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九华山肉身宝殿导游词》.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爱****虎
  • 文档编号:213523843
  • 上传时间:2021-11-2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5.65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九华山肉身宝殿导游词 作为一名优秀的导游,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导游词,导游词可以加深游客对景点的印象,是提升讲解水平的重要工具写导游词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收集整理的九华山肉身宝殿导游词,欢迎大家分享 九华山肉身宝殿导游词1   相传九华山原为青阳县居士闵让和属地金乔觉向其乞一袈裟地,不意展衣后竟遍覆九峰闵让和十分惊异,由惊而喜,先让其子拜师,后自己亦随之皈依至今九华山寺殿中地藏圣像左右的随侍者,即为闵让和父子金乔觉来山后,居诠在东岸峰的岩洞里(后人称之为“地藏洞”),岩栖漳汲,过着十分清苦的禅修生活唐至德二年(757年)山下长老诸葛节等数人结伴登山,一路但见深山峡谷,荆榛莽莽,寂静无人到得东崖,见岩洞内唯有释地藏孑然一身,闭目端坐,旁边放一折足鼎,鼎中盛有少数白米掺杂观音土煮的剩饭,众长老为有如此苦修之人,而肃然起敬于是共同筹划兴建禅舍,供养地藏不到一年时间,一座庙宇建成,地藏有了栖身之地和收留徒众常住寺内的条件其大弟子、首座僧用瑜,身体力行,斩荆披棘,率众垦荒,凿渠开沟,造水田,种谷物,劳动自给,坚持苦修建中二年(781年)池州太守张岩,因仰慕地藏,施舍甚厚,并奏请朝廷将“化城:旧额移于该寺。

      郡内官吏豪族,纷纷以师礼皈依地藏,向化城寺捐献大量财帛金乔觉,声闻遐尔,连新罗国僧众闻说,也相继渡海来华随侍  1000多年来,肉身宝殿虽有兴废,但迄今气魄非凡肉身宝殿建于高台之上,石柱,红墙,铁瓦,汉白玉铺地,正门高悬“东南第一山”匾额殿中央七层木结构的“地藏塔”,塔基用汉白玉砌成塔内供奉一百多尊地藏菩萨,正面供“金地藏”塑像,金骑着涉水如飞的“谛听”,左为他的弟子道明,右为道明的父亲闵公因为道明先入空门,成为父亲的师兄塔的前后安置着大大小小的地藏塑像,两侧是十殿阎罗拱卫而立整个大殿庄严肃穆,连游人说话都轻声细语,或者以眼神示意顺着雕梁画栋的走廊来到殿后,有一个半月形瑶台,墙上贴个大字“布金胜地”每当地藏圆寂之日,国内外香客都到此朝拜进香和施舍 九华山肉身宝殿导游词2   说到九华山的肉身宝殿,不能不提一个人这个人叫金乔觉,是一个外国人,他来自古新罗,也就是今天的朝鲜半岛东南部据史料记载,金乔觉是新罗国的一个王子,24岁时削发为僧,并从新罗国航海来到中国他遍游中国的名山大川,最后落脚九华山,结庐修行并遵照地藏菩萨的誓愿:“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在九华山修行期间,金乔觉降伏猛兽,采集药草,一边为山上百姓治病,一边传经布道,广施佛法,深得广大民众的爱戴。

      金乔觉渐渐声名远播,收了不少弟子  连当地的地方官也上山来听取佛法,并把他的事迹奏明了朝廷于是,追随金乔觉的人越来越多由于山高林密土地少,粮食不能维持山上众僧的生计,他们不得不食用观音土因为长期营养不良,当时的人们把金乔觉称为“枯槁僧”,称其徒众为“枯槁众”  但越是艰难困苦,金乔觉越是信念坚定,更加赢得众人的敬重,连新罗国僧众,也相继渡海前来跟随金乔觉九十九岁圆寂后,尸体历经三年都没有腐烂,面容跟生前一模一样,这些超自然的现象正和佛经上记载的地藏王菩萨相似正好金乔觉法名金地藏,于是,佛门确认他为地藏王菩萨转世,人们修建塔墓供奉,顶礼膜拜自此,九华山便声名远播,成了地藏王菩萨的道场  现在我来为您解释一下这“肉身宝殿”所供奉的“肉身”的含义肉身,原意是父母所生血肉之躯佛门所谓的“肉身”是指高僧圆寂后,其身体虽经久远的年代,却没有腐朽溃烂,保持着原形而栩栩如生只有修行到非常高深境界的僧尼,才可以形成肉身肉身不同于埃及的“木乃伊”在古埃及,殡葬仪式很简单,只需在沙漠上挖个浅坑掩埋,由于沙漠气候干燥,遗体接触到热沙很快脱水,细菌被杀死,自然作用形成木乃伊后来的人工木乃伊是在人死后,将内脏、大脑等组织取出,然后把尸体用药物处理保存。

