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九年级关雎教案设计.pdf
16页语文九年级关雎教案设计人教版语文九年级关雎教案设计【设计简说】关雎是诗经的首篇,编排在苏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与语文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与单元教学目标的重点,特安排以下几个教学环节:自学展示,确定学习重点 ; 多角度诵读,理解诗歌意象; 品味辨析,欣赏诗歌语言;课堂盘点,积累知识技能; 改写诗歌,深入感悟诗情教学过程】一、自学展示,确定学习重点1、营造诗情,激情引入通过播放古琴曲,引入关雎的学习2、展示自学成果,确定学习要点交流自己在学习中最有心得的地方提出自己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或者认为需要在课堂上进一步研讨的问题小组讨论,解决预习中存在的问题小组商议本小组课堂学习的方向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书面记录下来二、诵读,理解诗歌意象1、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几幅画面关雎和鸣图以物喻人,烘托气氛少女采荇图窈窕淑女,一见倾心长夜难眠图求之不得,辗转反侧尽兴狂欢图求之既得,琴瑟和谐2、选择最喜爱的一幅画面,自由诵读,尽可能读出画面中蕴涵的情感3、闭目听老师配乐朗诵关雎,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三、品味,欣赏诗歌语言1、把“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改为“长夜难眠,辗转反侧”,大家认为如何 ?小组讨论后明确:“悠哉悠哉”具有口语色彩,体现了民歌的特色,连用两个“悠”,把男主人公长夜难眠、思绪万千以至难耐的相思之苦表现得淋漓尽致,形象地表现出一种炽烈的渴望之情。
如果改用“长夜难眠,辗转反侧”就显得直白,没有韵味了2、那么,像这样的词语在这首诗歌中还有吗?找出来,读一读,揣摩它们的表达效果小组讨论后明确:“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关关”,模拟鸟儿和鸣,为全诗营造出和谐、欢悦的气氛左右流之”的“流”,写出了少女顺着水流忽左忽右地采摘荇菜的忙碌和姿态的 优美,充满了动感与生机琴瑟友之”、“钟鼓乐之”中的“琴瑟”和“钟鼓”,音响越来越大,描写了男主人公想象一朝心愿得偕载歌载舞、尽兴狂欢的场面,进一步表现了对“淑女”的爱慕之深四、盘点,积累知识技能1、分组盘点本节课的所得要求:从字词、意象、修辞等方面分板块进行整理回忆本节课的学习步骤和方法,进行总结自己反思本节课还有哪些疑问没有解决2、学生分组活动3、小组汇报盘点结果,并提出疑问五、改写,深入感悟诗情学生先练笔,然后配乐朗读自己改写后的文字,教师做适当点评;最后教师要求学生课后完善自己所写的文字浙江版初三物理“热学”教案设计浙江版初三物理“热学”教案设计重点、难点:1. 了解热膨胀的意义2. 掌握热传递的条件和方式3. 理解比热容的概念4. 掌握热平衡方程的应用5. 了解改变热能的方法6. 掌握热机的工作原理、热机的功率计算及热机的效率教学内容及知识提要2. 热传递:(1)条件:不同的物体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存在着温度差。
2)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3.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叫热量国际单位:焦耳4. 燃料的燃烧值: 1 千克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燃烧值5. 比热: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 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国际单位:(焦 / 千克)6. 热量的计算:(1)物体间的热传递公式:Q=cm (t-t )=cm Q=cm (t-t )=cm(2)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Q=qm(3)热平衡方程式: Q=Q 即:cm (t-t )=cm (t-t )7. 热能:(1)热能是指物体中大量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所具有的能叫热能,物理教案浙江版初三物理热学教案2)改变热能的方法有:做功和热传递(3)温度、热能、热量之间的区别:a. 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b. 