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尚书》中“信”的考述.docx

2页
  • 卖家[上传人]:卢卡****7
  • 文档编号:185368805
  • 上传时间:2021-07-0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3.60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尚书?中“信〞的考述 ?尚书?中“信〞的考述 摘 要:?尚书?是我国一部主要的文献资料,记载了从传说中的帝尧,到秦穆公的历史事实,也是儒家重要的经典文献之一,在这部经典文献中 “信〞字出现了7次,这些对于我们了解先秦诚信思想起到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尚书?;诚信;天命 ?尚书?是我国一部主要的文献资料,记载了从传说中的帝尧,到秦穆公的历史事实,也是儒家重要的经典文献之一,在这部经典文献中 “信〞字出现了7次分别见于:?汤誓?:“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尔无不信,朕不食言〞?盘庚上?:“古我先王,亦惟图任旧人共政今汝聒聒,起信险肤,予弗知乃所讼〞?牧誓?:“今商王受惟妇言是用,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是信是使,是以为大夫卿士〞?无逸?:此厥不听,人乃或诗张为幻,曰小人怨汝詈汝,那么信之〞?君奭?:“天不可信,我道惟宁王德延,天不庸释于文王受命〞顾命?:“昔君文武丕平,富不务咎,底至齐信,用昭明于天下〞?吕刑?:“民兴胥渐,泯泯棼棼,罔中于信,以覆诅盟〞等,当然还有与“信〞意义相同的文字这些对于我们了解先秦诚信思想起到重要的作用 ?尚书?中出现的这些“信〞字,大概有二种解释:其一,?尚书盘庚?篇中的“起信险肤〞,其“信〞字应通“伸〞。

      其二,“相信〞、“信任〞和“诚信〞,如?汤誓?中出现的“尔无不信,朕不食言〞等尚书?中出现这么多关于“信〞的载录,说明先秦的士人已经充分认识到“信〞的重要性,因为讲诚信而国兴,失诚信而家亡尚书?中的“诚信〞思想自始至终贯穿在“敬德保民〞、“民无信不立〞的思想之中,?尚书?举出两个方面来说明诚信的重要性从正面上说,?尚书尧典?载:尧“允攻克让,光披四表,格于上下〞 尚书无逸?载:汤因“信〞而立商,盘庚因“直〞、“忱〞而使殷商中兴,文王因“忠信而致爱〞到达“用咸和万民〞可见,讲诚信,那么国家兴盛同时,?尚书?也从反面说明失去诚信而国破家亡的事情尚书甘誓?载有扈氏如何 “有扈氏威侮五行,殆弃三正〞他蔑视五行运行规律,懈怠和废弃天、地、人的正道,丧失诚信结果,招致“天用剿绝其命〞的结局夏朝也是这样,?尚书汤誓?载:夏王桀耗尽民力,掠夺民财,引起民众极大怨愤,以至民众怒曰:“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这说明夏桀已完全丧失民信正如孔子所说:“民无信不立〞 诚信也与法律有密切的联系尚书吕刑?载:“民兴胥渐,泯泯棼棼,罔中于信,以覆诅盟〞三苗黎民,在酷刑之下,非但不醇厚,反而狡诈残忍这是因为他们在酷刑苛法之下,惯于背信弃约,养成巧诈奸邪之风。

      所以说酷刑严法是不能造就国民诚信的品格只有靠不断的诚信的教育所以帝尧登位伊始,便废除酷刑苛政,大大减轻百姓的各种压力,特别注重道德教化尚书吕刑?载:帝尧放逐三苗后,便立“三后〞辅佐朝政,“伯夷降典折民惟刑;禹平水土,主名山川;稷降播种,农殖嘉穀〞即伯夷降典以正民心,禹平水土以定民居,稷降播种以厚民生尚书吕刑?载:“非讫于威,惟讫于富,敬忌,罔有择言在身〞要大公至正地按章程办理狱案,那么“无简不听,具严天威〞从?尚书吕刑?,我们可以知道,任何情况下,法律都必须建立在诚信的道德的根底之上的,没有诚信道德就不可能建立真正的契约关系,没有契约关系,法律将是一纸空文,没有法律,也就不会有国家的存在 ?尚书?中的“诚信〞思想又是与天命观念联系在一起的,在?君奭?中,周公提出:“天难谌,乃其坠命,弗克经历〞尔雅?对“谌〞的解释为:“诚也,信也〞也就是说,上天是帮助诚信者的,如果不懂得对天命诚信,就会丧失天命,不能长久这是因为,只有德性高的人才能有对天的诚信,敬畏,那么治理天下也就是德性高的人,即“以德配天〞那么对统治阶级而言,只有只有具备良好的品德操行就会得到“天命〞的庇护,因此,“奚志以昭受上帝,天其申命用休〞,也就是说,要以好的德行等待接受上帝的命令,上天就会不断赐福给你。

      而夏桀和商纣灭亡,就是因为他们“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所以说,“天命〞与“敬德〞是一致的,遵“天命〞就必须“敬德〞,而“敬德〞就必然遵“天命〞,否那么,统治者将失去自己的地位所以,君以德待民,民亦以德奉上,正所谓“信诚匡助〞当然,诚信又是与上帝的意志有密切联系讲诚信那么得到天命的帮助,失诚信那么得到天命的惩罚尚书君奭?载:“厥基永孚于休,假设天忱〞那么,这种上天对诚信者的帮助又通过什么方式表现出来呢??尚书大诰?载:“天忱辞,其考我民〞?尚书康诰?曰:“天良忱,民情可大见〞即上天对诚信者的帮助,在民情上完全表现出来也就是说,讲诚信者,那么得民信;得民信者,那么得民心;得民心者,那么得天下正如孟子所言:“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诚信、天命、敬德和保民的一致性和统一性 总的来说,?尚书?中的“信〞思想是先哲贤人具备和追求的一种品质与美德,讲诚信而保天下,失诚信而失天下,统治阶级的道德操行决定着社会的道德状况,直至政权的稳固与否同时,诚信是一种人人必备的优良品格,诚信是为人之道,是立身处事之本对我们当前社会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这就告诉我们讲我们每个人都要讲诚信,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才能得到更好的开展,中华民族的复兴才能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唐贤秋、李秀芳,?尚书?中的诚信思想管窥[M],行政论坛,2003. 【2】王公山,略论?尚书吕刑?诚信思想及诚信原那么[M],井冈山学院学报,2007.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