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论新闻英语中修辞格的运用及翻译技巧.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309183134
  • 上传时间:2022-06-1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3.30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论新闻英语中修辞格的运用及翻译技巧    高晓燕Summary:英语修辞格源远流长,是英语语言的精华部分所在英语修辞格出现在各种文体之中,英语新闻也不例外新闻英语运用各类修辞格增加了其新闻语言的艺术魅力,吸引着读者的目光,无论从标题到正文都具有新颖性、可读性和趣味性将新闻语言中的修辞格恰当地转换成令译入语读者能够接受的语言也是翻译工作者追求的目标之一Key:新闻英语修辞格运用标题正文翻译英语修辞格是语言美学的重要元素之一,它就像我们生活中的“调味品”和“美化剂”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读着美妙的语言、优美的词句,使我们赏心悦目,回味无穷,得到心灵的愉悦,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快乐和享受一般来说,英语新闻与汉语新闻大致一样,每条新闻一般分为四部分:题目、概述、正文和结尾翻开英文报刊,我们都会发现,不管是在标题还是正文里,都有大量的修辞运用通过利用各种辞格可使语言具有音韵美、形式美、内容美、意境美为增加报道的可读性、生动性,在新闻报道中有时也会灵活地运用某些修辞手段英语新闻标题的辞格例述如前所述,英语新闻的标题是首先映入读者眼帘的“亮点”,是吸引读者目光的“回首”之处新闻标题被称为新闻报道的眼睛和灵魂,一个生动的新闻标题,能够迅速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英语新闻标题简洁、准确、抢眼,往往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在标题里运用辞格可谓锦上添花,妙笔生辉,具有主题鲜明、风味独特的功效,很容易勾起读者的好奇,猎奇,引发联想,促使读者不由自主地读下去当然,英语标题的翻译也是很有学问的,尤其是当标题运用辞格的情况下,译者要想把标题翻译到位、准确、简明、新颖,也要颇费心思的下面略举几例即可说明词义修辞格的运用英语新闻标题常常使用词义修辞格,例如:比喻:标题中运用比喻,使新闻中的人物和事件更为鲜明突出汉译标题为保留原文标题的生动性,也要采用相应的比喻形式来翻译,体现了翻译的基本原则即“信、雅”的原则如:Children Under Parents'Wing(China Daily,Oct.8,2002)《父母“翅膀”底下的孩子》文章讲述美国中学发生枪击事件后,许多家长亲自送孩子上学借代:借代修辞格指两件事物虽不相似,利用不可分离的关系,借此代彼下旬标题中,以美国首都华盛顿代替美国,翻译时可将其还原Israel Tests Washing-ton's Toleranee(China Daily,Oct.8,2002)《以色烈:“美国,你还能忍多久?”》夸张:夸张通过明显而过分的方法使语言生动,从而达到强调的目的。

      下面这个标题,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来达到幽默强调的目的A Vow to zip His Lips(The New York Times,Jan.14,2003)《誓将守口如瓶》拟人:拟人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让读者产生一种亲切感如:Lonely gibbon forn Zhuhal seeking loving wife(ChirtaDaily,Sop,21,2005)《珠海一孤独长臂猿苦寻爱妻》在此标题中,长臂猿被赋予了人的情感:孤独;以及人的行为方式:寻找爱妻(seeking loring wife)读者读后不禁莞尔一笑,自觉甚是有趣双关:双关修辞格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表达两层不同的意思,使语言表达妙趣横生,收到由此及彼的幽默效果双关可以分为语音双关、语义双关和短语双关三类,或插科打诨,或借题发挥,或指桑骂槐,用于新闻标题可起到吸引读者的效果仿拟:也称仿化,即仿照又变化,是一种模仿现成格式而临时新创的修辞方法仿拟虽是模拟现成的格式,但往往是用自己的语言,融入新的思想运用仿拟做文章标题,能够使焦点信息更加突出,有助于读者快速准确地理解文章的大意结构修辞格的运用在英语新闻标题中,结构修辞格的运用也屡见不鲜。

      例如:反语:反语旨在通过发笑达到讽刺的目的如:Chrone—Plated Independenee《铬板式的独立——年产80万吨铬的小国扬言要完全独立》这则新闻标题嘲弄的是一个每年只能生产出80万吨铬的小国扬言要完全独立设问:设问就是用疑问句的方式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一种修辞方式如:Is love for Labor lost?(Newsweek,Oct.162000)《工党失宠了吗?——英首相布策尔支持率下降》谚语、典故:引用谚语、典故等可增强标题趣味性,在标题中,一般都借助原有的典故,带着联想,略加改动,其语言效果事半功倍如:Measure for measure(The New York Times,NOV.13,2002)《一报还一报,恩怨就此了》对照:英文标题常常用到对照修辞格,并列的两句,形式上工整,内容上形成鲜明对照汉译时,要保证形式对等,可参照汉语的对偶等修辞格,必要时可用意译如:Old Dogs,New Tfieks(U.S.News&Worid Report,Feb.26,2001)《传统企业新理念,互联网上生意忙》回文:回文是指以字词为单位,按一定规律排列起来,并刻意追求同一语句顺读、例读皆能成诵的修辞方法。

