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对略读教学课堂规范的思考及实践.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478196955
  • 上传时间:2023-12-2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7.04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推敲略读文本之门 探求“精略”互融之道 ——对略读教学课堂规范的思考及实践 【摘要】略读课文应该是精读课文的有机延伸,是将精读学习所习得的方法进行实践运用然而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往往把握不住略读课文的精髓,走向极端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针对略读课文的特点,努力探索不同的教学策略本文从学法迁移式、主题赏读式、比较阅读式、质疑解疑式、拓展延伸式来阐述略读课文的“精略”互融之道关键词】略读教学 教学规范 策略 【困惑】略读课,怎一个“略”字了得?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略读教学”这个词眼儿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略读课文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越发凸显重要笔者对现行人教版小学教材中略读课文的编排作了统计,发现略读课文几乎占据了 “半壁江山”,见下图:教材册数课文总篇数精读篇数略读篇数略读篇数所占比例三上(三下)3224825%四上32181444%四下32171546.9%五上(五下)28141450%六上28141450%六下21101152.3%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从二年级下册起出现略读课文,且随着年级的升高比例呈不断递增趋势,至五年级上册起,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平分秋色,到六年级下册甚至反超居上了。

      由此看出略读课文成为了阅读教学不可分割的联合体,它越来越成为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一块重要内容可是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对略读教学的理解不透彻,听到不少对略读课文教学的困惑之音:是否与精读课文完全等同起来,“纤屑不遗”地精品细读呢?如此肯定导致一课时的教学任务无法完成;是否与精读课文完全对立起来,“浮光掠影”地粗略理解呢?这样势必“花落无痕”,学生无法提高略读的能力笔者不禁感叹:略读课文,怎能一“略”而过呀!【解疑】 花谢香犹存,曲终意未散——一堂优质课带来的启发困惑依存,幸而我区组织高级教师优质课评比观摩活动,一堂《蒙娜丽莎之约》,正好给予了笔者“落英缤纷”般的启迪课堂扫描】第一板块:引题导入 从“约”字期待蒙娜丽莎第二板块:初读课文 从整体把握文章脉络1.课文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蒙娜丽莎》这幅名画的魅力?具体描写《蒙娜丽莎》画像的是哪几节2.默读5-7自然段,体会作者的写法,并填写表格节次描写什么作者的感受第5节第6节第7节第三板块:抓住重点 感受蒙娜丽莎的魅力1.圈划想象或联想的句子 2.品读蒙娜丽莎的微笑3.仿写自己的联想或想象第四板块:总结心境 继续欣赏艺术之路【品头论足】课已结束,但课堂上流淌出的浓厚的“略读味”,始终萦绕于脑海中。

      执教老师准确把握略读课文教学本色,“略其所略,精其所精”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这一环节,采用了略教,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重点感悟时求“精”, 5—7自然段是重难点,引导学生揣摩语言的表达形式,体会词语表达的精妙,学会“谴词造句”,适时进行仿写训练,充分汲取丰富的营养在“简约”之上体现了“丰满”,达到了“简约而不简单”的教学效果反思刍索】叶圣陶先生说过:“略读的略字,一半系就教师的指导而言:只需提纲挈领,所以叫略;一半系学生的功夫而言:要像精读那样仔细咬嚼,但是精读时候出于努力钻研,从困勉达到解悟,略读时候就已熟能生巧,不需多用心力,自会随机肆应,所以叫做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略读课文教学应 “教须略,学应丰”对略读教材的整体理解,应“略”,应删繁就简,不可面面俱到学生的感悟需“精”,要精雕细琢能凸显文本主题内涵的重点,使力气真正花在刀刃上,正所谓“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花不须多” 【笃行】曲径通幽,何愁无处下金钩——策略点击《语文课程标准》对于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求是:“略读课文重在略读方法的指导,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笔者认为,略读课文的教学就应“略中有精,精略相辅”,因此,不断在实践中反思,反思后实践,摸索了几条优化略读课文教学的策略: 策略一 基于单元导语的学法迁移式——切入得“法” 教材在指导学习上有比较系统的设计, 一个单元的课文相对独立,同时又是一个整体——略读课文就是前一篇精读课文的承接和延续。

      而每个主题的单元导语就是一条线索,明确了一个主题单元的学习重点,建立了内容与情感的关联点,这时,可以采用学法迁移的教学方法三(下)第四单元的主题是“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笔者在执教略读课文《绝招》时安排了三个环节:读三处描写绝招的句子,领悟描写表演场面的方法,为本单元的口语交际《教你学一招》提供样本;想象小柱子练绝招过程(这是提示中的问题),提供了三个场景引导学生把练习的过程说具体,为单元习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单元习作要求把自己练习本领的过程写具体)写作方法指导是在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情感中进行的,抓住具体语言材料,引导学生从读到写,然后迁移到单元习作中,较好地发挥了略读课文的写作迁移巩固功能,较好地解决了人教版教材中作文学生会写,但难以写好的难题策略二 基于课前提示语的质疑解疑式——体悟求“深”略读课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交流讨论为主的课程形态,人教版教材每一篇略读课文的前面都有一段连接语,提出了一些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提示略读课文学习的要求和方法,在教学时,我们要积极发挥提示语的作用,进行质疑解疑式的阅读《永生的眼睛》的“阅读提示语”是:默读下面这篇课文,说说琳达一家人为了让盲人重见光明,他们是怎么做的。

