母爱,仍然使我感念着我的慈爱的母亲背完了半本“梁惠王”,右手掌被打得发肿,有半寸高,偷向灯光中一照,通亮,好像满肚子装着已成熟的丝的蚕身一样母亲含着泪抱我上床,轻轻把被窝盖上,向我额上吻了几吻 18、请结合上下文,说说“清算”一词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 19、文中描写母亲的语言只有3个字:“打得好”,请你揣摩出当时母亲说这句话的心情。
20、选文在描写母亲的细节中,最使你感动的细节是哪一处?试找出一例并写出让你感动的理由 21、母亲在作者童年的记忆中,只留下了几个闪光的片段,作者正是摄取这几个闪光的片段来塑造母亲形象的每一位母亲对自己的儿女都充满了关心爱护,请你也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所感受到的母爱中最动情的那一瞬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