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小学新任教师职业素养现状探微.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4851382
  • 上传时间:2017-08-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0.5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小学新任教师职业素养现状探微摘要当当代中国正处于全面变革时期,而教师教育的改革成为我们教育改革成功的关键因素,教育变革正从课程一方面的变革向以学校为本位的整体转型性变革转变其中如何培养适应教育改革的中小学教师,便是教育革新能否成功的指标之一 关键词新任教师 职业素养 优秀中小学教师的培养成为我国全民素质提高的重要力量,全民素质的提高关键在教育,教育质量的提高关键是教师,教师职业素养成为教育改革成功的关键,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核心要素因此,优秀教师的培养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为了深入地了解中小学生新任教师职业素养的现状,了解其对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课程的诉求,笔者对 J 省一些中小学的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利用访谈各中小学校长、教务处负责人来补充和辅助问卷调查本问卷主要针对两个方面进行问卷设计:一是中小学教师职业素养的现状;二是中小学教师对师范院校课程改革诉求共 27 个题目,其中 26 个为选择题,1 个为开放性问答题,主要根据上述的分析框架进行问题设计: (1)新任教师的教育信仰方面设计的问题主要是新任教师对教师职业的理解,以及其对教师职业的打算? (2)新任教师的教育理念,及其角色转换。

      主要通过被调查者的对教师、学生,师生关系以及教学方式的看法来反映教师的教育理念 (3)新任教师的知识结构主要是通过对新任教师专业知识,教学知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是否欠缺来设置问卷 (4)新任教师的多元化能力的养成主要通过对是否做研究,使用何种教学设备进行教学,以何种方式参加职后学习,以何种方式对教学进行反思来设置问卷 (5)中小学教师对师范学院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诉求,主要通过对新任教师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类课程知识、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在哪一个人生阶段习得为问题进行设计通过对新任教师课程需求强度来反观课程设置比例的合理性,以及新任教师对于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建议来为课程改革提供一个思路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 200 份,回收 179 份,回收率 89.5%,调查涉及到及某市、市(地级市)、乡镇共 9 所学校,其中新任教师 72 名,占 40.2%,男教师 98 名,占 54.7%,女教师 81 名,占 45.3%师范院校毕业生 146 名,占 81.6%,非师范类毕业生 33 名,占 18.4%教师所授的学科涵盖了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等多个学科,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参与问卷调查的教师中 72 名新任教师中,基本信息如表 1 所示: 表 1 调查对象中新任教师基本信息 从上述的四个角度进行相关分析如下: 1 新任教师教育信仰的调查 关于教师的教育信仰的调查表明新任教师基本有比较正确和合理的教育信仰,能对自己的未来做出合理的规划,有 55.9%的教师认为教师职业是一个高尚的职业,23.7%的教师认为教师职业只不过是个工作而已,有 20.3%的教师认为教师职业仅仅不过是职业生涯中的一个跳板。

      教师对这个职业的认同程度以及喜爱程度直接影响到教师的职业理想和其对未来职业的规划,决定教师未来专业发展的程度,有0.83%的教师选择要做一个基础教育专家,有 72.6%的教师认为自己未来的目标是争取当一名优秀的教师,有 18.6%的教师认为自己的目标是当一名普通教师,有 5.97%的教师选择其它 2 新任教师教育理念的调查 教育理念是个非常笼统而抽象的概念,笔者将其具体化到教师在对教师、学生、师生关系和教学价值的看法上,以管中窥豹的方式来考察新任教师整体教育理念的目的 2.1 新任教师对教师职业的看法 在问卷调查中,关于教师的隐喻究竟是蜡烛、果树还是园丁的调查中,61.6%的教师认为教师是果树,在教授学生成长的时候也能完成自身的营养吸收和成长;20.1%的教师赞同园丁的隐喻,此种隐喻意味着学生成长需要教师的培养;19.3%的教师赞同蜡烛的隐喻认为教师职业是燃烧自己,为学生奉献的一个职业 总体上看,大部分新任教师都能意识到自己的不足,需要不断地加强学习,同时也能认识到教师职业是一个讲求奉献精神的职业但是赞同“蜡烛”隐喻的教师仍然为数不少,这可能与小时候的教育理想或者是刚刚新任教师的不适应性有关,从而影响他们对教师职业价值的判断。

      当然,也可能与其在师范院校所接受的教育有关这种认识对新任教师的定位及其以后的成长是不利的 2.2 新任教师如何看待学生 在应该如何看待学生的问题上,有 59.3%的新任教师认为学生应当是积极主动的,35.6%的人认为学生缺乏能动性,5.1%的人选择了说不清61%的新任教师认为落后学生具有潜力,27%的新任教师选择与其他学生同等对待, 12%的新任教师选择听之任之 由此可见,超过一半的新任教师具有比较科学的学生观,认为学生应具有主动性、能动性,当然这个比例还不是很高,仍然有 1/3 左右的新任教师的学生观比较传统,认为学生缺乏主动性、能动性;在看待学生潜能的问题上,大部分教师都对后进生有着正确的认识,但是也有 12%的教师对后进生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说明他们在初为人师阶段还不能关注到所有学生,这可能与其职初不适应有关,也可能与其在大学所受教育相关 2.3 新任教师如何看待师生关系 “在教学中由师生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相互规定,其规定的不是对方的地位,而是对方的行为指向与策略①我们应当强调师生之间是一种民主平等、教学相长的新型师生关系在调查中,通过调查教师如何处理师生之间的关系来看其教育理念。