      在中国新疆等地也曾经出土过木乃伊而九华山地处长江南岸,山中四季湿润,气候潮湿,不存在产生“木乃伊”的自然条件,肉身也未经过任何药物处理这种奇特的肉身现象,至今没有得到科学的解释  肉身宝殿内和它的文物展览室中,藏有许多珍贵文物,有的还为皇室赠品,非常难得,堪称一座佛教文物宝库每年农历七月三十日地藏王生日这一天,是九华山传统的庙会,全国各地的僧尼和香客到这里举行佛事活动,并聚集在肉身塔周围为地藏王守夜;附近城乡居民也纷纷上山进行民间文化娱乐活动游客、香客成千上万,经声佛号昼夜不歇,香烟缭绕,鼓乐阵阵,呈现一派盛典景象 九华山肉身宝殿导游词3   年后,仍颜面如生,正是菩萨降世应化之兆,遂在此建三层石塔安葬其肉身,即肉身塔,又称地藏坟因基塔之地曾现“圆光”,故后人名其地为神光岭该处...... 原名金地藏塔,俗称“老爷顶”位于西神光岭头,始建于唐代贞元年间,金地藏晚年以此为南台读经,其圆寂三年后,仍颜面如生,正是菩萨降世应化之兆,遂在此建三层石塔安葬其肉身,即肉身塔,又称地藏坟因基塔之地曾现“圆光”,故后人名其地为神光岭该处风景独秀,光彩异常掩映于万木葱茏中的肉身宝殿,在殿南北两侧寺宇的拱卫之下,成万萼护苞群龙攫珠之势,益发显得古朴庄严、重辉异彩,历来为佛教圣地九华山最精华最神圣的地方。

      每年农历七月三十地藏菩萨诞辰这天,更是人头攒动,香火鼎盛,守塔之香客溢于阶外肉身殿居神光岭头,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九华山肉身宝殿导游词4   肉身殿是典型的.宫殿式建筑,坐落于九华山街西神光岭头,周围古木参天,浓荫蔽空殿宇高15米,山门西南,红墙森严,巍峨雄壮入殿须登八十一级台阶站在台阶之下,举引仰望,可见南门厅上方有两块横额上额书“肉身宝殿”四字,楷书,竖匾四周镶饰立体花边,无署款;下额书“东南第一山”五字,行书,民国八年(1919年)闰七月青阳人施玉藻题上署“浙江慈裕县信士董东海、董东福久感地藏王威灵,以助夙愿  殿前的东西厢房,底层均有房间入内如平步登楼东厢数间,为客堂和僧人寮房西边数间,原为“佛教文物陈列室”  殿宇面阔3间,进深16米,地平铺汉白玉石中央为1.8米高的汉白玉塔基,上矗七层八方木质宝塔一座,高17米塔的每层八面背有佛龛,每龛均供奉金地藏金色坐像,供56尊,大小不一,以漆芋合塑造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在塔北门外有个半月形瑶台,台上铸有三座大鼎其一,置肉身殿北拜台东侧,高120厘米,口径109厘米;其二,置肉宝殿北拜台中,高120厘米,口径109厘米;其三,置肉身殿北拜台西侧,高120厘米,口径109厘米,此处比殿南正门前开阔得多,香客多到此烧香拜佛。

