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课程改革中教师身份认同及教师情绪的研究.doc

12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36234932
  • 上传时间:2022-01-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31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课程改革中教师身份认同及教师情绪的研究摘要从2001年开始,课程改革已过去了很多年,也取得了很多成就,新 课程体系也口益成熟起來近年來关于新课改中学生情绪、学生学习等问 题的研究比较多,但是对于同样参与课程改革的教师关注却比较少本文 基于此,从教师身份认同及情绪问题的角度来了解教师在课程改革中所遇 到的问题,根据一些基木的理论依据通过分析案例,找出其背后的影响因 素,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关键词课程改革 教师身份认同教师情绪自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共经历了 8次课程改革第8次改革从2001 年至今,是一次以课程为核心的波及整个教育领域乃至全社会的系统改 革,是一场课程文化的革新,是教育观念与价值的转变,涉及课程的理念、 目标、方法、管理、评价等多个方面此次课程改革与以往任何时候都不 同,它不仅对学生提出了要求,还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改革中, 创生出了许多新式课堂,教师的教学更加自由、灵活,这对教师來说是一 种挑战新课堂打破了原有的传统教育观念,比如“要给学生一杯水,教 师需有一桶水”,“教师讲授的永远是正确的、标准的”等现代科技发展 之迅速,使得教师与学生有了同样的身份一一 “学习者”,因此给部分教 育工作者造成了困惑,难以适应口身身份的转换,因而影响到了正常工作 的开展。

      另外,教师的情绪问题也较少受到关注,人部分人只是把教师作 为一名“授课者”、“学生知识的给予者”来看待,其实教师作为个体的人 他的情绪也是应当受到关注的一旦教师的情绪处于低谷时,那么他的工 作效率、工作热情都会大打折扣一、相关概念的解析课程改革是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依赖性、统一性、虚拟性、认 同性”向现代学习方式的“主动性、独立性、体验性、问题性”的转变过 程课程改革注重改变理念、观念,打破传统“授之以鱼”转向“授之以 渔”,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减轻学生负担,让学生学会学习, 从而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但是,同样参与课程改革的教师却从传统的“掌 控整个教学活动”变为“辅助者”,他们难免在心里会产生落差身份认同是人们对我(们)是谁以及他(们)是谁的理解[1]这里 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作为个体的身份,二是作为群体的身份作为个体这 一身份具有差异性,而作为群体这一身份乂具有同一性情绪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求Z间关系的反应的一种心理 活动其中包含了三个成份,分别是:身体变化、有意识的体验、对外界 事物的评价教师情绪也从三个方而来分析:一是身体的唤醒状态,即教 师对课程改革能否有一个饱满的精神、充沛的体力和积极向上的劲头;二 是有意识的体验,也就是说教师能否在清醒状态下感知到自己的情绪状 态;三是对外界事物的评价,就是说外界事物能否满足我们的需要的一种 体验。

      二、理论基础1 •弗瑞徳的教师改变的洋葱头模型[2]对教师身份认同过程的解释从图1模型可知,外界对教师的影响和改变是分成不同层次的首先 是环境,其次是行为和能力,最后是信念、身份认同和使命最核心也是 最重要的是使命在这个模型中,内层与外层之间相互影响,外层环境的 改变相对容易,内层的改变相对较难教师的改变最重要的还是要归根于 内层的改变,即信念、身份认同、使命的改变2 •关于教师情绪研究的基石近几年关于教师情绪的研究比较多,本文的理论基石主要是:(1)建 构一诠释取向的教师情绪强调的是社会文化背景下的情绪体验简而言 Z,建构一诠释取向的教师情绪要求我们在看待教师情绪时超越个体心理 的范畴,在特定的人际互动和社会文化情境中诠释教师的各种情绪活动, 从而在整体上理解教师情绪蕴含的个人意义[3]2) Hargreaves提出了 “情绪地理学”的概念,主张从社会文化、道德、专业、政治等方面分析 教师与他人的情绪互动,从而加强教师与他人之间的情绪理解所谓情绪 地理,它是指空间和经验上的图像,尤其是指人类互动和人际关系的“远、 近”,用以构造、代表和创造人们对自己、世界和相互之间的情感和情绪 Wo三、课程改革中的教师身份认同1 •教师身份认同的发展过程教师的身份认同是一个动态发展变化的过程。