      调查结果表明,有 74.3%的教师认为应该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民主的关系,有14.5%的教师认为教师应该采取****态度,认为学生应该听教师的话,依然是传统的师道尊严,将教师地位置于学生之上的观点 2.4 新任教师如何看待教学价值 在现代教育理念之下,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提出问题成为核心的教学价值观在关于教学的价值是什么的问题上,46.7%的教师认为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方法和策略,14.8%的教师认为是授之以渔,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22.2%的教师认为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8.3%的教师认为教学主要是教学生掌握书本上既定的知识点由此可见,在教学价值的观念上,有相当一部分的新任教师的现代教育价值观念并不十分清晰和稳定,与现代教育理念,将学生能力发展,将学生整体生命成长的质量放在核心地位的价值观念不是很吻合与教育理念相对应,在教学方式上,大部分新任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传统,比如一些传统教学方式中:听教师讲解(72%),记笔记( 11.9%),做练习题(18.6%) ,回答问题(20.3%)只有 20%左右的教师采用小组讨论,由此可见,教学实践与教学观念有很大的差距,行为落后于观念 3 新任教师的能力素养的调查 3.1 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关于新任教师的可持续发展的动机,有 72.6%的新任教师认为参加继续教育是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有 18.6%的教师认为继续提高自己是为生存、形势所迫,仅有 5.1%的教师认为是出于上级的要求。

      这说明新任教师职业动力较足,势必为新任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比较稳定的动力源在关于今后发展自己的途径上,绝大多数的新任教师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有规划,在提升自己的方式上,有 42.4%的教师认为会通过实践开展研究,33.9%的教师认为自己将会继续深造,提高学历,而15.3%的教师认为会通过向他人学习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这说明新任教师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势头较好,他们不仅对自己的未来有明确的目标,还对自己将来发展的路径有比较明确的规划 3.2 反思与研究的能力 反思是教师成长的一个重要途径,尤其是对于新任教师来说,经常反思,能有效地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调查中发现,新任教师经常进行反思的只占373%,59.3%的教师只是偶尔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这表明新任教师还没有将反思形成习惯,也就没有很好的利用这种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应该在高师院校中注重培养学生反思的能力在关于新任教师对教育研究的价值的认识上,有 64.4%的教师认为教育研究很重要,教师应该具有这个本领,有 15.3%的教师认为教育研究和能不能教好书没有关系,而 6.7%的教师比较功利,认为教育研究只是职称晋升的一个手段,而剩下的有 13.6%的新任教师不能清晰的判断教育研究的价值。

      虽然大部分教师都能够认识到教育研究的价值,但是教育研究的状况却并不令人乐观,有 33.9%的新任教师从不做研究,而 40.7%的教师仅仅是为了晋升职称,应付性的做一些研究,仅有 25.4%的新任教师能经常开展教育研究通过进一步的访谈了解到,这些新任教师没有养成研究的习惯,对研究有着“害怕”和逃避心理,这样的缺乏反思和研究能力的教师最终也只能成为教书匠,而不能成为教育家 3.3 适应的能力 适应能力是新任教师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以适应接受教育新理念不断发展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有 25.5%的新任教师认为接受得快,适应的也快,但是有 50.8%也就是超过一半的教师认为对教育前沿理念接受的快,但是适应的慢,说明适应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有 18.6%的教师不知道如何改变教学方式,还在走老路子;有5.1%的教师不希望改变,而维持现状 4 新任教师知识素养的调查 对于在教学方面教师是否感到知识的缺乏,有 82%的教师偶尔感到知识的欠缺,有 15.6%的教师经常感到知识的欠缺,有 3.4%的教师从来没有感到过知识的欠缺由此可见,教师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终身备课教师感到知识缺乏,但到底缺乏什么样的知识?根据对在教学过程中主要缺乏什么样类型的知识的调查结果为:新任教师感到欠缺的是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66.1%),新任教师感到欠缺学科专业知识的占 15.3%,认为自身主要缺乏的是教育类知识的占 18.6%。

      由此可见,大部分新任教师感觉到自己对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有所欠缺,这其中固然与知识的广泛性和难以穷尽性有关,笔者认为其也与师范院校长期以来不注重通识课程的建设相关 5 新任教师入职后面对的主要问题分析 根据上述对中小学新任教师的调查结论,笔者试图从新任教师的理念与做一名优秀教师的理想出发对新任教师的知识以及新任的教师能力几个维度,进一步将指标细化后进行调查在一个多选题中,让教师选出其认为的新任教师面对的最主要的问题,在参与调查的 179 名教师中,根据回答的频率排序如下:(1)教学技巧和策略的缺乏(124 人,占 69.3%);(2)教育前沿理论信息缺乏(73 人,占 40.8%);(3)课堂管理经验不足(57 人,占 31.8%);(4)教育教学的研究方法缺乏(54 人,占 30.1%);(5)教育技术缺乏(51 人,占 28.5%);(6) 学科内容贫乏(46 人,25.7%);(7)其他,(4人,占 2.2%) 可以看出:位居前 3 位的分别是教学技巧和策略的缺乏、教育前沿理论信息缺乏以及课堂管理经验不足,这些都是教师的实践类知识,说明新任教师的实践类知识的缺乏最为突出;其次 30.1%的新任教师认为面对的主要问题是教育教学的研究方法的缺乏,教师仍然是教学执行者,研究意识淡薄。

      认为新任教师的主要问题是学科专业知识的占 25.7%,信息技术素养的占 28.5%,表明仍有一部分教师的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及一些专业技能的训练尚不充分 注释 ①叶澜.“ 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270. 参考文献 [1]眭依凡.教育发展理论研究[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8.   钟启泉.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罗正.教师教育[M].长春 :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 谢安邦.师范教育论[M].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7:90-100. 张楚廷.课程与教学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8). 徐继存.教学论导论[M].甘肃教育出版社,2001.7.。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