      回文具有特殊的结构特点,用在新闻标题中新颖别致,耐人寻味,更能吸引读者眼球No X in Nixon.这是美国报纸一篇文章的标题“尼克松心中没有谜”,正读、反读完全相同,作者巧妙的构思令人惊叹,同时也充分体现了英语的灵活性文章主要赞扬了尼克松总统为人精明,才思敏捷音韵修辞格的运用音韵修辞格包括头韵、元音韵、尾韵和拟声等头韵读来则富有节奏感,让读者读起来琅琅上口,而元音韵“是指连续几个词重复同一个或近似的元音,求取悦耳效果的辞格”新闻正文中喻格运用如同新闻标题一样,英语新闻的正文也大量使用了修辞格,其目的是使语言表达充分、到位、形象生动,令读者耳目一新,从而避免了语言的单调乏味、缺乏生气和韵味文中各种喻格的使用比比皆是当然辞格的翻译还是依照上文的方法和原则进行,现举例分述之明喻是把两个事物的相似性进行比较,表明本体和喻体的相类关系Simile必须具备本体和喻体以及喻词,喻词常用“as,like”,也用“as if,be compara-ble to,similarto,resembleIbe somethingof,regard…as”等例如:That process may alreadv be bcgin-ning,for Japart's surplus has been tum-bling for 20 consecutive months:,and it could end up with something that a few years ago WOUld have been regarded as more laneiful than a unicorn a Japanese trade deficit.这个过程(即资本输出和对外贸易顺差的减少)已经开始,日本贸易顺差20个月来继续下跌(这种情况)的结局会是几年前人们还以为是比独角兽更虚缈的事情:日本贸易逆差。

      隐喻隐喻也是在两类不同的事物之间进行比较,以表明两者的相似之处但它不用喻词连接本体和喻体从构成方式上,隐喻分为“显露式隐喻”和“非显露式隐喻”两种非显露式隐喻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本体出现,喻体缺;另一种是喻体出现,本体缺借喻也称借代,即不直接说出人和事物的本来名称,而借用人和事物特征性的词代替,作用是通过相近联想,用一事物取代另一有关事物例如:The proposal to protect the hundreds of thousands 0f Kurdish refugees seemed dependent on the whims of Saddam Hus-sein or that it would have to be given musele by a muhinational force.保护几十万库尔德难民的计划看来要依靠萨达姆·侯赛目的心血来潮,或者必须以多国部队的武力做后盾muscle原意为“肌肉”,在此句中借以代替“力量”)提喻是不直接说出人和事物的本来名称,而以部分代替全体、具体代替抽象、单个代替类别,或者反过来以全体代替部分、抽象代替具体、类别代替单个例如:Last year nearly 518 million vehicles rolled off the assemblv lines.去年将近生产出580万辆汽车。

      Vehicle是运载工具,汽车只是运载工具的一种,是全体代替局部新闻英语中修辞格的翻译方法由于比喻类修辞格在新闻中的使用,在翻译中我们既要维护新闻的客观性,又应保留其原汁原味的特色保留原文形象如果某种修辞手段译成汉语后不会使读者产生理解上的困难,则可直译或基本直译这样不仅给译语输入新鲜的血液,还会让读者体会异国情调之美例如:The Open Barn Door(Newsweek)敞开的粮仓大门(比喻美国的科技情报容易获取)改变原文形象,译出喻义当原来的形象难以保留,为保证原信息传达的效果,必须改变形象例如:The 40-plus summiteers are a mixed bag from Europe,Africa,the Middle East,Asia.the Americas and the Pacific.法语国家首脑会议是个大杂烩,有来自欧洲、非洲、中东、亚洲、美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四十个国家的首脑参加上例中如直译出“a mixed bag”,不易被译语读者接受,相反,用意义相近的形象表示出来,既保留了原文信息,又在译文中再现了与原文相似的形象舍弃原文形象,译出喻义如果修辞手法在语言的转换中难以直接完整地表达原意,不得不舍弃原文的字面意义,以求译文与原文的内容相符。

      例如:An admixture of weahh,rivalrv and instability has made the Middle East a brimming cauldron of the trade,account-ing for a third of the world's arm deals.——Times.Oct 21.1981中东地区富庶如油、冲交迭起、动荡不安,军火生意十分火爆,占世界武装交易(总额)的三分之一此句中的“a brimming cauldron of the trade”字面意思是“一口滚沸欲溢的大锅”若一味追求保存喻体的形象,直译后的译文将会让人费解因此,该句舍弃了原文形象,以确保读者能够理解准确结语由此可见,在英语新闻中,无论标题还是正文都往往会出现各种修辞格无疑这种标新立异的标题和语言会吸引眼球,新闻标题采用修辞格,意在追求新颖和“雷人”,在语言转换中则应注意与汉语的契合,标题翻译应做到流畅地道,译法可采用直译、意译或直译+意译的方法只有这样,译成汉语后中国读者才不至于产生理解上的困难当然,翻译时,切忌生搬硬套,标题晦涩难懂,运用灵活的翻译手段,既要表达出原标题的神韵,又要吸引更多的读者。

      正文中的修辞格也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趣味性和新颖性准确得体的翻译也定会使译入语读者“胃口”大开,仔细品味,回味悠长编校:郑艳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