        明万历年间朝廷赐银重修塔殿,赐额“护国肉身宝塔”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池州喻成龙重修殿宇,正殿大门朝北,建有84级台阶咸丰七年(1857年)大部分殿宇遭兵燹同治初山洪冲倒殿宇,继又重建光绪十二年(1886年)开肉身塔大规模重修,移殿门正南向,门额悬挂“东南第一山”横匾殿南陡建8l级台阶1914年殿宇重修1917年黎元洪书赠“地藏大愿”匾额1944-1946年住持僧化雨1947-1949年住持僧宝严  1955年和1981年又两次重修该寺殿宇宏伟,是塔殿式建筑,上盖铁瓦,四角有宫殿式翘檐殿内汉白玉辅地,塔基上建有七层八方木塔,每层木塔有佛龛供地藏菩萨佛像全寺建筑面积705平方米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汉族地区佛教重点寺院 九华山肉身宝殿导游词5   佛经记载,夏历七月三十日(月小二十九日)为地藏菩萨圣诞日,传说也为金地藏成道日历年,九华山僧侣都要在肉身殿举行重大活动,称“地藏法会”,诵《地藏菩萨本愿经》,守地藏肉身塔法会一般历时七天(夏历七月三十至八月初六日),圆满之日设斋供众,广结良缘法会期间,民间有“百子会(团)”等朝山进香百子会(团)是外地香客为朝拜地藏菩萨道场而自动组织起来的一种会(团),虔心斋食,然后担着香担,举旗敲锣鱼贯而行,结体入山,凡人数满百人即可组一会,称“百子会”。

      百子会设香首和副香首朝山途中香首口诵“南无幽冥教主本尊赦罪地藏王菩萨”,余众接诵“阿弥陀佛”  凡朝山之众均身着灰布青裤或围一黄色胸兜,上印“进山朝香”四字,一路上香客还给穷苦残疾人施舍钱物他们白日徒步登山,沿途遇寺庙即烧香拜佛,入夜后除投宿外,都聚向肉身宝殿守地藏塔,携衣巾请盖“地藏利生宝印”每逢地藏菩萨诞朝,僧众及香客于肉身塔诵经拜菩萨通霄达旦,“常见僧尼和信士一步1一步跪拜塔不止,求其超度亡灵,赦免罪孽,消灾延寿”百子会人数要求不很严格,二、三十人朝拜九华也可称“百子会”或“小百子会”,逾二百人或近二百人可称“双百子会”与此相应,各地还有类似会(团)朝山进香,如“万胜老会”、“香山胜会”、“同人老会”等1978年以来,九华山佛教协会每年都举行“地藏法会”或“祈祷世界和平法会”,悬挂“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法会”飘幡来山参加地藏法会的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四众弟子及十方善男信女,逐年增多,同时也吸引了众多游客  正如宋人陈岩诗赞的那样:“八十四级山头石(现为81级),风撼塔铃半天语五百余年地藏坟,众人都向梦中闻今日肉身殿,成了朝山进香的香客和游览九华的游人的必到之地 九华山肉身宝殿导游词6   公元794年,僧人金乔觉圆寂,享年99岁。

      依浮屠之法,生殓缸内,葬于神光岭上三年以后,僧徒围着殓缸造塔,又在宽阔的塔基上兴建殿字,殿顶与塔顶相接这座“殿中有塔,塔中有缸,缸中有肉身”的殿宇,即是著名的肉身宝殿  肉身宝殿在九华岭西端的神光岭,万历皇帝赐名“护国肉身宝塔”地藏菩萨的塑像,端坐在殿内的木质黄金塔内,金光灿灿宝殿用白玉石铺地,四周环绕精美的石柱和木刻画廊塔顶,也就是殿顶铺着古代的铁瓦塔顶正门上悬地藏王誓言:“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  一千多年来,肉身宝殿虽有兴废,但迄今气魄非凡今肉身宝殿系清同治年间所建,筑于高台之上,石柱,红墙,铁瓦,汉白玉铺地,正门高悬“东南第一山”匾额由地面进入殿内需攀登81级石阶,由肉身殿北大门进入殿内需攀登99级石阶殿中央“地藏塔”是一座七层木塔,塔基用汉白玉砌成塔内供奉一百多尊地藏菩萨,正面供“金地藏”塑像,金骑着涉水如飞的“谛听”,左为他的弟子道明,右为道明的父亲闵公因为道明先入空门,成为父亲的师辈塔的前后安置着大大小小的地藏塑像,两侧是十殿阎罗拱卫而立整个大殿庄严肃穆,连游人说话都轻声细语,或者以眼神示意顺着雕梁画栋的走廊来到殿后,有一个半月形瑶台,墙上贴个大字“布金胜地”。

      每当地藏圆寂之日,国内外香客都到此朝拜进香和施舍。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