      下血我们通过一个案例 来分析:案例:欧汉文:“泥腿”中职教师变身大学教授[5]1989年,18岁的欧汉文从当地一所中师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偏远 的永州柳溪石板村小学任教,成为该校唯一的一名公办教师他用“几乎 让人绝望”來形容自己去学校第一天的心情办公室和寝室没有电,寝室 还漏雨,地面有多处积水,“一踩一个坑”,水缸和杂物都被厚厚的灰尘覆 盖他不得不用一个半月的工资购买电器,重新整理寝室1990年,欧汉文调入柳溪乡中学任教欧汉文说:“当我拿起上师范 时学过的教育学和心理学书本,才发现里面的观点多么精辟从那时起, 他就养成看书隔一段时间再看第二遍的习惯,甚至是第三遍都是可能的 乡初中教学任务繁重,他开始静下心来思考:怎样既教好书,又能发展对 电子专业的爱好?欧汉文说:“没有捷径,只有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2002年,肯钻研、能吃苦、懂理论、会实操的欧汉文被国家级重点中 职学校原永川松溉职中(现已并入永川职教中心)发现并顺利调入该校 在中职学校,欧汉文如鱼得水,很快又把眼光瞄上了快速发展的计算机产 业后来他乂把关注重点放到既有难度、乂有应用价值的电脑主板维修上 学校安排他参加重庆市骨干教师培训、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到成都电了 科技大学学习电子产品设计,去德国学习“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

      凭借突出的教学业绩和科研成果,去年欧汉文被破格评为正高级工程 师,重庆文理学院向他伸出了橄榄枝欧汉文现在承担学校理实一体化实 验课程改革,指导学生创新实验,非常敬业,大家都很认可他洋葱头模型”中坏境对教师改变的作用体现在欧汉文从小学到初中 再到职中直到最后大学的岗位变换历程,这一教学环境的变化使得教师本身也发生了不少变化然而,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还是其对自身的思考,教师的责任感、使命以及自我的价值的实现 2•影响教师身份认同的因素(1) 相关制度首先,课程改革制度本身就影响着教师的身份认同 教师的改变包括“渐进性改变”和“根本性改变”两种[6]大部分教师 期望进行“渐进性改变”,而课程改革则要求教师进行“根本性改变”这 种改变对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往往导致教师身份认同困难其次,教师 的评价制度影响肴教师身份认同目前,国家对教师评价多从职称、学生 的升学率等方面考虑,以此来评判一名“好老师”对教师的成长是一种负 担最后,教师培训制度也影响着教师的身份认同学校规定教师耍进行 新课程改革的培训,其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培训却没有针对性,这又给教 师增添了无形负担2) 校园文化文化是一种软实力教师生活最常接触的圈子就是 学校,因此一个学校的文化对教师的影响不言而喻。

      一个学校的办学理念 与育人方针与一名教师的追求日标、人生价值相符合的话,对教师来说他 牛活在这个圈子中就会感到舒适,若不相符的话,那么牛活就会产牛怵1扰3) 教师个体教师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都是不同的对于一名想在教育事业上大展宏图、实现个人抱负、努力做好教育工作的 教师而言,新课程改革毫无疑问是一次机遇而对于一名把教师当成一种 职业、一种可以供给衣食所需的职业的教师来说,新课程改革对他们是一 种冲击3 •构建教师身份认同策略(1)为培养教师认同提供有力的环境支持首先,从改变制度的角 度来考虑,耍以教师的生存需耍为基础来夯实教师职业规范耍合理地编 制依法执教操作引导手册等来供教师阅读,以增强教师的敏感性与严谨 性学校可以请些名师专家来开展专题讲座,教师根据个人所需去学习 另外,学校定期开展教师对社会、对教育、对学校、对自我的认知,组织 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增强自己的认知水平,增强教师信念其次,从教师 团队来考虑,依靠学科组为单位来巩固教师专业的思想深度教师根据自 己所教授的学科专业分组,相同学科之间探讨专业深度,而不同学科之间 可以探讨教学模式、授课方式等2) 触发教师对已有的认同进行深刻反思。