      从课文中找出含有“骄傲”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再联系上下文,讨论讨论从中体会到了什么笔者据此进行教学设计:第一板块:针对第一个问题设计了两个环节:1.当琳达得知父亲要把母亲的眼角膜捐给别人,是怎样表现的?2.当琳达的女儿温迪知道外公要捐眼角膜时,又是怎样表现的?引导学生进行比较,由此引出文中最后一句话“这次我为自己的女儿——14岁的温迪而骄傲第二板块:针对第二个问题设计了两个环节:1.找出文中含有“骄傲”的句子,想想是谁为谁感到骄傲2.你从中体会受到了什么启发?写下来 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展开教学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明确阅读目标、阅读重难点,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提高学习实效;又可以使整个教学过程显得大气、简约 策略三 基于精读课文的主题赏读式——着力求“精” 略读教学讲究“简”、“略”,但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还是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使略读与精读互相融合,层次鲜明,在内容理解、情感感染与语言感悟上也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我们不妨作主题式的赏读,捕捉教学重点,“简”中求“精”1.聚焦题眼精点拨“眼乃神光所聚”,“题眼”是文章艺术构思的凝聚点,也是作品外景内情的交融点,它在结构上起着牵动制约全篇的作用。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抓住了题眼,就等于抓住了教学和理解、把握文章的钥匙,就能启迪学生感悟知识的灵性,就能收到片言居要、举一反三的效果 解读王崧舟老师执教的《慈母情深》,他以一个“酸”来紧扣课题的“深”,成为导引学生解读的切入点王老师在初读感知课文的主要情节后,由“酸”切入,引向深读探究的衔接,并由此生成了“‘鼻子一酸’是一种什么感觉”“为什么会感到‘鼻子一酸’”的深度解读,从而对三个表示慈母情深的重点段和两个镜头(“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的“慢镜头”和“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下去”的“快镜头” ),用作者比照描写的语言魅力,真正叩开了学生的情感之门课堂上,老师能紧扣题眼,提纲挈领,以点带面,就能达到全堂课情感巅峰的制高点,体现出略读指导的实效来,从而达到文与意的真正融合2.提炼主线突细节略读课文由于受教学时间的限制,大部分篇幅较长,教学时就需要抓住重点,使教学脉络更清晰寻找一条主线,就能起到沟通作者与学生心灵的作用,也就能快速聚集中心问题,重组学习板块,长文短教笔者在执教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花的勇气》时,就围绕以表现作者感情变化的词语“失望——吃惊——遗憾——惊奇——砰然一震”为主线让学生自读自悟,引导学生找出重点句子“没有花的绿地是寂寞的”,让学生感受作者最初看不到花时的失望。

      再引导学生阅读“绿色到处泛滥”“我用手扒开草一看,原来青草下边藏着满满一层小花”,体会作者扒开草后看见躲藏着的小花时的那种吃惊当读到“我看到的竟是一片花的原野”时,感受那份震惊学有重点,又不缺乏对课文的整体把握略读课文教学不是“一略三千里”,而是该略时惜语如金,该精时毫不吝啬策略四 基于前后课文的比照探究式——对比求“实”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从语文教学方面看,比较法是整个学习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方法比较式阅读可以使学生在学新课时联系旧课,实现学习过程的正迁移,开阔视野,启发思路的效果1.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比较笔者在执教四年级上册略读课文《母鸡》时,让学生回忆同为老舍写的《猫》在写作上的特点,然后比较《母鸡》与《猫》在写法、情感表达什么不同;三年级下册略读课文《路旁的橡树》也可与《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进行对比,体会不同的人们不同的表现以及不同的结局,最后深刻地感受到了爱护环境的重要性2.略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比较教学六年级上册《跑进家来的松鼠》时,可以让学生从五年级上册《松鼠》入手,温故知新,再从内容、结构、语言、情感等方面弹性设置深入对比阅读环节,完善认知结构。

      在比较式教学设计中,可以是同一内容不同作者作品的比较,也可以是同一主题的不同作品、同一内容的不同体裁、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等比较要充分开掘已学课文的教学价值,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比较阅读策略五 基于课外材料的拓展延伸式——挖掘求“丰”叶圣陶先生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略读课文的教学,仅靠单一的、有限的课堂文本资源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应该以教材为拓展点,沟通课内外,校内外,进行宽广的课堂延伸,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延伸活动中提升语文素养 1.文本插入巧迁移人教版教材在编写时很注重发挥略读课文的拓展延伸作用许多略读课文都是名家名作的一个节选,在教学文章之前、之后可以让学生收集相关资料,了解相关的写作背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慈母情深》一文的教学,课始,引入作者梁晓声回忆这篇课文的一段文字,直接把学生带入那个年代,提供情感的训练场;课中,体会母亲每天都是这样忙碌时,引入多年后对那一段生活的回忆,理解那1元5角意味着什么,感受到母亲的爱和希望;课后,结合课后的阅读链接——冰心奶奶写的《纸船——寄母亲》,进行同主题的阅读迁移四年级上册《卡罗纳》一文,课前提示“下面的课文选自《爱的教育》,体现了另一种关爱之情。

      课中“小泡泡”引导:“课文写得真感人我要把《爱的教育》这本书找来读一读课后 “资料袋”介绍了《爱的教育》这本书的内容提要教材三次出现《爱的教育》,旨在引导师生通过一篇课文去阅读整本书,最大限度地增加阅读量 2.读写结合妙抒情 巩固迁移写法是略读课文的一大重要功能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品析课文语言文字中,积累语言和文章写法,并读写结合,运用到习作中去笔者教学《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时,进行了两个层面的设计:首先创设情境让学生走进大自然,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当学生有了一定的情感体验时,我将写话融入其中,让学生选择一个画面,展开想象,把看到的画面写丰满,写生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