热能是指大量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具有的能量c. 热量是指物体温度变化或物态变化时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8. 物质三态之间的相互变化(1)熔解与凝固( 2)汽化和液化( 3)升华和凝华物质在熔解、汽化(蒸发和沸腾)、升华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物质在凝固、液化、凝华时要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9. 热机:(1)热机的工作原理:就是把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2)热机的 . 四个冲程:分别为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冲程;四个冲程又叫做一个工作循环,每个工作循环活塞在气缸内往复两次,曲轴转动两周做功一次3)四冲程内燃机功率的计算:设气缸活塞的面积为S,冲程为 L,做功冲程燃气的平均压强,曲轴转速为 n,汽缸的缸数为N,则在一个做功冲程中燃气所做功为W=S L,曲轴每转两周完成一个工作循环,即每转两周做一次功,所以四冲程内燃机的功率为P=1/2Nn SL(4)热机的效率:设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为Q ,用来做功的那部分热量为 Q ,那么热机的效率:,若Q表示做有用功的那部分热量,热机的效率可以表示为:一定要争气语文教案教学设计一定要争气语文教案教学设计教授题目: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五册一定要争气精读课文教材简析:一定要争气是六年制第五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叙述了我国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青少年时期立志为自己、为祖国争气而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两件事,表现了自尊、自强、自立的民族精神启发人们只有不畏困难,立下志向,并做出艰苦的奋斗才能取得成功文章两部分内容在结构形式上基本相同,是培养三年级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好材料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导入新课,读书研讨重点段落,掌握方法引导领悟。
教学过程一、课前读话:1 老师让大家课外搜集童第周的材料,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童第周?指名简介童第周,教师表扬其学习的积极性2 老师也从网上搜集了童第周的材料,请看(出示课件介绍童第周生平并附照片)谈一谈你看后的感想二、谈话导入新课 , 板书课题 , 检查预习1 同学们,我们学过了25 课做风车的故事,知道英国科学家牛顿小时候做风车的故事,由于他讲不出风车会转的道理,而受到同学们的嘲笑,这件事使牛顿受到教育,从此发愤学习,养成了刻苦钻研的好习惯,同学们一定有很多收获今天我们来学习童第周这位中国的大科学家小时候的故事,我相信同学们经过努力学习,会有更多收获2 请看老师板书课题,注重“要”下边“女”字的笔顺,“争”字的中间长横要长请大家齐读课题3 出示有关生词课件 课前大家已预习了课文,这些词你会读吗?请自由读一读,你认为难读的词就多读几遍教师分别检查 2 名同学读生词的情况同学们读得正确、流利、声音响亮4 通过预习课文,你知道童第周为谁争气?三、读书研讨重点段落,掌握方法引导领悟1 童第周为什么为自己、为中国人争气?是怎样争气的?请自由读课文、思考这些问题,画出有关语句 教师巡视指导读书方法 2 请各学习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
3 童第周为什么为自己争气?谁来说一下?同意他意见的请举手4 你回答问题很全面,我也同意你的看法,请大家再读这一部分,读后学习小组内同学互相谈谈自己的感想课件投示出第二自然段)谁来谈谈读完这段后自己的感想?5 谁能把这种同情、佩服的感情读出来呢?6 生读后师评:你读得很不错,老师想和你比一下,请听老师读的和他哪里不一样?好不好?好在哪里?师读后生评师问:想知道老师为什么读得这么好吗?师:老师边读边想,尤其是从第一个“才”中老师想到他年龄的大,思想压力大;第二个“才”使老师体会到文化基础差、学习压力大;第三个“才”使老师想到他的上学难,学习机会来之不易;从“再三”体会到他不怕种种压力,下定决心上学,这样边读边想、脑中像放电影一样,为童第周想,把自己的情况和童第周比,这样边读边想,不知不觉就把同情佩服的感情读出来请你也这样练一下,注重这些重点词语,肯定读得比老师还好!(教师用课件提示,在第二自然段中用红线标画出“才”与“再三”)7 学生练习后教师指名读,学生读得很有感情8 可怜的童第周、坚强的童第周是怎样为自己争气的呢?引导学生读第三自然段作答9 你回答得很全面,同意他意见的请举手学生纷纷举手),请大家再读这部分,像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画出使你感受深的词句。