      对于教师个体而言,就 是要提高个人的价值,增强教师事业的信仰首先,引导教师把学校与社 会比较,让不再将自己局限于学校之中,而是放于社会之中思考自己的价 值其次,引导教师把口己所在学校与区域内外同类的学校比较,客观分 析本校的所长与所短,增强自信心与危机感最后,引导教师把学校的过 去与现在比较,把现在的积累与未来发展的需耍比较,规划自己的发展, 增强自豪感和使命感3) 培养教师的使命感教师在改变过程中作用最大的还是自身的 使命感要促进教师的自我身份认同就要从教师的使命上做文章第一, 学校可以安排教师去向优秀的同行学习经验,提高自己的能力;第二,教 师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第三,教师应该多多思考,为自己确立 近期目标及长远目标,并且努力去实现它4) 开通教师评价系统,提高教师自我认知很好地对自己进行认知、评价,对教师的身份认同是有帮助的首先,学校可以建立教师信息 档案,在学校网站上开通教师评价系统;英次,每隔一段时间开展一些教 师互评、学生评教的活动;最后,教师对照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和自己对自 己的评价,了解自己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可以改进的地方等四、课程改革中的教师情绪1.课程改革中教师出现的情绪问题(1) 极端敌对和过分热情。

      极端敌对和过分热情是情绪过分的表现 极端敌对的教师通常表现为无视改革理念,认为改革都是上面说了算,自 己只是试验品,是被差遣的工具,改革只会破坏自己以前的教学方法学 到的新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从不去运用,还是按照“老路子”来工作而 过分热情的教师则表现为对教学改革充满了希望,认为改革都是正确的、 好的,无论什么样的教学模式都去学习、都去尝试,但是并没有形成自己 独特的教学风格,只是一味地接受新东西,而忘记了加工,时I'可久了,对 课程改革也就迷茫了2) 困惑与迷茫困惑和迷茫是情绪偏差的表现新课程改革的理 念和措施对教师本身就是一次冲击,也是一次巨大的挑战由于受传统教 学观念和教学习惯的影响根深蒂固,面对新课程改革,教师感觉其理念与 自己的教学实践相差甚远,许多教师感到困惑和迷茫,甚至无所适从在 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缺少必要的专业指导和引领很多教师培训过于形 式化,教师难以得到实实在在的收获这就使得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无 法真正理解新课改理念经过一段时间改革,一旦发生预期的变化,教师 就会对课程改革失去信心和热情3)冷漠对于新课程改革这一新鲜事物,大部分教师都会抱有一 些好奇和希望但是由于对理念理解得不够深刻,以及制度的不完善,使 得很多教育工作者失去了信心,从而变得冷漠。

      而对于一些积极参与的教 师,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改革之后,学生的成绩和升学率并没有得到很大 改善,这也使得同行开始变得畏首畏尾,慢慢失去了対改革的热情,继而 对改革表现出冷漠的态度2 •影响教师情绪的因索(1) 课程改革自身的原因首先,我国教育变革的推行基本上是政 府主导型的,这种变革体现出“自上而下”的外部控制特性[6]在这种 背景下,我们往往要求教师在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发生与 变革相一致的改变,相反很少关注教师的内在情绪其次,新课程改革从 国外引进很多新的教学理念,而这些教学理念由于传达力度不够,教师的 理解不够深刻,因此,在实践过程中因不能灵活运用而产生迷茫、困惑等 不良情绪最后,根据新课程改革理念编写的教材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增 加了很多学生的操作技能,更加注重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教师 来说,如何去引导学生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教师若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那么运用新教材就会有些吃力2) 教师本身的素养从专业素养来看,专业知识基础扎实的教师 在应对新课程改革时能更加从。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