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乙肝病毒前S1抗原阳性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分析.doc
4页临床经验1.4乙肝病毒前S1抗原阳性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分析赵小平(陕西省大荔具医院检验科,陕西 大荔715100)[摘 要]目的:探讨乙肝病毒前S1抗原阳性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HBeAg 阳性患者150例和阴性患者30例分别使用PCR法测定HBV DNA的含量,ELISA法检测 PreSl抗原结果:PreSl和HBV DNA诊断敏感率与符合率都比较高,两组比较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Q0.05)结论:P「eSl反映HBV复制情况比较敏感与特异,同时其检测的方便性 优于HBV DNA检测,所以值得在乙肝检验中推广应用[关键词]乙肝病毒;前S1抗原;HBV DNA;检验乙型肝炎(乙肝)病毒容易在人群中广泛传播,据估计目前全球有3.5亿慢性乙肝病毒(HBV)携带者,我国是乙肝高发国家,因此乙肝的诊断对于治疗和预防尤为重要⑴传统的 HBV血清标志物为“乙肝五项”,除受检测因素及试剂盒质量影响外,其临床应用也有一定的 局限性⑵乙型肝炎病毒前S1蛋H(PreSl)是HBV与肝细胞膜上特异性受体相结合的主要蛋白 成分,在HBV感染肝细胞和机体免疫应答的过稈中起着重要作用⑶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 迅速发展,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已经逐渐应用于实验室诊断中〔习,对乙肝的预后判断以及 抗病毒疗效观察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木实验旨在通过临床研究,探讨P「eSl的在临床检验中 的价值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文所有标本均来源于2010年11〜12月来我院就诊的HBeAg阳性患者150 例和阴性患者30例,其中男100例,女50例,年龄2〜56岁,平均26.5岁所有患者都符 合HBV感染的临床诊断标准,口无合并感染1.2检测方法:标木均采用静脉穿刺非抗凝采集,分离血清,・2()C冰冻保存PreSl检测: 采川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两步法HBVDNA检测:采用核酸扩增(PCR)荧 光定量法检测(以HBVDNA定量>心拷贝/ml为阳性标准)试剂盒购于上海生物工稈股份有 限公司ELISA检测试剂盒购H北京三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质控血•清购已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进行操作和结果判断1.3统计学分析:采用配对/检验分析组间旁异,所有数据用SPSS 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 析Pv0.()5代表有显著性走异2结果以血清HBeAg阳性结果为标准,HBVDNA、PreSl的阳性率分别为96.7%和95.3%,经 统计检验,两两比较差界无统计学意义(P>0.05), PreSl和HBVDNA诊断敏感率都比较高; 两者与HBeAg的总符合率分别为83.3%和80.05,两两间比较芜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P「eSl和HBV DNA诊断符合率都比较高。
具体情况见表1表1 HBVDNA、PreS和HbeAg的关系分析(例数)HBeAg例数HBV-DNA 阳性阴性PreSl阳性阴性阳性15014551428阴性30525624合计18015()3()148323讨论众所周知,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病情由病毒、肝细胞和宿主免疫系统相互作用决定⑷乙 肝病毒可引起宿主无症状和有症状的感染并可进展为肝驶化和肝细胞肝癌,因此乙肝的诊断 对于治疗和预防尤为重要在传统诊断中,乙肝血清标志物的临床意义如下:①HBsAg在症状出现前便能在血清中 检测到,在典型症状期达高峰,3〜6周后开始下降HBsAg在血清中的岀现表明患者正处于 病毒复制的急性期HBeAg和HBVDNA和DNA多聚酶有显著的相关性②抗HBe在HBeAg 消减示很快出现,代表急性病症的顶点,预示疾病开始恢复,20周示其滴度开始下降③抗 HBs在急性期后可能会下降,也可能持续终生,具有免疫性当时在检测中,尤其是对弱阳 性的标木不同的操作者可能会得岀不同的结果,给医生的T作及对病情的判断带来很大不 便,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在社会上也造成了极大影响⑸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新技术,新方法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检验学科中。
当前研 究很多认为PreSl在乙型肝炎病毒侵入肝细胞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在HBV复制时表达增多, 与HBV的复制指标有良好的一致性,可以玄接反映病毒的活动性和复制状态⑹有研究对 急性HBV感染者进行了动态观察,在急性感染早期95%的患者可以检测到PreS 1,但只有 28.6%的患者可检测到HBV DNA, PreSl与HBeAg儿乎同时消失,早予HBsAg的消失与 抗・HB$的阳转,且与高水平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抗-HBc IgM有很好的相关性,因此它是 急性乙型肝炎的早期诊断指标⑺本组结果显示,PreSl和HBV DNA诊断敏感率与符合率 都比校高,两两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0.05),显示了良好的效果总之,PreS 1S映HBV复制情况比较敏感与特异,同时其检测的方便性优于HBV DNA 检测,所以值得在乙肝检验中推广应用4参考文献[1] Engelke M,Mills K,Seitz S,et al.Characterization of a hepatitis B and hepatitis delta virusreceptor binding site[JJ.Hepatology,2006,43(4):750.[2] Warsinke A,Benkert A,Scheller FW.Electrochemical iinmunoassays[J].Fresenius J AnalChest,2000,366(6):622.[3] Piia yon Lode,Point-oScare immtmotesting: Approaching the analytical performance of centrallaboratory methods[J].CIinical Biochemistiy,2005,38(7):591 ・[4] Kerkar N,choudhuri KJ Ma Ya,et aLCytoehrome p4502D6( 193-212):a new immunodominant epitope and target of virus/selfcross- reactivity in liver microsomal autoantibody type1-positive liver disease[J] J Immunol,2003,170(3): 1481.⑸ 张莹.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在医学研究中的新迸•展[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00: 35(4): 306-308.⑹ 赵祥胜,刘瑜,梁宝铎,等.检测乙肝标志物抗HBc、抗HBc非特异性交叉反应原因分 析[J]・华中医学杂志.2000, 24(2): 110-111.[7]许斌,朱虎定.ELISA检测HbsAg影响因素的探讨[J].临床检验杂志。
2000, 18(4): 2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