读后小组内互相谈谈自己的感想,(课件投示第三自然段)(教师巡视参与讨论)师:谁来谈谈自己的感想?10 同学们读得好,想得好,谈得更好,谁能把这种佩服、感动的心情读出来呢?请同学们边想边读,看谁读得好!11 谁来读读童第周发愤学习令人感动的情景?请你读12 你为什么读得这么好?有什么好方法?能告诉大家吗?13 引导学生掌握老师刚才教给的边读边画的好方法其他同学觉得还有读得不够的地方吗?同学们学习了边读边想边画的读书方法,知道了在读书中想什么,想书中描写的情景,想当时人的心情画什么,画自己感受深的语句,读出了童第周发愤学习为自己争气的感人情景读出了童第周的自信、自立、自豪,就应该这样读书!四、学法迁移1 童第周为中国人争气这部分和我们刚才学的这部分差不多,请同学们按刚才的方法学习这一部分,(课件出示学习方法: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画出你感受最深的语句,谈自己的感受,读出自己的感受;然后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说说自己画的、谈谈自己感受,互相读读课文,看谁想得好、画得好、谈得好、读得好2 请学生用以上的提示方法自学童第周为中国人争气这部分课文,教师巡视参与小组学习3 同学们自学得认真,讨论得热烈,下边咱们来个朗读比赛,要求不光能读好,还能说出为什么这样读的才是冠军。
由于时间有限,咱分一下工,愿意读第4 自然段的举手,好,第1 小组;第 5 自然段给第 2 小组;第 6 自然段归第 3 小组,剩下的小组水平高当裁判小组,选出裁判长,比赛完后评出冠亚季军、下边请各小组推选出能代表你们组里最高水平的队员进行,把你们自己读书的绝招告诉他,一会儿参赛4 比赛马上开始了,请各小组安排好代表,站立参赛请第一小组开始读,各小组代表按顺序接着读5 请第 4 小组评委组作评判,请裁判长先说,先说小组优点,再说不足的地方6 那大家认为谁是冠军呢?你们小组可再商量一下7 那我们只好服从裁判了,请冠军谈谈他为什么读得这么好?五、归纳总结同学们, 书就应该这样读,边读边想边画,收获一定很大!一块讨论研究,收获会更大我们通过学习童第周少年时发愤学习为自己争气,青年时刻苦钻研为中国人争气的事后你有什么感想?老师学习了童第周的故事后想到一个人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必须要长志气,还要自信、更要努力去做,才会成功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童第周一样的人(出示名人像下附人名课件:有爱迪生、爱因斯坦、华罗庚、鲁迅、邓亚萍、比尔盖茨)科学巨人爱因斯坦、发明家爱迪生、数学家华罗庚、文学巨匠鲁迅,世界乒乓冠军邓亚萍、世界电脑王国的主宰比尔盖茨等等,综观古今中外的这些成功人士,在他们的童年时代智商并非有过人之处,甚至被众人认为是低能儿,可是他们立大志,有自信、努力拼搏,终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他们不仅为自己争了气,也为祖国争了气!请同学们下课后收集这些著名人物的有关材料,做一期手抄小报。
下课!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回顾课文,加深理解,综合训练教学过程:一、复习1 请大家默读课文想想童第周能取得成功,靠的是什么?2 教师总结 : 是的,他靠的是刻苦努力和为祖国争气的 决心和信心二新授(一) 深入体会课文1 请自由读课文,一会儿请一位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讲童第周争气的两个故事学生练习教师巡视2 学生讲述后让学生评论 .3 师评: 讲得正确流利,再把童第周的事讲细点就更好了尤其是童第周说的话,要把自己当成童第周,体会他的感情,变成自己的话说出来老师先说一遍,要说出自豪、自立、自信的语气,(听老师说)请大家象老师这样练习说几遍4 教师评: 多自信、多自豪呀!同学们今后也要像童第周一样遇到困难不退让,勤奋好学,刻苦钻研,为自己争气,为国争气二) 综合训练1 请大家写写本课生字,你觉得哪个比较难写,就多写几遍,5分钟后听写2 请小组内互相批改听写情况,一个生字7 分学生批改教师巡视3100 分的请起立,你们记的准,写得好!谁说说你觉得哪些字容易写错?4 写生字,做作业也需耐心和细心!这也是一个科学家必须具备的好品质,你课下收集了哪些科学家发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