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通用版)二年级心理健康全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新学期开始了教案鄂教版(最新整理).pdf

8页
  • 卖家[上传人]:小****克
  • 文档编号:262674139
  • 上传时间:2022-03-07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223.14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二年级第一课新学期开始了【主题说明】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 为新学期做好准备,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生活适应的一个重要部分 . 二年级小学生经过之前一年的学习, 对小学生活比较熟悉,但由于年龄尚小,他们的自控力、自觉性都有待提高,因此,新学期开学伊始,有必要帮助学生认识到,在过去的一年中,自己发生了一些变化,除身材长高外,还学到了一些知识,掌握了一些技能,锻炼了一些能力在新的学期, 又是一个新的开始,需要从各方面做好准备.【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引导学生了解自己新学期努力的方向 2.情感目标:引导学生为自己的变化感到骄傲,激发学生对新学期的向往 3.行为目标:指导学生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 为新学期做好准备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 指导学生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为新学期做好准备难点:激发学生对新学期的向往课前准备】1 搜集学生一年级和二年级的照片、作业本若干2. 学生暑假出游的照片.3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教学设计】教 学 设 计环 节目 标过程建 议观察岛(热身暖心 )引 出 本 课 的主 要 内 容 ,激 发 学 生 的学习兴趣1. 教师讲解教材观察岛中的图片,也可展示学生暑假出游的照片。

      2学生分享暑假的快乐3. 教师小结:快乐的假期已经过去, 新的学期开始了, 同学们准备好了吗?导入本课课题此处教师可 酌 情 改 变活动方式 .2. 本 环 节 用时 约5分钟活动营(体验分享)通 过 活 动 ,鼓 励 学 生 进行 自 我 审视 , 为 自 己的 变 化 感 到骄 傲 , 激 发学 生 对 新 学期 的 向 往 指 导 学 生 合理 安 排 自 己的 生 活 , 为新 学 期 做 好准 备 , 并 明确 自 己 新 学期 努 力 的 方向活动一:不一样的我1 教师可以采用书中的两幅图,也可以课前搜集学生的一、二年级的作业本,放在一起让学生观察不同.2 学生分小组,各自找出自身发生的变化 各小组派代表发言,交流小组成员的变化4. 教师总结:从一年级到二年级我们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既有外在的变化,如个子长高,身材壮实,也有内在的变化,如知识增加了,能力提高了, 更加坚强了在不同的时期,我们会经历不同的变化,现在, 新的学期开始了,为迎接新的变化,我们要做哪些准备呢?引入活动二活动二:你准备好了吗5.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完成课本中列举的1. 教 师 可 根据 学 生 的 学情 选 择 交 流的方式 .2。

      本 环 节用时约 20 分钟两方面的准备工作: 调整作息、准备学具6. 引导学生明确新学期努力的方向,学生可以画出来,也可以写出来7.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勇于与同学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与打算,并及时给予反馈心理引导:从认知的角度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审视,是为了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长,以及内在的变化,同时, 明确新学期努力的方向,为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做好准备分享屋( 总结提升)归 纳 出 新 学期 开 始 的 准备计划1.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分享屋中的儿歌2. 组织学生在儿歌中寻找新学期的计划.3. 学生在全班分享教师给予反馈、补充.心理引导 : 总结提升感性的认识,强化学生对本节内容的理性认知教师应鼓励 学 生 的 分享教师的补充 应 有 事 例佐 证 , 便 于学生理解 .3. 本 环 节 用时 约10分钟拓展园(拓展延伸)强 化 学 生 执行 新 学 期 计划,1教师呈现要求:新学期,你准备怎么做?请学生回家后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父母.2 让学生进行自我检测,1. 增 强 对 新 学期的向往回顾自己开学以来的表现,把自己表现好的行为告诉父母,不够好的行为暗暗下决心改正. 此 环 节 可 由教 师 灵 活 安排活动方式 .2。

      本 环 节用时约5 分钟练习题 】在新学期开学的前一天,你会做哪些准备呢?【活动反馈】1. 学生对活动是否具有较高的参与度2. 最后一环节 , 学生能否坚持教学参考素材】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级的学习,已经熟悉了小学的生活和日常行为规范, 此时,可以逐步地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让孩子逐步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老师和家长不是放手“不管“,只是让他们能够逐步学会管理约束自己,能够更快地适应新学期的生活比如,新学期开始前 , 可以让孩子为自己的新学期做好准备,家长只是提醒孩子做准备,而并不告诉孩子具体准备什么让学生亲自参与其中,能够感受到成长的快乐, 同时自控能力得到锻炼. 其实家长可以在生活的点滴中渗透这方面的教育, 比如,寒暑假带孩子旅行, 可以让孩子参与整个旅行计划的制定、收拾行李在整理物品时,也可以鼓励孩子学会将物品分类,尽量避免家长代办心理学背景知识】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眼中的“行为与“习惯”行为主义心理学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ohn. Waston,1878-1958) 创立的一个心理学学派行为主义有两个重要的特点: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 反对内省法,主张用实验法。

      在华生看来,意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因而无法对它进行客观的研究. 心理学的对象不应该是意识,而应该是可以观察的行为行为主义产生后,在世界各国心理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反响. 行为主义主张研究可以观察的行为,这对心理学走上客观研究的道路有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它的主张过于极端,不研究心理的内部结构和过程, 否定研究意识的重要性,因而限制了心理学的健康发展另一位行为主义流派的心理学家斯金纳(B.F.Skinner,19041990)认为,有机体之所以能学会特定的行为,是因为该行为受到了强化作用的缘故- 即它们的行为有正效应他证实,实验室的动物在通过计划性地施以强化物(如食物等),经训练会按照特定的行为方式行事比如他训练老鼠学会转动轮子,爬上阶梯, 把玩具推过地板从本质上讲,很多心理学家都接受了这一观点,即人类复杂的行为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被认为是经过受到成千次强化作用的学习而出现的简单地说 , 习惯就是个体或群体在长期的社会活动中所形成的思维方式、处事态度和行为倾向华生在心理学原理中提出: “任何相当定型的行动方式,不管它是外显的或内隐的反应,而且又非属于遗传性反应,应该都可视为习惯, 习惯是在环境的作用下培养出来的,不是与生俱来的 , 它是由刺激与反应之间所形成的稳定关系所构成的。

      在一定情景的刺激作用下自然而然地或自动地进行同样的动作,即习惯. 习惯具有很强的惯性,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往往会长期影响个体或群体的思想或行为参考文献1周宗奎儿童青少年发展心理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2郑海生 . 从生活习惯入手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1, 24(8)3彭聃龄普通心理学(修订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4谢弗等著,邹泓等译发展心理学 - 儿童与青少年(第八版).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档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 , 引发思考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