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表填写步骤.doc
2页《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表》填写步骤1、桩号:由《路基设计表》抄入(填入第1栏)2、横断面面积:即路基的填挖断面面积,是指断面图中原地面线与路基设计线所包围的面积,高于地面线者为填,低于地面线者为挖,两者应分别计算通常采用积距法和坐标法挖方:填入第2栏 填方:土方填入第3栏;石方填入第4栏)3、平均面积:相邻桩号间挖填方面积的平均值(挖方:填入第5栏 填方:土方填入第6栏;石方填入第7栏)4、距离:相邻桩号间里程之差(填入第9栏)5、挖方分类及数量: (1)总数量(第9栏)= 平均面积(第5栏)× 距离(第8栏) (2)土、石方数量:根据地质调查情况,按各类土、石所占总量比例计算(分别填入第10~21栏)6、填方数量:填土数量(第22栏)= 填土平均面积(第6栏)×距离(第8栏) 填石数量(第23栏)= 填石平均面积(第7栏)×距离(第8栏)7、利用方数量及运距:(1)本桩利用:本路段挖方直接用于本路段填方土方(第24栏)=(第11栏)+(第13栏)+(第15栏)或 =(第22栏)(取两式中较小值)石方(第25栏)=(第17栏)+(第19栏)+(第21栏)或 =(第23栏)(取两式中较小值) 注:本桩利用中可以石作填土,石方数就填入本桩利用的“土”一栏(第24栏),并加以括号区别。
2)填缺:本桩利用完后,所欠缺的填方 土填缺(第26栏)= 土填方(第22栏)- 本桩利用土方(第24栏) 石填缺(第27栏)= 石填方(第23栏)- 本桩利用石方(第25栏)(3)挖余:本桩利用完后,所剩余的挖方 土挖余(第28栏)= 土挖方总量[(第11栏)+(第13栏)+(第15栏)] - 土填方量(第22栏)石挖余(第29栏)= 石挖方总量[(第17栏)+(第19栏)+(第21栏)] - 石填方量(第23栏)(4)远运利用纵向调配示意: 根据填缺、挖余分布情况,结合路线纵坡和自然条件,本着技术经济少占用农田的原则,具体拟定调配方案将相邻路段的挖余就近纵向调配到填缺内加以利用,并把具体调运方向和数量用箭头表明在纵向调配栏(第30栏)中8、借方数量:土借方(第31栏)= 土填缺(第26栏)- 本路段土方远运利用(由第30栏调配数量抄入)石借方(第32栏)= 石填缺(第27栏)- 本路段石方远运利用(由第30栏调配数量抄入)9、废方数量:土废方(第33栏)= 土挖余(第28栏)- 本路段土方远运利用(由第30栏调配数量抄入)石废方(第34栏)= 石挖余(第29栏)- 本路段石方远运利用(由第30栏调配数量抄入)10、总运量(第35或36栏) = 平均超运运距单位 × 土(石)方调配数量 超运运距单位n = (土石方调配平均运距 - 免费运距)/ 超远运距单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